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券违约风险成因与防控措施研究

2024-01-27 18:51严玉娟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32期
关键词:企业债券债券企业

严玉娟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四川 成都 610041)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相较国际市场而言还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且相关的理论体系不尽完善,大多数针对大中型上市公司企业个案的分析,对其他企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并不明显。本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旨在基于现有的理论基础上,梳理普遍性的债券风险问题,尝试构建一套实用性强的债券违约风险管理体系,携手公司更好地在债券市场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从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实际角度出发,更准确地发现违约原因,并进行深入的反思与研究,对改善债券市场混乱局面、提高行业监管力度、构建良性市场经济格局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债券违约相关内容概述

债券违约,指债券发行主体未按照事前达成的债券协议履行义务的行为,具体可分为长期债券违约与短期债券违约。

其中:长期债券违约认定需满足如下几个情形之一:长期债券未到期前,债券发行主体破产或被接管;债券发行主体不能在长期债券到期日后90天内全额偿还本金与利息;债券未到期,但有充分证据证明债券发行主体不能全额、按期偿还债券本金与利息;债券发行主体在债券到期日使用贷款偿还债券本金、利息等[1]。

短期债券违约认定则需满足如下几个情形之一:债券发生不利于债权人的债务重组行为,即通过重组使得债权人的债券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本金和利息减免、延期等;短期债券主体不能在债券到期日后30日内全额、偿还本金与利息;债券发行主体在债券到期日使用贷款偿还债券本金、利息。

就国有企业来看,其债券违约存在如下特殊性:一是国有企业债券违约可能会引起发行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多方经济主体间的博弈行为。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的选择。若地方政府不救助国有企业,则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国企员工稳定性受损、融资活动难度提高等。若救助国有企业,虽能保证融资的稳定,但会损失潜在投资收益,若同时有多个违约主体,还会涉及其他主体的违约损失。另一方面,在于金融机构的选择。若其不予追偿,则会损失持有债券的本金与利息,同时区域信用风险也会被重新评估,而选择追偿,则要付出相应的追偿成本。所以实操中,因多方博弈选择的不同,违约风险衡量也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国有企业的债券违约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只会在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发生债券违约,且违约涉及金额巨大,影响十分严重,尤其是国企属性越强,其违约前的亏损年份也就越长。其原因是当国企情况恶化时,依靠良好的融资环境也能持续经营,虽陷入了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但仍能保持运转,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国有企业带来的债券违约影响是十分深远且严重的[2]。

二、企业债券违约风险成因

(一)债券违约现状

通过对企业债券违约的分析,发现目前经济市场上的债券违约行为主要有如下行为特点。

第一,债券违约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但国有企业违约数量正在攀升。2018年以来,我国债券违约规模由不足400亿元迅速攀升至1600亿元以上,尽管2022年债券违约规模略有回落,但较2018年相比,仍增加了4倍有余。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过渡阶段,经济增速放缓,部分国企、央企过度依赖垄断地位与政府扶持,偿付能力明显下降,国资背景的企业债券违约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如永煤、北大方正等。2018年以前,国企违约债券规模不足百亿元,但2020年有12家国企债券违约,违约规模超700亿元;2021年国企债券违约规模回落到427.71亿元,2022年新增8家违约发行人,债券违约规模363.55亿元(数据源自联合资信整理)。

第二,债券违约行业从单一转向综合,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在2022年,我国新增违约主体涉及5个行业,较2021年(16个)明显减少。从违约行业分布来看,房地产管理和开发行业进一步延续了2021年的集中违约态势,较2021年提升了17.39%,其中各类违约企业均为1家(数据源自联合资信整理)。

为进一步分析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原因,以下将从企业外部与内部两个角度出发,对债券违约风险成因进行分析。

(二)外界宏观经济因素

从企业债券违约外部经济影响因素来看,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形势不友好。如今,受疫情影响,我国正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环节,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市场总需求不足,居民收入水平下降。消费虽有所回升,但仍呈现疲软态势,致使部分企业产能过剩,受到较大冲击。与此同时,市场融资要求提高,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很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不仅是以债养债,甚至出现财务造假,最终走上债券违约道路。

2.中介监管问题。在部分企业,尤其是权威的国有企业提出融资申请后,部分金融机构受到其国资企业性质的影响,放松了放贷的门槛,且对于资金的后续监督管理缺失,这是企业债券违约的另一诱因。

3.政府因素。政府对区域范围内违约企业的屡次救助行为,尤其像永煤这类与地方政府关联度较大的国企,政府在债券违约中所持有的态度能反映出企业的偿还意愿与应对措施,或会引起投资者对企业债券违约行为中的地方政府和企业产生“逃废债”的质疑。

(三)企业内部自身原因

1.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除了外界经济环境问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能力差也是导致企业出现债券违约行为的另一诱因。主要表现在企业的多元化扩张发展上,盲目的多元化经营反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部分企业试图向主营业务的上下游延伸,也在同步开展跨行业经营板块,导致企业投资额巨大,资金周转效益不断降低,预埋了债务隐患,分散了企业资金,资产难以及时变现[3]。

2.财务结构的不合理。从企业的财务层面来看,若存在大量债务或是大量受限资金,也会直接增加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一方面,是企业资金期限错配,如短贷长投,资金回笼时间大于资金贷款期限,到还款日时企业无款可用,只得拆借,承担额外的高额成本,若无法拆借到资金,就会直接产生违约。另一方面,资金挪用问题。即企业在资金使用时未完全按照事前的资金计划展开,将资金挪作他用,也直接导致了违约,一来可能是因为企业自身的问题,二来外界金融机构的监管缺失也是导致资金挪用的另一原因。

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防控措施

(一)发挥外部监管机构作用

考虑到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内外诱因,首先要从加大中介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入手。

第一,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发挥市场的监督作用。我国的债券市场还处于蓬勃的发展阶段,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督引导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债券相关监管部门和监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与监管细则,严令禁止非法行为发生。同时,对发现的债券违约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并对债券发行者进行全程监控,透明化其债券发行用途。另外,对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进行审查,避免以债养债行为发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程序公开,将企业债券违约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二是完善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机制,加大监管审批力度,保证债券发行质量,约束企业债券发行行为。

第二,做好债券发行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持续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目前,市场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还存在虚高、滞后等问题,未起到预警作用,必须重视债券的信用评级管理。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展开:一是完善信用评级的相关法律条文,尤其注重发挥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作用,提高债券发行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法律化、体系化;二是辅以相应的责任制度,增强机构的责任意识,确保信用评级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与独立性,全面了解企业情况,协助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构建企业债券违约预警体系

除了外部监管力度的强化外,健全的债券违约预警体系也是企业防范债券违约风险的关键,其违约预警体系的构建也必须从内外多个角度出发。

第一,明确企业债券违约预警内容与特征。综合考虑各项预警要素后,发现企业的债券违约风险预警需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情况、财务状况、经营管理情况、政府救助意愿与中介机构质量方面出发。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若评估结果较好,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则需结合信用风险分析层次的其他因素进行科学判断,如是否存在重大突发事件可能、是否存在可能会严重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行为等;若评估结果较差,则意味着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必须就特殊因素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企业是否会出现债券违约[4]。

第二,进一步强调金融机构的持续监督作用,做好债券后续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债券违约风险。即便根据相关风险预警要素对企业发生债券违约风险概率进行了判断,但企业经营实时变化,除了依赖企业自身的自觉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外界金融机构的强制监管、监测作用,对债券发行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等进行监督,并指导相关企业做好财务规划,努力确保按时还本付息。此外,还要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工作,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地方债务等的风险监测,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在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下推动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化解。

(三)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1.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减少企业负债比例,避免“以债养债”行为发生。一旦企业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会直接提高企业的资金成本,在经营后期根本无力承担。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控制举债规模,科学利用财务杠杆,将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尤其是开展对外融资活动时,必须合理评估财务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开展。

2.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减少企业坏账。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占用企业的资金,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企业要加速资金回笼,为还本付息准备足额资金。

首先,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信用审查监督工作,制定完善的销售审批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客户付款能力,减少应付账款。同时,在合作期间,也要做好合作客户的信用管理记录,强化事前控制;其次,对应收账款进行动态跟踪,及时收款,根据合作客户的财务状况与信用情况及时评估损失和账款回收的可能性,强化事中监督;最后,企业还需根据应收账款的金额与账龄等构建账款回收制度,尤其对账龄长的账款,需考虑其无法回收的可能,合理计提坏账准备,形成切实可行的催账流程,并重新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优化事后管控,维护企业权益,形成全过程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5]。

3.发挥企业内部审计作用,拓宽审计面,禁止财务造假,确保内部审计发挥刚性约束、监督作用,使企业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都能在内部审计机制的监控下正常运行。一是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贯彻风险防范意识,培养良好的企业风险防护范围与管理环境,使得各层级、各部门人员都能自觉遵守风险防范要求;二是注重提高财务人员道德素养,除坚持基本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的职业要求外,还要积极丰富自身的知识架构,满足企业财务管理要求,达到风险防范、管控的目的。

(四)合理规划企业发展战略

诸多企业盲目开展的多元化、跨行业经营导致资金分散,也是诱发债券违约的因素之一。企业必须结合实际,稳扎稳打,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方面,企业需合理规划发展战略,制定长远发展计划。尽管企业在发展中,必须具备探索、创新的开创魄力,但也要实事求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需采用战略紧缩策略,以面对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力饱和等发展压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行,避免快速扩张,以长期发展为指导,阶段化进行企业经营。另一方面,有目的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提升自我,避免盲目追求热门行业。且还要对产业可行性进行定期的风险报告,控制投资风险,有计划地提高产业集中度,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本文在债券违约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对现代企业债券违约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整体角度上结合内外环境总结出了企业债券违约风险频发的原因,如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中介监管不力、企业经营不善、财务管理不佳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尝试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如发挥外部监管机构作用、构建风险预警体系、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与经营质量、科学确定企业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等。在现代经济市场中,企业债券违约因素各异,本文基于普遍化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故而对个体企业而言,本文提出的部分债券违约风险防范策略实用性有待考察,鉴于笔者对相关领域学习不深,理解有限,未来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力求提出更具操作价值的优化建议,帮助现代企业更好地避免债券违约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促进债券市场健康、稳定运作。

猜你喜欢
企业债券债券企业
国家发改委:对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开展全量排查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持续推动企业债券改革创新,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