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籍文献的儿科病名规范化研究*

2024-01-22 08:16王雪玭刘晨园周洪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病名病证古籍

王雪玭,姚 渊,刘晨园,周洪伟,谢 琪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 北京 100700;3.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管理处 北京 100700)

中医古籍记载着儿科重要的理法方药知识,是中医儿科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我国最早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中便已记载了多种小儿疾病。隋唐五代时期《颅囟经》、宋代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刘昉《幼幼新书》等儿科专著的相继问世,使有关小儿初生保健,疾病特点、治法方剂等有了详备记录,对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明清时期,《普济方》《本草纲目》《验方新编》等方药典籍收载大量儿科中药组方,其中的许多中药组方至今仍广泛使用。2022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指出,深度整理研究古代科技典籍,既是对古籍整理研究的继承,又是对古籍的进一步整理与创新发展,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

儿科病名规范化是古籍整理挖掘的前提。中医病名是历代医者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手段对客观疾病的主观概括,是中医几千年文化的结晶。但随着儿科疾病谱的变化和中西医结合理论倡导下对疾病思考及诊治思路的改变,儿科古籍中大量有价值的研究素材,亟需符合新时代诊治背景下的理解与认识。为避免在中医古籍的研究过程中,因一词多义、一义多词、词义演变等病名术语不规范现象,导致其科学内涵受到影响,造成概念模糊等问题[1]。本研究将对中医儿科范围内的病名术语进行系统整理和规范化研究,以期对儿科临床诊治的规范化提供研究基础,对学术水平的提高及促进学科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构建病名语料库

1.1 语料来源

语料,即语言材料,用于分析和研究语言数据的集合体即称为语料库,语料库的建立需遵循适用性、忠实性、一致性原则[2]。

中医儿科相关古籍众多,除儿科专病专书外,还有不少综合方书设有儿科专篇,大量药学专著记载单味药可治疗小儿疾患。本研究以综合的、经典的中医方书、药书本草及儿科专著作为选书原则,意在对中医古籍内儿科相关疾病进行深入的辨析与理解。

根据选书原则并结合专家意见后,最终确定收录《备急千金要方》[3]、《外台秘要》[4]、《小儿药证直诀》[5]、《幼幼新书》[6]、《太平圣惠方》[7]、《普济方》[8]、《本草纲目》[9]、《本 草 纲 目 拾 遗》[10]、《医 宗 金 鉴》[11]、《验 方 新编》[12]、《幼幼集成》[13]在内的11 部古籍,建立语料库。古籍版本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及中医文献学家、国医大师余瀛鳌先生的意见为依据,保证收集的全面性与权威性。

1.2 语料纳入

本研究所纳入的儿科病名语料至少包含以下2项特征:所纳语料出现在古籍中儿科疾病预防、诊治的卷、门及章节中;有明确的小儿发病病因病机的描述;有明确的疾病症状的描述;含有治疗方药或疾病预防方法。

1.3 语料库构建

将文本数据以逗号为标识符对原始语料分词,采用多人录入模式,基于Microsoft Excel 2013 构建语料库,对语料进行检查核实,确保语料的准确性、完整性。

在11 部古籍中,获得儿科病名语料信息《备急千金要方》66条、《外台秘要》87条、《太平圣惠方》247条、《普济方》299 条、《本草纲目》846 条、《本草纲目拾遗》49 条、《医宗金鉴》129 条、《验方新编》238 条、《小儿药证直诀》145条、《幼幼新书》265条、《幼幼集成》197条。经审核及去重,最终获得儿科病名语料信息784条。

2 儿科病名规范化

本研究以《GB/T 10112-2019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14]为基础,以《中医药学名词》[15]、《GB/T 15657-2021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6]、《GB/T 16751.1-2023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部分:疾病》[17]为蓝本,并以《中医儿科学》[18]、《实用中医儿科学》[19]为参考,进行儿科中医病名术语规范化工作。

2.1 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所选用的术语,是基于古籍的、能够反应出儿科相应疾病基本特点的,能够满足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及交流等各角度应用与发展需要的名词与术语[20]。经文献调研、专家研讨等,本研究规范化过程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归类。科学、系统的收集病名,根据其固有含义及引申含义整理归类,规范各中医病名的层次关系。②准确表述。病名规范化必须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每条病名应简洁、规范,概念需清晰。③划定范围。每条病名有明确的界定范围,避免出现含义重叠、模糊,不应掺杂个人观点。④规范原则。病名规范应遵循继承性、实用性、特异性、先进性、准确性、权威性、稳定性的原则[21-22]。

2.2 建立体系框架

《GB/T 16751.1-2023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 部分:疾病》是目前中医药学卫生统计、临床医疗质量评定、科研、教学等领域较为常用的病证分类参考指南。收录千余个中医疾病名术语、相应的英文译文及定义。其中,小儿病部分主要分为新生儿类病、小儿时令类病、小儿温疫类病、小儿杂病。《GB/T 15657-2021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沿用上述标准中儿科病的分类,并给予每条术语相应的代码。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18]临床篇中,将儿科疾病分为新生儿病、肺系疾病、脾胃系疾病、心肝系疾病、肾系疾病、传染系疾病、寄生虫病、其他病证在内的8个章节。而《实用中医儿科学》[19]教材中,儿科疾病被分为新生儿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儿童行为与精神障碍疾病、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儿童妇科病、皮肤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在内的17个章节。

古籍年代经久,所载疾病众多,体系框架分类需更加细致明确,以求对每个疾病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若以西医认识为主进行体系划分,又难以指导中医传统的理论思想。根据古代医家对儿科病的系统认识,经5 位中医儿科临床专家,6 位医史文献专家、1位出版发行专家,行多轮专家研讨后,最终确定本研究儿科病体系为儿童保健、新生儿病证、时行疾病、寄生虫病、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心系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五官科病证、外科病证、小儿杂病共十二章,并将784条语料信息按其病因病机、病位等特点分别纳入各章。

2.3 病名辨析

古籍记载之病名,因时代背景、医学流派、医者个人理解不同等原因,往往在定名时有不同的标准与习惯,因此产生的理解偏差成为古籍研究中的一大困难。随着历史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研究者们对中医药知识不断抽丝剥茧,使得许多重要概念有了明确的规范和定义,古籍文献中描述的疾病内容也渐渐清晰了起来。疾病辨析是对中医古籍所载之疾病病名的不同称谓进行考证,是病名规范化过程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3]。

2.3.1 病、证、症混淆的病名辨析

辨病与辨证,是中医学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病,是以诊断为目的,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是以明确证型、确立治法为目的,据法立方治疗疾病。病为全过程,证有阶段和类型,症状作为发病时的异常状态,是辨病与辨证的基本要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以本研究挖掘出的“积滞”相关病名的考证过程为例。语料库中与“积滞”相关的病名包括“乳滞”“食滞”“小儿宿食不消”“小儿伤饱”“小儿积食”“小儿伤乳”。

积滞,是指因喂养不当,乳食内积;或饮食失节,食滞脾胃所致的脘腹胀满、疼痛等表现的小儿脾胃系疾病。其中,“积”指聚集,“滞”有停滞之意。“积之始生,得寒则生”,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已有积病的记载。“积者伤滞也,伤滞之久,停留不化,则成积矣”,脾胃伤于滞而成积。

关于小儿积滞,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有“小儿宿食不消”和“小儿伤饱”。“夫小儿宿食不消者,由脾胃冷故也。凡小儿乳哺饮食,取冷过度,则冷气伤于脾胃。缘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为表里,脾气磨而消之,其二气调和,则乳哺化。若伤于冷,则宿食不消也”,书中载乳食寒冷,脾胃受凉是小儿宿食不消的病因。“小儿伤饱”谓曰:“夫小儿气血未调,肠胃虚嫩,凡于乳哺,须是合宜。若乳食过多,脾胃胀满,不能消化,故谓之伤饱也”,小儿娇嫩,脾胃发育尚未完全,乳食不节也会造成积滞之病。可见,宿食不消,留滞脾胃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清代《医宗金鉴》设“积滞门”,同样提到乳食过度对本病的影响:“夫乳与食,小儿资以养生者也。胃主纳受,脾主运化,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可免积滞之患。若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滞不消而病成矣”,并首次将本病按饮食类型分为“乳滞”和“食滞”。

治疗方面,宋代《小儿药证直诀·食不消》认为:“脾胃冷,故不能消化,当补脾,益黄散主之。”《幼幼集成·食积》中载“若积因脾虚,不能健运药力者。或消补并行,或补多消少,或先补后消,洁古所谓养正而积自除……夫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若消之,消之不去则攻之,此治初伤乳食之法也”,提到了食滞多为有形之物,脾气已虚,治疗要消补并行,不可一味攻伐。《本草纲目》中记载用有消食导滞之功的煅陈年火腿骨、大麦面或白面治疗本病。

本研究古籍挖掘到的积滞相关病名中,“乳滞”与“食滞”均属《医宗金鉴·积滞门》,总论中有明确乳、食病因的区分,各证下症状叙述明确,但均不能够反应疾病全过程,故均为“积滞”之证型。《太平圣惠方》中,“小儿宿乳不消”描述了因小儿乳食寒凉,伤及脾胃阳气,不能腐熟水谷所致的“积滞”;“小儿伤饱”描述了因小儿胃肠娇嫩,过度乳食,脾胃胀满不消所致的“积滞”,有病因病机之别,叙述了本病不同的辨证要点,均为“积滞”之证型。“小儿伤乳”“小儿积食”原文对疾病的叙述不全,缺乏辨析依据,规范病名时不予使用。见表1。

表1 “积滞”相关病名出处与原文

2.3.2 多义病名的内涵辨析

乳癖是现今常见的女性外科疾病,是以乳房部疼痛结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为主要表现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乳腺增生病。本病病因病机考虑主要为因情志不畅所致的肝郁痰凝,瘀阻乳络;或因冲任失调,气机阻滞,致乳房痰浊凝结而生肿块。

乳癖之名,最早见于汉代华佗所著《中藏经》[24]:“小儿乳癖,胸腹高喘急吐乳汁”,言小儿乳癖会出现喘急、吐乳的症状。《太平圣惠方》曾载:“夫小儿乳癖者,由乳母食饮无恒,醉饱过度,便即乳儿,不知撙节,小儿脾胃虚嫩,不能消化;或乳母偏卧一向,乳儿不能回转,儿亦睡着,乳滞偏于胁下,因兹结聚成块而痛者是也。其候面色青黄,发歇壮热,吐乳多睡,口内生疮,渐渐黄瘦,腹内结块不散,故名乳癖也。”记载了乳癖之病是因乳母饮食不节而致受哺乳小儿消化异常,或因乳母喂食时常偏居一侧,致使饮乳小儿未消化之食流聚一侧长久而留聚为块的疾病。

乳癖一名与乳腺疾病相联系,最早见于明代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曰:“乳癖,此症生于正乳之上,乃厥阴、阳明之经所属也……何谓之癖,若硬而不痛,如顽核之类”[25],与现代医学无痛质硬的乳腺肿块甚为相似。此后,随着外科学的发展,乳癖常作为专篇在乳腺疾病中探讨。1760 年顾世澄《疡医大全》[26]中就曾收录了多位外科名家有关乳癖形态及诊治经验的描述,为乳癖一病的溯源打下基础,明确了病名含义演变的不同。

2.3.3 异体字病名误用的辨析

汉字自甲骨文演变至今,历经各种字形、字体的改变和简化。各朝各代书籍因应用文字的规则、习惯、医家个人理解的不同,使中医古籍中常出现同病不同名的现象。

小儿盘肠在历代有丰富的记载。南宋《幼幼新书·盘肠气钓第八》曾载:“《石壁经》三十六种内盘肠气候歌,盘肠气发先腰曲,无泪叫啼眼干哭,口开脚冷上唇乌,额上汗流珠碌碌。小肠为冷气所薄,致使痛发腰曲,为肠结痛也”,记载小儿因肠间感受寒冷之气而出现腹痛的疾病,发病时常伴脚冷、上唇乌,疼痛常致额上汗出、弯腰叫啼。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心腹痛论》一篇中对此症状有相似的记载:“小儿心腹痛者,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藏气相搏,上下冲击……发则腹中撮痛,干啼无泪,腰曲背弓,上唇干,额上有汗,此名盘肠内吊之痛,亦由冷气入脏所为也”,书中将冷气入脏所致腹中撮痛称为盘肠内吊之痛。明代《普济方》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将“腹痛曲腰,叫哭不已,不乳,面色青白,两眉蹙锁,大便泻青,额上汗出”记载于“盘肠气瘹啼”一篇中,除剧烈腹痛外,兼见不乳、面色青白及泻青便的症状。明代《婴童百问》载:“盘肠气者,痛则腰曲干啼,额上有汗,是小肠为冷气所搏然耳,其口闭脚冷上唇干是也。此是生下洗迟感受风冷,或青粪不实……”,同样提出了本病是因生产时小肠感受风冷而发。明代薛铠在《保婴撮要》中对盘肠之病机进行了分析:“小儿盘肠气者……皆由肝经风邪所搏也。肝肾居下,故痛则曲干啼者,风燥其液,故无泪也。额上有汗者,风木助心火也。口闭足冷者,脾气不营也。下利青粪者,肝木乘脾也,皆由产下澡洗受风冷所致,当服钩藤膏之类”,小儿新产受风,风邪与肝经风木相搏,风盛则燥而无泪,木旺上助心火而额上生汗,下乘脾土而利青便,脾气不和不欲饮食,故难以温养下焦而足冷。清代《医宗金鉴》载:“盘肠气痛,皆由寒邪所搏,肝肾居下,故痛则曲腰”,将主症“痛”纳入病名叙述。

随着历代医家对本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其病因病机及症状的描述愈发清晰与完善,然所用之病名却有盘肠气、盘肠内吊、盘肠气瘹、盘肠气痛之不同。清代《幼幼集成》曰:“盘肠气者,幼科称内吊者是也。皆因胎气郁积,壅结荣卫,五脏六腑,无一舒畅。其气不能升降,筑隘肠胃之间,抵心而痛,干啼口开,手足皆冷”,认为“盘肠气”在幼科病中称为“内吊”。“吊”有悬挂之意,盘肠感寒而发,因寒气入于体内,不降不散留郁于胃肠之间而得名,寒凝气滞,不通而痛。万全《育婴家秘》曾载:“小儿外感风热则为天钓,内伤寒冷则为内钓”,明代陈治在《幼幼近编》中提到:“内钓属脾胃虚寒,寒主收引,故伛偻拳曲,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也”,将小儿因胎寒或脾胃虚寒引起的疾病称为“内钓”,与“盘肠气”因风冷而发的病机相符,因而有“盘肠内钓”之称。“吊”与“钓”字音相同,针对本病均有使用,古籍流传年深月久,历代因战乱损毁、字体变迁、医家见解不同等原因,恐有辗转誊刻、誊写错用之疑。《汉字标准字典》[27]中收录繁体字形“瘹”,意为小儿病,狂病,简化后为“钓”,可规范为“盘肠气钓啼”。《中医词释》[28]中引用《普济方》原文,认为“盘肠气钓啼”即“盘肠气痛”。《GB/T 15657-2021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将“盘肠气痛”作为“小儿腹痛”的可选用词列入标准之中,为现行标准中明确规范使用的中医疾病名术语。故本研究中挖掘到的与小儿盘肠相关的病名“盘肠气”“盘肠内吊”“盘肠气瘹啼”“盘肠气痛”,辨析后应规范为“盘肠气痛”。

2.4 确定首选术语

概念间有不同的层次关系,由此可将概念分为上位、下位或并列[14]。本研究中,儿科病名含有首选、同义、下位等不同层次的病名。首选术语指当一个概念出现正名和别名时,根据临床用语习惯或使用频率,选其一为首选术语。与首选术语同一层次的其他术语可作为其同义术语。首选术语与其同义术语的下位概念术语,称为此术语的下位术语。确定首选术语时,在诸多同义表达中选择有明确出处的术语作为标准术语。若查阅参考蓝本发现未被收录的术语,则按照文献等级、使用频次、用语习惯等,选其一为首选术语。首选术语的制定应当满足以下原则:①有明确的出处;②符合中医药表达习惯,当出现现代表达与古语表达时以现代表达方式为首选;③语义完整;④语义单一;⑤有明确的定义;⑥满足本次研究需要;⑦当出处不明时应同时满足条件②③④[29]。

本研究共获取儿科病名首选术语174条。以初生儿眼部疾病为例,与初生儿眼部红赤肿烂相关的语料信息包含“胎赤眼痛”“小儿血眼”“初生眼目红赤肿烂”“胎赤眦烂”“胎风赤烂”“眼胎赤”“胎赤眼”。指的是因初生婴儿洗眼不净,秽汁浸渍于眼,致初生婴儿眼睑红赤湿烂,眵黏,多泪为主要表现的眼病。对上述病名进行疾病辨析后发现,本病按症状分类的病名有“小儿血眼”“初生眼目红赤肿烂”“胎赤眦烂”“眼胎赤”“胎赤眼”,以病因分类的病名有“胎风赤烂”。在《GB/T 15657-2021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本病的规范病名术语为“胎风赤烂”,所属中医疾病名代码为A11.01.01.06.03。在《GB/T 16751.1-2023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 部分:疾病》中,“胎风赤烂”的英语译名为infantile marginal blepharitis,是因禀受胎气风热之毒所致,临床以新生儿或婴儿胞睑红赤湿烂,眵黏多泪等为特征的胞睑病。

再如小儿外感寒邪所致发热的疾病,与本病相关的语料信息包含“小儿天行”“小儿时气”“小儿伤寒时气”。对上述病名进行疾病辨析后发现,上述病名均是以患儿感受外感邪气而命名,是指因感受外邪,出现的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与现代小儿感冒所指基本吻合。在《GB/T 15657-2021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本病的规范病名术语为“小儿感冒”,中医疾病名代码为A10.02.01,属小儿时令病类。在《GB/T 16751.1-202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部分:疾病》中,“小儿感冒”的英文译名为infantile common cold,是指因风寒邪热等外袭,或时疫邪毒侵袭肺卫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甚或伴见高热、咽喉肿痛等为特征的小儿时令病。规范后结果如表2。

表2 首选术语及其同义术语

2.5 确定上下位关系

中医古籍中大多采用对时代背景下疾病的直观记录,往往缺乏对病名间逻辑层次关系的梳理。以“小儿汗病”为例,语料信息中“诸汗证”是指以小儿汗出为主的疾病,根据疾病概念,将“诸汗证”列为上位术语,下位术语包括“遍身汗出”“少小头汗”“老小虚汗”“自 汗”“盗 汗”“一切盗 汗”“小 儿盗汗 不 止”“小儿盗汗”“少小盗汗”。

在《GB/T 15657-2021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本病的规范病名术语为“小儿汗病”,所属中医疾病名代码为A10.04.26。在《GB/T 16751.1-2023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 部分:疾病》中,“小儿汗病”的英文译名为infantile sweating disease,指因小儿稚阴稚阳,气血未充,或外邪侵袭,营卫失调,腠理开泄,或脏腑虚弱,腠理不固,阴津外漏所致,临床以小儿不因外界环境影响而汗出异常为特征的疾病。“诸汗证”为其同义术语。

本病的下位术语中,“遍身汗出”“少小头汗”以发病部位命名。“老小虚汗”属于复合术语,可拆分为“老人虚汗”和“小儿虚汗”,其中“小儿虚汗”以疾病性质命名。“小儿出汗有热”“自汗”“盗汗”以病因病机命名,“一切盗汗”“小儿盗汗不止”“小儿盗汗”“少小盗汗”为“盗汗”的同义术语。规范后结果如表3、表4。

表3 术语的上下位关系

表4 首选术语“盗汗”及其同义术语

3 研究结果

本研究将语料库中经审核和去重获得的784条语料信息按儿童保健、新生儿病证、时行疾病、寄生虫病、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心系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五官科病证、外科病证、小儿杂病的体系进行分类,并获得与某一疾病相关联的儿科病名集合。将集合中的每条语料信息进行疾病辨析后,在《GB/T 16751.1-2023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 部分:疾病》《GB/T 15657-2021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找到有明确代表性含义的首选术语,其余作为同义术语。将每个疾病病名集合按其症状表现、病因病机等命名方式进行划分,明确上下位关系属性。将所有下位属性的语料信息在上述标准进行检索,确定下位首选术语及其同义术语。对于在上述两个标准中未出现的语料信息,参考《中医儿科学》《实用中医儿科学》等儿科教材,确定其病名术语。最终,在784 条语料信息中,共规范出首选术语174个。

4 问题与展望

病名是疾病病因病机、证型特征、治疗原则等特点的体现,是病变实质的缩影。病名规范化并非是简单的疾病名称的统一,其实质是对疾病本质的探讨。目前,病名规范化的研究虽已逐渐受到重视,但仍存在很大的探索与挖掘空间。中医病名术语规范化是中医药学规范化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传承创新中医思想、坚持中医辨病辨证特色的重要措施。新时代的中医研究者们应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深入挖掘中医诊治疾病的实质,不断的重新审查、评价、补充、修订、更新现有的科研思路与方法,以期使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取得突破和进展,创造出更加科学、完善的中医药诊疗体系。

猜你喜欢
病名病证古籍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支气管哮喘瑶医证候病名的整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