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骅 杨有栋
学术写作通过总结并检省已有的知识,形成具有创新见解的原创研究成果,供同行评审并最终发表用于学术交流的书面文章。作为学术写作最终成品的学术论文,需要符合真实性、原创性、创新性、科学性、规范性等要求①详参陈越骅:《学术写作的伦理与规范》,金立主编:《大学写作十五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年版,第104-115 页。本文是基于浙江大学“大学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基础,经由基础模块教师与助教的协作而提出的教学经验总结与教学改革思考。关于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安排,详见金立:《面向新时代卓越人才培养的“大学写作”课程之创新与发展》,《中国大学教学杂志》2023年第3期。。因此,“学术”是理解“学术写作”的关键,因为它约束和规定了写作者处于一种特殊的写作处境。这种处境的特殊性表现为:基于科学性的研究而开展的对知识的批驳、完善或更新构成主要的书写内容,预设具备一定程度专业知识的同行业研究者是读者或评委,内容呈现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客观性是评价写作效果的重要标准,必须遵循基本成熟且相对固定的行文格式、引用规则、排版规范……在这些特殊因素的加持下,学术写作呈现出鲜明的知识性导向、共同体导向和零度写作导向,它们是学术写作教育有的放矢的重要指引。
由于检省旧知、传递和交流新知是学术写作的初心,那么学术论文要“言之有物”、提供有效信息,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甄别知识来源的有效性以及表达内容的知识有效性。什么是知识?这个问题是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至今也未能有统一的定见。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他们的讨论中得到一些对于知识有效性的有益启示,可以用于学术写作的教学引导。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给知识下了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影响至今的基本定义:“知识是证明了的真的信念。”他的论证过程可以简写为如下的推理:
某人S知道命题P
当且仅当
(1)P是真的;
(2)S相信P;
(3)S的相信P是经过证明的。①王庆节:《知识与怀疑——当代英美哲学关于知识本性的讨论探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4 期。对此定义的反证有所谓的“葛梯尔问题”(Gettier Problem),现代知识论学界形成了一系列的辩论,但柏拉图的定义是“人们理解知识概念的基本线索”,所以我们仍使用这一定义。
其中,条件(1)表示某事实是真的,条件(2)表示认知主体相信该事实为真,可称为“信念”,条件(3)表示认知主体对该事实的信念是经过过程性的证明检验过的而不是无根据的。这样,“真”“信念”与“证明”就成为知识得以成立的三个必需的要件。柏拉图的洞见在于不仅把知识建立在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之上,其效果是形成某种“信念”或“意见”,还把作为知识依据的“证明”提升到致关重要的地位——落实到写作上就是“论证”。事实的发生可能是偶然的,与之相应的“意见”“信念”的产生可能是主观的,它们在性质上与知识要求的确定性和客观性尚存在差距,只有以有效论证为阶梯,可谬的“信念”或“意见”才更加可能上升为有效的知识。
从知识有效性的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的论证能力实则是在培养一种辨别知识质量的鉴赏力和更新知识的创造力。从科学史经常发生“范式革命”的例子来看,人类的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任何具体的知识体系都是以特定的“条件”为前提的,条件一旦改变,结果也跟着改变。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度”作为欧式几何的定理长期被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一旦改变理论视野,人们发现其适用的条件是平直空间,在超出此范围的黎曼空间或罗巴契夫斯基空间里,这个定理就不再成立。通过写作构筑论证就是向现存的知识体系提供可检验的经验性的新事实,或者理论性的新推断,从而构造新的结论、新的问题、新的视野或者新的方法。论证之所以能在知识更新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能动的作用,还在于当新的证据不断累积并造成对旧有知识的反动时,对原有论证的反思会让人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旧有知识的边界或限定性条件,从而催生新的观点。所以,“当新证据出现时,理论可以发生改变……一些支持新观点的实证,使得一些新观点好像变得明显了,但此时还往往需要一种跨越式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搜集支持新观点的实证,这些证据和开始得到的那些证据可能是不同的——这是一个演泽推理和归纳推理相互混合进行的过程。反复得到实证支持的概念被接受为‘事实’,但是他们要得到稳固的确立还需要得到广泛的实证支持”②[英]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韦钰译,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这样,论证不仅是一个检验旧知识的过程,而且成为新知识得以确立的支撑。在裁汰旧知和孕育新知的动态过程中,论证作为动因始终贯穿其间。在学术写作教育中不断申明论证的意义和价值并展开行之有效的论证能力培养,就是要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前提下,用写作激发思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问题意识系统地联接相关知识点,产生新的观点,鼓励他们努力推动知识的迭新换代。这也是学术写作课程以知识为导向的基本要求。
学术写作教育目标应该是将学生培养成知识创新的主体,其知识性导向并非把“学术写作”这个主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既然知识同论证高度相关,在写作过程中强调知识性导向的努力便着落在形成知识创新的论点、有效组织论证策略、合理选取论证方式、完整呈现论证说理或辩驳等方面。学术写作因此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思维综合能力的现实展开,更具体的说是把思维过程和结果转化为一种分析性的语言陈述。这种“‘分析’包含但不限于……‘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而是拓展为以认识事物、探究本质、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理性认识活动”①金立:《论逻辑、分析性写作、大学通识教育之关系》,《写作》2023年第4期。。这样看来,进行系统的论证能力培养是学术写作教育的题中之义,但它实施起来却难度极大。困难具体表现为要在学术写作教育教学中兼顾以下几个维度的问题:通过复刻或重现经典理论论证的过程演示论证实践、介绍系统且完整的论证方法及实操经验、教导学生熟练使用论证语汇、培养与论证相关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建立完整的论证评价体系,完善与论证说理或辩驳相关的习题设置……这些内容不一而足,要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完成,对课程设计者、授课教师与学生都是不小的挑战。我们建议在介绍基本论证方法基础上,选取经典文章、优秀案例、反面案例做课堂现场的“解剖式”教学,然后在课后根据学生作业组织助教做一对一的优缺点剖析和辅导提升。
任何写作都预设了潜在的阅读者。即使像日记这样极具私密性的写作也有潜在的读者,即写作者本人。学术论文在构思阶段就以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同行研究者为潜在读者,具备鲜明的共同体导向。关于科学共同体,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有系统的论述:“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的工作者组成,在一种绝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通常这种标准文献的范围标出了一个科学学科的界限,每个科学共同体一般有一个它自己的主题。”②[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库恩对科学共同体的形态学界定表明现代知识的生产已经进入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阶段,致力于知识创新的研究者在知识储备、研究方向、研究模式、信息共享、成果评价等领域必须符合共同体的规范要求。从宏观的视角来看,这是知识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而这项进程早在近代社会就颇具规模,以至于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斯·韦伯就曾发出感叹:“一项最终确定的杰出成就无不属于专业性的成就。”③[德]马克斯·韦伯等:《科学作为天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第12页。
科学共同体的存在让知识的公共性特征聚敛化,即专业知识优先向共同体开放。这深刻影响着知识更新的整个过程,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术写作的书写模式和评价方式。在学术写作课程上,我们重点提醒学生要掌握以下基本要素:
清晰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学术写作的出发点,能不能提出富有理论价值的问题并据此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是衡量学术研究和写作的重要指标。一篇论文往往围绕一个问题意识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展开,而最终落实为“导论—论证—结论”三个大的构成部分。
学术写作的基本思路肇始于亚里士多德,成型于中世纪的大学,又影响了现代学术论文的知识构造模式。“与古典时代的其他作者和作品不同,亚里士多德留下来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写作模式:先是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历数从前的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种种看法,然后对前人的看法进行批判和甄别,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现代学术论文的一般写作规范是“提问—答辩—再提问—再答辩的学术积累方法”①吴国盛:《学术写作的三大意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第7期。。
有价值的学术问题总是与共同体承认的“范式”相关。所谓“范式”是科学共同体一致同意和信奉的研究模式、框架或方法论原则。如从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范式”的相关性考量,可以定位该问题是对“范式”的补充、修正还是反对,从而使其理论意义得以彰显。“范式”不是固定的,不能被其解释的“特例”构成“范式”转移的动力,我们从“范式”转移的历程中能总结出评价理论适用性的准则。对此,库恩就总结道:“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富有成果性——都是评价一种理论是否适当的标准准则……当科学家必须在已有理论和后起竞争者之间进行选择时,这五种特征具有关键作用。它们连同其他类似的特征,提供了理论选择的这种共同基础。”②[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这些标准为科学共同体广泛认可,从而在实际上对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和可使用的知识资源造成路径依赖和约束。“范式”落实到学术写作就作为特定研究领域的样板或规范,为问题选择、征引文献、表述方式等提供了一致性的专业标准。唯有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共同体的自觉,他们在选题问题时才有的放矢,在写作时才有明确的学科规范标准。
为了发现和厘清问题、追踪问题解决的前沿进展、借鉴前人思路和方法或从正反两方面寻找佐证观点,都需要通过文献检索来参阅前人的研究成果。但关于特定问题的文献往往浩如烟海,如何有效检索文献就成为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技能。那些被共同体广泛承认和讨论的文献、具备“范式”意义的代表性作品往往具备更大的参考价值,因而是文献检索中的优先对象。同样重要的还有直接与问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有检索的结果要进行结构化的整理,并最终写作成为学术论文必备的“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部分。在这一环节的教育,我们建议与图书馆的老师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图书馆定期举办的文献获取与评价的相关讲座,引导他们获得馆员的帮助查找专业文献,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现场演示如何使用在线资源以及文献管理软件。
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内部交流的文本,现代科学论文的写作规范的统一肇始于20 世纪初,而通行的写作规范在20 世纪50 年代正式建立,并扩散到理科、工科、社会学科与人文学科③吴国盛:《学术写作的三大意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第7期。。以学术论文为例,其常规体例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脚注、尾注、参考文献,其中每个部分在文章中的功能和作用都相对固定,总的目的是方便同行阅读和使用。通过教学和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格式规范是学术写作教育中的基础内容,其目的不是单纯灌输一些写作的定式,而是让学生能根据共同体的共识性模式写作和运思。讲解这一部分适宜将每个体例对学术共同体交流的意义讲清楚,例如摘要是为了方便同行迅速获得结论,关键词是为了利于检索,参考文献在构建共同体知识联系方面具有基础作用,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记诵学校毕业论文或期刊论文的规范说明。
科学共同体拥有为成员共同承认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准则,是凝聚和促进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包括对学术公正性的底线要求以及学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这些原则大致包括:真理作为贯穿始终的追求目标、讲求证据的真实性、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尊重科学成果的首发权和署名权、坚持原创和不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等。科学共同体的实体化意味着其背后的伦理原则不能是凌空蹈虚的教条,而要凝结为明确的学术写作的规范性要求,引证规范就是其中的典型。我们要教导学生守住底线,说明违规的严重后果,杜绝因为认识不清而引用不当、故意窃取他人成果或随意拼凑他人观点等不良行为。因而,以引证规范教育为代表的学术伦理教育是学术写作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综上,科学共同体和“范式”的形成给学术写作指定了特定的读者群,且对从提出问题、文献综述到遵守格式和引证规范的写作过程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学术写作教育中不断申明和强调这些要求不是为了规训出“亦步亦趋”的写手,而是让学生在研究和写作中潜移默化地强化作为专业知识研究者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而要将这些综合的目标落到实处,还要对写作课程现场与课下辅导做相应的整体有机设计,比如提升习作审阅质量、引入学生习作互评模式模拟共同体内评议、鼓励和推荐优秀习作发表等。
学术写作终究是写作类型之一种,而只要是写作,就是运用文字作为符号来传达特定的意义。学术写作又有它自己的独特性,在语言表达层面突出表现在追求表意的清晰、准确、客观等目标。源自实证主义传统,以韦伯为代表的“价值中立”科学研究原则对社会科学乃至人文学科影响很大。尽管后来有不少学者批评韦伯的观点,认为任何研究都必定渗透着研究者本身已有的理论,因此研究主体和主观因素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韦伯指出,为了保证客观性和科学性而在研究中应该避免用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这依然是一个值得参考的理想①参见周晓虹:《再论“价值中立”及其应用限度》,《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落实到学术写作上,学术语言也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基础教育阶段的作文文风与之相比差别很大,两者并不能自然衔接或过渡。刘军强教授提出,“现代的科学写作风格,则要求一切以证据为基础,讲求语言的清晰而非绚丽,讲求逻辑的周延而非随便发挥,追求说服力而不是充沛的情感”②刘军强:《写作是门手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25页。。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我们想介绍法国结构主义代表人物罗兰·巴尔特提出的“零度写作”理论。他提出写作以表意的客观为价值导向,对学术写作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巴尔特定义说,“零度的写作根本上是一种直陈式的写作”③本节对巴尔特理论的介绍来自项晓敏:《对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的再读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期。。他的思想受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提醒人们要注意写作语言的社会发展历史以及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背景④孔德罡:《罗兰·巴尔特与马克思主义:一个学术史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如果不加反思地使用语言定式,这样的写作不是中性的、不偏不倚的,也即“非零度”的。相对地,“零度写作”倡导语言不再受束于某种固定的形式、结构和习惯,转而返璞归真为一种直陈式的、新闻式的书写,寓评价于事实的陈列之中。这种写作抗拒去设定先行的权威和价值,追求中性、冷静和客观的效果,故被称为“零度”的。“零度写作的意图在于清除外在因素对写作的干预性,消除写作中主体介入性的价值评判,消除写作中的功利色彩从而扩大写作本身的容量,扩充写作本身的各种可能性。”⑤本节对巴尔特理论的介绍来自项晓敏:《对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的再读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期。
“零度写作”被批评者认为只能是一种美学和哲学的理想,因为语词和文字的形成与它们被书写者接受的程度和范围无不具备社会历史性,这就使得语言形式和使用语言很难实现真正的“不偏不倚”。当然,巴尔特也对此做了解释,他认为作者的思想情绪和观念意图则可以通过长期积累形成的语言风格间接表现⑥本节对巴尔特理论的介绍来自项晓敏:《对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的再读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期。。它对学术写作有启发甚至警醒的意义,即它始终强调写作者应该自觉地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关注研究对象本身而尽量隐去作者个人的非学术偏好。因此,根据他的理论,学术论文的语言给读者的留下的印象就是作者“不在场”,而只有对事物本来面貌及其形成机理的揭示。
“零度写作”在学术写作的语言使用中具有可借鉴的先导意义。我们更多地是借用巴尔特总结出来的“零度”作为学术语言准确、简洁、客观的形象比喻,而不是完全赞同和借用他的理论。“零度写作”并非回避价值判断,更加不是开脱社会责任的借口,而是倡导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
首先,从作者作为写作主体的角度看,作者采纳“零度写作”的方式就是直接和准确地陈述事实为语言表达之目的。此时,写作者的身份只是知识和事实的客观陈述者而非评价者,也即他(她)必须自觉地约束自己所使用的语言的评价功能。因为涉及评价,就难免有立场上的倾向或偏好。但可以通过考虑如何铺陈事实、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个人的语言风格表达价值导向。
其次,从学术语言本身具有的“前理解”结构看,我们要注意避免使用有“刻板印象”或对某些社会群体有冒犯性的词语,例如避免使用已经过时的、具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者社会地位歧视的语言①这里我们想表达是即使专业的学术语言也有其历史与文化传统,甚至有形成之时特定社会结构与历史事件赋予的独特涵义。写作者不能够不假思索地接着使用,而要注意在当下语境中是否仍然具备充分的准确性,是否有可替代的词语。例如,过去柏拉图的哲学核心理论被概括为“理念论”(对应英的“Theory of Idea”),有非常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演变历史,至今在中文学界也仍是主流的理解,但随着英语单词“Idea”的主观性和心理性越来越强,根据研究进展近年来英语学界主流采用了“Theory of Form”(翻译为“型相论”),也更能表明其客观性和原型、形式的意义。。如果让带有倾向性的语汇侵入学术写作,可能会妨碍阅读者有效接受信息,误导读者的价值判断,甚至对作者自身带来学术伦理风险或者招致社会责任缺失的指责。
最后,从语言的使用环境看,现代新的语言层出不穷,学术写作者要能够辨别清楚使用的每一种新术语背后隐含的价值取向以及传播效果,尽量选择不偏不倚的中性词语。在今天知识爆炸以及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还可能干扰学术写作者的思绪,使其偏离说理或陈述的进程。这一现象集中表现为一些同学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思绪丛生,被搜集到的各种主观立场强烈的网络材料牵着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未能遵守中立的语言使用原则,让带有评价功能的语言搅乱了有条不紊的陈述性表意。例如我们布置的作业选题之一是让学生分析年轻人的“摆烂”现象,实际上这一个术语就带着一种批评和否定的立场,我们其实是期待学生能够摆脱先入为主的评价,先还原这一现象的实际情况,能够拨开各种网络言论的迷雾,运用可靠的理论分析这种评价的发生史、青年的心理状态、社会成因等,最后提出应对策略。总之,只有明确了客观的陈述者立场,才能用准确的语言、适度的抽象、分明的层次和经济的施用策略来描述事实和陈述理论,而这些维度正是学术写作使用语言通常要求的准确性、抽象性、层次性等的表现。从熟练使用学术语言到形成稳定的语言风格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具私人化倾向的问题,这对学术写作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挑战。挑选在语言形式和风格上具有示范作用的佳作进行研读学习,在习作中强调“零度”效应并开展方法论精讲,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动手写作完整的论文并得到老师和助教的及时反馈,逐渐养成良好的学术语言习惯。
总而言之,学术写作是一门教学相长的课程,它的改进和发展需要参与其中的师生共同探索,而在哲学层面的反思也有不断深入和总结的必要。惟其如此,它才能兼具形而上的方法论意义和形而下的技能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