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云南省大理州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春作组)

2024-01-26 01:50李四平邵宏婷杨昆红赵永泽伊应良李丽娟张艳明马玉云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理州块茎区域试验

李四平,邵宏婷,杨昆红,段 忠,赵永泽,伊应良,李丽娟,张艳明,孙 波,马玉云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5)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 是茄科茄属1 年生草本植物[1],具有适应性强、高产、营养成分全面、分布广、耐储存等特点,是重要的宜粮、宜菜、宜饲作物。块茎中淀粉含量一般为9%~20%[2],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钾、铁等矿物质盐类、糖类和维生素C、维生素B 等[3]。块茎单位重量干物质所提供的食物热量高于所有的禾谷类作物。马铃薯可以制作淀粉、葡萄糖、糊精、酒精等工业产品,还可以加工成薯条、全粉、薯片等,马铃薯还是多种家禽及家畜的优质饲料[4]。在间作套种、轮作中马铃薯占据重要地位,2015年中国明确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5],马铃薯在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云南省是马铃薯重要的生产大省[6],大理州在全省马铃薯种植中排名靠前,因此,在大理州进行马铃薯适应性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抗性等方面对2022 年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春作组)大理试验点试验结果展开分析,为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系)的适应性、抗逆性及丰产性提供参考基础,为新品种审定和在本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置于大理州洱源县洱源禾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26°18′29″N,99°55′21″E),海拔2680 m。生长期间月平均最高温度为19.9 ℃,最低温度14 ℃,平均温度16.3 ℃,生长期间降雨量696 mm,降雨次数80 次、天数120 d,时间分布2022 年4—10 月。试验地土壤为棕壤(砂岩棕壤灰黄土),土壤偏酸性,试验田地力均匀,肥力中等,有灌溉条件,前茬为冬闲地。

1.2 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云南省种子管理站提供的3 个新品种(系):昭薯6 号、迪薯1 号、会薯26 号,对照品种为合作88(CK)。各参试品种(系)来源情况见表1。

表1 参试品种(系)来源情况

1.3 试验设计

如图1 所示,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7],设3 次重复,南北向种植,行距0.8 m,株距0.2 m,垄间距50 cm,小区长4.17 m,宽2.4 m,面积10 m2,每小区共3 行60 株,采取能代表当地中上水平的种植方式,小区间、区带及四周留走道,便于观察记录;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降低边际效应,防止外来入侵生物侵害。栽培管理按当地最佳措施进行。

图1 2022 年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田间种植示意图

1.4 田间管理

试验地采用拖拉机翻地碎土,拉线开挖种植沟。2022 年3 月21 日播种,5 月25 日中耕、除草、培土1次;6 月9 日第2 次中耕、除草、培土;6 月13 日第3次中耕、除草、培土;并针对田间出现小地老虎幼虫和甘蓝夜蛾危害症状于6 月13 日统一进行了喷药防治1 次,所用药品为吡虫啉,同一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内完成;9 月29 日收获。按当地中上生产水平施用九园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精致有机肥15000 kg·hm-2,外加复合肥(N∶P∶K = 12∶15∶18)900 kg·hm-2。

1.5 性状调查

植株生长期间,查看田间情况及植株长势,记载各参试品种(系)的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封行期、成熟期及收获期,并计算全生育期。收获时对小区进行单收计产。记载方法等参照2022 年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春作组)方案执行。

1.6 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WPS 2019 进行基本数据处理,SPSS 27.0 进行方差分析[8]。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系)物候期

由表2 可知,3 个参试品种生育期在116~131 d,少于合作88(CK)的139 d。迪薯1 号生育期最短,为116 d;昭薯6 号次之,为124 d;会薯26 号生育期较长,为131 d。

表2 各参试品种(系)物候期

2.2 各参试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3 可知,出苗率迪薯1 号表现最佳,为100%;会薯26 号次之,为96.1%;合作88 (CK)为95.6%,优于昭薯6 号的91.7%。3 个参试品种(系)的苗势都和合作88(CK)一样强。花色会薯26 号为白色,昭薯6 号和迪薯1 号均为浅紫色,合作88(CK)为深紫色。株高最高的是会薯26 号,为81.8 cm,合作88(CK)为76.2 cm;昭薯6 号略矮,为72.73 cm;迪薯1号最矮,为50.13 cm。茎粗昭薯6 号和会薯26 号略低于合作88(CK),迪薯1 号最细,为1.16 cm。株型迪薯1 号为半扩散,昭薯6 号为半直立,会薯26 号和合作88(CK)均为直立。主茎数和植株覆盖度迪薯1 号的表现不如其余3 个品种(系)。花繁茂性会薯26 号和合作88(CK)都很繁茂,昭薯6 号中等,迪薯1 号只有极少数花。天然结实性合作88(CK)最强,会薯26 号中等,昭薯6 号结实性弱,迪薯1 号非常弱。

表3 各参试品种(系)植株性状

由表4 可知,会薯26 号匍匐茎长,其余3 个品种(系)匍匐茎中等长。薯形昭薯6 号和合作88(CK)为扁圆形,迪薯1 号为卵圆形,会薯26 号为长椭圆形。皮色昭薯6 号和会薯26 号为黄色,迪薯1 号为紫色,合作88(CK)为粉红色。肉色迪薯1 号为乳白色,其余3 个品种(系)均为黄色。薯皮类型迪薯1 号为略麻皮,其余3 个品种(系)均为光滑。芽眼深浅昭薯6 号、合作88(CK)为浅,迪薯1 号和会薯26 号为中等。块茎大小迪薯1 号相对较小,其余3 个品种(系)相对均匀,且大薯占70%以上。蒸熟品质合作88(CK)最优,昭薯6 号、会薯26 号为良,迪薯1 号有麻味。会薯26号大薯有空心,空心率为3.33%;其余3 个品种(系)没有空心薯。平均单薯重昭薯6 号最重,为250.00 g;会薯26 号次之,为173.88 g;合作88(CK)为116.21 g;迪薯1 号为103.75 g。4 个品种(系)均耐贮。

表4 各参试品种(系)块茎性状

从表5 分析可知,迪薯1 号晚疫病病情最为严重,且和其余3 个品种(系) 存在较大差异。各参试品种(系)在早疫病、粉痂病、疮痂病、花叶病、卷叶病、植株环腐病、块茎环腐病、青枯病、其他生理性缺陷病上的表现比较相近,无较大差异,并且所有参试品种(系)在生长期均无花叶病、卷叶病、植株环腐病、块茎环腐病、青枯病发生。

表5 各参试品种(系)主要病害

由表6 可知,会薯26 号产量最高,为90084.5 kg·hm-2,昭薯6 号为68293.41 kg·hm-2,均高于合作88(CK) 的49562.48 kg·hm-2,迪薯1 号单产最低,为33111.66 kg·hm-2。各品种(系)小区产量经ANOVA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间差异显著,会薯26 号极显著高于合作88 (CK),其他品种(系)与合作88(CK)无显著差异。单从产量结果分析,会薯26 号表现最佳,比较适宜大理区域栽培环境,可参与续试或生产试验,而迪薯1 号表现不如合作88(CK),对大理栽培环境的适应性不如其他品种(系)。

表6 各参试品种(系)产量

3 结论

迪薯1 号属冬性或半冬性品种(系),整个生育期间不能进行正常花芽分化,基本无蕾无花,抗病性弱,成熟收获后较对照品种合作88 产量低,建议进一步观察鉴定;会薯26 号和昭薯6 号2 个参试品种(系)生育期间群体植株生长整齐、长势强、抗逆性强,植株成熟和收获后较对照品种合作88 产量高,但因今年雨水偏多对其块茎发育极为不利,薯块生理性缺陷病害发生普遍,影响其商品性。建议作进一步观察鉴定,以筛选出能适应大理州春作区生态适应性和抗病性的优良品种,为生产需求储备优良种质资源。

猜你喜欢
大理州块茎区域试验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大理州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与建议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
推动大理州现代奶业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理州试验推广斑点金标免疫渗滤诊断技术
大理州转型升级做强核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