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倩颖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招生规模仍在扩大,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导向不无关系。回顾2023,“全国来华留学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全国具有来华留学招生资格的院校开放试运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
在高等教育建设方面,为实现国内“双一流”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国别结构更加多元等目标,来华留学奖学金政策作出一定的调整,在吸引优质人才、加强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对留学生“入学名额”“生源质量”也十分看重。
据中国留学网相关信息,来华国际学生奖学金资助体系呈现多层次、多类别的特点,基本是以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为引导,中央政府专项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各类专项奖学金为辅。这些不同类别的奖学金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综合医疗保险费等项目。学生想要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首先要在网上申请,再对应地在各国留学生派遣部门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官方平台在线申请报名。各省的省政府设置的奖学金内容各有不同。例如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分为来华读研究生的硕士专设的A类奖学金,和为本科生设置的B类奖学金,分别是每年3万元和每年2万元。各市政府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也有区别,学生需要详细查看所申城市和学校的奖学金政策进行申请选择。一般来说,每位留学生申请其中一项奖学金就不能申请其他的了,无法同时获得多类奖学金。
来华留学生拿到国家奖学金的比例并不高。我国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49,022人,占来华生总数的11.07%;自费生393,751人,占来华生总数的88.93%。2018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63,041人,占来华生总数的12.81%;其他留学生429,144人,占来华生总数的87.19%。可见,拿到国家级别奖学金的留学生比例并不高。在有关政策支持下,来华留学奖学金数量和金额在继续扩大,但由于奖学金资助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可以通过调控来华学生规模和质量,达到二者的相对平衡。
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类别多、门槛高。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包括国别双边项目、中国高校自主招生项目、长城奖学金项目、中国—欧盟学生交流项目、中国—AUN奖学金项目、太平洋岛国论坛项目等。目前国内有289所大学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培养任务。学科门类覆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哲学、艺术学等。每个项目有不同的奖学金申请条件,学生在申请时可根据资助类别、期限、授课语言、院校和专业进行区分选择。总体来说,最后能申请到奖学金的学生,都是素质较高、学科能力水平上乘的佼佼者。
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教育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内地的高校提供给留学生的名额普遍不多,绝大多数985高校留学生比例只有2%~5%,足够强的吸引力加上足够少的名额,可以相对提高入学门槛。
地方政府奖学金。在高等教育支出,尤其是来华留学生有关支出方面,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比例悬殊。例如来华留学生高度集中的北京和上海两地:按2019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年度部门预算报表中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表,北京为外国留学生提供的獎学金共有两项,“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北京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专项奖学金”;上海一项,“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专项资金”。两地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共计1.34亿元,与同年中央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总额33亿元对比,可见地方政府留学生奖学金覆盖率是更低的,相对的院校招生名额也会比较低。
学校奖学金。有些学校会自行为留学生设立奖学金,但即便有,其覆盖面也比地方政府奖学金小很多。就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设有“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按照2018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结果公示,参加年度奖学金评审的学生共有50人,加上硕士,按3年学制计算,最多也只有75人,约为北大留学生总量的2%略多,名额是很少的。
企业奖学金等其他奖学金。这类奖学金属于私人设立,或专为吸引外国留学生而设立,奖励某具体国家留学生(马来西亚,日本,等等),这类奖学金覆盖率更低。比如北大的“国家开发银行奖励金”,为一次性奖励,只发给经济类专业本硕学生,据2017年统计数据,同年也只有10人获得。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有多种形式,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是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和吸引其他国家学生来华学习。有关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大学招收国际留学生是能提高自身办学效率的。伴随着以研究生为代表的留学生学历层次的提升,国外留学生群体对促进对外交流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供奖学金是吸引国际留学研究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费来华留学生人数占比较高。教育部官网数据统计的2018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63,041人,自费生429,144人,占来华生总数的87.19%。所以留学生中拿到奖学金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自费来华留学的。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全文,规定了“自费来华留学生学费标准由学校自主确定”。高校将更有动力提升教育质量,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提高研究生教育整体办学的国际化水平。我国各级政府与办学机构通过适当增加国际留学研究生奖学金的数量和金额,增强我国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吸引力,同时,可以增强奖学金的育人效果,促使来华留学研究生能够在华好好学习、好好科研;激励了办学机构招聘更多的国际化师资、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推进英语教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
促进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可以向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倾斜,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据官方数据统计,2021年奖学金生人数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巴基斯坦、蒙古、俄罗斯、越南、泰国、美国、老挝、韩国、哈萨克斯坦和尼泊尔。“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奖学金生占比61%。留学生人才层次也逐渐提高。2022年,来华留学奖学金生中,硕博研究生比例高达69%,比2021年占比增加了12%。可以鼓励高层次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合作,鼓励他们怀着对中国的感情和价值观的赞赏成为促进两国友好互动的推崇者和力行者,达到更内化的文化理解、国家认同,为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的目标添砖加瓦。
中国政府及各地教育部门、高校在积极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开发更多留学项目的同时,应时刻对来华留学生的质量严格评估,这是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重点考虑的。随着国家利好政策导向和正向效益的影响,中国已然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但生源质量和层次仍需突破,以此使得国际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从宏观层面来说,扩大中国与较发达国家青少年交流,积极促进中外交流合作,可以为提高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提供契机;从微观层面来说,办学机构也应当在招生时设定严格的标准,有包括学历、语言、学术成绩等方面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择优录取,从而确保录取的学生具备学习与研究的能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