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云,李国丽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国际传播能力是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展现的以领导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是各国在国际社会中塑造国家形象、赢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石。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1]。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外语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外语教育肩负着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使命,承担着培育外语人才的重任。英语文学课程是外语专业的必修课,旨在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学和文化的了解,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通晓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人才。英语文学课程在推动外语专业人才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育“中国故事讲述者”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大背景下,英语文学课程应以提升外语专业人才国际传播能力为重点,既重视英语文学的教学,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中西文学对比能力,培养真正能讲、会讲、讲得清、讲得懂中国故事的外语专业人才。目前,英语文学课程还存在一些影响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问题亟待解决。
英语文学课程发挥着文学联通世界和传播文化的特殊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英语文学课程只注重英语文学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中西比较文学意识和文化传播能力。具体而言,英语文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1.教学内容相对单一。英语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部由英语文学构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意识。这些课程增进了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学的了解,但英语文学中充斥的西方价值观念和风俗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家国意识和爱国情怀。长此以往,英语专业学生可能会忽略中国文学和本土文化的学习,其认知、解读和言说中国文化的能力将无法得到加强,这也影响了他们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有学者指出,“广大的外语专业人才在缺乏本土人文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前提下,即便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也会因表达内容的缺失而难以肩负起建设国家文化和话语‘软件’、提升我国国际话语能力等重要责任与时代使命”[2]。这不得不引起高校和专业教师的关注。
此外,当前英语专业开设的英语文学课程大都强调经典文学,比如莎士比亚、弥尔顿、霍桑等,而对当代英语文学尤其是21 世纪以来的英语文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当代作家知之甚少,甚至是一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比如2021 年获奖的英国移民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2020 年得奖的美国诗人露易丝·伊丽莎白·格丽克(Louise Elisabeth Glück)等。经典文学内容由于年代久远,有时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尽人意,还会导致英语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当前现实,使学生经常处于学习与现实相脱离的环境中,很难做到将当代英语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进行对比学习。
2.教学方法不够丰富。高校英语文学课堂大都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进行知识单向传授。一方面,受课堂时限的影响,教师的授课内容十分有限,基本限于教材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无法很好地开阔学生视野,对学生中西文学比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教师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繁重的课程教学任务,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也无法安排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这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导致他们通过机械记忆的形式来掌握课堂内容。在课外,现有文学课教学多数对“第二课堂”不够重视,没有很好地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关系,无法促使学生进行高效率的课外自主学习,也无法利用课余时间有效扩充学生的学习内容。有研究表明,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同等重要,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协调好课堂内外学习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外国文学课才有可能在教学方面取得新的进展[3]。因此,英语文学课教师不但应重新审视课堂内外教与学的关系,提高对“第二课堂”的重视,而且还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并借助在线教育技术协调学生的课内外学习。
3.课程考核形式不够多元。当前,英语文学课程考核多采用闭卷形式,考试题型多以客观题为主。事实上,对于这种考试形式,大多数学生已形成一套应试技巧,即在考试前一周进行突击式复习,通过临时背诵记住文学知识、术语和其他相关内容,便能顺利通过考试,甚至还能取得很高的分数。因此,这种考核形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无法促进学生对文学知识的内化和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无法提升其外语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该课程的考试内容均以英美文学为主,注重考查作家与作品的具体信息和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解读,缺乏文学批评和中西文学比较与批评方面的题目。这种考试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考查学生的背诵和复制教师讲义的能力,既无法很好地检测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又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更无法促进学生运用所学文学知识分析和解读中西相关文学作品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基于当前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时代背景,针对高校英语文学课程现存问题,高校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三个方面作出回应,探寻有效应对策略,构建完整课程内容,制定以提高学生国际传播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文学教学新模态的可行方案。
1.扩充教学内容。为改变英语文学课程“重国外、轻国内”“重经典、轻当代”的做法,英语文学课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扩充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以培养了解中西文学、熟知经典与当代英语文学的外语专业人才。
第一,融入相关中国文学内容,融通中西文学文化。英语文学课程在响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家号召时,须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学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和重要途径,要大力推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弘扬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4]。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价值诉求。学习中国文学是把握中国文化和阐释中国文化特色的关键,也是提升外语专业人才国际传播能力的基础。就英语文学课程而言,可以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有机融入中国文学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意识,帮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和发展中国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5]。”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需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英语文学课程必须打破外国文化单向输入的局面,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使学生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能够弘扬和发展中国文化。因此,在文学课堂上可以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中西文化对比学习。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等内部特征,还要对其创作背景、作家生平等外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学习中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文学对外国文学的影响,向学生客观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帮助其树立文化自信。例如,讲莎士比亚时,可以补充同时代的中国剧作家汤显祖,引导学生比较同时代英国和中国的不同背景与文学主张;讲解华兹华斯时,可以补充有类似生态主张的陶渊明,指引学生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两人的异同等。
第二,补充当代文学内容,拉近文学与现实的距离。学习经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展当代文学,如何将经典文学与当代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是英语文学课程应给予高度重视的议题。然而,囿于教材内容设置,学生鲜有机会能够接触当代英语文学,尤其是21 世纪以来的英语文学。因此,英语文学课程须改变其厚古薄今的教学现状,将20 世纪以来的英语文学纳入课程内容中,推陈出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国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等主要英语文学奖项的作家或作品引入教学之中,鼓励学生主动地去查阅和了解获奖作家及其创作背景,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作品进行学习,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在补充当代英语文学的同时,也应提高学生对当代中西文学的对比和批评意识。文学是社会的缩影,是现实的影射,当代文学作品比其他任何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更具有现实意义,更能呈现当前不同国家的社会风貌和发展现状。通过开展当代中西文学对比学习,能够指导学生从跨文化学习视角出发,关注并思考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中所蕴含的共性和异性问题;引导学生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学习和评判外来文化,进而认识和反思中国本土文化;帮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在学习当代科幻小说时,可以将奥森·斯科特·卡德(Orsan Scott Card)的《安德的游戏》(Ander’s Game)和刘欣慈的《三体》 进行对比。这两部作品均获得雨果奖,都在讲述人类对未来和宇宙命运的探索,蕴含着不同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这两部科幻题材作品,深入挖掘作品中的中西方思想和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对相关中国文化的深刻认识。
2.丰富教学方法。扩充教学内容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为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在英语文学课上引入中国文化很可能会对教师的知识素养提出一定挑战。这些教师主要来自英语类专业,他们可能对中国文化缺乏深入认知,无法在课堂上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比较文学意识。此外,英语文学课的课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单向流动、学生参与度不高以及课外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教师亟需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来改进教学。有学者指出,为契合时代和国家发展、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外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其教学内容和手段,打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一体化教学[6]。当前,慕课、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日臻成熟,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等网络学习平台包含大量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这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契机。教师可结合相关在线课程资源灵活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入手。
课前以知识输入为主,教师是学习资源创作者或供应者,通过线上渠道发布教学视频、列出重点知识和任务清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及其诗歌时,教师可以课前在网上发布课程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安排学生自主收集网上资源来对比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和中国晋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并制作PPT 进行课程展示。学生在完成线上学习和各项任务之后,及时在QQ 或微信群里进行反馈并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开展线上互动来完成答疑解惑和汇报课程任务进度。
课堂上以知识产出为主,教师是课堂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安排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展示任务、组织课堂讨论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在课堂上,相关同学利用PPT 进行英语口头汇报,根据线上资料对比分析华兹华斯和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异同。其他同学作为听众也参与其中,并对汇报同学进行提问和评价。教师结合汇报学生的内容安排、口语表达、PPT 制作效果及临场反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如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中西自然观和自然审美意识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哪些认识论等。由此,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比较能力的同时增进学生对中国田园诗歌的深入认知。
课后以知识巩固和延伸为主,教师是课外学习的组织者和监督者。一方面,针对个别同学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线上或线下的针对性答疑,为其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针对大部分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QQ 或者微信群里组织线上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共同探讨最佳答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安排相关课外活动,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内化,如组织安排题为“我眼中的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演讲、题为“从陶渊明和华兹华斯诗歌看中西自然诗歌的差异”论文大赛等。
3.创新考核形式。基于上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需有针对性地调整考核内容、创新考核形式,有效考查学生中西文学知识和对外文化传播实践能力。
第一,课程考核需要调整主客观题型占比。课程考核要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从根源上杜绝学生采用考前突击、临时背诵记忆等方式来应付考试的现象,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主观题中,减少或者取消名词或术语解释,增设主观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目的是充分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和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课程考核需要调整考核内容。除了考查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家和作品的初步解读外,还要考查学生利用文学理论对其进行文学批评。同时,还应适当增加有关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学的考核内容,合理安排一定的中西文学对比研究的题目。例如,在综合分析题中考查华兹华斯及其诗歌《咏水仙》(“The Daffodils”)时,让学生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将《咏水仙》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三》进行对比分析,论述诗歌中所蕴含的两位诗人的生态意识和自然观的异同,并要求学生结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谈谈从诗歌中获得的启发和感受。
第三,课程考核需要加入课程论文写作。对外文化传播是一种实践能力,而写作是检验这种实践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考核形式。然而,有学者指出,一直以来,英语写作都是英专学生的弱项,写作水平低、语言质量差是学生写作的特点,学生写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7]。因此,英语文学课程应抓住这一契机,在考查学生中西文化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用英语言说与表达中国文化和思想内涵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撰写有关多丽丝·莱辛的《屋顶丽人》(“A Woman on the Roof”)的课程论文,引导学生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和批判其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和蕴含的女性诉求,再鼓励学生结合中国社会两性关系现状来阐释中国对男女平等和女性自由的追求,进而启发学生表达自己对性别关系独特的思考和建议。
在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英语文学课程因其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培育外语专业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实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的重要依托。英语文学课应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加强中西文学对比”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之中。首先,在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时,在原有英语经典文学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英语当代文学,有机融入中国文学,组建互补、协调的内容体系,打开学生视野、扩宽学生知识面;其次,在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时不但要与时俱进,利用科学技术来辅助教师教学,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来安排多元的教学活动、设计阶梯式的教学任务;最后,在更新和调整考核内容时应增大主观题型占比,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增设中西文学对比分析类题目,全面考察学生对中西文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重点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实现培育中西文学素养、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外话语表达能力的协同发展,确保英语文学课程建设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