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农业问题与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建设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确保食品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农业发展问题成为重点和焦点问题,农业生产环境的优化也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作为与生态环境联系最紧密的产业,农业应该从实际着手来解决农业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化肥、农业、废弃污染物等,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一、研究情况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家与社会在发展中关注的重要问题,关系着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全面贯彻。因此,专家学者们一直比较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設和食品安全的研究,针对具体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对如何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背景下保障食品安全进行了探索,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比如,王菊在《科学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食品安全》中指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点问题,要探究和分析其科学的发展策略,推动其长足发展。董继宇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食品安全问题探究》中指出,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要在保证二者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探寻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周凤娟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中强调了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并从工作人员素质、技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量与农产品出口量都比较大,而且人口众多、人民需求量大,如何着力解决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农业安全问题,成为国家、社会、人民都很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在满足消费者食品需求的同时,也关系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居住与卫生环境。农村卫生环境是新农村建设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宜居的环境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农村地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体居住环境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居住条件和卫生条件的需求,因此,改善农村的居住与卫生环境不仅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也迎合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有利于减少农业污染。受到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增多的影响,土地资源、水资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要求,尤其开始追求绿色食品和“无污染”“无添加”等食物,这一转变对于食品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与要求。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减少化肥等农业污染,促进农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经济社会的发展应惠及人民群众,保障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坚持绿色农产品产销,确保粮食食品安全,不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帮助农民创收,增加农民收益。
三、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现状
生态农业建设是基于生态环境理念提出来的,应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类需求,应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技术,开展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活动。根据生态农业的呈现模式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问题与农业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
1.化肥和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存在威胁。从生态环境的长期建设和保护来看,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还会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比如,农药的过度或者不当使用会造成土壤的富营养化、水体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以及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农产品安全。
2.畜禽粪便和污泥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农村禽畜的散养状态使得禽畜粪便不能得到专业的处理,在破坏与污染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加之农村道路条件的限制,村里的污泥还会对农业生长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农产品的质量,食品安全问题便会随之而来。因此,如何科学处理禽畜粪便和污泥,成为当前和今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农业生长环境监测不到位影响食品安全。除了客观条件的影响,环境监测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下的食品安全也非常重要,有效的管理和监测有利于保障农作物的生长,继而保证高质量的产出。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监测难度较大、监测不到位、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不达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质量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
四、制约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因素
1.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到位。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尤其对于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来说,制度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存在贯彻落实不力的情况,要想推动农业生产环境转变、贯彻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就离不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此外,良好的农业生态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食品安全,所以要对土地、水资源等进行有效保护,保障农民权益与农业食品安全。
2.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价格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纵观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收入不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存在着差别,使得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导致不同地区的人口对农产品存在着不同的需求,给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3.农业产业化因地域差异发展不均衡。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包含着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能够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障粮食供给和食品安全。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仍有一些农村地区受到地域差别、地理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也较低。因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我国农业新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能够为未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背景
下的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建设,尊重自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农业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针对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处理等问题,必须制定好农业生态环境背景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应策略。
1.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時代农业产品的要求,人们对农业的关注也从过去的粮食蔬菜种植变为了现在的多种类、多方式、绿色健康等农产品的种植,这就需要彻底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中,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的高质量产出以及安全性。
2.不断增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巨大工程,需要落实环境保护政策,不断推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在生产方面,推广农业标准化,不断打造品牌农业,加快建设水平和建设速度,严格执行相应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制度标准;在落实方面,政策的执行需要强有力的监督,要严格落实监督管理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技术支撑,尤其要提高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化肥农药使用的监测技术和监测水平,科学施肥,减小污染面,最大程度保障食品安全。总之,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应该落实到农业日常生产中,做好严格的环境监管工作,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整治,从根源上保证食品安全。
3.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此保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环保性和有效性。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应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有助于使监测更具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监测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4.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当今的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长远看,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建设。因此,要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制定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长远发展目标,并且采取各项积极的措施,引导农业朝着科学化、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政府和农业相关部门、相关企业也要积极配合,根据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加大科技投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不断研发与创新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安全性,推动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5.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速度和质量。污染问题是制约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社会、政府、相关农业部门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环境治理的成效和水平,因地制宜地解决农业生态环境治理问题,避免污染的扩大,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存在禽畜养殖污染的地方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专项行动,贯彻绿色环保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和发展;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地区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规模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集约性。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环境保护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从农业角度出发,就要解决农业污染等多方面问题,创设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切实保证食品安全。从整体和长远来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农民收益。同时,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多方面共同推动和维护,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坚持绿色发展、长效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探究全面、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措施、途径,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尹卿亦(2002-),男,回族,辽宁铁岭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