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超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各类学校开始追求特色化办学。目前,对特色学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高度,仍然处于实践探索时期,故缺乏一定的判断标准。这使教育实践者未能全面科学地认知特色学校建设,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所谓“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项非常庞杂的系统工程,在创建的过程中既要做到与时俱进,又要做到因地制宜。我国特色学校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其今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需要理性的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特色学校的创办要将“育人为本”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和根本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中要从“未来视角”进行思考,创办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品质的特色学校[1]。
“特色学校”作为教育与学校改革的产物,有其独特的内涵与特定的建设背景。特色学校的内涵较丰富,不同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主要有文化模式说、办学风格和优秀品质说、特色学科说等。尽管人们对特色学校内涵的理解不同,但一致认为其具有过程性和历史性、独特性和先进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等共同特征。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在我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进行的,并受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和“全球教育变革理论”的影响。
学校“特色化”往往与“多元化”“个性化”等词联系在一起,针对的是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统一规范”的教育教学模式。尽管对“一刀切”的教育进行了很多年的批判,但其变革理论和政策体系是近几年才形成的,并进行了一轮创造“特色”的改革实践。在我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在不断地将学校教育向特色化发展的方向推动。首先,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诞生的“全球教育变革理论”,在影响和推动着学校特色的发展;其次,在我国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一些学校逐渐提出建设特色学校的诉求。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进入转型状态,生活从同质化走向多样化。这使我国基础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要求从教育理念、体制、内容等各个方面思考如何应对;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教育界掀起研讨“教育创新”的热潮,并达成一些有关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共识。要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拥有个性化教育理念,丰富多样化的教育内容,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教育体制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管办趋于分离等[2]。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办特色学校”之后,多样化办学体制改革进入高潮。在2006年整治“名校办民校”之后,这一趋势有所回潮,但总体来看,特色学校的建设仍在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中持续进行。
特色学校的内涵丰富多彩,它既包括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也包括学校不断更新的办学理念;还是一种社会大众对学校总体进行的评价,更是一个学校长期形成并认同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特色学校建设不仅强调学校建设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还与其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具体分析还可明确的是,特色学校之所以可被称为特色学校,还依赖于其在教学过程中的特色项目与创建载体,在其特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规划与管理等过程中实现资源整合,最终实现特色化、品牌化、校本化发展,展现其在教育及管理过程中的独特价值[3]。特色学校的发展建设不仅与现阶段学校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还与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变有关,所以特色学校建设应在明确校史背景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应有的发展方向及特色进程,并从宏观角度把握其办学特征,在保持社会主义学校性质的基础上实现高水平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特色学校还应该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具有过程性和历史性——它是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的;其次,具有独特性和先进性——它代表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独具的特色;再次,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它是学校在日常工作中秉持的核心理念。因此,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又可以形成自身特色,让师生产生文化自觉和自信,并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4]。
尽管特色学校建设在我国已经开展了二十几年,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仍然存在争议。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特色学校在建设的过程中成了变相的“重点学校”——在“名校效应”的影响下,“精英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优质教育只有少数人才可以享有,而特色学校的建设也是在这种思维下进行的。其次,特色学校成了时髦项目的展览馆——很多学校的建设是“为特色而特色”,过度关注“硬件”建设。再次,特色学校建设成了“绩效表现”的展示平台——对学校特色的汇报和演示胜过特色的本真意义,行政色彩浓厚。最后,学校特色未能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甚至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在“集中资源办大事”的影响下,教育部门通过建设一批“重点学校”,涌现了一批所谓的“名校”。尽管在这种“名校效应”下产生的“精英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等理念也逐渐普及,社会各界开始对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优质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批评。在政府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关注下,各地对中小学学校硬件设施进行了改善,各学校硬件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减小;但毋庸讳言,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仍然存在。当前,对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现象引起了争议。批评者认为:当前对特色学校的建设热潮实质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学校发展理念上,是“换汤不换药”;在特色学校建设之初,还是将“传统名校”视为“特色学校”。而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创办特色学校的理念尚未实现转变。
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是特色学校的核心,但学校文化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形成的,而是由好几代师生共同的心血凝聚而成,很难功效立显。然而,如今各地各类特色学校却都在“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所谓的“校园文化”。尤其是在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双创”、信息化、传统文化进校园、核心素养等一系列教育热词不断引发着特色学校建设的“冲动”。为此出现了大量“为特色而特色”的功利行为,将已有项目依附在时髦的教育理念和口号中宣传。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过度关注“短平快”的“硬件”建设,使特色学校成了时髦项目或装备的展览馆。一方面,学校管理者思想层面的急功近利成为此类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对特色学校建设尚未形成完善的顶层设计、具体建设环节和策略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也是导致特色化发展无法深入的影响因素。
当前阶段,由于学校及教职工等被“绩效表现性”束缚而不得不置身于各种各类的审查和评比之中,他们的工作情况被转化成具体的数据和指标;这些数据往往被搜集和记录,甚至公布于众。人们会依据这些数据信息来判定和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导致特色学校建设难以向纵深推进,再加上管理者和部分教师囿于自身理念的限制,特色学校建设更是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一些不合时宜的现象,进而影响学校自身的教育质量。有研究者认为,在学校管理中以绩效表现为基础的这种“评核技术”已成为一种“霸权”。回顾当前的特色学校建设,在“特色化”办学的过程中,政策性的驱动和功利化的倾向是否为“绩效性表现”在教育管理中的扩散提供了平台?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如果政府对学校特色的“规划”与学校自身特色建设中的“绩效表现”结合,则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即特色办学的行政化和特色建设的形式化。
特色学校建设不仅受政府行政的政策驱动,还受市场经济时代下教育产品“商品化”的影响,这与政府想通过创建特色学校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缓解“择校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的政策目标产生矛盾。首先,原先的学校之间存有较大差异,使各学校所具有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其他资源等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文化没有高低之分,但在当前重视等级分层、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城市文明相对乡村文明来说更具优势,可以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服务的那些知识比其他知识更有“价值”,适应于城市生活的那部分“文化”也更受欢迎。这些都会使各个学校在创建自身特色的时候所拥有和利用的资源的“价值”和作用不同,原来的优势学校所创建的学校特色可能会比弱势学校所创建的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势学校比弱势学校就有更多的资本来扩大自身品牌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师生资源,这样会进一步拉大学校之间的差距。其次,学校之间会出现生源的阶层区隔。当前,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当这种供求矛盾较严重时,会出现优质教育机会不公平等现象。尽管国家明确禁止“用钱择校”“用权择校”等不公平教育现象,但“钱”和“权”仍然是部分阶层更容易获取优质教育机会的手段。在资源分配潜规则和家庭背景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学校之间生源区隔现象更严重,这不利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由此可见,特色学校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争议,这引起对今后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学校的“魂”,凝聚着学校几代师生的价值取向。其次,关注特色课程建设。特色课程反映着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建设的关键。再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有效指导作用。最后,合理均衡特色学校与薄弱学校的资源,有效缩小学校差距,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从对学校文化的表征来看,大多学校基本都是同一个套路;从办学理念来看,基本都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校训、校风等也大多都离不开“求真”“务实”“团结”“进取”等之类的词。而表征学校精神文化,尤其是反映学校个性化特征的词却很少。在表征学校文化时应该遵循独特性、科学性、操作性、系列性和系统性五大原则,在宏观层面把控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践。例如,湖南师大二附中在打造制度文化时,便以“人人都是制度建设者”“人人都是制度维护者”“管理者都是制度先行者”及“制度制定者先做制度遵循者”等为主要导向,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制定制度采用“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的双向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在达成最广泛的制度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制度;同时,该校还具体落实了扁平化制度管理模式,在管理者与一线师生的密切协作与交流中展现管理者执行制度的率先垂范功能,结合“以需要为依据”“制度内在一致”及“让当事人参与”等基本原则,形成了理性育人的制度文化,在制度文化层面展现出独有的特色[5]。在建设精神文化时,学校还可参考甘肃省白银市乐雅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经验,该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深耕传统“雅”文化和新型“乐”教、“乐”学的教育思想,在“以乐为本,以雅慧心”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了以“办一所幸福的学校,让学校成为每一位教师心灵依靠的家园,成为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的乐园”为办学目标的“雅”“乐”校园文化体系。在具体实践中,该校构建了“和雅”的科学管理制度、创建了“雅致”的校园环境,并实施了“高雅”的多样化校园活动、形成了“雅”“乐”特色校园文化助力学校教育品质提升的长效机制,真正形成了特色“雅”“乐”文化体系[6]。
作为反映自身办学理念或强化国家课程某些内容的学校特色课程,是学校建设的核心,体现着学校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的课程呈现着其办学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着人才的特性,故课程设置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7]然而,特色课程建设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其一,将特色项目、专题活动或专题教育等视为特色课程;其二,将学科拓展类课程或选修课程看成特色课程;其三,将一些教学活动当成特色课程;其四,将一些项目的研究视为特色课程,等等。因此,在建设特色课程时需要厘清一些概念:首先,特色课程要关注整体的育人目标。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课程包括教师所教的各门学科和其他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是用来实现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狭义课程指具体的某一门学科。广义的特色课程更有助于推动学校特色的发展。其次,特色课程重视课程与文化的融合。学校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可以满足某方面需求的校本课程外,还必须建设一些关注整体育人情况——重视学校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注重文化与课程融合的校本特色课程。再次,特色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特色课程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切入点,其内容选择要依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来进行。例如,在国画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岭南美术出版社的《鸟语花香》一课,教师可采用小幅工笔画特色教学的模式开展,让学生学习工笔画教程的同时,在第一课堂中学习和绘制工笔画作品,第二课堂则以社团活动为主,让学生加强工笔画的练习,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工笔画,以增加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调整与创新中优化课程体系安排,展现国画课程发展的特色[8]。
首先,明确政府的调控职能,指引特色学校发展。只有当政府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明确的宏观导向、具体的实施措施等时,才能使特色学校顺利发展。目前,特色学校建设尽管受到一定的政策关注,但在实践中却更多的是学校“自发”“自愿”的行动,政府并未制订相应的具体规划予以指导,其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在办学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对特色学校予以明确的规定,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特色学校的发展进行监督和指导。其次,强化企业、社区与学校的合作关系,促进多元化办学。学校与企业合作,不仅可以使学校建设“特色”的资金得到保障,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使企业更积极地参与学校特色建设(如为学校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特色学校与社区、高校、非特色学校等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办学主体的丰富性和多元化,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特色学校资源。资源短缺是我国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故特色学校与企业、社区及高校等合作来达到多方共赢是有非常必要的[9]。例如,以科技特色学校为办学方向的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便结合政府与社会的支持,建立了社会化的培养机制,在多方主体协作贯通中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科技教育资源,有效拓展了特色科技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该校形成了系列化科学名家讲座,开设线上学习平台,并在与高校、科技专家、家庭及社会的协作中,开展广泛交流,探索与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合作发展的途径,建立科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10]。再次,从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特色评估机制,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估标准。对学校进行评估时要根据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情况。具体来说,学校自己要做出合理、科学、具体的发展规划,政府对其指导与评估,社会进行监督,共同保障其合理发展。
特色学校的创建并非可以缩小区域或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并不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因此,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在创建特色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那么,不同学校在办学条件、文化资本、资源状况等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做到既可以“创建特色”、又可以实现“教育均衡”呢?其实,同一地区的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应该“联合办学”,以共享资源、互补特色。首先,政府采用政策支持引导或扶持不同层次的学校发展其特色,将不同特色学校进行联合,加强优势学校对薄弱学校的辐射效应,创建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不同学校所拥有的资源,以此实现“特色文化互补、优势资源共享”。例如,上海于2020年11月11日在华东师大附属天山学校举行了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展示活动,上海教育部门部分领导出席了活动,天山学校以“培育生命科学素养,共筑生命成长基石”为主体,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校园景观、生物创客创新实验室等生命教育专门场馆,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并开出了15堂展现“培育生命科学素养”特色的教学展示课[11]。通过此活动,上海市特色学校展示了自身的特色及创办经验,也为薄弱学校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其次,发挥薄弱学校的优势。对薄弱学校来说,通过选择优势项目来建设学校特色,并根据这些长项来确立其发展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找准特色发展定位,以此来掌握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话语权,使薄弱学校发展为特色学校。某一方面或某些优势既是学校的独特性所在,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故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的作用显得极为重要。学校的特色建设既需要政府等外部环境的支持与引导,更需要学校内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达到内外统筹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