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经典唤醒理想

2024-01-19 14:52张维燕
法治新闻传播 2023年6期

张维燕

推荐书目:《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黄强、张廷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

“《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是一套令读者‘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的书。对新闻界同行而言,你越早见到它,你的职业生涯就会越早因为它而有所不同。”

这是我在南国香书展和黄山书市两次参加新书发布活动的感受。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在书展上举办了以“什么样的新闻作品能成为课文”的沙龙活动,在现场作报道的不少记者惊喜于见到这套闪耀着新闻职业自豪感的书,新华社记者周畅兴奋地说:“我见过这本书里《梦碎雅典》的作者杨明老师,我也是跑体育的,我也要写出像《梦碎雅典》那样的作品。”

作为这套书的策划和主编,我听到年轻的同行说出这样的期许,倍感欣慰和自信:这套书,无愧于致敬经典,必然能唤醒理想,新闻界同行越早见到它,就能越早提升对专业水准的认知并满腔热忱地付诸自我实现。

(一)

“新闻是易碎品,这是业界的常识,也是记者的苦恼,但也是一种挑战。一个好的记者可以让本来易碎的作品定格下来,并进入课本,这是一个新高度。人教社和《中国记者》杂志合作出版的这本《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是新闻界的一个新地标。”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曾任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的梁衡用“新高度”“新地标”这两个关键词来祝贺《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新书出版。

规模成就深度,荟萃竖起标杆。当我们把《开国大典》《谁是最可爱的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两弹”元勋邓稼先》《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晋祠》这些耳熟能详、散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2000 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里的新闻作品一一甄别、精选出来,还原老教材的模样,把200 多幅珍贵的教材封面及课文页面图片汇编成上册,同时探寻这些新闻作品是如何写成的,把作者自己撰写的采写体会或者对相关知情人、专家的访谈文章编辑成下册,这套集纳了38篇课本里的新闻作品及其背后故事的精美新书,从我们熟悉的经典作品和意外的独特视角把新闻写作推上了一个新高度,为新闻同行的职业追求竖起了一个新地标。正如梁衡所言,新闻作品被选入教材,“虽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也是苦心修炼成正果。陶,烧过一定的温度就是瓷;铁,百炼之后就成为钢。新闻作品可以超越易碎而成为耐用品,直至成为经典”。

(二)

这套书出版后,引起多家媒体关注,多名记者在采访时都问道,当初为什么计划出这么一套书?这个话题把我拉回到了12 年前。2011 年11 月8日是新华社建社80 周年,我当时在新华社的业务专刊担任主编,拿什么来献给这个值得新华人纪念的日子?我脑子里忽然冒出“共和国语文教材里的新华社作品”这个念头。但这个念头的实现过程,工作量之纷繁浩大,远远超过我们整个编辑团队的预想,那真是在书山里跋涉,我们没有想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语文教材竟然有2000多个版本。感谢人教社向我们敞开资源,我们整个团队埋头扎进出版社图书馆,从1949年到2011年,每人分工负责十年,一一甄别出语文课本里的新华社作品。接着,以作品目录为索引,约请健在的入选教材作品作者撰写采访体会,专访已故作者的亲人、同事以及对其作品有研究的相关专家,采访几代语文教材的编辑。在新华社建社80周年之际,这份承载着新华人的经典和骄傲的特刊面世了。

时间到了2019年,我在《中国记者》担任执行总编辑,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团队一起推出了全国新闻界入选语文教材的新闻作品,从新华社拓宽到全国新闻界,工程更加浩繁是可想而知的,所幸我们对此已经心中有数,而且再次得到了人教社的支持。70周年国庆之际,《中国记者》特刊“共和国语文教材里的新闻作品”甫一面世,立刻引来新闻界同行的热情点赞,还有出版社找上门来,希望合作出书。

我们婉拒了找上门来的出版社,主动找到人教社,希望能和人教社合作出书。从2019 年到2023 年,历经4 年,由人教社和《中国记者》合作的《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终于问世了。人教社团队的教材编辑有一种基于使命的高贵气质——认真、追求极致,在整个策划、编辑、核校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人教社做书之用心。当拿到样书时,我一下子就被这本书的精品之“精”给惊到了!感谢人教社团队把追求极致的气质融入了这套书。

(三)

什么样的新闻作品能进入课本?人教社副总编辑朱于国讲到新闻作品选编进教材的几个标准:一是大事件、格局高、立意高;二是人文俱佳、文质兼美,文字要干净利落,但又不乏文学的笔法;三是为时代发声,为时代立言,给读者正能量。

说到大事件,我一细想,还真是。《开国大典》《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飞向太空的航程》,见证北京申奥成功的《世界选择北京》,记录香港回归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记者能够见证重大历史事件是幸运的,但面对重大事件能写出经典作品却不能靠幸运。香港回归有多少媒体多少记者多少新闻作品,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新闻报道更是海量,《别了,不列颠尼亚》《梦碎雅典》凭什么胜出?《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特约作者亲自撰写了采写心得。

其实,入选语文教材里的新闻作品,很多都是同题竞争的佳作。中国青年报记者叶雨婷创了入选语文教材新闻作品最年轻记者的纪录,她的人物报道《“跨界者”钟扬》入选语文课本时,她才29 岁。而这篇报道就是同题竞争的胜出者。多家媒体集体采访,而且报道对象已经去世,无法见到真人,这无疑是一次高难度采写。叶雨婷并没有急就章,她整理写作的时间前后加起来有两个月。她在集体采访后,自己上网补习了很多钟扬生前的演讲、钟扬写的文章和其他资料。直到捕捉到钟扬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是一个研究生命的人,他也不停地探索自己生命的边界。尽管记者对钟扬的理解程度已经达到可以在心里和钟扬对话,但落在笔端却非常克制,所有事实和引语都有据可循,文章中的直接引语都有录音或文字材料可溯。正是对真实性原则的坚持,才让这篇人物报道更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对所有新闻界同行都足够励志的是,入选语文课本文章最多的梁衡,并没有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幸运,他的记者生涯是在内蒙古、山西这样“没有新闻的角落里”度过的。

梁衡第一篇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是《晋祠》,这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春节为其所供职的《光明日报》副刊应约而写的文章。36岁的梁衡写就的一篇随笔,当年就入选了语文教材。“精神到处文章老”,《晋祠》一文之老到、老练,令选此文进教材的编辑都不敢相信作者只有36 岁。而今,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领域,在《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一书中,梁衡分享了他的写作要诀,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梁老师的少年老到是怎样炼成的。

《课文背后的新闻故事》还收入了梁衡的一篇普通人物报道《青山不老》。在这篇文章的写作心得中,梁衡有一句话很让我触动:“我当时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是:‘为无名者立传,为隐身者传名’。”这让我想到新闻界已经持续十多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让默默奉献者进入舆论场C位,应该借此活动成为常态,并不断有精品。

(四)

我们12 年前采访过的李耐因和文有仁现已去世,虽然无缘见到这本精美的书了,但他们的生命却借这本书继续发光发热。

李耐因大部分职业生涯是在编辑岗位,他的两篇文章《不朽的友谊》《“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入选。作为编辑,李耐因是新华社很多名记者年轻时的良师益友,他经常通宵达旦给年轻记者写业务信,很多成名成家的记者现在还保存着当年李耐因给他们修改得密密麻麻的“花脸稿”。编辑这个职业虽因“为人作嫁衣”而平凡,也因“为人作嫁衣”而不能甘于平庸。李耐因像一个燃灯者,照亮了我作为编辑的职业追求。

文有仁入选的文章是《科普创作的巨匠——伊林》,这本是一篇“规定动作”的应景之作。伊林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编写的《人怎样变成巨人》《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在世界许多国家翻译出版。1983 年是伊林去世30 周年,文有仁接到任务后,在无法采访、没有像现在便捷的互联网查询手段的情况下,仅用半天时间就写出了这篇纪念伊林的人物综述,第二天登上《人民日报》显著位置,此后被选入初级中学语文自读课本。文有仁自称,秘诀无他,只在勤奋,勤于积累资料,勤于观察,勤于写作,伊林的书籍、伊林的生平故事本来就已经烂熟于心,自然落笔如行云。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这本书仅有的两篇说明文。找到孙世凯和周定舫两位前辈生前撰写的采访心得,我们如获至宝。孙世凯在谈到文章构思时,曾设想过三种路径:一是按照从设计到施工写大会堂建筑的过程;二是写大会堂建筑的几个特点;三是用参观的形式,以建筑的布局为线索。周定舫也设想过两种结构:一是既反映纪念碑的建筑特点,又反映全国人民所作出的贡献;二是采用瞻仰的形式,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按照顺序一层一层地进行有条有理的说明。两位前辈最终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参观、瞻仰的形式来架构文章,理由也是一样的:方便读者身临其境地了解建筑的全貌。以读者为中心,心里时刻装着读者,早在几乎没有什么新闻竞争的20世纪50年代,我们的前辈就已经在践行“读者本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