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赞峰,徐光,吴蔚,张秀娟,朱卿文
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是因变应原接触机体后产生免疫球蛋白E(immune globulin E,IgE)并由其介导的鼻黏膜变态反应[1-2],病因复杂且较难治愈,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阵发性喷嚏、流涕等症状。近年来,受环境质量和气候变化等的影响,AR 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针对此情况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布地奈德为临床上治疗AR 常用药物,可以减轻鼻黏膜炎症情况,改善鼻腔症状,缺点是难以根治且治疗时间较长,存在复发风险,严重者会导致哮喘、鼻窦炎等并发症[3-4]。中医针对AR 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认为AR 属肺、脾、肾三脏亏虚,肺弱引起鼻塞,脾弱造成黏膜肿胀,肾虚则无法纳气,风寒邪气侵入鼻窍,治疗应以健脾益气,补肾补肺为主[5-6]。通窍鼻炎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能升阳通窍、健脾补肾,常用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2]。基于此,本研究将布地奈德与通窍鼻炎胶囊联合使用,探究其对AR 的临床疗效及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以期获得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43例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AR 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布地奈德组、通窍鼻炎胶囊组和联合组。联合组49例(男23例,女26例),病人年龄25~51 岁(33.96±5.30)岁;病程1~9(4.84±1.67)年。布地奈德组48 例(男25 例,女23 例),病人年龄25~45(34.86±4.45)岁;病程1~9(5.31±1.85)年。通窍鼻炎胶囊组46例(男23例,女23例),病人年龄24~48(35.74±4.62)岁;病程1~9(5.04±1.71)年。三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选取标准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7]: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血清尘螨特异性IgE≥2 级。中医诊断标准[8]的主要症状为鼻痒喷嚏频发,鼻塞,流涕量多;次要症状为鼻黏膜肿胀,乏力,舌苔发白等。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AR,存在鼻痒打喷嚏等表现;(2)近1个月未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心、肺、肝、肾及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者;(2)合并其他类型鼻炎、鼻窦炎等其他鼻腔疾病;(3)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病变病人;(4)持续性哮喘或严重哮喘病人;(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6)对本研究药物有相关禁忌。
1.3 方法布地奈德组接受布地奈德喷剂(Astra Zeneca ABSE-15185 Sodertalje,批号J20180023)治疗,128 微克/次,2 次/天;通窍鼻炎胶囊组接受通窍鼻炎胶囊(四川川大华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10970118)治疗,2.0 克/次,3 次/天;联合组接受布地奈德喷剂联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用法用量与另外两组一致。三组病人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期间尽量减少病人接触雾霾、灰尘等的时间。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7]:治疗后症状总分较治疗前减少≥66%为显效,较治疗前减少26%~65%为有效,较治疗前减少<25%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症状(鼻塞、鼻痒、流涕、喷嚏)评分比较[7],正常无症状计0 分,按轻度(有轻微症状)、中度(有明显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重度(症状难以忍受,影响日常生活)分别计1~3 分,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3)辅助T 细胞17(Th17)、调节性T 细胞(Treg)细胞水平及细胞因子表达检测:采集病人治疗前后晨起空腹静脉血2.5 mL,抗凝,加入Treg(CD4+CD25+Foxp 3+)和Th17(CD4+IL-17+)的特异性标记进行抗体孵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采集病人治疗前后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 静置30 min 后离心,分离血清,ELISA 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试剂盒购于武汉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血清指标检测:ELISA 法检测病人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血清阳离子蛋白(ECP)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试剂盒购于武汉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观察并统计治疗期间三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泻、头痛、呕吐、咳嗽、过敏、咽喉念珠菌感染等)。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用SPSS 22.0 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为例(%);计量资料用±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后,三组症状(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联合组低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布地奈德组低于通窍鼻炎胶囊组。见表1。
表1 变应性鼻炎143例三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s)
表1 变应性鼻炎143例三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布地奈德组比较,P<0.05。③与通窍鼻炎胶囊组比较,P<0.05。
组别布地奈德组通窍鼻炎胶囊组联合组F值P值例数48 46 49鼻塞治疗前2.16±0.42 2.04±0.64 2.21±0.49 1.32 0.272治疗后1.40±0.47①1.62±0.58①②1.07±0.37①②③15.94<0.001鼻痒治疗前2.25±0.49 2.27±0.74 2.16±0.53 0.47 0.627治疗后1.38±0.42①1.61±0.63①②1.16±0.37①②③10.28<0.001喷嚏治疗前2.34±0.49 2.29±0.59 2.46±0.58 1.19 0.308治疗后1.31±0.43①1.61±0.50①②1.14±0.35①②③14.50<0.001流涕治疗前2.30±0.59 2.35±0.66 2.24±0.43 0.45 0.638治疗后1.38±0.51①1.59±0.49①②1.06±0.20①②③19.06<0.001
2.2 三组血清指标比较治疗后,三组IgE、ECP 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联合组低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布地奈德组低于通窍鼻炎胶囊;三组IFN-γ 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布地奈德组高于通窍鼻炎胶囊组。见表2。
表2 变应性鼻炎143例三组血清指标比较/± s
表2 变应性鼻炎143例三组血清指标比较/± s
注:IFN-γ为γ-干扰素,ECP为血清阳离子蛋白,IgE为免疫球蛋白E。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布地奈德组比较,P<0.05。③与通窍鼻炎胶囊组比较,P<0.05。
组别布地奈德组通窍鼻炎胶囊组联合组F值P值例数48 46 49 IFN-γ/(mg/L)治疗前57.42±5.67 57.37±5.16 58.61±5.39 0.81 0.446治疗后80.63±4.28①75.46±4.73①②86.47±4.85①②③67.37<0.001 ECP/(μg/L)治疗前31.39±4.87 32.17±5.34 30.61±4.69 1.17 0.313治疗后18.46±5.03①20.97±5.67①②16.38±5.20①③8.91<0.001 IgE/(U/mL)治疗前200.19±17.32 202.74±18.39 198.41±15.72 0.76 0.469治疗后153.91±16.38①167.46±16.20①②145.23±17.53①②③21.20<0.001
2.3 三组Treg/Th17 和细胞因子表达的比较治疗后,三组外周血Th17、IL-17 水平均降低(均P<0.05),Treg、TGF-β1水平均升高(均P<0.05);联合组Th17、IL-17 水平低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布地奈德组低于通窍鼻炎胶囊组;联合组Treg、TGF-β1水平高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布地奈德组高于通窍鼻炎胶囊组。见表3。
表3 变应性鼻炎143例三组Treg、Th17和细胞因子IL-17、TGF-β1水平比较/± s
表3 变应性鼻炎143例三组Treg、Th17和细胞因子IL-17、TGF-β1水平比较/± s
注:Th17为外周血辅助T细胞17,Treg为调节性T细胞,TGF-β1为转化生长因子-β1,IL-17为白细胞介素-17。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布地奈德组比较,P<0.05。③与通窍鼻炎胶囊组比较,P<0.05。
组别布地奈德组通窍鼻炎胶囊组联合组F值P值例数48 46 49 Th17/%治疗前2.68±0.44 2.71±0.49 2.64±0.57 0.23 0.794治疗后1.49±0.42①1.86±0.73①②1.18±0.46①②③18.12<0.001 Treg/%治疗前2.29±0.39 2.31±0.52 2.17±0.45 1.33 0.268治疗后4.08±0.53①3.74±0.49①②4.35±0.57①②③15.64<0.001 TGF-β1/(ng/L)治疗前21.98±4.51 21.60±4.63 22.47±4.58 0.43 0.649治疗后31.27±4.35①28.75±4.67①②34.72±4.03①②③22.60<0.001 IL-17/(ng/L)治疗前35.76±4.18 35.94±5.62 36.78±3.64 0.70 0.499治疗后20.89±4.46①24.15±4.97①②17.92±4.20①②③22.28<0.001
2.4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P=0.030)。见表4。
表4 变应性鼻炎143例三组疗效比较/例(%)
2.5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联合组出现腹泻2例,过敏1 例,呕吐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布地奈德组出现呕吐2例,咳嗽1例,腹泻1例,过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通窍鼻炎胶囊组出现呕吐2例,过敏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896)。
AR 属慢性变态反应病,病因复杂,研究表明,AR 发病机制与T 细胞(主要为CD4+T 细胞)紊乱有关。AR 发病包含三个必要条件:一特异性抗原,二易过敏体质,三特异性抗原与机体结合。变应原首先接触机体时刺激产生大量IgE,导致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变应原再次接触机体时与IgE 结合,释放组胺等炎症递质,刺激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大,腺体分泌物增加[9-11]。此外,ECP会产生毒性破坏细胞内膜,参与AR发生[12]。
西医认为AR 受多种变应原刺激,治疗应以抗炎、消肿为主,目前临床治疗AR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和抗组胺类药物。布地奈德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AR 的药物,可抑制炎症递质的合成与释放,缓解鼻腔炎症反应,起到抗过敏消炎等作用[13]。但布地奈德无法改善病人免疫功能,且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认为AR 发病与肺脾肾虚损有关,肺通鼻,肺弱则表虚不固,寒邪之气侵鼻,津液代谢无法保持平衡;脾气虚损导致气血不足,从而鼻窍不通;肾则与气相关,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导致津液消耗,无以维衡[14-15],故应标本兼治。通窍鼻炎胶囊含防风、薄荷、黄芪、白芷、苍耳子、白术等中药,其中苍耳子、薄荷可以清热通窍、祛火止痛;白术和黄芪可健脾益气,补肺固表;此外,防风还可益气祛邪,几味药协同使用,可以健脾补肺、升阳通窍、固表止痛,能够有效减轻病人临床症状[16]。研究表明,黄芪还可调节病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防风可有效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从而调节机体免疫,减轻病人鼻部症状[17-18]。本研究中,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IFN-γ 水平高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三组鼻部症状评分、IgE、ECP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说明通窍鼻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能够有效改善AR 病人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调节病人血清指标和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中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表明通窍鼻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安全可靠,不增加病人不良反应。
AR 发病还受Th17/Treg 平衡的影响,两者均由CD4+T 细胞分化产生。Th17分泌IL-17,促进炎症因子分泌,破坏组织细胞;Treg 细胞可抑制T 细胞活化并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维持外周免疫[19]。TGF-β1是调节Th17/Treg 平衡的重要因子,其浓度低时Th17 含量增加,促进炎症作用;反之Treg 含量增加,抑制炎症作用。本研究中,治疗后三组Th17 细胞、IL-17 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Treg细胞、TGF-β1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布地奈德组和通窍鼻炎胶囊组,说明通窍鼻炎胶囊通过调节Th17/Treg 平衡,抑制炎症因子,改善AR 病人临床症状。研究显示,白术可激活或促使T淋巴细胞转化,调节淋巴细胞功能和机体系统紊乱,从而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苍耳子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可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缓解病人临床症状[20]。由此推测,通窍鼻炎胶囊中的成分通过调节T 细胞亚群比例,改善Th17/Treg 失衡状态,维持AR病人正常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通窍鼻炎胶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AR,能够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调节Th17/Treg 细胞平衡,减轻炎症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