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萍
(柳州市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广西柳州 545100)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饮食安全及身体健康,对保障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持续构建和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以促进柳江区的民生和社会发展。
柳江区现有县(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1 个、乡镇农产品安全监测单位8 个。其中,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主要负责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测,并对市场流通中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进行不定时抽查,同时负责指导和管理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等。此外,拉堡镇、进德镇、成团镇、百朋镇、三都镇、里高镇、土博镇、穿山镇8个乡镇均有监测单位,主要负责乡镇农产品生产基地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测。目前,柳江区已实现农产品安全检测单位乡镇覆盖率100%,拥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上岗证的检测人员和职工共38人。
2022 年,柳江区农业农村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出来”“管出来”和“四个最严”等重要批示精神,建立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全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2022 年5 月,柳江区印发《2022 年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重点在1个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示范镇创建工作,明确了乡镇监管网络、网络监管员、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的职责,提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机构每年完成不少于240 批次快速检测任务的要求,以及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巡查每年不少于4 次的目标,并推广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技术等新型检测方法。2023 年8 月,柳江区召开了2023年上半年粮食安全生产暨农业农村工作调度会,提出要切实增强粮食安全的责任感,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根据2021年柳江区农业农村局印发的《2021年柳州市柳江区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实施方案》,对柳江全区3 508 个农产品样本进行质量安全例行(风险)监测,仅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检测样本就达1 588 个,其余各乡镇监测单位均为240个;主要监测蔬菜品类为瓜果类、叶菜类、根茎类、豆类等;水果抽检以当地产出品种为主,主要监测柑橘类、浆果类。自治区级定量检测每个季度开展1 次,市级定量检测每个月开展1 次,区、镇每月1次[2]。
根据2021—2022年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结果,2021 年柳江区进行了5 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其中农产品只在第1、5 期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4.16%、100%;2022 年,柳江区进行了4 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其中农产品只在第1、4 期抽检,合格率分别为86.96%,91.67%。
早在2009年,柳江区便开始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通过实行“三统一”(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管理,逐渐规范柳江区农产品生产记录,并实现33 个品种生产记录的建立,共收集整理51 148 份生产档案,涵盖当时柳江区56 个村委151 个自然屯8 823 个农户;统一编制农产品质量追溯条码18 022 条,实现一户一品一编码。同时,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追溯平台,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溯源奠定基础[3]。
2018 年,柳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成立了柳江区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柳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在《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中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柳江区还通过推动“互联网+监管”系统的建设来实现远程监管、移动监管。
在2023年春耕春种的季节,为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取得成效,柳江区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强化重点农产品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并积极开展以豇豆等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市、区二级执法联动的方式,分别对农药经营环节、种植基地等进行排查,积极推进农产品承诺合格证制度和溯源信息采集。
根据《柳州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农产品承诺合格证制度试行品类主要包括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及养殖水产品,试行主体包括从事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生产的农产品生产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并鼓励小农户参与试行。合格证开具的依据包括承诺合格、抽检合格和来源可查合格,并根据合格证的主体不同分为A、B、C 三类。然而,目前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追溯平台的构建和农产品承诺合格证制度的推行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近年来,柳江区为提升农产品品质,不断强化和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2022 年,柳江区建设完成优质稻米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水稻生产基地5 个,并重点加强蔬菜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特色化和规模化生产。柳江区积极推广“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0.67 万hm2;建立水果新技术新模式栽培试验示范基地3 个,包括在成团镇鲁比村建立的13.3 hm2葡萄标准化基地。2019—2022 年,柳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0.56 万hm2,其中2022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任务为0.13万hm2。
柳江区积极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绿色认证等工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名牌产品的创建。截至2021年底,柳江区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有2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 个,绿色农产品1 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2个(鲁比葡萄、柳江莲藕)[4]。随着柳江区农业生产标准化的不断推进及“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的加大,柳江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在逐渐提升。
从目前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体系来看,区、乡镇(基地)、村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目前柳江区尚未搭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测平台,信息平台建设也存在不足,信息共享、监测设备设施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再加上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重,工作效率偏低,不利于柳江区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质量的提高。
尽管近年来柳江区不断加大标准化农业的建设力度,但从目前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基地的情况来看,建设力度明显不足。此外,标准化基地农产品种类单一,以鲁比葡萄、柳江莲藕为主。柳江区主要农产品种类众多,包括叶菜类、根茎类、豆类等蔬菜及水果类等,种类单一的标准化基地不仅浪费了柳江区的农产品资源,还无法完全发挥其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支持作用。
2021 年,柳江区“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数量为20 个,仅占柳州市(291 个)的6.87%,无公害农产品仅占柳州市(123 个)的13.82%,而绿色农产品认证不足柳州市(137个)的1%[5]。“三品一标”的认证力度不足、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
2023 年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部门预算收支总表显示,事业运行支出预算为307.40 万元,其中商业支出和服务支出只有48.83 万元,不足事业运行总支出的16%。目前,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运行资金全部来自地区财政拨款,而不到50万元的资金既要用于设备设施建设完善和维护、检测技术升级、宣传推广、技术培训等,还要用于支付检测试剂、耗材等,资金明显不足。运行资金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1)优化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重视各区域、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单位与站点的建设,以及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设施的配置,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落实到基层,从源头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力度。2)加强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测平台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建设数字化监测平台,以方便各乡镇、基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的实时上传和更新,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小农户中,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覆盖,全面提升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1)积极推进柳江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基地建设,根据不同的农产品种类,进一步扩大标准化农业基地的种类和范围,利用“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地、龙头企业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2)进一步加大柳江区“三品一标”农产品的认证力度,深度挖掘柳江区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方式,提升柳江区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农户经营的提质增效,进一步扩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范围,提升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
1)通过积极与柳江区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农业及财政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增加相关经费和投入资金,稳定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人才队伍,引进新型监测设备和先进监测技术,提高监测工作效率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2)通过优化融资渠道,引进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企业,通过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运行资金不足的问题;此举同时能够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从而确保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柳江区持续构建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但在实际的应用中,还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不稳定的情况。因此,要不断优化柳江区监测体系和构建数字化监测平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加大“三品一标”的认证力度,增强绿色产品的影响力,增加经费和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确保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柳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稳定与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