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体+纪检”创新赋能舆论监督
——以《沈阳日报》“正风肃纪进行时”栏目为例

2024-01-19 14:58:16肖春苹唐心萌
新闻传播 2023年23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沈阳市沈阳

何 红 肖春苹 唐心萌

(沈阳日报社 辽宁 1100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3]。《沈阳日报》在探索新时期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与时代同频共振,将正风肃纪监督作为靶心方向,大胆创新实践,构建了“媒体+纪检”监督带动群众监督的新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果,助力沈阳市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8年6月起,《沈阳日报》与市纪委监委共同创办了舆论监督新栏目“正风肃纪进行时”,携手出击,剑指“顽疾”,聚焦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抓住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成为正风反腐的利器,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赢得广泛认可和好评。

“媒体+纪检”监督的新模式为舆论监督赋能,《沈阳日报》传递正风反腐权威声音,凝聚起强大力量。栏目运行五年来,对推动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提升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廉洁沈阳”建设。

一、把握新闻时度效,开启舆论监督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4]《沈阳日报》始终高度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把“时度效”作为舆论监督工作的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顺势而为。2018年,党中央在开局之年就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强烈信号,《沈阳日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明确正风反腐是时代赋予党媒的职责和使命,积极发挥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

2018年3月,沈阳市纪委监委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创新,在全国首创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成效不断显现。正风肃纪反腐是民心所向。如何更好地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用正风肃纪监督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沈阳市纪委监委作出科学决策,充分借助党媒舆论监督优势,把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工作成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为此,两家单位加强战略合作,创建联合工作机制,敢于亮剑,积极探索舆论监督助力纪检监督的新模式。2018年6月,《沈阳日报》“正风肃纪进行时”栏目一经推出,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栏目着力体现“创新正风肃纪反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宗旨,全景报道了沈阳市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的探索实践,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明显变化,群众在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中得到了实惠。

沈阳市在正风肃纪反腐中加强舆论监督的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沈阳日报》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工作中来,形成了强大反腐震慑力。既守护了群众切身利益,保护了干部政治安全,也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直达基层、直抵“末梢”。

二、发挥凝心聚力作用,群众获得感大大提升

“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5]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做好的大事,也是“正风肃纪进行时”创办的初衷。栏目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就是因为正风反腐鼓点与民心同频共振,让群众获得感大大提升。

沈阳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强有力的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用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守护群众利益,造福于民。2018年3月,沈阳市纪委监委与中科院计算所开展战略合作,在全国首创“大数据监督”概念,开发建设了集监督、公示、分析、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了对重点领域公权力的主动监督、精准监督、全覆盖监督。2022年,推动建设了全市统一的行权治理监督平台,2170项行权事项实现了全程、实时、嵌入式监督,监督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2018年来,沈阳市在民政、医保、交通运输、教育、环保、营商环境、金融、政法、国企、粮食购销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开展大数据监督,建立大数据监督模型,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推动腐败问题成领域、成系统、成建制纠治解决。2022年实施营商环境监督“一号工程”,全市督办解决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问题24539个,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6起。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了“营商之变”。依托大数据赋能监督,不仅能有效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推动问题解决。比如,沈阳市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监督揪出“粮仓硕鼠”,推动建立了沈阳市粮食购销领域监督治理平台,促进了治理能力提升。

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数据监督让群众真正受益、得到了实惠。比如,聚焦高龄老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反映强烈的问题,各地区分别建立了一批为老、扶老、助老、利老小专项监督模型,推动责任部门主动为1万余名符合条件但未享受补贴的老年人办理了补贴。沈阳市纪委监委推动市民政局建立高龄补贴“政策找人”常态化机制,确保高龄补贴应享尽享、应补尽补,让政策红利最大限度惠及老年人群。

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民生热点持续“拍蝇灭鼠”,有效清除了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2022年,沈阳市全面打响基层“微腐败”大清扫歼灭点,市区县乡联动,全面起底涉及基层“微腐败”线索,出重拳、不手软,坚决惩治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比如,康平县人民医院院长李某某涉嫌受贿被严肃查处,推动解决了该院拖欠800余名职工工资的问题。省里交办的1466件“微腐败”信访举报全部办结。

利剑出鞘,锋芒愈显。打击涉黑涉恶“保护伞”,治理供销系统腐败,清理违建别墅,严查冒领救助款,整治违规露天砂场,取缔非法停车场,严查涉粮腐败问题,严惩破坏棋盘山生态环境行为,实施营商环境监督“一号工程”,开展基层“微腐败”大清扫……“正风肃纪进行时”栏目推出的一系列舆论监督报道掷地有声,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解决了“停车难”“办产权证难”等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切实感受到了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三、形成监督合力,助推大数据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实践路径,提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包括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在内的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党内监督的重要职责,沈阳市在正风肃纪监督中引入舆论监督,更好地推动了“媒体+纪检”监督的贯通融合,进而带动群众监督,有效发挥了内外结合的监督合力。

《沈阳日报》加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一是创建《沈阳日报》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工作机制,加大领导力度,加强顶层设计,组建工作专班,促进舆论监督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做强做响栏目品牌,集中采编力量,加强选题策划,聚焦热点问题,进行全流程把控,提升舆论监督质效;三是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结合各个时期纪检监察工作重点,抓住典型性问题开展监督,推动问题解决,推动政府改进工作。

本文研究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优化配置,考虑到我国不同配电区域可靠性的要求,建立了两种终端配置优化模型,分别对于接入配电自动化终端后能否达到区域可靠性要求的情况进行分析,以IEEE RTBS BUS 5两条馈线为例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终端数量优化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供电区域内供电可靠性水平要求也在不断增高,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进行合理优化,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且运行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还需要更深入地进行研究。

《沈阳日报》发出正风肃纪舆论监督最强音。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有力有效开展舆论监督;及时刊发全市13个区县(市)纪委监委和市直单位在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和监督体系、治理体系建设中的新举措、新成效,引导推动全市工作深入开展。通过报网并用,辽宁纪检监察网、“廉洁沈阳”网、“沈阳发布”客户端、沈阳网等网站和新媒体即时传播,强化了舆论监督力度。

经过五年来的实践,“正风肃纪进行时”已经成为本地区响亮的监督品牌,“媒体+纪检”监督的新模式凝聚起强大监督合力。一是助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通过舆论监督曝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紧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促进了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通过舆论监督带动群众监督,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

比如,在栏目中报道了《“阳光三务”让群众看得见管得着》,康平县开展“三务”公开,村民查看微信小程序平台的补贴公示时,发现有人违规领取独生子女费并进行了举报。县纪委监委通过建立这一专项监督模型,发现疑似问题3891条,涉及1248人,相关人员受到处理。浑南区创新开展“面对面问廉会”,围绕群众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村民现场提问,村干部当面作答,及时拿出整改意见,切实把基层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让群众明明白白。2022年,沈阳市全面推行阳光“三务”,将“小微权力”纳入大数据监督平台,让党务、村(居)务、财务这些跟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全都“晒”在阳光下,满足人民群众公开监督要求,以公开防腐败、以公开赢民心。

四、推动政府“治理革命”,发挥党媒强大舆论引导力

当前,舆论监督已经被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媒舆论监督的宣传引导作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五年来,“正风肃纪进行时”有声势的舆论监督,为沈阳市探索运用大数据监督助推政府“治理革命”提供了强大舆论引导力,有力助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离不开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监督体系。沈阳市纪委监委把监督有效融入治理之中,持续探索将大数据技术与正风肃纪监督深度融合、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紧密结合,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7月,将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深化为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2021年12月,拓展为大数据监督和大数据办案“双轮驱动”[6]。沈阳市大数据监督工作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充分肯定,在全国推广沈阳经验。以沈阳为代表的辽宁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作为纠治“四风”长效机制,2020年写入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第一章第三节第三段)。

在此进程中,“正风肃纪进行时”实时记录了沈阳市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的探索足迹。在一年时间里,共刊发“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系列报道”30多个专题。深度报道工作成果和典型经验,做好舆论宣传引导,推动工作纵深开展。比如,市民政局整合建立民政服务管理平台,全市社区109项便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实现了“一网通办、全市通办”。市发改委建立行权体系管理平台,申请新兴产业资金从123个工作日缩短为32个工作日,大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

2022年,沈阳市纪委监委“探索以大数据监督深化正风肃纪治理”成果荣获辽宁省制度创新一等奖。省纪检监察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依托沈阳市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依托“数字沈阳”建设,沈阳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了全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纪检监察内外两个数据资源池,目前数据总规模已经达到170亿条,为纪检监察高质量监督提供了强大数据支撑。

五、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统一,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7]这为新闻工作者做好舆论监督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舆论监督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扶正祛邪,发挥正面作用,改进党和政府各项工作。这与正面宣传的目的是一致的。

反腐是手段,倡廉才是目的,“正风肃纪进行时”将正面宣传与警示教育相统一,把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干事创业作为舆论监督的最主要责任,营造全面从严治党良好舆论氛围,助力一体推进“三不腐”。

沈阳市纪委监委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加强警示教育,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栏目曝光的案例,都是近年来本地区发生的典型案例,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发挥了强大威慑力和感染力,进一步营造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良好社会氛围。2022年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后,栏目连续多日进行了大篇幅报道,用“身边事”活教材,警醒教育“身边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有效保护了干部的政治安全。大数据监督的全面覆盖和有效精准,让问题干部深感违纪违法行为无处遁形,纷纷到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问题。比如,有的干部现场看了大数据监督平台演示后,第二天就主动退回了100万元的违纪款。最多的一个单位,主动上交了1078万元的违纪款[8]。

结语

新闻舆论工作理念、内容、手段、机制等必须创新,才能跟上时代节拍、把握主动、引领发展。做好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沈阳日报》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正风肃纪进行时”栏目与市纪委监委创建联合工作机制,构建了“媒体+纪检”监督的新模式,开创了党媒舆论监督工作新局面,有效提升了新闻舆论“四力”。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沈阳市沈阳
沈阳市盛京小学
辽宁教育(2023年5期)2023-03-28 12:07:24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辽宁教育(2022年24期)2022-12-28 05:36:48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8
沈阳分店
艺术品(2019年9期)2019-10-26 06:42:14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6:00
沈阳分店
艺术品(2019年4期)2019-05-30 04:45:38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长江丛刊(2018年8期)2018-11-14 23: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