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缝施工工艺在砌体填充墙施工中的应用实践

2024-01-23 02:46:14李永鹏
四川水泥 2024年1期
关键词:钢丝网膨胀剂砌筑

李永鹏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0)

0 引言

高层民用建筑大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虽然这种墙体结构抵抗变形能力较强,但传统的填充墙斜砖砌筑施工工艺并不能有效将斜砖顶部与梁底紧密结合,通常会产生一定的裂缝。而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1]中规定“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主(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 后进行”,但对后砌填充墙顶部所采用的塞缝法施工未有明确要求。本文提出的后砌填充墙顶部与混凝土结构梁底的塞缝施工技术,在满足相关规范的情况下取代顶砖斜砌,可有效解决后砌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间存在裂缝的质量通病,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施工流程。

1 工程概况

中国铁建·东来山语项目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总建筑面积约20万m2;其中地下室约5万m2,砌体约2.5万m3。主楼施工层采用普通加气块进行砌筑,外墙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内墙为100mm×200mm厚A3.5高精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Ma5.0配套砂浆砌筑。厨房卫生间采用100mm×200mm、厚MU10 免烧实心砖,Ms10 配套砂浆砌筑。

2 塞缝施工技术概述

针对后砌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间存在裂缝的质量通病,提出了塞缝施工工艺代替传统的顶砖斜砌工艺。塞缝施工工艺需在填充墙顶部与主体结构梁底之间留置30~50mm的缝隙,使用防腐木楔在砌体填充墙顶部两侧交错塞紧,给予墙体一定的预压力;并静置14d,等到墙体充分沉降完成后,用C20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进行塞缝处理。该施工工艺适用于高层民用住宅建筑后砌填充墙,具有较大的可复制性。

3 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3.1 工艺流程

楼面清理→放线定位→构造柱及墙体植筋→构造柱钢筋绑扎→二次导墙(混凝土或灰砂砖)施工→砌块填充墙施工(随砌随测,垂平检查)→构造柱、圈、过梁、窗台压顶施工(支模、钢筋绑扎、灌注混凝土、拆模)→膨胀水泥砂浆塞缝(间隔时间14d)→二次塞缝(墙体另一侧)→喷浆养护→挂网抹灰。工艺流程如图l所示。

图1 工艺流程图

3.2 塞缝施工技术要点

3.2.1 施工前准备

(1)技术交底。在施工前,必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填充墙体塞缝技术的交底培训和安全培训,保证现场管理人员对相关作业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高施工场地的安全系数,对于作业人员而言,要掌握该技术的施工要点,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2)施工器具准备。冲击钻、专用裁砖工具、喷水壶、塞缝枪、射钉枪、剪刀、钢锯等必备施工工具准备妥当。

(3)施工材料准备。C20细石混凝土、射钉及垫片、防腐木楔(如图3所示)、钢丝网等。

(4)施工材料运输和储存。粉煤灰蒸压砖等施工材料运输和装卸要有序进行,严禁随意抛掷和倾倒。在对材料进行分类时,要按照类别和规格的不同摆放整齐,堆置高度以不超过2m 为宜,过高的高度容易出现倒塌的问题[2]。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注意防止淋雨防冻的问题。

(5)楼层施工前清理。包括地面、墙柱梁等构件表面的浮浆清理,并做好工作面移交清单。

(6)定位放线。要依据建筑图纸中的墙体位置进行放线,要包括地面上的墙体砌筑控制线以及主体混凝土墙柱上的墙体砌筑标高控制线。

(7)对墙体进行植筋。对墙体植筋要按照墙体砌块皮数进行拉接筋。

(8)施工过程中,如果墙体高度较高时需按照设计要求在墙体的中央或者是在门窗洞口的位置上方加设腰梁。

3.2.2 砂浆及防腐木楔子制备

(1)水泥浆的制备。水泥浆采用1∶1∶0.55~0.60(水泥∶砂∶水)配制,并掺入5%膨胀剂。塞缝采用C20细石配制,坍落度控制在30~50mm。塞缝砂浆和细石混凝土皆应掺入膨胀剂,膨胀剂掺量按产品说明书,一般情况下掺量为5%~8%。

(2)防腐木楔子的制备。防腐木楔(长×宽×高=锚宽×50×30):楔型木模厚度30~50mm 不等,长度100~150mm,采用防腐沥青浸泡、晾干。木楔整体在防腐剂中浸泡不小于10min,拿出风干后使用。

(3)钢丝网。基层墙体在不同材料交界处挂钢丝网,钢丝网宽度不小于300mm,网孔尺寸12.7mm×12.7mm,直径0.9mm,采用热镀锌。

3.2.3 其他关键控制点

(1)填充墙砌筑时应严格按皮数杆进行,保证墙顶留有一定的空隙,空隙控制在30~50mm范围内。

(2)距门窗洞口边、构造柱边300mm范围内需加设防腐木楔。木楔安装间隔宜小于600mm,且应在墙体两侧交错布置,安装木楔挤紧为宜,露出墙面部分使用钢锯切除。

(3)填充墙墙体顶部和主体结构梁、板底部应进行湿润,待表面无明水时,方可在缝隙处进行甩浆。

(4)膨胀水泥砂浆塞缝:为保证塞缝填充密实,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桨,严格控制配合比;塞缝分为墙体两侧进行,墙体一侧塞缝完毕且凝固后方可进行墙体另一侧的塞缝施工。

(5)填充墙墙面喷浆后,采用射钉和垫片固定钢丝网,固定间距为300mm,钢丝网网宽不小于300mm,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施工过程中的墙体留缝、防腐木楔制作、木楔楔紧及塞缝施工如图2~图5所示。

图2 墙体留缝

图3 防腐木模

图4 木楔楔紧

图5 塞缝施工

4 塞缝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常见质量问题

(1)塞缝预留空隙过大或过小,后续塞缝施工过程难度大。

(2)使用木楔施加预压力时,砌块易受到损坏,观感质量差。

(3)塞缝连接处及表面易出现裂缝。加设木楔部位要躲开门窗过梁位置。木楔楔紧后,木楔不得露出墙面。

4.2 解决措施及控制要点

(1)填充墙墙体顶部与主体结构梁底之间预留缝隙应介于30~50mm范围内,允许误差为±10mm。砌筑时,应按照砌体排砖图和控制线进行施工,严格控制灰缝厚度,避免预留缝隙过大或过小[3-4]。

(2)木楔塞紧即可,切勿暴力施工,以免损坏砌块,影响观感。

(3)填缝时,应严格控制水泥砂浆配合比以及膨胀剂含量,砂含混量不宜>3%,宜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禁止作业人员加水改变配合比,以免因水灰比过大出现裂缝。

(4)填缝应密实,表面与墙体齐平,防止表面出现干裂现象。

(5)将钢丝网调整平整,使用射钉及垫片将钢丝网固定牢固。钢丝网不要紧靠墙面固定,距墙面需留有约10mm的间距,搭接处应满足搭接长度。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后砌填充墙与主体结构间存在裂缝的质量通病,提出了塞缝施工工艺代替传统的顶砖斜砌工艺。塞缝施工工艺需在填充墙顶部与主体结构梁底之间留置30~50mm的缝隙,使用防腐木楔在砌体填充墙顶部两侧交错塞紧,给予墙体一定的预压力;并静置14d,等到墙体充分沉降完成后,用C20细石混凝土掺膨胀剂进行塞缝处理。实践证明:该方法施工简便,易于操作,缩短工期,能有效防止常见质量缺陷的发生,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钢丝网膨胀剂砌筑
膨胀剂在低收缩 UHPC 中的研究现状*
商品混凝土(2022年4期)2023-01-13 16:59:34
一种橡胶垫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橡胶科技(2022年11期)2022-03-01 22:55:23
一维限制条件下MgO膨胀剂膨胀特性温度模型的建立
云南化工(2021年8期)2021-12-21 06:37:28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铺设预算定额编制研究
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的粘接工艺
工业加热(2020年10期)2020-11-06 05:36:36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建筑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的运用
纤维和膨胀剂的混凝土路面开裂及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