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乐言
秋天是最適合出游的季节,既无夏日的闷热,也不像冬日那般寒冷,2023年秋天,苏州博物馆(本馆)无疑成为苏州市民最爱去的打卡地点之一。夜幕降临,苏州博物馆内水光潋滟,树影婆娑,迷离的灯光将游人的身影倒映在白墙之上,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宛若画中仙子。
苏州,是一部关于浪漫与优雅的史书。吴侬软语,江南小调,翻阅苏州上千年的历史,苏州博物馆是其中不得不读的一首诗篇。它位于苏州历史街区的东北部分,毗邻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以及江南园林之首拙政园。粉墙黛瓦,水墨江南,苏州博物馆将历史的浮沉娓娓道来……
破土重生的历史遗迹
追溯博物馆前世今生
19 世纪,晚清统治者腐败愚昧,广大农民苦不堪言,由此爆发了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这一政权借天时地利,势力迅速由南京扩展至全国多地,其中就包括苏州。
清咸丰十年(1860 年)四月,忠王李秀成率领太平军攻克苏州,建立了苏福省后,将原为拙政园的花园部分及东西部宅第等合并为“忠王府”,并按照王府的规格进行重新修缮。在太平天国星罗棋布的遗址中,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是至今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群之一,位列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府大门外建有两座吹鼓亭,以及东西并立的辕门,府中角楼、望楼错落有致。据资料记载,清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率部攻陷苏州,忠王府成为李鸿章的江苏巡抚行辕,按清朝衙门的规制,忠王府大门进行改建,东西两辕门和吹鼓亭全部拆除,大门梁枋上的彩绘涂尽,只有正殿次间脊桁上的二方“凤穿牡丹”得以幸存。2006 年,修葺一新的忠王府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组成部分,开始迎接八方宾客,成为苏州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
如今,忠王府格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以恢复晚清八旗奉直会馆原貌为主,利用四面厅以专题形式举办《香港张宗宪先生捐赠文物陈列》,以纪念和表彰祖籍苏州的张宗宪先生对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支持。西路则以恢复清光绪年间张履谦豪宅及补园部分建筑原貌为主,北部的小姐楼作为博物馆的藏书楼。中路展出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陈列,大殿恢复忠王李秀成主持军事会议的场景。
忠王府院里的卧虬堂,是李秀成当年最喜欢的处所,白底黑字的牌匾由明代才子唐寅题写。相传当年仲春时节,藤飞花放,拙政园主王献臣常在此宴饮江南诸才子。卧虬既因紫藤蟠屈似龙而名,又隐喻名士循世隐逸之意。堂中最具生趣的莫过于那棵紫藤——据说它由明代艺术巨匠文衡山亲手栽种,生长至今。后来,十几根枝条被嫁接在新馆的紫藤树上,再次生发。
贝聿铭的收官之作
融入苏州精神底色
苏州博物馆成为新晋博物馆“网红打卡地”的背后,有一位不得不提及的人物——它的设计者贝聿铭。
这位祖籍苏州、名贯中西的建筑大家,是跻身世界级建筑师行列的唯一华人。他的背后,是一个传承了十五代人的江南大族,拥有一段讲不尽的绵长历史。
据贝聿铭传记介绍,贝氏族人为躲避元末的战乱,从北方辗转到了苏州,靠行医卖药起家。至18 世纪,贝聿铭的家族在苏州居住了已有六百余年。
贝氏家族的崛起要追溯到明朝,那时贸易流通、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贝聿铭家族的始祖贝兰堂积极开拓自己的事业,替人治病、出售各类药材,将家业不断发展壮大,贝氏家族因此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开端。至乾隆年间,贝氏成为苏州四富之一。
贝聿铭出生同年,贝氏家族买下了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在新中国成立前,世界文化遗产苏州狮子林一直都是贝氏家族的私家园林。贝聿铭的孩提时期,便是在这座美丽的东方园林中度过,而这段珍贵的童年经历,也将苏州的文化底蕴镌刻入贝聿铭的血脉。
青年时期,贝聿铭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建筑学。传统的美术课程并未让他感到有所启发,但一位教授成功说服他留了下来。他于1940 年获得学士学位,然而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战火之中,这迫使他放弃了返回祖国的计划。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贝聿铭得以去往哈佛大学进修,期间与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奠基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匈牙利建筑师马塞尔·布鲁埃共事。
1955 年,贝聿铭创立了自己的建筑工作室,在工作室六十余年的项目历程中,创作了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作品,都享有盛誉。面对全球化的洪流,贝聿铭有效利用环境,因地制宜,而非一味地固守带有全球主义意味的“国际风格”。1979 至1986 年间,贝聿铭凭借一件件优秀的建筑作品,先后斩获了各大奖项和荣誉,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1974 年,贝聿铭重返中国,那时已是他离家的第四十个年头。从香山饭店到香港中国银行,再到苏州博物馆,他再一次架起了中国本土语境下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连接。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就不断有人找到贝聿铭,希望他能为苏州做些什么。贝聿铭当时表示:“你们不用找我,现在重要的不是现代的高楼大厦,你们需要的是城市的保护方案,而且还必须把运河清理干净。苏州坐落于京杭大运河之上,是曾经的主要交通渠道,但多年以来受到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当苏州的水变干净了,我就会回来。”
其实,贝聿铭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参与苏州古城的保护。他曾说,在新千年里,最重要的挑战就是,在前所未有的爆炸性现代化工业化浪潮里,中国如何保护历史名城,而这也正是贝聿铭请大儿子贝定中为老家苏州解决的问题。贝定中和易道(EDAW)公司的同事一起,为苏州最敏感的区域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目标是在保持和强调苏州历史特点的同时,找到古城区的重建和复兴之路。
当苏州的保护治理有了一定成果后,85 岁的贝聿铭回到了故土,着手准备苏州博物馆的建设。灰泥,白石,从表面看,苏州博物馆更像是一个现代建筑——几何造型,片状山石,钢结构,都不是传统语汇,却都讲述着传统故事、书写着传统意境。
毫無疑问的是,贝聿铭将对故乡的依恋、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他毕生的建筑理念,都倾注在了这幢建筑里。他曾说,苏州博物馆是他的一部“自传”。同时,苏州博物馆也被称为“贝老的小女儿”,融入其中的不止苏州的底色,更是贝氏家族记忆的传承。
苏而新,中而新
诗意苏博,纵情水墨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贝聿铭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在西方,建筑是建筑,花园是花园。它们在精神上是相关的,但彼此在存在感上相互独立。但在中国,建筑和花园是一个整体,都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
“苏而新,中而新”,是贝聿铭提出的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意思是既要有中国特色、苏州风味,又要现代化。苏州博物馆被置于院落之间的设计,融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或交叠,或铺陈,相互协调。但是博物馆庭院以及部分展区,并没有一味地遵循传统园林的设计思路;相反,建筑师为每个花园寻找新的主题与修辞,赋予传统语境以全新的时代注解。
粉墙黛瓦,作为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已经成为博物馆的主色调。诗情画意,纵横水墨,尽在此间。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玻璃屋顶与石屋顶以几何形式分别呈现,最大限度地将自然天光引入活动区域与博物馆的各个展区,公众在观展时,亦可亲近自然。同时,玻璃屋顶之下的金属遮阳片和木作构架被广泛使用,以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味。
曾有业内人士评价:“如今的苏州博物馆里总是游人如织,既是来看展品,又是来逛园林。或者说,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其中最大的展品。”游客从大门进入前庭,来到中央大厅,眼前的景色以一系列简约优雅的几何图形折叠再徐徐展开,从八角形开始,由三角形、菱形和矩形过渡,逐渐上升到屋顶的顶峰,与苏州传统徽派建筑中折叠的屋顶遥相呼应。之后是主展馆,它连接着一个露台,站在这里可以观赏中庭的池塘和花园。假山、绿池、白墙、黛瓦,几何学的黑白线条层层叠叠,极具方圆之道。与此同时,信步闲庭,不经意间看见白墙上的窗框——窗含四时景,大概就是苏州从古至今的浪漫吧。
漫步其中,不由感叹,苏州的园林是由诗人、文人、画家当作诗词、画作做出来的。苏博园林的视线焦点,是水池正对面的片石假山,十几块巨大的片石立在与拙政园相隔的白墙前,形如山水画。这便是借了北宋画家米芾的山水画意境——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概括其中精神。这也正是贝聿铭的旨意所在,于是他尝试用一种三维绘画手法重塑米芾画中意象。
经过曲曲折折的人行步道,路遇一个八角茶亭,与东西两翼的展馆相接。每一个展馆体量都不大,正适合明清工艺品的展示。各个展示空间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移步易景,与中国传统建筑的体验类似。如此,就更能感受到苏州这座城市的可看、可读,因为苏州每条街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露着她经久不息的江南风韵。
建筑是城市的语言,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美国建筑学家罗伯特·斯特恩认为,城市的构建,从建筑的角度来说,是在历史和未来之间找寻它的存在感,而苏州博物馆深刻诠释了这个道理。
编辑+冯艺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