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闽西文化是红色忠诚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坚持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坚定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持民族复兴的可靠信仰和坚守舍生取义的大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是忠诚品质塑造的思想保障,才溪乡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精神是忠诚品质塑造的方法保障,坚持敌后斗争20年红旗不倒精神是忠诚品质塑造的意志保障,中华苏维埃政府建设精神是忠诚品质塑造的民众保障。深刻认识闽西红色文化中忠诚品质内涵和形成过程,有利于更好地认识闽西红色文化,挖掘教育意蕴,发挥育警效果。
【关键词】闽西红色文化∣忠诚∣古田会议∣才溪乡调查∣红旗不倒
福建闽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也是新中国诞生的“血色摇篮”和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地。闽西发生的一系列红色事件,如古田会议[1-2]、闽西苏区建设[3]、才溪乡调查等[4],对福建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等是闽西革命的领导者和践行者。红色人物引领下的红色事件,及相配套的红色文本,共同塑造了在全国独具特色的闽西红色文化。闽西红色文化是在当时艰难的革命斗争环境和白色恐怖压力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顽强生存并逐渐发展起来的红色忠诚文化,忠诚品质是闽西红色文化的灵魂。在忠诚品质的加持下,闽西革命根据地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有效地凝聚人心,壮大力量,从胜利走向胜利。本文选择从特定的忠诚角度,系统梳理闽西红色文化精神的面上呈现和内在形成脉络,并分析其内含的教育意蕴。
一、闽西红色文化忠诚品质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从忠诚品质角度,更好地认识闽西红色文化
闽西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内容,形成的时间和环境并不一致。目前的研究成果注重對闽西红色文化面上的概括,过于宽泛,止于表面,难以让人产生更深刻的心理体悟和心灵震撼。忠诚品质是闽西红色文化中贯穿始终的主线,抓住忠诚品质,有利于更好地认识闽西红色文化。
(二)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闽西红色文化特色,彰显其特殊历史地位
闽西红色文化蕴含着多种精神品质,如坚韧、奋斗等,但忠诚品质是主导品质,是活的灵魂,缺少忠诚品质,就无法凝聚人心,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其他的精神品质也无从体现。闽西红色文化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形成的,既有内在艰苦环境的考验,也有外在白色恐怖的压力,忠诚品质的培养面临着多重因素的交织挑战。但闽西红色文化完美地阐释了什么是忠诚品质、如何发展忠诚品质等问题,这构成了闽西红色文化最具特色的内涵。只有深刻把握闽西红色文化中的忠诚品质,才能更好地认识闽西红色文化的特色,深刻理解闽西红色文化精神。闽西红色文化中的忠诚品质,也是映照当时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印记,有助于更好地彰显闽西红色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地位。
(三)有利于借鉴忠诚品质的形成方式,培育未来的忠诚警察
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和对人民忠诚,这不但在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在和平建设年代亦需要。闽西红色文化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忠诚品质的挖掘,有助于增强其应用于社会核心价值观普及、人民军队建设和警校学生教育的价值和效果,为培养忠于党、忠于国家和忠于人民的未来忠诚警察提供生动素材、丰富史料和借鉴路径。
二、福建闽西红色文化的忠诚品质的内容
(一)坚持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人民的解放事业。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和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这种对党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忠诚,不仅仅只是表现为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持革命斗争,而且还表现为在遭遇各种重大的挫折甚至是自身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依然赤心向着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比如,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主张和做法在革命斗争时期并没有得到党内包括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但他即使在“宁都会议”上被解除了党内和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后的困境中,仍然坚持领导根据地建设,深入才溪等模范区域调查研究。对红色政权怎样才能生存发展这一重大难题进行破解和回答,并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总结报告。闽西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坚持党和人民解放事业的忠诚内涵。
(二)坚定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
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有了群众路线观点的萌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红军在闽西,特别是在长汀的革命活动中,党的群众路线观点得到进一步发展。1932年冬,毛泽东在汀州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群众观念产生了质的飞跃,起草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光辉论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基本理论体系渐渐明晰,群众路线理论逐步形成。长汀,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形成地。中央苏区各级党政军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和群众在一起,“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挤,他们甘愿为革命献出一切,铸就了革命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闽西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坚定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的忠诚内涵。
(三)坚持民族复兴的可靠信仰
闽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地。闽西人民扎根于福建西部,却放眼全中国、全民族。闽西人民踊跃参军,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军队,打造了一支始终坚持民族复兴的红军,时刻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信仰,在任何困难环境下,都坚持奋斗,树立起了“红色闽西”“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领导下的闽西根据地红军的初心和使命。闽西根据地的红军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地奋斗,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闽西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坚持民族复兴的可靠信仰的忠诚内涵。
(四)坚守舍生取义的大爱精神
闽西人民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解放事业,踊跃支持自家儿女参军,舍小家,保大家,鼓励自家儿女在枪林弹雨中接受考验,勇于冲在第一线,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为了让人民摆脱奴役和实现民族复兴而义无返顾。1933年春,河田中坊乡百分之百的青年都报名参加红军,坚持大爱精神,抛头颅洒热血,福建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特授予该乡“为保卫苏区而战”的扩大红军奖旗一面。闽西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坚守舍生取义的大爱精神的忠诚内涵。
三、培育“未来忠诚警察”:福建闽西红色文化忠诚品质的形成对警院学生的教育意蕴
闽西红色文化中忠诚品质的塑造路径,为培育“未来忠诚警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警校可以参照这些作法,从思想和组织建设、社会调研、锻炼意志和获取公众支持等方面同时着手,锻造“未来警察”的忠诚品质。
(一)以政治统领,注重思想建设
闽西革命根据地忠诚品质塑造的成功作法告诉我们,政治建军思想建党,是建设一支忠诚警察的有效做法。警院学生是未来的人民警察,是未来人民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忠诚品质的培养极为重要。警校需要积极借鉴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原则。首先,警校党组织要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的思想,采取有效的形式,发展微载体的正效性,既防止思想多元化和人心涣散,也要重视思想的与时俱进,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其次,在学生培养中,警校要严密组织体系,采取引领式嵌入的方式,强化党的组织核心作用,在学生的学习和训练中,将党员示范和组织引领结合,大力发展学生党员,着力于素质和实战技能提升,培養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未来警察。
(二)加强学生“社会学习”,了解民众真实诉求,实战化理论技能
警校学生不但在校期间要扎实组织、学习和训练,而且要以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调研方法为指导,多向社会学习,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和治安形势,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对未来警察的期待,将警察责任与公众满足感、幸福感的要求结合起来,多参加社会实践和下基层实习,强化实践团队“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不断活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战本领,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综合研判形势和当机决断,学会运用数字化的设备和新技术,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高警察素质和能力。
(三)增加困难应对教育和挫折教育,锤炼学生意志品质
目前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较为优越的物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00后”,虽然兴趣爱好广泛,接受能力强,但是抗挫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不够强,做单一事情的持久力仍待提高。警校要借鉴闽西红色文化忠诚品质的塑造方式,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困难情境和挫折情境塑造,采用VR等仿真体验方式教育,从中学思悟行,引导学生增强自主判断和灵活调适的能力,学会控制情绪,强化意志磨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抗挫折能力,提升意志力。
(四)引导学生反思警务工作方式,树立以“公众满意”为核心的工作评价体系
警校要引导学生在夯实工作能力的同时,反思当前警务工作方式,以“公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不断探索更加有效、更受公众拥护的警务工作方式,深刻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深入了解公众在寻求警察帮助中的痛点和难点,重视宏观上的综合平衡和微观上的细节把握,为塑造一个稳定、公正和发展的未来社会而积极努力。有研究表明:公信力和效能也是影响公众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警校还要引导学生重视个人信用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信用,研究和优化警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全方位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为成为一名公众满意的未来警察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蒋伯英.古田会议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三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转变[J].中共党史研究,2009(12):53-60.
[2]朱继东.古田会议精神的四大亮点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探讨,2015(2):123-127.
[3]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编.闽西在中共党史上的历史定位研究[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2012.
[4]石仲泉.才溪乡调查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观——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80周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2):18-21.
【基金项目:福建警察学院警务专项课题(JW2021014)】
(作者简介:张朝丽,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红色革命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单位:福建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