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链的碳中和路径分析

2024-01-19 10:23汪靖轩
中国食品 2024年2期
关键词:食品行业产业链食品

1950-2023年,世界人口数量由25.2亿增至78.98亿,加剧了对能源、粮食、环境等资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屡创新高,地球环境面临严峻挑战,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事项。我国在2020年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包含食品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开始行动起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食品产业与国计民生紧密关联,是我国最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潜能最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食品产业链流通环节多、供应周期长、行业集中度低,有着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更是当下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人为因素,要实现全产业链的碳中和目标面临许多挑战。

一、食品产业链践行碳中和面临的困境

1.政策层面。(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食品行业相关政策性文件大多带有鼓励性的特质,但缺少法律约束力,而且执法主体不明确,没有明确的责权划分,对各市场主体过量碳排放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标准不统一,在实际纠纷中容易出现不同职责部门重复管理、相互推诿的情形。产业链参与主体的碳中和意识不强,普通农户还不熟悉碳中和,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或者虽然意识到,但由于执行碳减排会加大成本,减弱自身的产品竞争力,所以下意识选择忽视。而企业为了低成本生产,就想办法规避环保责任排放二氧化碳,严重妨碍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绿色金融支持力度不强。绿色金融是指对各类以适应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金融支持、金融投资活动等,虽为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是资本市场助力食品产业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绿色金融体系中还是以银行“绿色信贷”的间接融资为主,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股权融资等直接的融资手段比重较小,而且重点投向污染严重的能源、建筑和交通等碳排放数据完整的产业,对食品产业碳中和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食品行业经营风险高,特别是农业生产的脆弱性高于其他行业,生产周期长还导致对应的账务应收账款周期长,产业链中又存在大量的小作坊、个体户,这些特点使得食品产业经营生产的资金回报率低,不稳定性强,金融机构出于资金安全的考量,对其产业链绿色项目投资建设的热情不高。最后,绿色金融产品多样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例,当下我国食品行业中的企业进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数量非常少,不能充分利用好碳交易市场。让低碳企业出售多余的碳排放配额获得额外的收益,高碳企业则可以通过购买配额来冲抵整体的碳排放量,最终达到全产业链碳中和的目的。

2.产业层面。(1)涉及环节多,碳中和难度大。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以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业、食品物流服务业、食品装备制造业、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为一体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但却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模式粗放等问题。从食品产业链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来看,共包括原材料输入阶段、农场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消费阶段、废弃物处置六个阶段,每個阶段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且不同环节的排放量差异很大。依照目前的技术标准,数据采集工作只能进行粗放的估计,全产业链过程的碳排放参考数据不易取得。因此,如何对食品产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让人们选择更加绿色健康、高效低碳的食品,成为实际但艰难的问题。

(2)产业集中度低,减碳效率差。上游食品原材料分散且品类众多,产地不一而同,单一品类货值及占比较低,规模优势难以形成,尤其是小而散的农户更偏好选用廉价但品质存在一定缺陷的生产资料,进而给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中游细分加工环节众多,加工企业又是整条供应链的核心组成部分,而我国目前拥有几十万个食品中小作坊,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下游的食品包装等行业也存在市场集中度偏低的现状。分散且隐蔽的中小企业大量存在的事实,使得政府部门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碳排放的无序化。

3.科技创新层面。(1)技术装备落后,绿色低碳制造综合利用亟待加强。当前食品行业采用的工艺及设备大多成本低、污染物排放量大,导致低附加值、低水平的产品多,粮油、豆类、肉蛋、水产品等深加工率仅有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大量传统食品制造的工业化程度低,国产器械在发酵、酿造、熏制等生产环节处在主要位置,能耗和损耗都大大超标。大型食品企业80%的关键、高端装备依赖进口,食品装备智能成套水平低。在终端环节,无论是仓储物流设施能耗还是食物的损耗和浪费,都是高碳排放量的主要原因。在综合利用方面,特别是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研究偏少,这与我国食品工业低碳发展的需求高度不匹配。

(2)低碳技术支撑不足。“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造就了我国高碳能源占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再生能源起步晚,研究薄弱,关键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加上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可再生资源市场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首先,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发电成本高于传统化石能源,现有的电网运营模式接纳度低,制约了绿色电能的消费。其次,可再生资源的经济性低于传统的石化能源,潜力尚未充分挖掘,有效利用率不高。最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碳中和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CO2捕获技术成本偏高,无法真正大面积地应用。而且食品CCUS产业链CO2源汇大部分情况下属于不同企业或系统,主体之间存在源汇匹配共享、责权利分配等多种挑战。

二、食品产业全产业链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优化路径

1.政策层面。(1)健全食品产业碳中和的法律法规。要结合食品产业链的特点,建立一套碳中和的法律规范体系,通过制定阶段性目标和实施标准,明确产业链各参与主体、各涉及领域的权利和义务,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激励机制及法律责任等。各主管部门要重视落实和环节衔接,相互配合,协同发力。由于食品产业链长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的特性,更需要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碳排放指标的地方性法规,尤其要突出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同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利用公众参与、媒体报道、投诉举报等方式参与对碳排放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食品产业链碳减排的监管工作。

(2)绿色金融助力零碳食品。在“双碳”大背景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金融问题涉及绿色低碳经济的资金流向、技术专利、绿色贸易等领域竞争,碳金融市场的繁荣将进一步带动支持各产业节能减排。因此,金融机构需要联合相关部门根据碳数据制定可行的碳中和行动方案,优化绿色金融制度、流程、实施策略等,时刻关注食品产业各环节的碳配额分配情况,及时更新、优化自身授信政策。创新金融工具,精确有效地支持食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绿色贷款、信托等多样化支持手段,助力传统食品企业降耗升级,完成绿色转型。发挥金融市场的优势,推进食品产业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产业层面。(1)推进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过程碳中和。要实现食品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就需控制食品生产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根据不同环节生产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碳中和策略。一是源头控制的“无碳技术”,即绿色生态生产。生态固碳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政府要鼓励企业积极构建生态循环模式,在农牧工三者之间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二是过程控制的“减碳技术”,即现有工业过程的节能减排生产。虽然加工制造阶段产生的碳排放比重很小,但其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地位,而且工厂是新技术的聚集地,也是创造多样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主舞台,因此食品加工企业要通过生产流程工序上的创新,尽可能避免浪费,降低能耗。三是末端控制的“去碳技术”,真正实现食品产业全生命周期过程碳中和目标。在储运方面,鼓励选择当地种植或者生产的食品,减少运输量,车辆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量;在包装减排方面,推广无标签包装、植物基塑料、去PVC材质、再生材料rPET的使用等。

(2)发展以核心企业主导的食品低碳产业集群。食品加工企业处在食品产业链的中间区位且整体集中度较高,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掌控能力最强,前向可以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后向可与市场有效联结。因此,可以通过打造加工制造环节的低碳产业集群,影响和带动上下游各环节“向绿同行”。在这其中,政府部门的监管不能缺失,通过对加工企业的监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碳排放水平,也能节约监管成本。从绿色到智造再到碳中和,食品生产的碳中和目标不断进阶,低碳产业集群不断升级,推动供应链走向绿色、低碳、可追溯、易协作。

3.科技创新层面。(1)优化创新体系,强化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低碳技术创新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乎我国能否顺利完成食品碳中和目标,应根据我国食品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制订低碳技术的短、中、长期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望突破的低碳技术,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助推食品行业低碳化发展。企业要依托政策、高校、科研机构、市场等资源协同支持,保持创新能力和动力,完善食品产业链生产建设,补强短板,向数字化、低碳化的方向努力。协同推进低碳食品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业态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零碳食品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2)建立低碳技术的引导与激励机制。一方面,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及负碳技术,实现零碳排放,从而鼓励食品生产工厂最大限度实现“应减尽减”。制定和实行零碳食品享有优先采购的政策措施,以引导企业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资力度,逐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减少技術迭代升级的周期,全方位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步降低单位GDP产生的碳排放量,实现食品行业的低碳发展。另一方面,节能减排、增汇、非化石能源替代及CCUS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路径,食品行业可以通过构建CCUS产业的多联产减排模式,重塑产业链碳综合利用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的低碳技术人才短缺,各高校的食品专业应把食品人才与低碳能源技术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为企业输送大批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大幅缩短低碳食品的开发周期。

作者简介: 汪靖轩(2004-),男,汉族,福建福州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

猜你喜欢
食品行业产业链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食品造假必严惩
2017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产业链春之奏鸣
2018年食品行业展览会目录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提高食品行业清洁操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