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解析

2024-01-27 18:50汪宏伟
高考·中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汪宏伟

摘 要:在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教育方式需要研究如何改革与优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科整体素养对学生的教育成长至关重要,也是教师关注的教学重点与目标。高中地理课堂着重探讨人地协调观,而人地协调观也是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因素。因此,了解人地协调观的含义并解析在培养这一观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提升人地协调观教育实践性与可行性的前提。本文详细阐述了人地协调观的内涵以及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教育实践;教学方法

一、人地协调观的含义

(一)核心理念

当代地理学与地理教育的关键要素就在于人与自然的平衡。观察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主要部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以及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

1.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各种效应。直观效应主要表现在地貌对村庄交通流动和资源使用的制约,而间接效应则涵盖了气候改变等诸多因素。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行为受到的直接干扰逐渐减少,但与之相对的作用却在不断加强。在与地理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人类始终需要依赖大自然的资源来维持生活和发展,这种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完全消除。

2.人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人类行为对地球形态的影响深远且多样化,涵盖了开垦农田、建设水坝导引水资源、村落建立以及道路修建等。人类的活动强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力甚至可达地质作用级别。然而,这种影响所呈现的结果并非全然正面,消极影响同样存在。

3.协调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复杂关系,人们一直在探索并研究其中的冲突与问题。需要从多重视角出发,以准确理解和应对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平衡。在追求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必须以尊重自然价值为基础,寻求人与自然的共同利益,这正是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所在。

4.整体思维。一些学者认为,思维方式包括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多个方面。其中,整体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时间的发展变化和空间的地区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将整体思维总结为因素的整体性、时态的整体性和地点的整体性。

(二)因素的整体

因素整体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整体研究关注两个因素相互联系的关系,例如气候与水文的关系,或土壤与植被的关系。中层次的整体研究则涉及多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和土壤之间的关系,或者聚落、城市、交通、政治等方面的关系。而高层次的整体研究则包括了地球表面上所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动态的整体

地理学的发展需要借助动态的研究方法。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我们才能深入了解它们的本质和规律,推动地理学的进步。例如: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学等地理学分支需要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模拟,揭示自然现象的演变规律。

同时,从地理学在国家建设和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来看,动态的研究方法同样至关重要。只有了解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动态变化,我们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举例来说,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政策;通过研究城市化进程的动态变化,可以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

2.地点的整体

地理学的特性之一是强调地点的重要性。地理学研究专注于地区特性,而对地点的全面解析正是與其相对应的。通过对地点的地理环境因素及其时态变化的剖析,我们可以获得对人地联系地域系统的地点性解释。这种地点性解释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以黄土高原自然景观形成的过程为例,我们实际上对其地貌、水文、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多个自然和人文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互动进行了全面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地长期遭受洪水的冲刷,导致土地肥力逐渐流失,营养含量降低。同时,河床因水的冲刷而变得凹凸不平。随着水流的长期侵蚀,沟谷的深度和长度不断增加,高原地形被分割成无数碎片。水土流失严重,原有植物群落的高度和覆盖面积逐渐减少,土壤消退,使得该地区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这个案例揭示了土壤、地貌和生物等多种元素的全面改变,正是水土流失的过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黄土高原的独特风光随之形成。对这一地理景观的解析,充分体现了整体思维的应用。通过对各个地理元素之间互动关系的全面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从而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1]。

二、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策略

人地和谐的观念是一种正确的看法,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地理课程中,需要深入探讨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与土地的认知。换言之,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土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土地的影响”以及“人与土地如何协调发展”等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和立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创造情境

地理学科知识繁多,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入地理学习的核心,以培养他们的人地协调观。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因此教学情境的设计应具有普遍适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地理学科学习,并自主建立人地协调观。

情境创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问题情境、案例或故事情境,都可以迅速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同时,教师应选择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典型素材,并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巧妙组织教材,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选择教学场景时,教师应关注那些人地关系紧张或是已经过渡到和平的地方,让学生亲身体验人与环境的互动,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理解。借助人与自然协调观,研究特定地域内人类活动的适度性,或对非适度行为进行审视,有助于更精确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现实的环境中,悄然塑造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观念。

以矮寨盘山公路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描绘其美景,理解地貌对道路布局的影响;通过展示矮寨特大悬索桥的建设,阐述科技如何改变和利用自然资源。在研究如何防止沙漠化问题时,可以借助楼兰古城的消亡,引领学生进入实际场景。通过楼兰古城录像和罗布泊图片资料,深入挖掘背后的人与地关系,解释古城消失、罗布泊枯竭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尊重自然法则、平衡人地的关系才能降低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和个体的负面影响。

当前全球面临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为人地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这些问题融入地理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发投入学习。通过生动有趣的场景,尤其是探讨全球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焦点问题,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视角理解问题成因,运用地理学观点评估人类行为合理性。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学生不仅能掌握与人与自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提升未来公民所需的地理素养,领悟地理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需保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选择。

(二)深度学习

首先,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有价值且需深度思考的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设计与人地关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度思考。全面分析后,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深入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准确的地理认知。例如: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时,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案例或本地实例进行深度剖析。深入探讨本地区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地理元素在水土流失过程中的全局变化,同时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水土流失状况,以便清晰理解空间尺度与地理环境的总体联系,进而研究水土流失对其他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为此,教师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通过团队协作学习和小组间的质疑辩论,让学生有机会深入研究,并理解地理环境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在实践中,如主题探讨和角色模拟等,学生才能对人际关系有全面的认识。通过全面且相互依赖的研究,审视当前的人地交流,教师能制订出优化自然环境并平衡人地交流的方案与步骤。

其次,以试题为方向。当学习某个章节或主题涉及人与地的关系时,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高考试题进行专门训练,深入探讨试题中所包含的人与地的协调观念。近些年,新课程标准下的考试一直围绕着人与地的关系进行,尤其是对地域特性的人地关系问题的评估,体现了“根据地方情况、人与地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些测验旨在检验学生在评估人地协同观念的价值以及解读技巧方面的能力。以科学的方式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平衡进步,并且推广和宣扬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在考试题目中,开放式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人与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比如:有一个问题是“你们是否支持在大盐湖继续进行卤虫捕捞业务?”通过让学生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评估地理问题,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判断人类行为的合理性,这有助于展现学生对人地观念的理解。对问题的探索性可以帮助学生以多元化的视角进行思索与交流,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扩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进而增强他们的地理知识掌握技巧。采用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人与地的关系,以此提升学生对于人地和谐理论的理解[2]。

(三)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教导学生如何处理和平衡这种关系。同时,我们也能在实际操作中找出周围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并运用地理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读这些现象和问题,将人地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参与研究、探索和仿真试验等实际操作,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行为的联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阐释。这样的实践方式能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理解和处理人与地的关系问题,从而推动人与地的和谐发展。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地理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已具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观察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还能进一步了解他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三、完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途径

(一)提高教师人地协调观素养

地理教学中,教师是人地协调观教学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他们的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提高教师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需要掌握扎实的人地协调观理论知识,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具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此外,教师还应怀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影响学生。

为了提高教师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人地协调观理论学习和教学方法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其次,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设立教学成果奖励和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最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开展学生评价教师和教师反馈学生等活动,促进教师了解学生和理解学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落实人地协调观教学的重要途径。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具体的地理案例,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人地协调观,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发生在我国或者全球范围内的典型地理事件,如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等,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现象,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此外,案例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类似的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3]。

第二,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地理话题,如城市化、区域发展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人地协调观融入到讨论中,让他们在实际问题的讨论中理解和掌握这一观念。

第三,实践教学:地理课堂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人地关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人地协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学习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各类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引导学生在“体验—交流—构建—环境”的流程中,深入理解和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进而将其内化为心灵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不仅需要将其付诸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更要使之转化为学生自发的行动模式。显然,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历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每一节地理课上,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教育内容,并根据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念,形成优良的行为模式。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构成因素相辅相成,人地协调观的培养需要借助区域认知、整体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来实现。通过培养人地协调观,其他三个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发展,以实现全面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參考文献

[1]胡佳.人地协调观其中下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案例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2]赵瑞晴.高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学习进阶设计与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3]熊树英.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教育的实践[J].高考,2020(7):99.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