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昀
尼克松政府时期的基辛格。
11月29日,美国知名政治家、外交官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逝世,享年100岁。通常来说,百岁老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许多事情,会见证一些历史。而对于被卷入历史进程当中的美国人基辛格而言,其一生更是精彩。
基辛格童年在德国度过,之后因为犹太人身份逃难到异国他乡;他是哈佛大学博士,其本科阶段就展现出卓越的学术天赋;从政后,基辛格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同时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的传奇外交官;他一生中访问中国百余次,是中美关系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基辛格一辈子著述等身,出版了20余本书。他给自己的白宫岁月写下的回忆录,篇幅就超过了1000页。在美国,多年来还有各种专栏作家、学者试图以传记形式记录和呈现这位传奇外交官的一生。
很显然,评价这样一位历史人物从来都不是易事。从基辛格人生不同时期的一些细节碎片出发,或许能够帮助当下的人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以及他所处的波澜壮阔的时代。
尽管基辛格被中国人所熟知,多半还是因为其美国前国务卿的身份,但从原国籍上来说,基辛格起初是不折不扣的德国人。
1923年5月27日,德国巴伐利亚州菲尔特市的基辛格家族,又迎来了一个新生儿——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注:海因茨是基辛格原名,后改名亨利)。
按照基辛格自己的说法,童年时期自家属于典型的中产之家,谈不上富贵,日子过得还算惬意。他的父亲路易斯·基辛格是一名老师,母亲葆拉则是全职家庭主妇。另外,基辛格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沃尔特·基辛格,长大后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菲尔特是当时巴伐利亚地区农产品和小型工业产品的交易中心,大约有7万人生活于此,其中包括近2500名犹太人。在菲尔特,基辛格一家在玛丽安街的一幢小公寓生活了很多年,从1925年一直住到1938年秋天。
即便如此,基辛格一家从未被德国真正接纳。他们始终居住在犹太社区,信仰犹太宗教,身边的朋友也都是正统犹太教徒。《基辛格传》作者杰里米·苏瑞对这种境况的评价是:他们居住的环境既没有完全犹太化,也没有完全德国化。杰里米更认为,基辛格永远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德国人,因为在德国的土壤里没有他深厚的根基。更让基辛格一家感到不安的是,彼时反犹主义已经愈发在德国社会蔓延。
1933年,希特勒和纳粹党上台。生活在菲尔特的犹太人们,家庭生活开始受到更大限制。原本路易斯是当地一所公立学校高级教员,受人尊敬,却不得不在那一年被迫“提前退休”。犹太家庭不断减少出门次数,因为可能在外会遭受莫名的袭击。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路易斯的两个弟弟先后移民去到巴勒斯坦和瑞典。对于他们一家来说,似乎也走到了必须要离开德国的那一刻。终于在1938年,路易斯和葆拉带着孩子,与基辛格身患癌症的外公诀别。他们先到了比利时的一个港口,从那坐船到伦敦的葆拉姑妈家,逗留一周后,又启程前往南安普顿。那一年8月,15岁的基辛格跟随家人,跨越大洋,到达了遥远的纽约。
小时候的基辛格。
刚到美国时,基辛格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但所幸一家人生活在一个德国籍犹太人聚居区——华盛顿高地。犹太人在这里,生活方式相对容易接受。少年基辛格白天在剃须刀工厂上班,晚上一边补习英语,一边学习高中课程。
尽管后来有传记作家写到基辛格时,会用到类似“童年阴影”之类的表达,但基辛格自己多年以后接受采访表示,并不认同自己有一个伤痕累累的童年。1958年他回到巴伐利亚的故乡时宣称:“我在菲尔特的生活似乎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意思的事、好玩儿的事一件都想不起来了。”
基辛格18岁那一年,进入到纽约城市大学念书。他学习成绩好,几乎门门优秀。课余他喜欢看美式足球或棒球比赛,也在乔治·华盛顿桥下的网球场打网球。会计生涯似乎在召唤他。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来。
“珍珠港事件”的消息传到纽约时,基辛格正在橄榄球賽现场观看纽约巨人队和布鲁克林道奇队打比赛。看完比赛出来,基辛格见到一份星期天的报纸,头版新闻报道了珍珠港遭袭,而他甚至还不知道珍珠港在哪儿。
两年后,20岁的基辛格为取得美国公民身份,应征入伍。军队的经历改变了基辛格,让他完成了美国化,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美国人了。“在那里,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国人,在部队时,我甚至觉得自己的口音都消失了。”
基辛格在部队等来了机会。在他入伍的同一年,美国战略情报局(注:中央情报局前身)负责人威廉·多诺万意识到美国的德国犹太移民能够在对德国的战斗中发挥作用。具体来说,那一年4月,多诺万给军方高层写了一封信,表示德国犹太人在应对纳粹方面有着特殊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可以预见到纳粹的行动,所以他提议让这些“具备特殊技能的人才”参与到情报工作中来。
对于加入到针对纳粹德国的情报工作,基辛格和许多身在美国的德国犹太人有着类似的心态,他表示“我非常期待与德国作战的机会出现,越多越好”。在他看来,把纳粹赶出德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后来,对于在德国展开行动的美国军队而言,诸如基辛格这样的德国犹太人扮演了向导和翻译的角色。1944年底,基辛格在美军第84步兵团服役,主要从事反间谍行动。
1945年春天,美军踏上德国领土,但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应该如何重建这个基辛格口中“支离破碎”的国家。几个月激烈交战让美国人感到疲惫,但接下去对于这片土地的管理也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工作。根据杰里米·苏瑞的记录,当时基辛格被部队任命为德国城市克雷菲尔德的军事行政官员。
基辛格的一位军中好友日后回忆:“这个21岁的年轻人做事的方式令人震惊。短短两三天,政府部门就开始重新运作了,这事亨利办得非常漂亮。他是个奇才,天生就具备一种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能力。要知道就在两天前,这里的一切还处在纳粹的统治之下。”
二战后基辛格回到美国,这时他已经从一个没有接触太多美国社会的德国犹太移民,成长为一个有所建树的战争英雄。
上述事情都发生在基辛格的25岁之前。《基辛格传》对此评价:“当时人们都发现了他惊人的才能,基辛格自己也发觉了。最让他受益的还是历史环境赋予他的先天优势。亨利·基辛格不是他自己缔造的,而是二战成就了他。”
回到美国后,基辛格选择前往哈佛大學学习。1947年4月2日,基辛格向哈佛提交了一份非常自信的入学申请,上面写道:“根据《退伍军人权利法案》,我希望在秋季入读贵校。我想知道从军经历是否可以加学分,以及最快什么时候能知道被录取。”
秋季学期开始时,基辛格顺利入学。在那里,基辛格师从曾经给6任美国总统做过顾问的威廉·埃利奥特,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了政治学博士学位,给自己日后在外交战线上的大展拳脚奠定了基础。
在哈佛读到大三时,基辛格结婚了。他和比自己小两岁的安丽斯·菲莱雪在一家犹太教堂成婚。二人的婚姻止步于1964年,育有一儿一女。
在21世纪,在基辛格离世的2023年,每当人们提到他,多数时候会关注到其作为传奇外交官的成就。然而在这些成就背后,离不开基辛格在哈佛大学求学与工作期间打下的深厚基础。那些有关历史与国际秩序的学识让他在日后得以形成了独到的外交观念,而在哈佛多年的社会活动,也为他步入政坛打开了人脉资源。
用基辛格自己的话说,“我从二十年的研究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哲学,并带着这种哲学上任担任公职”。
在哈佛求学时,基辛格在本科阶段就成为了学校的传奇,这从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可见一斑。基辛格在哈佛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题为《历史的意义》。之所以称之为“学术著作”,因为这篇本科论文长达388页(注:另有说法为383页),或许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篇幅最长的本科论文。
基辛格在这篇论文中,极尽考究,严谨论证,将康德、斯宾格勒与汤因比的思想放在一起比较,还在文章末端加入一节《诗的启示》,大谈荷马、弥尔顿与维吉尔。
美国《时代》周刊前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在《基辛格:大国博弈的背后》一书中对于这篇本科论文的传奇性有更细致的描写:据说基辛格写出该论文后,哈佛大学不得不出台一项“基辛格规定”,规定以后本科论文不得超过基辛格论文的三分之一。
4年后,基辛格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平、合法与平衡:卡斯尔雷与梅特涅政治才能研究》更是一部杰作。又过了3年,论文出版,几乎只字未改,书名为《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雷与和平问题,1812—1822》。艾萨克森认为长期以来,该书一直被视为基辛格本人政治生涯的序曲。弗朗西斯·福山称之为“政治现实主义的经典陈述”之一,说基辛格在书中“说明了均势外交的总体原则”,认为“后来他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时所奉行的政策就具有这种特点”。
如果说求学时期的基辛格以哈佛大学为中心,看到的是过去欧洲的历史,那么成为外交官以后,足迹遍布全球的基辛格,眼中所见想必是一个恢弘的当代世界。
基辛格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同时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官员,堪称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外交官。
1968 年基辛格(中)在白宫和约翰逊总统(右)。
博士毕业后,基辛格留校任教。靠着自己极高的学术水平以及雄厚人脉,基辛格在上世纪50年代末终于得到了美国政界重视。1956年,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的第五个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找上基辛格,希望他能帮自己竞选纽约州州长。
两年后,小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基辛格也名声大噪,在帮助自己的金主进一步竞选美国总统的同时,他还进入了诸多官方和半官方部门任职。基辛格认为,小洛克菲勒是对他一生影响最深的人。
但是在1968年,小洛克菲勒败给尼克松,后者成为美国总统。受尼克松委任,基辛格进入白宫,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这一重要职位。对于竞争对手选择自己这件事,基辛格起初自然感到不可思议。“仅在八个星期以前,如果有人说我会以新总统最亲信的顾问之一的身份参加总统就职典礼,那一定会显得十分荒唐。在此以前,我在政治生活中所接触的人都自认为是理查德·尼克松的死对头。”
当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国内反战呼声此起彼伏。基辛格很快给尼克松提出建议:轰炸柬埔寨,切断当时北越政府的补给线,迫使各方来到谈判桌前。从1969年到1970年,美军多次出动B-52轰炸机秘密对柬埔寨边境展开“地毯式轰炸”。最终,1973年1月27日,基辛格在巴黎与北越领导人黎德寿达成《巴黎和平协定》,敲定了美国从南越撤军事宜。
推动结束越南战争,一直被世人视为基辛格在协助尼克松总统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之外另一大外交成就。在回忆录结尾,基辛格也清晰地记叙了自己当年和越南领导人签署和平协议的场景:“黎德寿和我走到冷雨蒙蒙的街头,握着手让摄影记者照相。我和南越外长陈文林共进午餐。他举止庄重而豪迈,没有流露出最近几个月激烈争吵造成的什么芥蒂。美国的越南战争结束了。”
1973年9月,50岁的基辛格出任美国国务卿,成为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原籍并非美国的国务卿,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同时担任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的官员,堪称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外交官。
那一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为了促成以色列同埃及、叙利亚之间的和谈,基辛格在7个月的时间里11次访问中东,往返于8个国家的首都之间。在专机上,基辛格专门给记者团留出了14个座位。这样,他的一举一动就能随时被报道出来。后来他曾对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说,“我的热度高,因为我总是单枪匹马地行事。美国人特别喜欢这一点,我就像个牛仔”。
基辛格一直奉行“现实主义”的外交策略。上世纪70年代,冷战进入白热化阶段,美苏激烈对峙。他决意推动美苏之间的缓和,由此带来了国际关系的缓和时期。
1977年,基辛格卸任国务卿,此后没有再担任政府公职。在基辛格离世后,央视新闻援引了半岛电视台主播克莱蒙斯对于他的评价:“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基辛格更具有影响力的外交政策制定者了。他塑造了整个现代时代,人们看到他化解了世界上的重大紧张局势。”
(参考文献:1.《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亨利·基辛格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 《基辛格:大国博弈的背后》,沃尔特·艾萨克森著,国际文化出版社3. 《基辛格传》,杰里米·苏瑞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基辛格:理想主义者》,尼尔·弗格森著,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