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珍
活动背景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地处闽粤交界的客家核心区,中草药资源丰富。永定客家人把中草药防疾御病和饮食有机结合,逐渐形成煮药茶、烹药膳、洗汤浴等习俗。在客家人的餐桌上,一锅草药煲的靓汤是必不可少的。常有学生指着校园里野生的中草药提出充满童趣的问题。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中草药下锅前的模样和养生保健价值知之甚少。生活即课堂,青少年要做客家中草药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因此,探究客家中草药的奥秘,传承中医文化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动目标
科学观念
了解永定客家人常用中草药的种类、食用方法等,知道其养生保健价值,形成科学健康的饮食理念;学习客家中草药知识,认识中草药在防病、治病和强身健体中的重要作用,感受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学思维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分析和概括等方法,辨识中草药;基于观察、调查、访谈、操作和实验等方式获得知识,得出结论。
探究实践
访谈社区居民,走进田间地头和厨房灶头,观察了解客家人常用中草药的种类、疗效、食用方法和养生保健价值等;参与种植、养护和观察中草药,掌握种植养护方法,了解中草药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环境,体验和感受中草药的来之不易;学会加工中草药,设计制作中草药文创作品,了解客家常用中草药食品用品的种类、疗效和价值,掌握其制作方法并进行创新应用;通过学校、家庭、社区推广实践和宣传展示,使师生、家长和社区居民全面了解客家中草药的历史文化和养生保健价值等,分享健康生活“食尚”,养成健康养生理念。
态度责任
体会探究客家中草藥奥秘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形成爱生活、爱家乡、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激发对中草药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
活动对象
永定区实验小学3—6 年级社团学生,共计150 人。
活动准备阶段(2022 年1—2 月)
活动 1.中医进校园
聘请中医师进校园开设专题讲座,介绍中医文化知识,讲解中草药的历史典故,通过看、闻、触、尝等方式观察了解常用草药,普及中草药基础知识,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活动 2.生成子课题
根据科技实践活动主题,提出主要研究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成立实践活动小组,根据“探究客家中草药的奥秘”大课题,讨论生成子课题。
活动 3.制订活动方案
学生根据小组选择的研究课题,分组设计活动内容,合理分工,制订活动方案,学习研究方法,展示评价活动方案。
活动 4.举行启动仪式
利用升旗仪式时间段,举行活动启动仪式,表彰优秀活动方案,公布辅导教师团队,分组认领种植园的责任田。
设计意图 普及中草药知识,作好活动准备。
活动实施阶段(2022 年3 月—2023 年6 月)
识草药,闻草香
活动 1. 课堂识草药
通过课堂上学习中草药知识,上网查阅收集资料和学习医家名著等方式,了解中草药种类、名字起源和药性、药效等。
活动 2. 调查知草药
通过采访社区居民、中草药商铺店主及向长辈请教,了解永定客家人常用中草药的种类、食用方法、种植方法和养生保健价值等,以及常用的药膳、药粄、药茶和洗浴汤剂等。
活动 3. 身边的草药
寻找家中药食同源的食物,走进田间地头寻找中草药,初步了解中草药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等。
活动 4. 艾草小调查
前往艾草种植基地和热艾生物有限公司实地参观考察,了解艾草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等。
活动 5. 习非遗绝学
走进采善堂制药有限公司,参观非遗永定万应药茶文化长廊和传习馆,了解万应药茶的历史渊源、配方、药用价值和饮用方法等,学会制作万应茶饼。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传统中医润心田”主题活动。
活动 6. 做客中医村
参观明德中医村,学习中医知识,参加中医村举办的节气养生美食节,了解二十四节气与药膳养生。
活动 7. 探特色农业
走进坤雅农场,了解百香果、益母草等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参与播种和除草等劳动实践。
活动 8. 访药膳小镇
走访湖山乡药膳小镇,参观考察巴戟天种植基地,通过调查访谈了解药膳小镇的历史文化、药膳种类、烹饪方法和养生保健价值等,了解巴戟天的种植方法、食用方法和养生保健价值。
活动 9. 享研学成果
将调查访谈结果和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中草药信息表、身边的中草药调查表和中草药手抄报,在课堂上分享研学成果。
设计意图 通过考察、探究等方式了解永定客家中草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常用草药的种类、药用价值和养生保健价值,分析客家中草药文化传承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认识客家中草药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体会传承客家中草药文化的意义。
种草药,掌技能
活动 1. 药园我设计
规划设计校内中草药种植乐园,分组制订种植方案,精心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鱼腥草、苦斋、益母草和车前草等中草药。
活动 2. 种植中草药
到田间地头采集小药苗,种植中草药,学会土培、水培、扦插、移栽和分株法等种植方法,开展水培和土培对比实验。
活动 3. 养护中草药
给中草药除草、浇水,学会管理草药园,尝试并掌握酵素堆肥法和波卡西堆肥法。
活动 4. 观察中草药
认识中草药根、茎、叶、花、果等部分的特征和功能,了解中草药的生长环境、生长习性,观察不同的种植方法、土质、肥料和光照等因素对中草药生长的影响。比如,在相同种植方式下,使用不同的土壤或是否使用肥料对中草药生长的影响;水培和土培对中草药生长的影响等。为拓展活动,开展“我的阳台我做主,草药种植乐趣多”和“把绿色带进教室,我与草药共成长”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 5. 采摘中草药
开展中草药义卖活动,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晾晒中草药,为后期开展用草药活动作准备。
活动 6. 名片我制作
为中草药制作电子名片,内容包括中草药名字、特点、科属分类、药性药效和中草药相关的古诗词等;给植物园里的中草药立牌,扫二维码即可获取相关知识,进行中草药知识科普。
设计意图 学生在种植、养护、观察和采摘中草药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用草药,品草香
活动 1. 客家药膳我来烹
通过资料收集、调查访谈了解客家人常用药膳饮食文化、药膳种类、烹饪方法和养生保健价值等,向专业人士请教如何根据亲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和设计适宜的药膳菜谱,学习药膳的烹饪方法。各小组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制作药膳的过程,分享心得,进行自评和互评。
活动 2. 客家药粄我来做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客家药粄的文化内涵、制作工艺和营养功效等,作好制作药粄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想象,创意制作客家药粄;展示成果,分享、品尝、评价、优化、改进。
活动 3. 客家药茶我来煮
通过阅读医书等学习药茶相关知识;访谈药茶铺老板、调查访谈社区居民、向家中长辈请教,了解客家人常用的药茶种类、煮茶技巧、饮用方法和养生保健价值等;学会煮午时茶、消暑茶、养肝茶等客家药茶;策划客家药茶展销会,将自制的药茶带到校园展销,与同学一起分享。
活动 4. 客家香囊我制作
通过查找资料,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客家香囊文化、香囊药材配比、制作方法和佩戴注意事项等,并分小组动手制作香囊。成果展示,同学投票互评。爱的传递——把制作好的香囊赠送给亲友。
活动 5. 客家汤圆我来搓
课前通过上网调查、阅读资料、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客家人食用汤圆的习俗、文化内涵,及客家红曲糯米汤圆、艾草汤圆、鼠曲草汤圆等汤圆种类、食材比例、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价值;学生尝试制作客家汤圆,品汤圆,感受劳动美。
设计意图 学生在“用草药,品草香”的过程中,掌握创意应用客家中草药的方法和技能,感受中草药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赏草药,学经典
活动 1. 探中草药文化
学生查找、收集有关中草药的古诗词和典故等,采用跨学科融合育人模式,结合二十四节气认识中草药,通过“医家名著识草药”“杏林初探赏草药”“四大名著知草药”“出口成章话草药”“诗情画意访草药”“花语猜草药”等活动学习中草药知识,学习中华优秀经典。
活动2. 客家中草药 DIY
各学科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中草药書签、标本、贴画和小册子等文创作品。学生从中草药元素、设计思路、产品外观、实用用途等方面分组评价文创作品,开展文创作品推荐会。
活动 3. 客家草药我宣讲
学习宣讲技能,进社区宣讲中草药知识和健康养生常识,引导社区居民传承和弘扬客家中草药文化,形成健康膳食养生理念。
设计意图 通过“赏草药,学经典”,创新设计并制作有实际用途、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创作品,弘扬中医文化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总结(2023 年6—9 月)
整理科技实践活动资料,开展展示交流评价,畅谈自己在科技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体会,并进行反思拓展。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多元跟进式评价交流,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小组。大队部成立百草电台,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走进中草药”栏目,将学生活动成果在官网和学校小礼堂进行实时展示。与红领巾奖章“劳动章”和“传承章”的争章活动相结合,借助少代会和科技建议征集平台,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展示科技活动成果,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再研究的兴趣。
预期成果和呈现方式
学生设计制作永定客家人常用的中草药小档案和各种文创作品,收获中草药并加工成各类中草药食品、用品,撰写科学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制作视频、音频和画册,优秀作品汇编成各类研究作品集。线上和线下展示优秀作品,扩大活动影响力。开发客家中草药校本课程,并制订相应的校本课程标准。
该项目获得第37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