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飞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生态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需要保证生态文明架构的稳定性与严谨性,为城乡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自从工业革命成为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关键,其打破了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关系,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2012年将这一发展理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总体布局,为生态、经济和资源应用发展提供理念支撑。所以基于生态文明视域进行农村产业调整,已经成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理念,以此推动城乡发展和有机农业的全方位创新,保证农村产业布局的全面优化。
生态文明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理念,其本质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遵循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协同和谐的客观规律,保证物质基础获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匹配。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所诞生的发展思想,是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向反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指引。因此,生态文明思想应用要维持客观规律的整体性,从世界观入手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保证自然资源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发展需求。同时,构建可持续性生态文化意识,保证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性。
农村产业作为与城市产业相对应的发展概念,在广义上讲农村产业是建立于农村区域,涉及经济类的产业部门和行业总和,可以利用农村发展态势进行产业开发,依托农村发展环境与经济状况实现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应用与创新。农村作为现代化社会建设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现乡村振兴是当下农村主要发展战略,需要以产业创新来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有力保障。农村产业创新应维持农业发展的主体地位,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开发全新产业链,保证农村产业的先进性与价值性。
农村产业是完成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保证产业效率和产业体系的核心。因此,要深入挖掘农村产业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以此完成国务院颁发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农村产业创新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产业升级,为农村产业扎根县域、整合农村资源提供思想引领。这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产业发展布局,还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提质增效,打造出以农民为主体、农村一、二、三产业为辅助的全新产业架构,开发特色明显的农村产业业态。农村产业创新的本质目的是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实现加强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生态和富裕农民生活的发展愿景,拉近城乡建设差距,为完成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以农产品质量带动产业布局,保证农村产业创新创业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主体,农村建设与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依托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基点撬动社会体系完善,保证新农村建设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产业创新中,有利于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起点,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统筹城乡发展,以此为基础带动农村产业升级,构建出充分结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民收入。还应以“三农”问题为目标导向建立农村可持续发展体系,确保新农村产业结构符合现代化发展规律,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同时应做到生态环境优化和生活环境优化,发展出全新生态产业,填补新农村产业结构空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和文化创新,为农村产业带来生机,实现新农村产业升级转型。
传统农业发展态势是以种植和养殖为基础,这样不仅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其经济前景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农村建设与发展需要融合与时俱进理念,避免出现同质化发展趋势,以创新型手法实现农村产业开发。结合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农村产业创新,有利于开发农村产业特色,保证现代化农村文化思想的全面融合,提高新农村产业竞争力,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产业经营主体发生改变,由传统的农业收益转变为以农业特征和文化内涵为主体的新型产业,以此提高农村产业的附加价值。应充分利用产业稳定性和持续性,推动农村产业创新优化,为创新思维应用提供基础条件,平衡产业与产品的关系。同时利用产业特色带动新兴农业市场,保证农村产业发展能够得到市场和消费者认可,反哺农村产业创新特色化发展理念,为农村产业升级创新添砖加瓦。
产业调整是现代化社会发展前提条件,结合现代发展理念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可以精简产业布局,提高经济效益。但部分农村地区缺乏产业调整能力,整体调整效果不佳,无法带动农村产业创新升级,影响农民提高收益。同时对生态理念了解不足,农村产业创新缺乏理念引领,农村资源开发程度不深。
打造产业品牌是农村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节点,可以带动农村产业体系与城市产业发展相对接。但部分农村产业品牌打造不畅,缺乏对产业优势的开发利用,无法最大化挖掘生态价值。农村产业布局关联性较弱,无法保证产业标准制定,同时品牌影响力不足,缺少核心品牌。
技术手段支持产业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不仅可以带动产业创新,还能保证产品质量。但部分农村产业缺少平台技术支持,对现代农业科技了解程度不深,无法保证农业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同时现代化农村产业体系建设进度缓慢,产业体系升级缺少智慧性指引。
产业融合是产业创新的关键方向,是保证产业态势稳定、产业体系完整的重要推手。但部分农村产业升级时不重视产业融合状况,无法充分利用农业优势带动产业融合,对地域资源挖掘与利用不足,缺乏产业结构支撑。同时三产创新力度较弱,农村产业发展格局不稳定。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进行农村产业创新,是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要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传统农村发展态势,保证新农村业态发展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为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农村建设过程中全面应用提供有力支持。第一,深化生态理念。传统农村产业发展主要是用家庭作坊的形式完成产业发展,其核心就是依托农民与市场的对接,以此来解决时间和空间限制。这种产业形式无法有效保证产品产量和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也存在一定破坏性,在现代化农村建设过程中无法提高整体收益。因此要结合生态文明发展思想进行农村产业升级,推动“小作坊”进行“大动作”,以生态理念作为发展核心实现产业创新升级,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现代化农村产业。第二,实现产业调整。农村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源支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现代化农村发展需要结合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产业调整,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保证农村产业的多元性发展。可以依托产业资源建立一套整合农户、农业市场和农业企业的全新产业链条,在适度进行生态开发的同时完成产业创新,保证三产并行发展。
现代农村产业创新就是依托生态价值进行产业发展,将生态价值体系作为产业升级架构,实现新农村建设。因此,要推行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加大生态农业发展比重,开发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轻度工业,为农村产业内容拓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一,应结合农村地域特点进行生态价值挖掘,构建出生态产业链条,保证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等行业的综合应用,带动当地生态文明价值凸显。应结合生态优势开发旅游产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为农民带来全新收益渠道,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农民整体环保意识,为农村旅游产业构建奠定基础。第二,打造产业品牌,应结合农村发展态势建立完整产业标准,确保农产品质量和规模符合生态文明体系内容,建立模范产业示范区,以点带面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出一批潜力大、特色鲜明的全新农村产业,为新型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注重产业品牌影响力提升,重视品牌内容认证与建设,塑造以特色品牌为核心的全新农业产业格局,确保农村产业发展的有序性。
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手段支持,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态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建设需求。因此,要结合生态文明理念进行农业科技应用,推动全新技术手段融入产业开发与利用,做到以农业科技作为支撑力的产业优化。第一,注重农业科技应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应引导农村产业创新与农业大学、农科院等机构形成对接,围绕全新技术手段打造产业体系,利用技术实现产业布局。应结合先进发展理念和农业核心技术成立符合农村发展的集体企业,以此带动农村产业链优化创新,成立工作重点不同的实验基地,组建专业科研团队,保证农业产品质量与优势。第二,建立智慧产业体系,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现代化农村产业体系,以多元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进行产业内容扩充,推进农村示范性试点建设,加大科研开发力度,为农村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搭建区域性产业平台,将农村产业服务纳入平台管理权限,保证技术手段的全产业覆盖,为第一、二、三产业现代化转变提供指引。完善智慧产业体系,构建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的终端平台,加强产业服务效果。
农村产业发展需要集合优势内容实现发展壮大,应充分结合生态文明视域内容,完成多次产业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农村产业特征,构建出符合现代农村发展体系的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长,实现农村产业深度融合。第一,开发农业优势,加强农业产业地位,农村产业创新需要结合地域特点实现资源利用,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内涵,为农村产业创新提供帮助。比如,吉林省粮食、肉类和人参等具备产业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开发农业产业,打造出集优势与特点于一体的农村产业集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山东省阳信县肉牛养殖技术成熟,可以实现阳信牛肉品牌构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经济扶持等方式打造龙头企业,开发“阳信牛肉”品牌效益。第二,推动三产创新,加强创新频率,政府部门应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市场规律进行产业优化创新,改变农村产业粗放式发展模式,推动其精细化管理,以特色资源为核心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构建农村发展新格局。同时要重视产业服务体验,优化产品售后服务流程,为农村产业发展开辟全新路径。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发展作为现代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不仅需要城市建设秉持生态文明思维,农村产业升级创新也应结合生态文明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农业农村发展优势与价值,推动农村基础产业综合成长。在实际产业创新过程中应从完成产业调整,打造产业品牌、搭建产业平台和优化产业融合等方面入手,实现农村产业有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