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墨迹书风生成与书法史的再审视

2024-01-25 23:23王子微
中国书法 2023年11期
关键词:楚简书法史书风

王子微

关键词:战国 楚简 书风 书法史

楚文字作为战国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今文字演变的关键转折点,也是书法史研究的新显学。《战国楚简书风研究》着眼于楚简书风的文化品格与精神价值寻根振叶,让片段的、古奥的、零散的笔法系统、结构法则、风格体系更趋完整化与系统化,这无疑是对传承不断的上古书写理想的积极回应与蹈行。

波峰浪谷:楚简牍书风谱系观澜索源

在古今文字之变的临界状态下,文字简化、繁化、异化与美化对书法形式美产生影响,后者的风格改变和笔法出新又反作用于文字演变进程。

《战国楚简书风研究》以《战国文字剧变与楚简新风》开篇,就楚简文字的减省及影响、楚简文字饰符化及其审美价值、文字『异化』与书法结构法则的丰富化溯本求源。第二章以横向国别视角用空间叙事的『分节』(a r t i c u l a t i o n)概念完成『内循环』(地域性)与『外循环』(时代性)的区隔与转换,串联起六国古文与秦古隶、六国古文内部、楚系文字内部多个比较层次。在突出楚简书写原则、风格特征和演变规律的同时又暗藏着确立可比性问题:包山楚简同睡虎地秦简同源异流,二者比较凸显了六国古文与秦古隶今文化进度的参差不齐,强调了书写风格差异是文字异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晋系侯马盟书与包山楚简同源同宗,二者比较揭示了六国古文内部演变规律、共同特点和地域差异;曾侯乙墓简与包山楚简同为楚系文字,二者比较,勾勒出战国楚系书风从早期至中晚期的发展与演变轨迹;楚国内部陶文、货币文字、金文与竹简的比较又强调了工具材料不同所导致的铭刻与墨迹书风发展的不平衡。

楚简书风的衍化生成不是逐层递进、生硬分期,而是交相发展、互有渗透。哪怕是典型书风也都潜存着过往时期或相邻地域的审美风尚和创造实践。《战国楚简书风研究》第五章聚焦时空交错和书风交叠下楚典籍简的『复调性』,即『书手身份的特殊性、传抄过程的复杂性、书写材料的重要性』[1]。通过与楚地典型书风比较,分析竹书分系归属问题以及齐晋、齐楚、晋楚甚至齐晋楚杂糅的用笔和结字习惯,以『角色对位』手法与第二章文书简的比较遥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双驱格局。

经典重塑:书法史立体脉络呼之欲出

楚简较为完整的形制和不同于铭刻文字的书迹形态,展示了两千多年前楚国书手书写的真实状态,填补了先秦尤其东周墨迹书法资料空白,还原了上古书法完整面貌,使春秋战国书法史整体结构与发展脉络更趋完整、清晰与立体。重新认识汉字书写历史,所牵涉的关于书法经典及其形成条件、『着意型』与『随意型』两种精神状态和观念形态[2]、审美意识以及汉字『书写性』萌芽等又可能改变书法史观念。

观念史涉及中华文化独特的终极关怀和超越视野,如若不能理解楚简书风多元化背后的观念,就无从谈起楚简书风一以贯之的演变内理。《战国楚简书风研究》没有汗漫无际地追踪书风演变,而是紧扣『观念的单元』,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日常书写如何成為书法经典?首先,陌生性,即独创性与新颖性是必要条件。第三、四章《书手与典籍——楚简书风个性张扬,多元发展》上下编围绕经典的必要条件还原观念支配下的书写背景、环境以及书写心态,强调书手自出机杼的『个体温度』与书写的即时性是陌生性视觉表现力的起点。其次,共时性与历时性的传播与接受是充分条件。经典一旦形成,就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时代,经由一系列筛选、简省和定型,不断丰富和传承其价值与意义。第五章《传抄与驯化——楚典籍书风的变调》围绕经典的充分条件指出楚典籍简的传抄与驯化是经典性审美纠结的体现,为经典的无尽阐释与不断出新创造可能。

《战国楚简书风研究》将文书简与典籍简分开考察,根据书写动机细分为以率性、华丽为标志的日常事务书写,以及对书迹、功能、字体限定较少的典籍传抄。作者从书写技能、修养、在行政系统或社会阶层中的位置、书写训练状况方面对各阶层书手作细致探究,又从典籍形制、底本内容、时代、国别角度揭示书手与典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另外,与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理性与哲学意识觉醒同步的,是这一时期文化艺术范畴的觉醒。[3]早在远古书写伊始,审美因素即已存在,对美和规范的渴求须臾未离。[4]更进一步,作者通过『理性之光』来环视典籍简中的艺术自觉,思考『推动字体演变的内在力量』『简帛书迹何以成为书法艺术』等问题。

有无相生:风格学理论范式老树生花

《战国楚简书风研究》初步搭建起具有普适性的风格学理论框架,呈现出三个辩证统一的学理层次:其一,风格类型体系的整体性与一般性。整体性在于作者归纳的质朴简约、刚健厚拙、萧散洒脱、奇诡流媚、疏野真率等楚简书风类型基本囊括了书法风格大要,其所指向的『率意流畅的点线挥运之美,生动活泼的形体结构之美,奇肆博大的生命气韵之美』[5]又包含且超越了传统文人书法审美;一般性在于作者对书风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血脉相连、相互作用展开『系统+个案』的『中层分析』。其二,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联动性。本书对楚简墨迹形式要素与形式关系的考察同风格形成、发展、演变的物质载体、历史动因及文化语境结合,风格自律性与社会文化他律性遥相呼应、互为镜鉴。其三,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望气、考证、品评等传统方法并未处于失语境地,而是与形式分析、图像学乃至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其他学科方法并行不悖,形成新旧杂陈、中西汇通以及『科际整合』的『非封闭性复合研究』体系。

长期以来,如何完成『竭泽而渔』式的材料收集与『零存整取』式的材料运用向来是学者不度与人的『金针』。借助『e考据』网搜技巧,可以解决许多长期处于认知谬误状态的『无头积案』。在这一过程中,『超细读』的理念与方法又让作者总能捕捉几微,从细节差异辨析书风异同,以小见大地解读深层历史信息:先确定风格演变的时间序列,再析出共性与个性风格,最后考察形式变化与承前启后形式的对接。第四章第四节《战国竹书不同书手、相同文本书迹比较研究》对《天子建州》甲、乙本传抄关系的判断,就完全可归于『超细读』的功劳:作者并不急于强定甲、乙本的先后关系,而是基于莫衷一是的前人观点,先字表排比,撷取甲、乙本高频字分类,对比字形、字势、行气以及与之相关的书写技术;再细部解构,对作品笔法、章法、字结构进行形态学分解,深入到书写所包括的运动方式,分析一系列起讫笔技术和用锋使毫细节,最终得出『二者所依据的底本不同,不存在互抄关系』[6]的结论。

《战国楚简书风研究》对楚简书风进行范围性品类和价值性品级,在具备『史』的客观、公正、实录等品质的同时,又具有体味、析辨、反思的『品』的意味。因为,本书所总结出的经典书风审美谱系完全可以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美学架构。以此为基点,甚至能提出一个重新审视先秦书法史的坐标系——纵轴打破根据不同媒介如图像、建筑、器物而产生的传统美术史类别划分惯例,横轴突破以文献叙事、作品阐释为中心的传统书法史研究理路,使具有『多维指涉』性质的『时空同构』向度成为『大书法观』视域下书法与其他学科联结的『共享』方法。

换言之,当我们从物质文化视角关注文书制度、考试制度、世官制度、卜筮祭祀以及墓葬视觉材料保存的条件和环境,包括竹简出土位置、排列方式、墓葬结构与仪式过程的内在联系等;从宗教人类学视角感悟简牍形式如何形塑和演绎『巫道之风』;从艺术发生学视角寻绎先秦书写从『前艺术』向『艺术』过渡、『语音思维』向『字形思维』转换的发生点时,所有类型与来源的楚简书风或可被进一步理解。

猜你喜欢
楚简书法史书风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楚简制作技艺
楚简“ ”即“免”的字形依据浅析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楚简二则校读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马叙伦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书法史讲座(三)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