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星 周娟娟 疏 华
外伤为急诊工作中较为常见且棘手的意外伤害,包括碾挫伤、撞击伤、跌扑伤、减速伤等,其中又以减速伤、撞击伤多见,患者创伤程度较复杂,且通常为多发伤,对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以及建筑业的发展,外伤发生率逐年上升,如何对外伤救治质量进行提高,是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2-3]。综合院前管理是一项极具科学性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其经对医疗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运用,基于循证理念为患者开展综合、高效的救治服务,在增强急诊科院前管理工作质量,降低危机事件风险方面作用十分突出[4-5]。本次研究结合我院实践就急诊外伤患者开展综合院前管理的价值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 例急诊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 例患者,男24 例,女16 例;年龄20~74 岁,平均年龄(47.34±2.83)岁;外伤原因:高处坠落7 例,交通意外33 例。对照组40 例患者,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2~76 岁,平均年龄(47.43±2.91)岁;高处坠落9 例,交通意外31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报经医院伦理部门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感知正常;具自主沟通能力;知情同意;资料齐全无缺项。②排除标准:合并免疫、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本组运用常规院前管理方案,即接听急救电话后,前往现场,依据标准流程评估患者意识,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行心肺复苏、包扎止血等急救处理措施。
1.3.2 观察组 本组运用综合院前管理模式。具体为:①构建综合院前管理小组:由急科室护士、急诊科医师等共同组成确保医务人员对外伤急救知识、技能等娴熟掌握。将团队成员按接诊组别、指挥组别、院前急救组别、转运组别、救治组别予以划分。不同组别分工明确,如救治组负责评估伤情、创面处理、骨折固定、出血控制。②综合院前管理实施:加强针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包括完善通信管理,确保科室急救电话24 h保持畅通,在每一辆救护车上,均依据要求配置专门电话。车里配置车载呼吸机、负压吸引器、监护仪等设备,并配齐外伤急救器材、药物等,由专人对设备、救护车等定期进行保养,定期检查,做好消毒工作。由接诊小组对急救电话接听后,立即通知指挥小组,由指挥小组下达急救指令,立即与现场人员建立交流,以对受伤人员数量、伤情、外伤事件性质、交警等协作单位在现场中参与处置情况等予以了解,对伤者状况作出初步判断,指导现场人员简单对伤者救治,并将现场信息告知出诊人员,以便其做出充分的准备。院前急救小组至现场后,将患者移至安全区域。在现场按气道部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全身等为顺序,就伤势作出评估。对气道状况作出评估,并清除呼吸道异物。在对呼吸进行检查时,以呼吸频率,判断有无发绀及连枷胸,有无胸廓开放伤等为内容,并作出急救干预。对生命体征监测,依据需要可行气管插管以及使用简易呼吸机对呼吸予以控制。行循环系统检查,对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血压水平、指端末梢颜色以及心率等作出评估,依据需要,可行静脉通道补液。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状况,掌握患者意识特征以及瞳孔变化、对光反射特点。全身检查时,将患者全身暴露,彻底检查,确定有无隐蔽挫伤。③转院管理:在对伤者转运前,需评估其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检查通路通畅度。在转运过程中,方法需正确,如在进行搬运时,需注意对幅度控制,不可过大,以防引发二次损伤。担架应牢固稳定,降低在救护车刹车或颠簸时引发二次受伤风险。另外,在实施转运过程中联系急诊科,告知患者伤情,以协调做好抢救准备。④心理干预:外伤事件发生后,患者常有紧张、恐慌等负性情绪,进而诱导呼吸、心率加快,加重出血,机体对伤害的抵抗能力以及正常应激能力也会出现丧失反应,故护理人员在开展院前急救管理时,需保持情绪镇定,各项操作在实施时应有条不紊,以冷静的态度增加患者信任感,并就患者负性情绪予以疏导,使其配合度得到提升。
1.4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急救时间指标即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测并比较。②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及院前管理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院前管理满意度,其中,在对院前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时,应用本院自制问卷,内容包括不同急救环节流畅度、护理人员操作娴熟度、护理服务认可度、护理模式舒适度等,总分为100 分。评估标准:分值在9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分值介于70~90 分为满意,分值<70 分为不满意。③对比两组危机事件率:包括医疗纠纷、记录不完整、医疗器械准备不当、操作失误等。
1.5 统计学方法 观测数据均录入SPSS 22.0 统计软件中,计数资料表述为n(%),使用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表述为(±s),使用t检验,P<0.05 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指标观测值比较 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指标观测值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指标观测值比较(±s)
组别 n 确诊时间(min) 急诊至手术(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40 33.29±8.7141.29±9.8416.28±9.34对照组40 61.72±9.2881.83±11.0420.28±3.94 t 14.12817.3372.496 P<0.001<0.0010.015
2.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院前管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院前管理满意度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院前管理满意度比较 例(%)
2.3 两组危机事件率比较 观察组医疗纠纷、记录不完整、医疗器械准备不当等危机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危机事件率比较 例(%)
对于急诊收治的外伤患者而言,因事故发生突然,伤情较难把控,需对其实施快速、规范且有效的急诊救治,以防病情恶化,特别是要减少死亡事件。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评估、呼吸道管理、转运管理等,以稳定病情,确保重要脏器功能正常,为急救工作赢取时间为重点。但实践显示,抢救工作常出现不同环节衔接欠紧密、救治过程相对混乱等诸多因素,易引发救治成功率未及目标等状况。重视运用综合院前管理模式,利于将院前急救工作有效融合至院内工作,以对整体、快速的急诊服务体系予以构建,除使患者获得有效的院前急救外,也可保障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6]。
对急诊外伤患者运用综合院前管理模式展开干预,重视对人力资源、设备以及患者的管理,确保各类设备运行正常,通讯设备保持待机状态,药品充足。特别是经加强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有专业经过系统化培训的医务人员通过对综合院前管理小组予以构建,并对急救组、接诊组等不同组别予以划分,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监测,可使各项工作更细致化,避免漏项,进而可提升救治效果,使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迅速恢复稳定[7]。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观测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院前管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记录不完整、医疗器械准备不当、操作失误危机事件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运用综合院前管理模式,急救管理效果更为理想。分析原因,因综合院前管理模式的实施,急救车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急救设备、物品均备充足,有急救事件发生时,可快速对人员调动抵达现场,对患者实施救治,为高效开展急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8]。既往所运用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在实施时以疾病为中心,抵制现场后医务医务人员多重视开展救治工作,缺乏对患者以及家属的有效交流[9]。患者及家属紧张恐慌心理难以疏解,进而使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增加了急救治疗工作开展的难度。同时,患者及家属若存在负性情绪,也易使各类医患纠纷增加,阻碍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10]。而运用综合院前管理模式,医务人员主动与患者建立交流,对其状况快速掌握,如发病情况、患病史、遗传史等,就自主急救方式予以告知,引导患者增强信心,缓解负性情绪,可使血压保持稳定,进而利于各项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增强整体急救效果,提高急救工作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外伤患者在开展救治时,重视加强综合院前管理,可缩短确诊、急诊及手术、住院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强急救管理满意度,且可对危机事件进行防范,应用价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