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才济济锚定千亿

2024-01-26 03:35黄丹雯
环境 2023年11期
关键词:储氢储能广州

黄丹雯

作为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广州在储能产业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储能示范工程。为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广州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并于近期发布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指南,为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赛道把准“发力点”。

打造示范工程,

“绿电”邂逅“绿氢”

近年来,广州积极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南沙作为广州市布局新兴储能产业的重点区域,正积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目前已经汇集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超过260家。今年以来,南沙一系列“全国首个”见证着广州新型储能产业先行先试的足迹,国内首个应用固态储供氢技术的电网侧储能型加氢站——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就是一个例子。

今年3月,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在南沙建成并正式投产使用。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加氢站用高安全固态储供氢技术”的示范工程,可以实现“绿电”与“绿氢”的灵活转换,对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具有里程碑意义。

“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采用的是‘固态储氢技术。这个银白色长方体,就是固态储氢装置。”来到小虎岛电氢智慧能源站,笔者看到7个大大的金属块,连接着银灰色的金属管,仿佛一个大型“充电宝”,在金属块旁边还排列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等设备。

据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部件连接而成的,就是从电解水制氢,到固态氢储存,再到加氢、燃料电池发电,余电并网的一整套系统。能源站利用光伏发电,驱动电解水装置制取氢气,再采用固态储氢装置储氢,通过氢气与合金发生化学反应,使得氢原子进入金属的空隙中存储,生成固态物质——氢化物,当需要对外供氢时,通过升高氢化物的环境温度,进而释放氢气。

“我们站现在可以存储大概90公斤的氢气,相比于高压气态储氢和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的体积储氢密度高、充放氢压力低、安全性好、可跨季节长周期存储。”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技术专家卢彦杉介绍道。

此外,能源站还解决了传统加氢站机械压缩氢气容易泄漏、储氢压力高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站内配置了卸气柱,可卸载外部氢气管束车中的氢气,利用站内的储氢装置和发电装置实现氢电转换。这样一来,能源站既可参与电网调峰,解决电网灵活性调节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又可应急供电,充分发挥氢能作为能源载体的作用。

丰富人才储备,筑牢制度保障

丰富的人才与科技资源储备,是广州能够打造示范工程、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的底气所在。人才评价机制趋于完善,人才平台建设逐步细化,深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等资源潜力……这些,都是广州筑牢先进储能人才制度保障制定的新举措新办法。

今年7月,南网储能公司、南网科技公司协同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发布《先进储能人才高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统筹抓好人才高地的顶层设计、模式创新、平台建设、资源投入、能力提升、激励保障作出系统安排,对人才优先发展保障、人才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支持、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作出一体部署,完善人才机制支撑。

《方案》针对重大平台建设任务、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任务、“揭榜挂帅”和“赛马争先”项目中的人才贡献评价机制,提出建立先进储能领域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体系,持续加大对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围绕丰富人才创新载体,《方案》还对人才“创新创效”和“成长交流”的平台建设作出具体安排,力争打造高水平创新主体、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在储能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上,不仅仅南方电网等企业有新招,广州还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加强新型储能、氢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同时推动产学研合作,吸引新型储能产业人才来广州发展。

目前,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州新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都开设了新型储能相关专业,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基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等科研院所在储能领域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广州也构建起了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布局。

此外,为加强人才资源保障,广州还依托“广聚人才”人才工程,围绕储能产业重大需求或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支持组建新型储能产业智库,为行业政策制定、重大项目论证、技术路线选择等提供智力支撑。据了解,在即将召开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氢能论坛暨首届广州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论坛上,还将成立广州市新型储能与氢能人才联合会,以期加强人才、技术、项目、信息等资源共建共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锚定千亿目标,抢占产业赛道

新型储能是广州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的关键产业。近年来,广州持续优化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机制,支持本市新型储能科研力量承担国家、省、市储能相关科技项目,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如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巨湾技研”)的电池产品搭载相关车型创造了“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世界纪录。

据了解,这款锂离子电池最大充电速度是现有普通电池的6倍,从0充电到80%电量,所需时间不超过8分钟。基于该电池的成功研发,10月30日,全球首家超快充动力电池专业工厂在巨湾技研南沙总部基地建成投产,标志着巨湾技研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超快充/极快充动力电池规模化量产的企业。

事实上,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新型储能产品,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新型储能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巨湾技研锂离子电池,就是研发团队通过提升电极/电解液界面浸润度、降低离子传输的活化能垒,使电芯可高倍率持续充电并保持超长循环寿命。

为支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不断突破,广州在技术攻关方面持续发力。8月1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就提出,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形成一批领跑、并跑的原创性成果,同时建设储能产业创新平台,提升新型储能领域共性技术攻关、中试孵化、产业推广等能力,并推进先进技术试点示范,促进关键装备研制、示范应用和产业化。

除了技术创新,《实施意见》还明确了要在产业发展、应用场景等方面发力,并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为新型储能产业把稳发展“方向盘”。

比如在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方面,提出通过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先进装备制造聚集区,加速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强标准及检测体系建设,提升全产业链检验检测认证能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深化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

在拓展应用场景市场方面,则通过推进电力领域先进储能应用,提升新型储能在电源侧和电网侧支撑作用;拓宽交通领域储能发展模式,构建充换电网络、电池租赁、车网互动等生态体系;灵活发展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促进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提高能源生产供应利用效率和智慧化管理能力。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达到600亿元以上,到2027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打造“千亿级产业”。据了解,2022年广州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150亿元,目前在建的因湃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项目等11个新型储能项目总投资近400亿元,预计达产后产值可超千亿元。接下来,广州将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新型储能等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综合运用信贷、债券、产业基金等方式支持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引导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等产业基金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未来,广州将加快抢占新型储能产业新赛道,锚定千亿目标,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構建具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猜你喜欢
储氢储能广州
站用储氢瓶式容器组缺陷及检测方法
我国固定式储氢压力容器发展现状综述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储氢合金La0.74Mg0.26Ni2.55Co0.55Al0.2Fe0.1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