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迪拜出席世界气候行动峰会并发表致辞。
丁薛祥指出,八年前,习近平主席与各国领导人一道,以最大政治决心和智慧达成《巴黎协定》,开启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中国一直重信守诺,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中方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丁薛祥强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各方应增强共同应对的决心和能力。践行多边主义,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和原则,加强团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速绿色转型,积极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推动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强化落实行动,充分兑现已有承诺,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切实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以行动化愿景为现实。
12月8日,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少康出席论坛。
会议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强化科技支撑,通过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破解难题,不断增强生态环境科技有效供给,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在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同时,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做出的系统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要持续推动科技攻关,构建绿色发展技术支撑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加强统筹协调,注重衔接配合。
2023年12月8日,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成功举办第十一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
中方指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方通过南南务实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共同推动能源转型、提高气候韧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0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合作建设4个低碳示范区,开展75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举办57期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2400余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
中方表示,COP28是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中首个全球盘点年。中方愿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发出共同的声音,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中方将继续加大南南合作力度,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早期预警能力、发展新能源提供支持。
2023年12月9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自然日”期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出席推动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下“3030目标”高级别活动,并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身份宣布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
黄润秋表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去年12月召开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中国作为主席国引领推动达成了包括“昆蒙框架”在内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揽子决定,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蓝图、设定了目标、明确了路径、凝聚了力量。其中,“3030目标”对协同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地球生命共同体气候韧性具有重要作用,呼吁各缔约方平衡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三大目标,奋力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