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探析

2024-01-19 12:58:23付安玲张文秀
红色文化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色育人思政

付安玲 张文秀

红色文化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革命实践中,通过选择、整合中外优秀文化思想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是由思想、观念、价值、精神、构成的理论意识文化(1)李强:《红色文化的本质、特征及传播路径》,《社会科学家》2020年第7期。。作为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培根铸魂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人民性、科学性和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重视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强调高校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并且勉励同学们坚定四个自信(2)《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为高校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为此,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的传承路径,将红色文化从理论意识文化有效转化为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社会心理文化,担负起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

一、红色文化: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先进文化,是物质文化、理论成果、制度建设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革命文化遗产、革命圣地遗迹遗址、红色组织、红色人物和红色精神等不同类别的内容。红色文化以“红”为鲜亮底色,凝结了党的建设经验和优良作风,见证了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家国情怀,生动诠释着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革命的滋养下,我国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且呈现出政治性、革命性、人民性、科学性、民族性等特征,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第一,红色文化具有政治性。中国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始终站在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上,服从和服务于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第二,红色文化具有革命性。革命性是红色文化的本质属性,它植根于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奋斗历程的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它为红色文化持续发挥批判功能,抵制腐朽文化和反动文化,守好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保障。第三,红色文化具有人民性。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使用者。第四,红色文化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探索与掌握客观规律的过程,具有科学探索性。红色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延续了其科学性,不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第五,红色文化具有民族性。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以民族性为根本,彰显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

红色文化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是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奠基石。长期以来,西方思潮不断涌入,使我国持续处于被外来文化战略包围的局面。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普世价值”观念不断恶意攻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3)王淑荣、魏子青:《“大学生网红”现象中的“泛娱乐化”倾向评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年第4期。;“泛娱乐化”思潮披着“娱乐”的外衣来掩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真相,侵蚀着我国厚重的人文底蕴,使人们自缚于“被定制”的“娱乐茧房”。西方错误思潮的涌入,潜移默化地破坏着大学生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引领和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严峻挑战。面对大学生群体中的文化自信缺失问题,红色文化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密切联系实际,为广大学生提供精神了滋养和思想根基,不断巩固着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提升文化自信。一方面,红色文化为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思想来源。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本质上是对红色文化的自信(4)沈成飞、连文妹:《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1期。。红色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予了红色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其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和先进理念对个体的灵魂和精神都具有深刻影响,也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红色文化与高校育人体系的有机融合,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丰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为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打着“学术反思”的旗号来否定党史和歪曲国史,将西方文化奉为圭臬,推崇“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去主流化”“去历史化”,不断诋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大学生的民族自信造成一定冲击。红色文化能够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迷雾,凭借深厚感染力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和心理共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补足精神之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传承红色文化与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高度契合性和内在一致性,二者之间有效互动,不仅能够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实现代际传承,还能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政治文化价值认同,筑牢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镇,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立足“两个大局”,高校应继续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之基。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教育模式单一固化,教学效果欠佳

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仍旧秉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实现教学内容和文化发展的同步革新。这种固化的教育和宣传模式难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积极参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不仅对教学成效产生消极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使红色文化传承被边缘化,无法起到培养文化自信的作用。

第一,教育方式和宣传模式单一老套。教学过程缺乏新鲜、生动事例,固守教材,内容存在片面性、缺少时代性、流于形式化。部分院校尚未形成以革命情怀为主题的案例式教学,缺乏真实材料带来的感官冲击,未能做到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融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会陷入政治疲劳,对红色文化的政治热情和关注度不断下降,文化自信心也将被削弱,使高校红色文化传承陷入困境。第二,红色文化教育各环节协同不足,缺乏连贯性和长期性。一方面,松散的、零碎的红色文化教育难以通过拼接组合的方式形成高校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指导和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忽视文化自信教育的长期性、连贯性等,从而难以达到文化育人的理想目标。第三,在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教育手段缺乏灵活性。从信息匮乏的旧媒体时代跃迁至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文化交融与传播愈加深入。以“00后”为主力军的大学生是被网络浸润的一代,其思维方式、价值选择、行为活动受网络平台的影响越来越深,尤其是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多元化、呈现出矛盾性、个体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当前高校没有充分适应这一新的发展态势,所创建的网络宣传平台严肃有余而活力不足,导致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吸引力不足,效果欠佳。如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拘泥于某一特定框架,内容也局限在招生宣传、模范人物和党建宣传等方面。此外,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相关宣传途径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力与自信力。

(二)教学理念传统固化,尚未形成“三全育人”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高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在传播红色文化方面的关键作用,借助思政课的方式有效展开红色文化教学工作,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在全员育人方面,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影响,将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专职思政教师的专属工作范畴,普遍没有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格局,也没有形成浓厚的“大思政”氛围,致使许多高校滋生了育人主体参与不足,教育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影响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第一,教育主体的参与广度和育人深度不足。高校思政教师的人才梯队建设不够高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时分身乏术,教育效果和影响范围有限;部分专业课教师政治意识和全局观念不强,缺乏较高政治站位,把上好专业课程,完成教学任务视作育人工作的全部内容,忽视了红色文化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第二,育人过程中,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薄弱。部分高校教师对教学理念的革新意识不足,漠视红色文化,注重显性教学效果,忽视隐性文化价值,鲜少关注文化自信的育人方式和育人效果,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第三,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缺乏衔接性和协同性,难以凝聚共识多向发力。部分部门密集发布多项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只关注自身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导致在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衔接性、连续性和协同性方面缺乏统筹安排和整体布局,影响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三)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忽视实践教学模式

现阶段,部分高校教师仍秉持一种“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育理念,过分依赖理论话语,向学生讲解革命理论,致使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单向度的灌输会不断弱化情感维度,最终削弱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传统红色文化教育以思政课为主要阵地,多停留于理论讲授层面,普遍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第一,红色文化课堂的理论讲授方式枯燥无味。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理论程度偏高,讲重大事件、历史人物等理论式教学,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宣传说教”印象。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讨论和交流较少,思考和理解不足,难以形成情感认同和心灵震撼。这种授课形式割裂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减弱了其主体意识。第二,红色文化理论的挖掘深度有待提升。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但高校对相关理论的解读方式和挖掘深度停滞不前,特别是缺乏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分析,造成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政治热情和关注度有所下降,难以深入认识和践行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第三,实践教学模式重视不够。实践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形式多样和双向互动的特点,既能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又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红色文化教育过程中,轻视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教育主体地位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忽视,减弱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思想引导与塑造作用,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产生认知偏差。

(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研究不足

我国红色文化资源种类数量繁多,可以丰富高校思政育人的具体内容,提升学生对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刻认识。但目前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分析和利用不够充分,导致红色文化教育所传达的内容较少,起到的育人作用较小,亟需解决和完善。

第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功能的认知存在偏差。在新媒介技术赋权赋能加持下,学生能够自助式、碎片化地获取红色文化资源知识,但在思考领悟深层次内涵过程中有时缺乏辨别能力和科学认知,容易与红色文化资源之间形成“对话壁垒”,生成历史虚无主义等偏差观念,深陷于多元文化旋涡之中,造成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的后果。第二,思政课堂教学与红色文化资源契合度不高。高校教师选取的红色文化资源代表性不强、吸引力不足、结合性不够,难以充分反映课程所要阐述的理论和内容,甚至出现与课程内容“两张皮”的现象,使学生难以把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对多种类、多层次的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有待深入。囿于师资、经费、时间安排、人员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高校无法组织大规模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只能带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进行参观,使已经被挖掘和开发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了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自信培育的广度和力度。

三、高校传承红色文化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进路

(一)以“文化自信”为引领,深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基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本质是文化自信。新时代,高校要坚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从红色文化理论中挖掘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88页。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文化自信的底气,认真研读原著经典,深入挖掘并合理解读红色文化的先进内涵与价值意义,承担起立德树人使命,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心,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7)魏彩苹:《习近平关于红色基因基本内涵及传承价值论述研究》,《红色文化学刊》2023年第1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因此,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这一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利器,深化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创新红色理论高度”(8)殷小娟、袁宜嫔:《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3期。。首先,教师要充分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文化理论,以及符合中国国情、凸显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同时结合红色文化中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等深挖相关教学内容,解码红色基因,引导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摆脱“信息茧房”的桎梏,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增强红色文化吸引力与引领力,消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推动红色文化教育的高效开展。其次,教师要结合时代要求和学生诉求调节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探索新型理论教学方法,如创设情境、案例教学、课堂辩论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契合学生情感需求的基础上彰显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使课堂教学价值实现最大化。最后,针对红色文化理论与时代契合性相对较低的问题,高校教师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相关知识和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金课”,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价值性,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思想理论知识到日常行为规范的有效转化,彰显红色文化育人的时代价值。

(二)筑牢“大思政课”理念,推动红色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式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9)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其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不可一蹴而就。高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高度凝练红色基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牢牢掌握红色文化的内核因子(10)杨海霞:《红色文化的内化困境及对策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

“大思政课”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筑牢“大思政”理念,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抓手,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使红色文化和日常教育形成正向育人合力,贯通育人育才全过程。在“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要求下,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程时要适时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将代表红色文化的优秀品质的诸如“工匠精神”“探月精神”“抗疫精神”等融入到专业课学习之中,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序进行。课程思政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礼敬和认可,而红色文化的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有助于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但是部分高校对其重视程度较低,阻碍“大思政课”的发展,不利于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建设。对此,高校红色文化宣传要立足于大思政格局,深刻认识社会大课堂对课堂教学的拓展意义,坚持各宣传阵地间“协调配合,动态互补”,拓宽红色文化场域,使红色文化突破传统课堂的壁垒限制,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最终形成多元育人合力,完善“三全育人”体系。

(三)优化红色文化宣传话语,创新红色文化教育模式

实现宣传话语的当代转换是关乎红色文化生命力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因此,高校要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占领红色文化话语高地,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传承和发展好红色文化。

第一,红色文化宣传话语要体现创新性、独特性。一方面,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融合,深挖红色文化的时代精髓,对其进行“再加工”“再编码”“再包装”,打造兼具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的高水平理论内容(12)徐晓宇、张一:《对新时代传承红色文化的几点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18期。;另一方面,要立足社会实践的实际,采用新颖独特、感情充沛、朗朗上口的红色文化宣传话语,并加工整合本土化信息媒介资源,实现红色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释放红色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力量。第二,红色文化宣传话语要做到大众化、接地气。同样的话语借助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而晦涩难懂的宣传话语难以适应新型舆论生态。因此,宣传话语要与时代现实相对接,以富有生活气息的红色文化话语表达传递红色情怀,实现文化理论性和趣味性的完美融合,成为高校学生听得懂、愿意听、能接受的“新式话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第三,红色文化教育模式要做到现代化、多元化。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应创新原有教育模式,采取具有时代感、科技感和艺术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契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在信息洪流中抓住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创新话语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认知“红色文化精神图谱”,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此外,还应丰富和细化历史情节和人物故事,以更为生动、现代化的宣传话语走进学生心灵,发挥“红色文化精神图谱”的育人功能,从根本上内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四)搭建新媒体平台,丰富红色文化传承渠道

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和新兴媒体的主体受众,深受社会网络思潮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信息获取的自主性。高校要加快适应网络语境,利用“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与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络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网络化碎片化传播态势,增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效果。

红色文化的线上传播不能直接照搬线下资源,而要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诠释红色文化,实现传播方式的多维协同和立体转换。一方面,高校要发挥网络育人优势,提升网络育人实效,依托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与普及推广,对红色文化进行加工,挖掘其中蕴藏的精神力量,并根据自身特点开辟红色文化传播资源和传播渠道,打造多维度、立体化、数字化的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在新媒体平台,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片、红色故事宣讲会等作品分类上传至相关栏目,以音频、图片、视频、沉浸式互动等形式直观呈现于学生面前,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同时,高校可以把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制作为数字资源,弥补时空局限性,丰富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另一方面,高校要建立高效可靠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大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创新性和跳跃性,可靠的网情监测机制对于了解大学生思维动态,应对网络意识形态危机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该机制,高校能够及时搜集舆情信息,掌握学生日常关注的舆论热点,为制定红色文化育人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五)开设红色文化第二课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注重红色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高校的显性教育方式主要包括党课、团课和思政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红色文化知识;隐性教育方式主要是课程中穿插融入的红色文化理念、素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外显传播与内隐感染的相互配合能最大化地提升实际教育效果。因此,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同发力,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把红色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红色文化第二课堂,让红色文化在校园中随处可闻、可知、可感、可学。

第一,要发挥“红色文化学生社团”的传承作用,开展红歌进校园、红色文化演讲、红色文化辩论等校园文化活动,组建优化文化自信培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红色文化的精髓,增进对主流文化的认同。(13)马炯、谢红玉:《红色文化在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价值意蕴与融入路径》,《红色文化学刊》2022年第2期。第二,要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走进红色基地的实践活动。通过“青马公开课”“信仰公开课”,沉浸式情境党课、红色文化志愿讲解等方式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内容,使大学生在领悟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厚植文化自信。第三,利用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好其“资政育人”功能。一方面,要着眼于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彰显区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知力和认同感。另一方面,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灵活融入于教学内容之中,深挖时代感强的教学内容,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促进实践过程的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红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