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方略

2024-01-20 17:28刘慧文武雯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话语现代化

刘慧文,武雯宇

(1.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街道后北屯社区综治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它破除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历史迷思[2],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话语体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元素的思想框架,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选择。新型话语是新型理念和新型实践的表达载体[3],是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反映。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则是由若干表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形式所构成的独特话语模式,旨在自主建构、有效传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整套话语系统,进而帮助其他国家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式现代化,并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话语体系的概念阐释

(一)话语和话语体系

话语是指“人们通过某种表达实现特定目的的语言形态”[4]。话语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可以影响个体和群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是“思想的直接现实”[5]。话语体系则是由“概念、范畴、命题、判断、术语、语言等基本要素”的系统化构建[6]。其中,“话语的大众化、生活化是话语体系成熟的主要标志。”[7]话语体系有助于形成社会群体之间的共识和协作,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认同的建立。话语和话语体系为话语权服务,是话语权的基础,因此,两者不仅能够传递信息和知识,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强弱。

(二)现代化与话语体系

现代化是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文化等变迁的现象,其所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而话语体系则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规范化的语言符号和结构,传达特定的信息、意义和价值观,体系化地建构了一个群体间的思想认知、文化传承和社会交流体系,对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变革有重要作用。当前,话语体系已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堆砌,其更加关注于话语策略、话语结构、话语运用、话语效果等方面的建构,同时也更加注重互动、对话和信息传递的效率与实效。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现代化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赶超发达国家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现代化成为了一个国家获得优势、提升地位的关键要素之一。总之,准确理解和思考现代化和话语体系的关系,对于未来社会公共空间中的动态化、多元化和开放化的推进、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以及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进程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采用的话语方式、话语策略和话语风格,一方面旨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话语和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的表现形式。从理论基础上说,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以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为核心目标,重视结合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实际情况,凝炼中国特色和中国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出符合中国社会状况和发展的话语视角;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还注重对各种话语的实效性、有效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作出评判,帮助实现不同领域话语方式的标准化。从具体实践上说,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针对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情境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和构建。例如:“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8]等中国式政治话语已被提出和广泛传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口号和思想基础;在经济领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模式已经在国内外得到高度认可和推广。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话语体系的需求

(一)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重大使命

话语即权力[9]。国际话语权是国之重器,大国复兴往往伴随着话语权的崛起[10]。中国式现代化争取话语权的重大使命在于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全球范围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既能够满足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也具有全球参考价值。

1.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提供更科学、可行的发展模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变为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综合竞争。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消费市场,这得益于中国式现代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市场化改革、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引导科技创新等。这些措施使中国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有效应对挑战和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中国式现代化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启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都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3.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需要面对诸多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能源安全等。中国式现代化既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关注社会公平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强调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重大使命在于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为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共赢提供新动力和新方向。

(二)国际化趋势下话语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话语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1]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拥有自主权的话语体系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可以促进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

1.话语体系充当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表达工具。话语体系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用其特定的形式传递给目标受众。这种文化符号在国际交流或竞争中具有柔性影响价值,它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内涵,也能够增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

2.话语体系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对于该国或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话语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向外界展示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优势,以增强其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建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在不断的交流中吸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优点,以促进自身制度的创新和改善。

3.话语体系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合作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通过建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和投资合作,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此外,通过话语体系的传播,一个国家或地区也能够向世界展示其产业优势和技术创新,吸引外来投资和扩大出口。

4.话语体系能帮助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事务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事务中,拥有话语权往往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影响力和决策权。通过话语体系的建设和维护,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在国际舞台上表达自己的声音,参与到全球治理和反恐等国际事务中去。

三、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民族特点与现代性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在保持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融合现代性元素。为此,中国必须坚持民族特点与现代性的统一原则,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1.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坚持民族特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注重挖掘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话语体系。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爱”“礼义”“诚信”等价值观在现代化话语体系中也应得到充分体现。

2.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融合现代性元素。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必须具备与现代世界接轨的能力。因此,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时,必须充分融合现代性元素,不断吸收新思想、新概念和新理念,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以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也应将这些技术与自身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

3.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需注重民族特点与现代性的统一原则。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时,必须兼顾民族特点和现代性,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同时也要积极融合现代性元素,“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2],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和谐共存和有机结合。为此,中国应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把握好现代性与民族特点的关系,做到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符合民族情感,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话语体系。

(二)实践性与创新性的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坚持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平衡原则,还要兼顾实践性与创新性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为了确保中国在国际话语传播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能够为全球治理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更多贡献。

1.实践性,即突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必须切实贴近中国的现实国情。只有以实践为基础,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制度优势,在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话语体系。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吸取其有益之处,推动中国在国际话语传播中占据更加积极而负责任的角色。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探索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创新性,即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积极引领新时代的思想潮流、文化潮流和社会潮流,敢于打破固有传统观念和模式,不断突破思维局限推陈出新。只有在创新中求得突破,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变革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需求,创新话语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可读性;二是通过创新话语的传播方式和渠道,提高话语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三是通过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中国在国际话语传播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综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实践和创新结合起来,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实践要求。

(三)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复杂和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逐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要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原则,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和话语传播需求。

1.规范性重在强调话语构建传播中应遵循国际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法律法规和传播规范,不违背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利益诉求。在具体实践中,规范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遵守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公认的规则。在国际话语传播中,中国需要遵守各类国际公约和协议,尊重国际法和国际社会公认的规则和标准,避免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法权益。二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霸权。在宣传中国的发展理念、文化和制度时,要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霸权,并加强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鉴。三是确保话语质量和可信度。在宣传中国的发展理念、文化和制度时,要注重话语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增强话语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2.灵活性要求在话语传播中应根据情况变化和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创新话语策略和传播方式,提高中国话语的声音和影响力。在具体实践中,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传播对象的需要调整话语模式。在国际话语传播中,中国需针对不同传播对象和目标受众,采取不同的话语模式和传播方式,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二是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传播话语。在国际话语传播中,中国需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渠道,如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广泛传递中国声音和观点。三是结合当地文化和实际情况开展传播活动。在国际话语传播中,中国需结合当地文化和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人才培训、技术合作等活动,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互鉴。

总之,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规范性和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规范性可以保障话语的质量和公信力,树立起中国的良好形象和声誉;而灵活性则可以适应不同的传播需求和目标受众,提高话语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通过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原则,中国将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和文化向世界传播,进一步提高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

(四)开放性与自主性的平衡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需平衡开放性与自主性,这一原则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在国际中具有更大影响力和表达权的关键,也是在国际话语传播中保持平衡的重要原则。开放性强调对外界经验和思想的吸收和借鉴,自主性则要求对本土文化与传统进行延续和创新。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时,必须注意两者的平衡——既要注重国际交流,又要注重本土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话语体系。

1.开放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等,充分认识到各种文化都应平等相待,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霸权;二是积极推动多边主义和全球化进程,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三是采取多种方式,如组织文化活动、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技成果等,向国际社会广泛传递中国声音和观点,促进中外友好互鉴。

2.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必须坚持自主性。话语是对道路的理论表达,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同样需要实事求是与独立自主。在制定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利益需求,保持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在宣传中国的发展理念、文化和制度时,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和接受程度,灵活运用各种话语和传播方式,以提高话语的质量和影响力。在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时,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中国的作用和影响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做出贡献。

四、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方略

(一)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理念

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构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13]。“否则,由植入的话语来描绘中国,描绘得越多,中国图景的滤镜就越厚,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也就越深。”[14]因此,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保留并发扬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价值的部分。

1.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必须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来自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必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15]因此,必须要清楚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地借鉴西方的现代化经验,而是注重以中国的独特文化、制度、理念和思想来进行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只有在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原理的基础上,才能确保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自身独特的风貌,并在全球舞台上获得更大的主动权和发言权。

2.坚持中华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中华文化作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和道德思想。在实践中,中国需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例如:“天人合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忠恕之道”秉承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同时,创新话语策略和传播方式,塑造与时俱进、有吸引力的国际形象。

3.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意义。现代化是中国维护自身利益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战略手段。通过现代化建设,中国能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升自身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全方位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秩序的稳定。

(二)把握实践和经验的思维方式

中国式现代话语体系是中国及时将现代化发展优势以话语策略和话语风格的方式转化为国际舞台上的现代性话语优势[16]。由于国际社会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地区甚至群体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和认知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创造性地借鉴西方有益的理论、概念、话语与方法,加强对国外学术前沿问题的了解,批判地加以吸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国际话语体系的包容性和互惠性,提高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1.深入研究目标受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17]研究目标受众也是把握实践和经验的一种思维方式。国际话语体系所传递的信息必须符合目标受众的文化、价值观和认知方式,才能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国际话语传播中,需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背景特征、需求和习惯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话语策略和传播方案。例如,“李子柒”在youtube走红,其播放量远超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可见,非国家主体在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中的话语权提升,能为我们建构话语体系和国家形象提供新思路[18]。

2.加强实践探索和创新。由于国际社会的多样性和不断变化,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导国际社会的发展。例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多元话语载体、整合海外资源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提高了国际话语体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3.重视历史和文化积淀。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些都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宝贵资产。在国际话语传播中,可以通过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哲学思想等,加强国际话语体系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发展理念和道德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把握实践和经验的思维方式时,我们也要避免简单复制、生搬硬套的错误做法。在国际话语传播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等因素都有所不同,这也决定了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话语体系存在着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此,在建设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时,应根据自身国情、文化背景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积极创新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国际话语策略和传播模式,既要保持独特性,又要符合国际规范和标准。

(三)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构建要顺应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以融合思维促进媒介技术、渠道、方式和内容的深度整合[19],要言之有器,这里的“器”,主要取“器具”之义,即工具载体,集中表现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20]。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中国式国际话语体系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途径。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这也为中国式国际话语体系提供了时代机遇。

1.建设面向国际的数字媒体平台。随着全球互联网的普及,建设自己的数字媒体平台成为了扩大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建立中英文双语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来进行数字化宣传,提高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知名度和可读性,吸引更多的外国用户关注。

2.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推进国际舆情研究。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得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来识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舆情趋势,精准把握国际受众的需求,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话语策略和方案。

3.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强化文化输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已经成为了数字化文化输出的新兴方式。可以通过开发虚拟博物馆、文化遗址漫游、历史场景重现等数字产品,将中国文化和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让外国用户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

4.运用智能推荐算法提高个性化服务。智能推荐算法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兴趣爱好和社交行为等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的推荐服务。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手段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例如,在海外推广中国旅游业务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搜索习惯等方面提供对应的旅游攻略和服务。

5.运用在线翻译技术促进跨文化交流。语言障碍对于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可以运用在线翻译技术来消除语言障碍,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可以在数字媒体平台上提供在线翻译功能,使得用户可以自由阅读和交流不同语言的信息。

(四)强化话语体系人才队伍培养

强化话语体系人才队伍培养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国式现代化要建立起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凝聚力的话语体系,必须要对专业人才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培养一支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广泛知识面和扎实实践能力的话语体系人才队伍,更好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设,服务于中国外交和国际传播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1.加强对外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设必须以语言和文化为基,要加强对外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应该积极推广多语种教育,推进汉语国际化,加强外语教学和翻译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国际话语体系从业人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养。

2.建立国际话语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加强相关学科的建设。例如,开设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语言学等,为培养话语体系人才提供学术支持和理论基础。在高校和职业教育中设置相关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实践技能课程和综合应用课程,全面培养话语体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通过成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拓展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开发适合不同层次的培训课程等方面;同时,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加强与国内外媒体机构、研究机构、企业等的合作,提高从业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要“以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为基本遵循,从而确保话语体系的正确性与真理性。”[21]宣传和意识形态教育是培养国际话语体系人才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和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的发展理念、文化价值观和政策措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认同中国,支持中国。这样可以帮助国际话语体系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对外宣传策略。

4.推动行业标准和规范化管理。国际话语体系的人才队伍需要依托于健全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化管理体系。我们需要制定职业资格评价标准,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这样可以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推动国际话语体系人才队伍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中国式话语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