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亚迪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朱子语类》(以下称《语类》)是朱熹与门人弟子问答交流的语录汇编,叠置了不同层次的口语语料。其中涵盖的一些特色词或“字面普通而义别”,有耐人寻味处。(近代训诂大家张相先生在《诗词曲语辞汇释》的叙言中指出,“其字面生涩而义晦,及字面普通而义别者,皆在探讨之列。”文中考释的十个词均属“字面上普通常见、平平无奇,但词义与今天有别”之类。)对《语类》中的特色词语进行考释,有利于对语录体文献深入研究,进而促进汉语史研究。本文所据为1986 版王星贤点校本的《朱子语类》,所释词条按首字母音序排列(例句后括号内为对应的卷数和页码)。
南轩尝言,遁闷工夫好做。(103,2605)
按:“遁闷”在《语类》中仅1 例。“遁闷”或为“遁世无闷”的简写,义为“逃避世俗、心中无烦忧”,多见于理学文献,如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任他功夫有进有退,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也作“遁逸无闷”,如南朝梁江淹《无为论》:“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又作“遁俗无闷”,如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无闷,因有时待。”
“遁闷”的“避世无烦恼”义少见,而“忧闷、郁闷”义较之常用,如宋郑思肖《德祐六年岁旦歌》:“我宁久处遁闷中,遽忍终死为逆民。”取“郁闷”义颇有“望文生义”之嫌(遁:躲闪;闷:憋闷),但该义项已被大众普遍接受和应用,也从侧面体现出语言发展的“经济性”原则。“遁闷”在中医上也指人“心气雍结、气滞心闷、呼吸不畅”,如《普济方》卷三百六十《婴儿出生门·总论》:“神不守则呵欠遁闷,无他患也。”
只是一样人田多税少,便造说唪吓,以为必有害无利。一样人是惮劳,懒做事,却被那说所诬,遂合辞以为不可。(106,2652)
按:“唪吓”义为“威吓、怒斥”,在《语类》中仅1 例。
“唪”本义为“大笑”,引申指“大声诵读”。“大笑”及“大声诵读”都是人的情绪状态兴盛的体现,其共性在于音量大、气势足,因此“唪”隐含[势足][兴盛]之义。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诠俗》:“面勃然怒而不解也,曰‘唪’”,故“唪”有“气怒”义。“吓”义为“怒斥、怒吓”。(《语类》中还有“惊吓”“恐吓”等,如卷第二十八:“是他说得大惊小怪,被他惊吓者岂不恶之。”[1]711又卷第七十一:“汤武岂不能出师以恐吓纣,且使其悔悟脩省。”[1]1805)“唪”“吓”近义连用为并列复合词,义为“威吓、怒斥”,结合前后文语境,例句中的“造说唪吓”“被那说所诬”等都包含虚张声势成分,故“唪吓”有“言语蒙骗、哄骗”的色彩,其词义要素涵盖[气怒][蒙骗][威吓]。
“唪吓”用例极少,“唬吓”在[呼喊][威吓]上与之义近但词频更高,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自药死亲爷待要唬吓谁?”福建莆仙戏中还有“哗吓”,义为“怒斥、喊叫”。“哗吓”常作“方言叹词,表示威严”[2],沿用至今。
道训路,大概说人所共由之路。理各有条理界瓣。(6,99)
理是有条瓣逐一路子。以各有条,谓之理;人所共由,谓之道。(6,99)
雪花所以必六出者,盖只是霰下,被猛风拍开,故成六出。如人掷一团烂泥于地,泥必灒开成稜瓣也。(2,23)
按:“界瓣”“条瓣”在《语类》中都仅1 例。“界瓣”义为“界限、边沿”,“条瓣”当为“条理界瓣”的简写。“界”由本义“边境”引申为“界限、范围”;“瓣”由本义“瓜类的种子”引申指“物体分成的部分”。“界”“瓣”连用当取“界限”义,词义侧重“界”。“界瓣”“条瓣”都是理学文献特有,在其他文献中几无用例。
“稜瓣”义为“物体破裂的部分”。“稜”同“棱”,“棱”由本义“有四角的木”引申指“物体的棱角”,如唐韩愈《秋怀诗》之四:“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语类》中相关的词还有“棱道”“棱角”“磨棱合缝”等,不赘。“瓣”义为“片状部分”,“棱”“瓣”连用指“破裂之处”,词义偏重于“瓣”,后衍生有“七棱八瓣”,义为“四分五裂”。“棱瓣”也常指“花瓣、果实瓣”,如《本草纲目》卷五十二上:“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在晋蒙方言中也指瓜类果实表面的纹理,“不来棱瓣”比喻“不成熟,不谙世事,不懂人情世故”[3]。在北京话中“胳棱瓣儿”或“哥棱瓣儿”指膝盖,同样的含义在东北方言中叫“波棱盖儿”或“胳棱瓣儿”。在北京官话中“棱棱瓣瓣”可用来形容糊状东西中夹杂着颗粒的样子;在北京怀柔区,“棱棱瓣瓣”多形容“不凑热闹、不黏糊”。
他见得许多道理了,不肯自做他说,须要寄搭放在经上。(73,1863)
有气禀,性方存在里面;无气禀,性便无所寄撘了。(94,2381)
按:“寄搭”义为“着落、安放”,在《语类》中凡4 例,有3 例写作“寄搭”,1 例作“寄撘”。《大词典》释“寄撘”为“寄托、依附”[4]。可取。
“寄”本义“寄居”,在《语类》中取“托付”义。“搭”由本义“打、击”引申指“依附、安放”,《语类》中还有“挂搭”“搭附”等词,如卷第一:“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1]3又卷第五十九:“禀得此气,理便搭附在上面。”[1]1388不赘。故“寄”“搭”近义连用为“寄托”义。(“寄搭”在朱熹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用例,如《朱文公文集》卷四八《答吕子约(其二)》:“此般偏旁寄搭议论,无光明正大气象,终不甚喜。”)也作“寄札”,如宋陈淳《北溪大全集》卷三十六《答南康胡伯量问目》:“气有象,理无形,无气则理无寄札处,无理则气亦不能妙用。”
除“着落、寄托”义外,“寄搭”还有“强行委托、转嫁”义。宋代地主官僚为了避税收租,强行将田隐寄给佃户打理,即“诡名挟佃”或“挟户”,如《朱文公文集》卷十九《条奏经界状》:“正田不知下落,官司恐失租米,即令其租,分俵寄搭临近人户,责令送纳”;明清时多用作“托人经营、代管”,如《闽都别记》:“因与家母相商,有余囊五百银,意欲寄搭宝行生理”;“寄搭”也多指“安排、托管食宿”,如“寄搭伙食”;还有“投靠”义,如《白蛇全传》:“收拾银两,寄搭姑父府上,又到镇江寻觅官人。”到现代,其“寄存”“搭车”“托管”等义沿用。
平居暇日琢磨淬厉,缓急之际,尚不免于退缩。况游谈聚议,习为软熟,卒然有警,何以得其仗节死义乎!(35,923)
曰:字义从来晓不得,但以意看可见。如“突梯滑稽”,只是软熟迎逢,随人倒,随人起底意思。(139,3297)
按:《语类》中“软熟”共2 例。第一例中义为“柔弱、懦弱”,第二例义为“为人圆滑”,义同“滑熟”“猾头熟事”。“软”本义是柔软,与“硬”相对。“硬”引申有“个性刚强”义,“软”相对指“个性柔和软弱”。“熟”由“煮熟”引申有“成熟、熟透”义,植物果实熟透则软糯易烂。第一例中“熟”由植物“软烂”引申指人“软弱”,“软”“熟”近义连文指人“柔弱怯懦”。第二例中的“软熟”进一步引申,隐喻人圆滑善变无主见。
“软熟”汉代多见于医书及农书,专指“果实熟透”,如汉佚名《名医别录·中品卷》第二:“软熟柿,解酒热毒,止口干,压胃间热。”后义域拓宽指物品“软烂”,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第九:“如环饼面,先刚溲,以手痛揉,令极软熟;更以臛汁溲,令极泽铄铄然。”之后其义域进一步拓宽形容人的个性,词义经历了“性情柔和”到“懦弱”再到“圆滑精明”的转变,如《鹤林玉露》卷七:“谀佞成风,反相与嗤笑直者。软熟成风,反相与嗤笑刚者。”观其演变脉络,该词渐由描述客观的软烂性质向主观个性特征深化,词义也由中性色彩演变至带贬义。从元至清,其“软和熟透”“圆滑软弱”义沿用较多,但最初的描述性状特质的那层含义已不常用。另,“软”“熟”的词义都包含义素[软弱],李敏辞指出,《语类》中的“善困”“困善”“善弱”以及“细弱”“软弱”等词也有软弱无力之义[5]。在《语类》中“善困”“困善”“细弱”多形容文章、文字;“软熟”多侧重人的性情品质;“软弱”除常用义(形容个性)外,还兼指文章、秉性、品质等。试举两例:
尚书决非孔安国所注,盖文字困善,不是西汉人文章。(78,1984)
曰:出于孔丛子,不知是否?只孔丛子说话,多类东汉人文,其气软弱,又全不似西汉人文。(125,2990)
此外,在《近代汉语词典》中“软熟”还有“柔软”“痈疽已化脓”“柔顺”“娴熟”“书法、诗文缺乏风骨”等含义,不赘[6]。在现汉方言中仍使用,如在上海西南方言中,“软熟”指“柔软”[7],或属南系方言词。
“以意逆志”,极好。逆,是推迎它底意思。(45,1166)
“逆志”是将自家底意去推迎等候他志,不似今人硬将此意去捉那志。(79,2037)
按:《语类》中“推迎”共2 例,义为“推求探究”。
“迎”由本义“相逢”义引申为“迎接”义,其运动方向是主体主动靠近客体,如《诗经·大雅·大明》:“亲迎于渭。”那么“推迎”之“推”该作何解?窃谓“推”当取“推断、推想”义。《说文·手部》:“推,排也。”“推”的本义为“用手推物体使之向外、向前移动”,如《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推”的运动方向是使物体远离本体。“推”由本义引申有“推想、推断”义,在《语类》中“推”参构的词还有“推究”“推测”“推寻”“推度”“推考”等,均表“推想”义,如卷第二:“毕竟古人推究事物,似亦不甚子细。”[1]20又卷第十:“忽错其数,更无推寻处。”[1]166“推迎”与之义近。“读者通过自家之‘意’去‘逆’——推度、追溯和迎受——作者之志,使二者沟通融合,形成理解。”[8]所以“推”当取“推想”义。此外,结合句意及上下文也可证明其义。上文两例均围绕“以意逆志”展开。《语类》中词条“以意逆志”共10 例,撷取几例如下:
“以意逆志”,此句最好。逆是前去追迎之意,盖是将自家意思去前面等候诗人之志来。(58,1359)
董仁叔问“以意逆志”。曰:此是教人读书之法:自家虚心在这里,看他书道理如何来,自家便迎接将来。(58,1359)
董仁叔问“以意逆志”。曰:是以自家意去张等他。譬如有一客来,自家去迎他。(58,1359)
所谓“以意逆志”者,逆,如迎待之意。若未得其志,只得待之,如“需于酒食”之义。(117,2813)
孟子说“以意逆志”者,以自家之意,逆圣人之志。如人去路头迎接那人相似,或今日接着不定,明日接着不定。(137,3258)
由文意可知,“推迎”与“追迎”“迎待”等词是对应的,但受语境限制,“迎”类词的搭配对象多为抽象的“志向”“道理”等,故“推迎”取“推求探究”之义。
三吏事,云:“漕自来为之亦好。不然,委别了事人。淳叟自为太掀揭,故生事。”因论今赵帅可语,盐弊何不一言?云:“某如何敢与?大率以沉审为是,出位为戒。”(120,2912)
按:《语类》中“掀揭”仅1 例,取引申义“轻佻张扬”。从上下文文意及语境看,“掀揭”与“沉审”相对,与“出位”并列,言刘尧夫(字淳叟)言行乖谬善变,不可托付。
“掀”“揭”都是手部动词,字面上看,“‘掀揭’义指的是将遮挡或覆盖的东西向上拿开。”[9]72“掀揭”连用宋代常见,如宋陈著《瑞鹤仙·云无心出岫》:“游戏间,声名掀揭宇宙”,义为“彰显、震慑”;也衍生有“掀天揭地”,义为“声势浩大、本领高强或变化彻底”,如宋辛学《〈寇忠愍诗集〉后序》:“莱公两朝大臣,勋业之盛,掀天揭地。”也由此引申指“创立功业”,如明曹于汴《寄报沈湛源博士》:“丈夫重掀揭,枕流亦已凉。”
宋时“掀揭”也由手部动作“揭开”引申指有带贬义的“揭发、揭露”义,如宋方一夔《诸葛武侯》:“孔明托末契,一起镇横溃。煌煌复雠义,掀揭人心晦。”也指中性的“揭示、发掘”义,如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序三》:“游戏妙场,掀揭理窟,运天地之橐钥,夺造化之机缄。”另,“掀揭”的主体还可以是自然力量,如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三十:“是夕,暴风雷雨掀揭寒舍,贼首莫简见空中神异,谒庙谢过,探签得‘擒贼先擒王’之句,已而就擒。”
“毂尝云:‘曾见上蔡每说话,必覆巾掀髯攘臂。’”方录云:“郑毂言:‘上蔡平日说话到掀举处,必反袖以见精采。’”(101,2564)
按:《语类》中“掀举”仅1 例。人心情激动时就会卷起衣袖、举起拳头,故“掀举”义为“(因谈论)而情绪高昂、激动”。
“掀”由本义“举起”引申指“挑起情绪上的波动”。如《语类》卷第十三:“如今人才说不赴举,便把做掀天底大事。”[1]245“掀天”字面意思是“翻天”,引申为“声势大(客观场景)”及“了不得(主观赞叹)”,体现出“掀”由动作义到心理义的渐变。(《语类》中“掀”参构的表示“情绪高涨”的词还有“掀然”,如卷第一百一十六:“今公掀然有飞扬之心,以为治国平天下如指诸掌。”[1]616再如“掀掀”指“高举貌”;“掀髯”指“笑时启口张髯貌、激动貌”;还有“掀舞”“掀拳裸袖”“掀髯抵掌”等,例多不述。)“掀”后来也泛化指“煽动情绪”,如“掀风鼓浪”“掀风作浪”“掀风播浪”等。汤传扬指出:“宋代,概念场新增‘掀’‘撩’,‘掀’在南北籍贯作者的笔下均有使用。”[9]73-74“举”亦为通语词。“举”本义为“双手托物”,但在《语类》中多表示引申义“列举、举例”。“掀”“举”近义连文,由(将物体)“高举”引申指“情绪高昂”,同时代用例如宋赵孟坚《夜饮归戏作》:“杯行数已长,谈辩气掀举。”
“掀举”唐代已见,沿用至清。还有“掀揭、摆动”义,如南宋李处全《贺新郎·再和》:“称仙家、瑶台缥缈,霓裳掀举”;也指“书法作品风度昂扬”,如唐张怀瓘《书断》:“有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浓之势,风旋电激,掀举若神。”
张相先生曾指出,“其字面生涩而义晦,及字面普通而义别者,皆在探讨之列。”上文所释词语多是“字面普通而义别”之类,就很容易被人误解、以讹传讹,造成不当传播。
结合文中词语,可细分为四类:一是“望文生义”的沿用,如“遁闷”本指“没有烦恼”却被当成“心情郁闷”并沿用;再如“寄搭”在《语类》中指“着落、安放”,宋以来还有“强行委托、转嫁”“投靠”之义,而现代其“寄存”“搭车”“托管”义常见。二是词义脱落,如“唪吓”易与“唬吓”“哗吓”混淆表[呼喊][吓唬]义,其[蒙骗][怒斥]义几近消亡。三是词义混淆,如“界瓣”“条瓣”指“界线”,“稜瓣”指“部分”,易混。四是词义深化,如“推迎”取“推求探究”之义;“软熟”本指果实熟透向物体软烂又向人个性软弱、圆滑的转变是隐喻的影响;又如“掀揭”“掀举”由手部动作向人个性行为张扬、情绪高昂的转变也体现了由动作义向心理义的转变。
要之,《朱子语类》作为“闽学”的代表性作品,其口语性及语录体的特点不容忽视,文中蕴含的很多特色词看似平常但内有乾坤,值得我们细究和探索。对《语类》特色词的考释不仅有利于探究古白话词的面貌,也能从中管窥闽学的思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