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昇
听到许攸来投的禀报,曹操欣喜若狂,苦苦守候的运气终于如期而至,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光着脚板冲了出来,把许攸迎入大帐,连声说道:“您来了,我大功告成啦。”倒是许攸非常冷静,问曹操还有多少粮食。一句话问到了要害,可见许攸对曹操的窘境有着准确的判断—袁绍的谋士丝毫不弱。曹操心头一惊,轻描淡写地回答没问题,还可以支撑一年左右。许攸摇头否定,让曹操再报个真实数目。曹操说还有半年的粮食。许攸看曹操不肯讲真话,直接挑明道:您是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不肯说真话?曹操眼看无法隐瞒,只好告之实情:只剩一个月的粮食了,您看怎么办?果然都在预料之中,许攸这才说道:您孤军困守,外无救援,粮草将尽,已经到了危急时刻。袁绍有辎重一万多车,集中在乌巢一带,驻防部队戒备不严,您轻装袭击,出其不意,烧掉粮草,袁军不出三天便将溃败。曹操大喜,即刻点起五千精锐兵马,亲自率领,打着袁军的旗号,衔枚并进,踏夜疾驰而去。兵士背负薪柴,沿途遇到袁军盘问,谎称袁绍担心曹操偷袭后方,故派遣他们前去增援。他们就这样骗过一道道哨兵,深入敌后,直插乌巢大营。乌巢守将淳于琼曾经和袁绍、曹操同为东汉“西园八校尉”,资历颇深,骄傲自满,所部官兵懈怠松懒。淳于琼对于从天而降的曹军有点措手不及,但他凭借自己的资历,没把曹操放在眼里,不是凭借有利工事据守,而是出营接战,正中曹操下怀。曹操孤军深入,除了胜利再无活路,全军拼死奋进,淳于琼难以抵挡。
乌巢遭到曹军偷袭的情报很快送到袁绍手里。一向畏首畏尾的袁绍一改常态,没有倾尽全力前往救援,而是突发豪气,认为曹操精锐在乌巢,大营空虚,是绝好的进攻机会。他仅派出一部增援乌巢,却命令主力部队向曹操大营发起猛攻,意图端掉曹操老巢,来个全歼敌军的辉煌胜利。
袁绍的决定把全军置于不胜则亡的绝境,完全不是优势者所应冒的险。从决定发动官渡之战到救援乌巢的整个过程中,袁紹表现出十分矛盾的性格。每次遇到稳占胜机的时候便犹豫不动,坐失良机,却在不该冒险的时候拿命去赌,孤注一掷,把所有的优势演变成危机,还自鸣得意。
袁绍的增援部队赶到乌巢时,曹军尚未攻下粮仓,仿佛陷入前后受敌的绝境。但是,曹操看到袁军不多,便向全军下达总攻命令。曹军全体将士都明白,攻不下粮仓便会葬身于此,所以,袁绍的增援部队反而激励了曹军,令其奋勇争先,攻破淳于琼的防御,斩杀淳于琼等一干将领。曹军四下纵火,把袁军大粮仓全都点着,火光四起。从作战的过程来看,袁绍如果投入主力部队救援乌巢,曹操真的将会陷入绝境。即使不能拿下曹操,也不至于全军粮草化为灰烬。袁军的每一次失败,可谓都是人祸。
袁绍派出去攻打曹军大营的主力部队,由名将张郃和高览统率。张郃主张增援乌巢,向袁绍分析道:“曹军精锐,必定打败淳于琼,而乌巢失守,满盘皆输。”即使从军事角度看,《孙子》一再指出作战首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哪有把自己置于绝境去赌胜负的呢?况且是在己方占据优势和主动的情况之下。人到将败时,身边必定都是拍马溜须的小人。此前积极鼓动袁绍发动官渡之战的郭图又跳了出来,说道:“张郃的方案不对,我们应该攻打曹操的大本营,他只能回师救援,乌巢之围不攻自破。”张郃力争道:“曹操的大营非常坚固,肯定攻不下来。淳于琼一旦输了,我们都将成为曹军的俘虏。”袁绍内心里支持郭图,他采取了更为糟糕的下下策,就是只分出少量部队去增援乌巢,主力仍然攻打曹营。看似面面俱到,实则面面皆空。既然要赌,那就集中全力攻敌一点,志在必得。袁绍没有这种彪悍的性格,而是患得患失,采用哪一面都洒胡椒的做法。主帅没有破釜沉舟的必胜决心,手下有真本事的将领怎么会看不出来,也如何不知必遭灭顶之灾?更可怕的是郭图不仅仅顺着袁绍的心思溜须迎合,而且还惯于进谗言,对袁绍说张郃出言不逊,心怀二志,让袁军最具有军事才干的张郃心惊胆战。说真话而遭谗言陷害,这场仗无论胜负,张郃都没有好下场。所以,在出战的路上,张郃得到淳于琼战败的消息后,马上投降曹操。后方粮仓陷落,前方主力降敌,占据优势的袁军竟然在转瞬之间大溃败,四面硝烟,根本搞不清敌人在哪里,局势一片混乱。袁绍完全无法控制部队,仓惶逃跑,连收拾营帐中的机要文件都顾不上,十分狼狈。这些机密落入曹操手中,对袁绍更是雪上加霜。
袁绍一路狂奔逃回河北,他最痛惜的不是伤亡惨重的部队,而是自己的面子;他不愤恨曹操,而是怨恼田丰;他本想用巨大的胜利来羞辱田丰,却竟然被田丰言中失败,情何以堪!关在大牢里面的田丰,连狱卒都觉得冤枉。狱卒听到前方战败的消息,带着洗冤获救的心情悄悄告诉田丰,祝福他早日出狱。田丰听后要来一碗酒,给自己送行。他告诉狱卒:如果袁绍胜利了,自己还有生还的希望,现在只剩死路一条。如其所料,袁绍派人赶在前头杀掉田丰,给自己清道。不管战绩如何,没有人敢说穿便都是胜利,无人非议便永远正确。
从官渡之战的酝酿到整个作战过程,始终头脑清醒的沮授深度参与。在袁军大溃败之际,他陷于乱军之中,被曹军俘虏。这场仗让他输得不服气。每一个重要的时刻,他都发出了精准的警告,一再提醒袁绍,哪怕到最后的保卫后勤运输线和粮仓,他也提过很好的对策。曹操作战善于攻击敌人后勤运输线,在官渡之战中也曾经派遣徐晃等将领攻击袁军辎重队。沮授对于曹操这一手早有预判,他告诫袁绍,淳于琼骄傲粗疏,建议另外派遣一支部队,与淳于琼相互呼应,确保馈运和粮仓的安全,防止曹操偷袭。官渡之战进入相持阶段,沮授已经看出双方比拼的是耐力,粮草便是胜利之本。在这方面,袁绍更是占有压倒性优势,完全没有失败的理由。所以,绝不能给敌人一举翻盘的机会。显然沮授预料到了曹操偷袭乌巢这步棋,所以,乌巢之败完全可以避免。
沮授眼睁睁看着袁军把每一步棋都走错,一步步跳下悬崖,拉也拉不住,那种万箭穿心的伤感,无力回天的痛惜,再到转眼间成为曹军俘虏的万念俱灰,让他卸下了无限的重负,不再有任何期望,只剩下割舍不断的忠义之情。他大声呼喊:决不投降!曹操和沮授早有交情,深惜人才,想说服他转投自己,劝说道:“袁绍无谋,不用您的计策。现在国家大乱,我们应当携手匡扶。”沮授说:“袁绍失策,所以惨败;我心智力量都已穷困,故应被俘。我家人皆在河北,请您速速处死我吧。”曹操舍不得杀死难得的人才,把他安置在军中。沮授却寻觅空隙意图逃归河北,曹操不得不杀了他,痛惜道:“如果我们能够早早相得共事,天下不足虑啊!”沮授求仁得仁,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当时最好也最强大的集团,被轻狂且偏执的领导人自信满满地带向悬崖深渊,拉不住,喊不回,堕入毁灭,他的心早已碎了。清醒到万念俱灰,恐怕唯一的祈求便是叶落归根,守护故土。
有谋士田丰、忠臣沮授、大将张郃等,袁绍曾经拥有的军队独步天下,智力、军力、财力、地利,无不占尽优势。然而,讲真话力谏的田丰下狱被害,洞察先机的沮授弃而不用,多谋善战的张郃遭忌离去,内部虚与委蛇,外部轻敌骄横,统辖无方,各自为政,这样的队伍怎能不一败涂地、彻底覆灭呢?把一手好牌打烂,将强盛国家整垮,专制骄狂导致失败的教训像幽灵一般,不曾回归地狱,却在世间游荡,不时显灵,令国破家亡,百姓涂炭。
偷袭乌巢虽说是机会,却也是一步险棋。官渡之战过程中,袁绍和曹操都获得过完胜的机会。机会首先眷顾袁绍,那就是刘备在徐州的叛变,令曹操的防线大门洞开。然而,袁绍放弃了。第二个机会非常公平地轮到曹操这里,那就是许攸叛变,指点曹操袭击乌巢。面对机会的突如其来,有两点值得思考:
第一,如何判断是机会还是陷阱?此前让袁绍疑惑的问题同样摆在曹操面前,亦即许攸是真投降,还是敌方的陷阱呢?曹操兵力非常紧张,即使偷袭乌巢这么关键的作战也只能抽调出五千人,在数万袁军的营地内战斗,本来就非常危险,如果是陷阱便是灭顶之灾,远比刘备叛变凶险得多。尽管曹操阵营早就预料到袁军内讧,但在瞬间能够判明真假吗?如果等到情况明朗再动手,那么袁绍发现许攸投敌,必定立即改变部署并做好防备,机会的窗口就关闭了。曹操左右大多怀疑许攸,只有荀攸和贾诩两人认为是真的,主张立即出兵袭击。面对意见分歧,就看曹操的决断了。曹操选择相信许攸,但他心里真的没有一丝怀疑吗?恐怕正相反,这步棋太凶险了,所以曹操亲自出马,准备一旦遇到险情,能够随机应变,进行危机管理。否则,曹操完全可以派遣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前往。统帅涉险犯难,就因为面临覆灭之时只有他能够作出决断,而部下只能执行命令。事后证明曹操的判断是正确的,即使如此,这场战斗也相当惊险,曹军陷入被袁军前后夹击的境地,是曹操不顾一切地发动猛攻得手,仿佛浴火重生,胜得惊心动魄,真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此时此刻,完美地展现了曹操的领导力。在最危险的关头,最需要统帅与部下同在,成为稳定人心的靠山、鼓舞士气的激励、勇气倍增的源头、生死决断的保障。官渡之战自始至终,曹操都在最前线,有多少危难关头全靠他现场即时处理而化险为夷。最困难的时刻、最危险的地方,统帅龟缩在安全的后方指挥,却要将士舍生忘死,还要担负失败的责任,事后再文过饰非,或者自我神化吹嘘,不亡何待!火烧乌巢当天,如果袁绍身先士卒率领主力猛攻曹操大营,恐怕会是另一种结果,至少不会出现战场主将张郃率部临阵投敌的大溃败。曹操和袁绍的性格、气魄和为人,通过比较,一目了然。
对于许攸投降的真实性判断,曹操和荀攸、賈诩对了,这不能仅仅理解为豪赌,而是人性的直觉。这种直觉是锤炼出来的,需要两个方面的积淀达成悟性与突破:一是丰富的实践经验,见多识广;二是努力学习,获得理论的提升,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出真相,看透本质。人性直觉是实践与理论、阅历与悟性相互作用而造就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在接触事物的时候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综合分析,准确而敏锐地直击要害,作出判断,犹如鹰眼一般。人性直觉看似天赋,实为基于经验的领悟力和判断力,其表现不仅在于迅速,更在于正确。判断迅速却屡试不中者,属于等而下之的轻率盲目,如果再加上固执,便是蠢不可喻的刚愎自用。具有人性直觉的人非常强大。在这个层面上,袁绍同曹操的较量是刚愎自用者与人性直觉者之间的对决。
第二,许攸的价值。通观曹操指挥的战役,擅长避实击虚,攻击敌方的后勤运输线。官渡之战的过程中,也屡屡攻击袁军运粮车队。显而易见,曹操深知粮食对胜负的关键意义,做梦都想烧掉乌巢粮仓。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因为没有把握能够深入敌后发动袭击。所以,许攸叛变的价值并非点拨曹操攻击粮仓,而是把袁军布防和口令的绝密情报给了曹操。试想没有口令,曹军就算身穿袁军军装也混不过去。而且,因为知道袁军的驻扎点,故而偷袭的曹军可以尽量避开,顺利穿插到乌巢,打了淳于琼一个措手不及。
机会固然公平,却永远只有高明者才能抓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没有机会的时候“不动如山”,机会降临的时候“动如雷震”,一击致命。
(选自《曹操:冲出危局的清醒者》,中华书局。标题为编辑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