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2024-01-27 00:51:53朱维晔
全科护理 2023年36期
关键词:循证护士能力

朱维晔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护理的服务质量。我国在《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持续推动护理质量的变革,着力构建基于循证基础和临床需求的护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切实提高地区间、机构间护理同质化水平”[1]。“循证”已被纳入护理事业优质发展规划中,提升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已成为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循证护理能力是护士在完成护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循证护理知识、态度、判断力、价值观和技能的整合[2]。国外循证护理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已将循证护理能力作为临床护士岗位胜任核心能力之一[3-4]。研究表明,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制订最佳护理方案,保障病人安全[5-6],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学者提出有针对性地发展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将有助于培养护理人才,更好地应对未来医疗领域的多种挑战[7]。鉴于此,本研究从循证护理能力的相关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促进我国循证护理事业发展、制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培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1 循证护理能力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在“循证医学”和“循证实践”基础上发展完善的结果,是现代护理关注的热点。Cullum等基于前人对“循证医学”概念的研究,提出目前国际上较公认的“循证护理”概念,即“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并且参照病人意愿,获取实证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8]。循证护理旨在用可靠的科研成果为依据,提出临床问题,开展实证,用最佳的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循证护理的精髓在于循证护理实践,循证护理实践是护理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9]。循证护理实践(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EBNP)[10]是指护士利用最新最佳证据、临床专业知识、病人意愿以及对价值的评估,为病人提供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循证护理实践对护士要求较高,是一项技能性工作[11]。随着循证护理实践的发展,国内外对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3,12]。循证护理能力是21世纪临床护士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13]。关于循证护理能力的概念研究的文献较少,和循证护理能力相近的词主要包括循证护理实践能力[14]、循证实践能力[15]、循证能力[16]以及循证护理实践基本素质[17]等。Ruzafa-Martinez等[18]于2013年指出,循证实践能力是护士将循证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整合,并设立计划,应用于临床的一种能力。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是王旖磊等[2]提出的循证护理能力的概念,即护士在完成护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循证护理知识、态度、判断力、价值观和技能的整合。

2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循证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视,开展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然而,目前国内外临床护士循证护理水平均不高。朱丽群等[19]对江苏省13个地区23所三级甲等医院1 368名临床护士的调查发现,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总分为(45.00±22.24)分(满分92分)。有研究显示,国内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处于较低水平[20-21],与Anaman-Torgbor等[22]的调查结果一致,这提示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总体而言,国内外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较低,其原因可能与护士个人素养、医院组织支持等有关,导致护士对循证护理知之甚少且难以在临床中实施。因此,医院管理者要重视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培养,鼓励临床护士主动学习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临床护士个人职业素养,为病人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确保病人治疗安全,提高病人对医疗事业的整体满意度。

3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3.1 社会人口学因素

主要包括性别、工龄、职称、学历等因素。杨春等[21]对中医院临床护士的研究表明,男性的循证护理能力相比女性更高。但也有研究显示,性别与循证护理能力高低无相关性[23]。因此,性别是否影响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刘玲等[24]研究发现,工龄和职称与循证护理能力相关,与朱丽群等[19]研究结果一致。工龄越长,护士积累的临床经验越丰富,对循证护理实践证据的判断和应用更准确。职称越高,循证护理能力越强。职称越高的护士接触的护理资源更多,提升个人循证护理能力的空间会更大。高学历的护士循证护理能力高于低学历者,这可能与不同学历的护士在校接受的课程培训不同有关[20]。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在校培训的核心主要以循证护理能力为主,而本科以下学历者在校接受的培训主要是临床技能,相比高学历者,文献检索、护理研究、循证护理等课程很少接触,导致他们这方面不足,循证护理能力偏低[25]。另外,学历高的护士批判性思维更强,能更好地实施循证护理实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24]。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评估和改善,关注不同性别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水平,以物质奖励的方式鼓励工龄、职称、学历等比较低的临床护士积极参与临床循证护理实践活动,提升临床护士的整体循证护理水平。

3.2 护士自身因素

3.2.1 信息素养

杨莉等[26]研究发现,信息素养与循证护理能力呈正相关,与Azami等[27]的研究结果一致。具备信息素养的护士,能够全面检索文献,基于最佳证据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因此,有必要重视护士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推动循证护理事业的发展。

3.2.2 英语水平

李晶等[28]指出,英语水平会影响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英语水平较高,能帮助护士进行英文文献检索和阅读,借鉴更多国外先进的循证医学知识为我国循证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指导。有文献报道,我国有46.44%的护士英文水平较差,严重影响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29]。因此,护理管理人员要重视护士英语水平的提升,开展英语口语打卡、英文文献汇报等培养护士的英文学习兴趣,改善护士的整体英语水平。

3.2.3 沟通能力

Brigita等[30]认为沟通能力强的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更高,更有利于循证知识在临床进行有效转化,与张青月等[31]的研究结果相似。沟通能力较好的护士,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临床问题,还能获取临床经验和循证依据,能够提升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32]。因此,护理管理者要培养临床护士的沟通技巧,提升临床护士对信息的获取和洞察能力。

3.2.4 临床推理能力

葛丽萍等[5]研究表明,临床推理能力会影响硕士学位临床护士的循证护理能力。护士的临床推理能力能够提高自我效能和证据利用水平,从而促进循证护理能力得到改善[33]。因此,护士要主动和同事进行沟通,弥补自身不足,提升临床推断能力,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3.2.5 学习经历

翟大红等[34]研究表示,接受过系统循证护理培训的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更强,与刘玲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系统化循证护理培训能够使护士全面认识循证护理的流程,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应用于临床。晏蓉等[35]研究表明,有研究经历的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得分更高。接触课题研究,迫使护士必须具备文献检索、阅读文献、文献整合等能力,间接地培养了护士的信息素养。相比没有研究经历的护士而言,提前接触课题研究的护士能更快进入循证护理实践的过程。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科室学习氛围,定期开展主题学习,同时鼓励护士外出进修学习。

3.2.6 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

张鑫等[36]研究显示,护士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会影响循证护理能力,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30]。护士热爱护理专业的程度越高,职业认同感就越强,主动学习护理知识的欲望更强,对循证护理的学习就会更有热情,有助于循证护理能力的提升。因此,护理管理者要评估临床护士对职业的热爱程度,采取相关措施对护理事业热爱程度不高的护士进行干预,鼓励护士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提升护理的整体服务质量。

3.3 外界客观因素

主要包括医院循证组织文化建设、护理管理者循证实践实施领导力等因素。研究表明,医院组织文化建设和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密切相关[37],医院管理层投入循证护理实践的程度是其关键因素[38-39]。这可能与医院组织管理和护士自身观念有很大的关系。Cassidy等[40]研究发现,循证实践工作环境对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有影响。较好的工作环境能够帮助临床护士发现问题,大胆实施循证护理。因此,应发挥医院组织管理的作用,为护士循证能力的培养提供资源支持。葛丽萍等[41]研究发现,护理管理者循证实践实施领导力影响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护理管理者能够为护士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帮助护士开展循证护理实践,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结局,促进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提升[42-43]。

4 提升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策略

4.1 提升护士自身能力

随着国家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符合我国国情要求,护士作为医疗保健的最大群体,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44]。科学有效地为我国护理事业服务,对护士的自身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临床护士需要提高自身素养以应对临床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为病人提供最佳护理服务。因此,临床护士要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积极参与日常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主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4.2 提供医院组织支持

医院作为临床护士的主要支持者,对临床护士的组织管理有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高组织支持的环境能够帮助临床护士意识到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增加护士对临床工作的投入[45]。研究表明,高组织支持的环境能够让临床护士产生更强的工作热情,提升临床护士的积极情绪,从而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46-47]。因此,建议医院加大对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的支持,通过加强循证护理培训、建立循证护理团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医院资源设施、给临床护士适当授权等措施,营造医院组织文化氛围,让临床护士感知到护理事业发展的前景,提升临床护士职业获益感,进而促进循证护理事业的发展,实现卓越护理服务的目标。

5 小结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对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我国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对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基于文献回顾,缺乏系统和理论指导;第二,目前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且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分析较少,纵向研究、质性研究和促进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干预性研究较少。因此,建议后续研究中,结合相关理论及护理的职业性质,验证并分析护士循证护理能力各个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另外,可以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的发展状况,为提高临床护士循证护理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循证护士能力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