乔建民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延安供电公司,陕西 延安 716000)
在新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较好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也有长足提升,同时我国的金融体制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当中。对此,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优化、调整,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当然,企业也需要加强对自身发展规划的完善,加强对投融资工作的持续细化,才能更好地满足金融环境变化发展要求,推动企业实现进步发展。
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得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竞争,唯有具备稳定的外部环境,才能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企业发展更具自由性,也对企业的投融资工作产生的较大影响。对此,企业必须结合当前的政策环境对发展战略进行合理调整,提供对资金的调控能力,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最为有力的资金保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许多企业的发展途径也受其影响而发生了较大变化。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经济体系的持续优化与完善,为企业的发展营造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而其中则涉及对金融行业相关体制的调控、革新这一重要内容。
在我国的金融体制革新过程中,我国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84年之前我国对中央银行采用的直接调控的金融政策,1984-1998年之间,实施的间接调控政策,而在1998年之后,我国赋予了央行更高的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及银行总体发展规划进行银行贷款制度、限额等的科学制定。央行也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以国际资金体系作为参考标准,进行资金借贷、流通的科学控制,有效规范了银行业务。银行业务的国际化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经济运行环境的健康、稳定性,同时也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唯有加强对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率,才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并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金融行业的规模扩大,也为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目前,金融信托、商业银行、证券机构等金融机构在我国遍地开花,涉及极为广泛的业务领域。由此可见,金融机构体系的革新,成为金融机构改革的关键。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降低,但是也增加了企业对于融资的依赖性。
大部分企业的融资贷款具有金额大、还款时间长等特点。企业通常首选国有银行进行融资贷款,但是随着国有银行的贷款紧缩,加大了对资金风险的防控力度,以及在商业改革方面的推进,对企业融资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继续在国有银行进行融资的难度大幅增加。对此,企业只得向其他金融机构寻求贷款帮助。
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了信托基金、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在企业投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有效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对金融体制的改革、优化,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行,改变企业的投融资业务。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国有银行仍然是企业融资资金的主要来源,随着企业对于投融资领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对金融机构的革新也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也因此增加了企业的投融资难度。
加强对金融体制的改革,能够使得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企业投融资工作当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但同时也会为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运行带来一定风险。在此基础上对金融体制进行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企业发展的约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金融体制的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息息相关,需要对实现机制的发展变化予以高度重视[2]。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形成了较为密切的交流关系,许多高新事物的引进推动了我国金融行业的更好发展,对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加强对其他发达国家经营的参考,进而对我国金融市场进行合理调整。
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而言,证券融资作用没有国有银行融资明显,获得资金数量较少,加上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性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干预,导致证券市场的自由度较为有限,形成了对企业融资业务发展的约束作用。这也是许多企业更为偏向国有银行融资的重要原因。
同时,面对新的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国家政府部门必须合理调整宏观政策,合理解除央行的政策制约,使双方能够根据市场变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贷款额度,如此才能有效调动企业发展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央行的国际化发展,有利于优化市场经济发展体系。
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了金融机构的持续优化,在促进相关机构发展与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好地为企业的投融资业务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现阶段的企业在进行投融资活动过程中,大多偏向选择国有银行作为融资对象,国有银行也在企业投融资过程中提供诸多积极服务。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信托、租赁、上市等都成为企业能够选择的筹资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为企业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提供重要助力,同时金融机构也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助推金融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进步发展的全面开花。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包括了经营管理、结算制度、信用制度等多方面内容。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形成了以央行为中心,各金融单位共存的金融体系,使得金融体制改革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的独立经营,发挥了商业银行的作用,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方面存在交叉性,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分工,才能实现互相协调发展。央行需发挥金融机构中心的领导与协调作用,确保金融行业发展的健康、有序[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渠道、方式的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也表现出了多元化特点,消除了传统、单一银行信用机制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企业投融资业务开展的便利性。实施积极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得我国的金融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对诸多经济市场因素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形
成了对金融市场发展的有效监管。
金融体制改革,使得一些不相适应的企业效益受到了不利影响,企业资金链受到阻断,增加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难度。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资本市场作用,完成企业融资过程,激发资本市场在助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
目前,面对新的市场经济形势,许多企业在通过改进融资模式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保障时,更为倾向于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金融体制改革下,金融制度、市场、企业的运营模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基于可持续发展目的,企业与银行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博弈关系,同时银行内部变化也会对企业的投融资模式产生较大影响。融资模式的选择和对企业的融资成本造成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有银行贷款转变为内部政策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商业银行的特性。企业融资属于内部获得,会增加企业负债率与经营风险。企业需要按照银行要求进行贷款申请,银行会对企业的贷款申请进行严格审核,然后发放贷款。若是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未能足额归还贷款,将会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甚至面临破产。
实际上,企业、银行的商业活动都需要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现状而言,企业与银行之间并不存在强制联系。较之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下处于劣势地位。国有企业改革实施相对较晚,许多改革措施推行不及时,影响了之前许多贷款到期的及时收回,甚至产生了呆账、坏账,提高了国有银行的运行风险。同时也激发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连锁反应。
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企业投融资业务的进行,必须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进而在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有效规避对企业发展的不良影响,实现金融行业与企业的共赢发展。
建设良好的金融体制,对于企业实现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企业在越发激烈的竞争中站稳发展的脚跟。一般来说,企业能够借助直接融资或者间接融资的方式来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营造有利的发展条件。然而,一些企业并未具备上市要求的综合实力,而又未达到向金融机构进行直接融资的要求,企业无法借助证券市场的作用来进行融资。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企业会想方设法地利用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力量实现间接融资,以达到获取发展资金的目的。较之间接融资,在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更具优势,更有利企业对融资成本的控制,有利于企业筹集到充足的发展资金。
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也应朝着这一方向发展,促进企业良好发展,尤其是为发展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营造上市筹资的金融环境条件。借助着的金融体制改革,为这些企业提供更为充足的发展支持,有效改善金融领域的发展现状,降低企业的投融资成本,助推企业筹资活动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就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现状而言,许多制度体系仍未完善,利率市场化建设方面的制度体系不完善,更是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发展成本,影响了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的灵活性。
在利率市场化中,资金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在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主要是由政府进行资金监管,与资金市场化运作的规律不相符合,导致了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的投融资业务的顺利进行。企业投融资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我国的金融管理工作需结合对利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完善。可从企业资金来源着手,对企业融资方案进行合理制定,提高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丰富金融机构的资金服务功能,有效改善企业融资现状。同时提高对利率化市场的科学利用,实现对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投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体系中的所有企业金融业务在整体上得到了较为合理的监督管理。但是,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时间较短,相关业务内容有待完善,在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工作模式不够规范,导致了乱收费等混乱现象的出现,加上我国缺乏相应的监管经营,导致了一些金融机构投融资利率过高,与我国相关规定不符等现象,企业融资成本大幅增加,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金融机构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促使贷款利率的合理化、标准化得到全面提升,所有的金融机构更加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为企业提供资金服务,营造了金融领域的良性市场环境。同时金融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降低投融资利率,有助于企业控制投融资成本,为企业营造健康、稳定的融资环境,也有助于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同步共赢,推动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就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现状而言,我国持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商业信用。在金融领域中,企业的商业信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是企业获得全方位投融资支持的关键外在表现,是企业投融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随着企业的投融资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的发展空间、经营风险、风险预防能力等都能够通过内部财务状况与信用情况呈现出来,同时也是其他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决定的重要评判内容与标准。有时金融机构拒绝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商业信用值不高,或者是达不到金融机构的放贷标准要求。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商业信用价值与作用,金融机构能够利用相关政策与企业的商业信用相联系,使得企业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商业信用的意义与重要性,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商业信用。
同时,企业也能够借助相关金融机构的信用政策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拓宽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更有助于金融机构拓宽服务领域,构建形成科学、健康的金融服务领域。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的商业信用,能够促使金融机构制定合理、可行的商业信用相关的投融资服务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自觉严格遵循信用原则,诚信经营,营造清明、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
综述可知,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企业的发展需要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作为保障,同时也是企业实施有效投融资业务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我国相关机构必须加强对金融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优化与企业投融资活动的联系。金融体制改革涉及金融领域的多个方面,受到传统金融体系运作,以及金融机构服务理念的影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相关部门需加强对经济市场具体发展情况的分析,结合我国企业投融资业务发展与金融体系发展实情,不断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不足之处,消除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不良影响。同时企业也需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金融体制改革营造的良好环境,稳步推动投融资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