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物通讯的采访

2024-01-18 08:47:43张军
新西部 2023年11期
关键词:通讯对象

张军

丰富深入的采访是撰写人物通讯的基础,采访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现场采访腿要到、手要到、眼要到,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要交心。只要在具体工作中,慢慢体会、积累,反复揣摩,就一定会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物通讯,顾名思义,就是以记人为主,通常报道的是先进人物、新闻人物。它的特点是能集中反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思想,把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精神及时传递给社会,为社会树立榜样。

记者有句行话,好稿子“七分采,三分写”,如果把撰写人物通讯比喻为盖大楼,那么,丰富深入的采访就是这座大楼的地基。怎样才能打好地基呢?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通讯的采访,本来就比新闻的采访要深、要细,而人物通讯的采访,则要更深、更细。写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上的人,肯定是要通过不同的业务,写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所以在采访前,不仅要对人物的先进事迹有所了解,还要注意了解人物的职业特点。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相信大家听着都是一头雾水,在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张立同之前,我也不知道这是啥,所以采访前我得先做一些功课。

首先,它是什么?

然后,它的市场价值在哪里?

再然后,它对国家的贡献是什么?

你把这些了解清楚之后,按照你习惯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就有了通讯的开头。

科技是神奇的。这看似普通的一件“陶瓷”,薄薄的、黑黑的,但却比铝还轻、比钢还强,既摔不坏,也砸不烂。

科技的价值是巨大的。它耐高温、抗氧化烧蚀的品质作为一种新型替代金属材料使用在航空航天器上,可以节约20%到30%的燃料,能满足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的需求。

科技的力量是无限的。它使我国打破了国际高技术封锁,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国际前沿性材料的道路,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时为什么要采访张立同,就是因为发生了一件新闻事件,张立同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这个时候宣传,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由头。

在报道科学家、文学家、诗人,这些专业性较强的人物时,最好以他们的科研成果、作品、诗歌开头,这样便于直奔主题,避免中心场景空缺。

我们有些人写通讯时,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写个诗人,全文看不到这个诗人写的一句诗;写个育种专家,既看不到粮食品种,又看不到育种基地……这就是中心场景空缺。所以,在采访之前,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要写出怎样的中心场景,最好能提前把要去的地方、要见的人、要问的话、要了解的内容,列出一个采访提纲来。

例如,我在采访汉阴县公安局法医刘传品之前,从工作、生活、价值观等方面,提前准备好了12个问题。采访对象、目的、时间、报道形式、要问的问题都详细地列了出来,仅采访提纲下来就有1200多字。

现场必须去

采访首先是个力气活。我总结,要做到以下“三个要到”。

一是腿要到。

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介绍了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执著地走了二十年的邮递员王顺友,在这个过程中,他有着什么样的感受?经历过什么样的困难?如果是简单的采访,很难挖掘到主人公最内心的东西。

“邮路上,有时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山里靜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他能感觉到的只有风声、水声和不时的狼嚎声。家中操劳的妻子、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儿女……此刻就会像走马灯一样在他的脑子里转,泪水落下一行,又落下一行。于是他便喝酒,让自己的神经因麻木而昏睡过去,因为明天还要赶路。”

这是这篇通讯中写到的一段话。新华社记者张严平在采访中,陪着王顺友走了一趟邮路,在陪伴的过程中,她亲身感受了马班邮路的险峻,亲身体会王顺友内心的孤寂与痛苦,从而拥有了这些最鲜活的素材。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怎么可能写出如此流淌动人的情感?

我们经常采访报道的,是突发事件中因公殉职的先进典型。这些事发地点,大多都是洪灾、地震、事故多发区,虽然危险,但你一定要去。

我省援藏干部张宇去世一周后,我就被社里派到了西藏阿里,是省级媒体第一家赶到现场的。张宇的住所、办公室,以及紫花苜蓿草场、噶尔新村,还有他在中印边境上建的典角新农村,我都逐一走了个遍。如果不去现场,就体验不到什么是高原反应,也就体会不到张宇在这里做这些事的不易和艰难。

所以,我的建议是,采访中,只要能到现场的,必须尽可能到现场。要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感受。这首先是对新闻事实的调查核实。同时,到了现场,你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会对人物产生感性的认识。这是文字材料和间接采访不可能获得的。

二是手要到。

报道已经去世了的典型,是人物通讯中最难写的,因为你没办法和主人公交流。这时候,我的做法是,手勤快点,仔细翻看他的日记,从这里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我把它叫做与英雄“对话”。

比如,在阿里,因为高原反应睡不着觉,我每天晚上的主要工作就是翻看张宇的日记。

“我从没把自己当援藏干部,既然来到这里,我就是噶尔人,我就要为噶尔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是带着陕西3700万父老乡亲的重托、带着党和国家的援藏使命来的,回去我们也必须带一份沉甸甸的成果。”

类似这样的话,我从张宇的40多本日记中,摘录了2000多字。这些话,可能我面对面采访张宇,他也不会这样讲。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让我在阿里就对写好这篇通讯,有了底气和信心。

那如果报道对象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呢?这时候,我们可以翻看他的工作笔记,同样也能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任第一書记以来,余剑吃住在村里,白天走村串户帮村民干活,晚上撰写工作日记和发展规划,召开党员会或群众会。‘加班到凌晨、直到凌晨方才结束、回到村上已是凌晨,‘凌晨是他的驻村日志中出现最多的词汇。”

这是我在报道佛坪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草林村第一书记余剑的《第一书记余剑:用生命守护脱贫路》这篇通讯中写到的一段话。这个素材,就是我在翻看驻村日志时收集到的。我当时统计了,“凌晨”这个词一共出现了13次。

我的建议是,日记、笔记、工作日志,还有档案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写人物通讯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记录着人物工作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他们对职业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能提供很多你采访不到的东西,尤其是“精神”。

三是眼要到。

采访不仅是口问、笔录。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该调动全部器官,像雷达一样获取信息。不仅仅是眼睛观察,更要用脑袋观察。采访中,要将观察贯穿于采访的全过程,无论是在谈话时,还是在休息时,要时时当个有心人,才会有所收获。

我采写的许多稿件,观察采访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观察,往往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细节。

这是对余剑宿舍的观察:

“在村委会余剑的宿舍里,有几样东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床下,是一双沾满泥土的解放鞋;桌子上,摆放两个手电筒和几个药瓶;桌子下,有两个大袋子,一袋是方便面,另一袋是干面皮。”

——《第一书记余剑:用生命守护脱贫路》

像解放鞋、手电筒、药品、方便面这些东西,你只要写出来,不用再做任何解释,让读者去思考,阅读效果反而会更好。

这是对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副书记、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中心主任杨瑞辉家里的观察:

“同样‘寒酸的还有杨瑞辉的家,16平方米的平房住了近二十年,2006年才搬进现在这套60多平米的拆迁安置房,家具都是当年结婚时买的旧家具,客厅沙发是别人淘汰下来的布沙发,双缸洗衣机、老款电视机、电冰箱也都是近两年才添置的……房间的一些零碎物件凌乱地摆放着,与康复护理部的一尘不染形成极大的反差。”

——《杨瑞辉:真情托起人间大爱》

以上这些房间的摆设、人物的外貌、神情等,都可以体现人物的情趣和个性特点,都是写作的丰富素材,也是把人写活的关键之一。如果你当时不留心观察,可能就会漏掉一些很生动的细节。所以呢,我们在采访中要处处留意、注意搜集。

交流要“交心”

采访又是个技术活,特别是在和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时。

一是要尊重采访对象。我在采访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采访对象不想说话。这是因为你的到来,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人们对陌生人的到来,都是有戒心的,民间说“防火防盗防记者”,作为记者,你更是人家重点防范的对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采访中,要用一个平常人的眼光和视角看待、理解他们,要“平视”,既不能因为对方是当官的而仰视,更不能因为对方是贫困户而俯视。同时,最好不要直奔主题,先像一个刚认识的朋友一样,和他们聊聊工作、生活、拉拉家常,让他们先消除戒心。

比如,我们在采访刘传品的妻子时,她一开始坚决拒绝。“这些年泪都流干了,我啥都不想说!”为了打破僵局,我们就跟她聊孩子,聊她咋做生意,聊家长里短,渐渐地,她自己主动把话题转到了刘传品身上,泪流满面地给我们“数落”起他丈夫的种种不是来……

从她那里,我们收集到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

二是要学会当一个倾听者。过去的老记者有句话:采访时要有“海量”,材料多多益善。只要采访对象愿意谈,你就不要打断他,千万不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更不要咄咄逼人。她能给你说一些生活琐事和烦心事,你就能在无意中发现很有意义的细节。你和他聊上一两个小时,只要能挖出几个感人的情节,那就是很大收获了。

“可是,电话铃声却在客厅里响起。‘咋又犯迷糊了,人不在了,再也回不来了。周和琴禁不住泪如雨下……”

——《李长庆:用生命坚守脱贫攻坚“主阵地”》

我采访时,主人公——山阳县王阎镇干部、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庆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采访那天是个礼拜六,我和他的妻子女儿谈了一个上午,他妻子说到,昨天她还下意识的给李长庆打电话了。我认为这个情节很感人,同时这样写也能显得时效性更强一些,所以把它作为稿件的开头。

三是要有一追到底的精神。我们常说通讯要有血有肉,“血”是精神,“肉”就是细节。充满细节的文章,是最打动人的。采访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采访对象往往对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不以为然,认为都是小事,没有啥可说的,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时候,如果你不问,采访对象是不会再详细讲的。所以,遇到有价值的线索,记者就要迅速捕捉住,寻根问底,问得越详细越好。

例如,下面这段文字,其实就来自于我采访时听到的一句话。

“‘一到下雨,余校长就带着我们背娃们过河。这是我在采访西乡县骆家坝乡中心小学校长余红斌时,学校的一位老师偶然提到的一句话。

我当时就感到,这是一条特别有价值的线索。为什么要背?怎么背的?都有谁背?我专门就这件事做了详细采访,把整个过程了解清楚。

大山深处的教师们背起大山里的孩子们,任凭雨水打湿衣襟,步履坚定地向着河对岸走去。每当他们背过去一个学生再返回来背另一个时,一种使命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耳边回响起校长余红斌的那句话:‘小学是孩子们用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起点,这些孩子是大山的未来,我们肩负的是大山的希望。

余红斌,用他山一般的脊梁驮起大山的希望。”

——《余红斌:驮起大山的希望》

我认为,这是最能展示余红斌精神的一个情节,所以,我用它来作为这篇通讯的结尾,也作为点题之笔。

四是在采访中,要讲究提问技巧。我总结,要注意做到“五要”。

1、要准备充分,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比如,采访专家学者,提问就要专业一点;遇到被采访对象文化层次比较低、表达能力比较差时,要有耐心;遇到被采访对象说话跑题时,要想办法引导他们回到正题。同时,事先多拟些题目,避免采访中出现“冷场”。

2、要问具体、简洁明了。类似于“请你谈谈感想”“你幸福吗”的问题,尽量不要提,因为太宽泛的问题,对方往往不知从哪里回答,只能说“好得很”“高兴得很”“激动得很”之类的话,这样呢,很快就把天儿给聊死了。还不如把问题具体化,换成“你那天几点去的?都看到了什么?”

3、要亲切自然,尽量口语化。比如你问他:“你认为办养老院的意义是什么?”还不如直接问他“你觉得养老院的伙食咋样?”

4、要避免触及被采访者心灵的伤痛。比如:面对父母离异的孩子,你去问:“你想妈妈(或爸爸)吗?”这显然就不合适了。

5、要寻找引发情感的导火索。

举个例子,在采访任长霞的丈夫时,新华社记者朱玉的第一句话就是:“首先向您表示慰问,希望您节哀顺变。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年男人,您为了家庭,承受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

任长霞的丈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知道碰上一个理解他的人,话匣子才慢慢打开。

这其实就是一种换位思考。朱玉首先就是从精神上接近任长霞,以一个同龄人、一个对事业同样有追求的女性,去理解任长霞。

對典型人物的采访,我们绝不能为了采访而采访,而是要带着感情,真正把自己融入到采访对象的生活和情感中,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所想,只有这样,才能谈出一些比较朴实,反映真情实感的话语,才能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总之,采访是一种沟通,也是一种学习。只要在具体工作中,慢慢地体会,慢慢地积累,反复地揣摩,就一定会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参考文献

[1]朱莉莉:《浅谈人物报道中的采访技巧》,载《记者摇篮》,2020(10):81+82页。

[2]张严平、田刚:《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载《北京日报》,2005-6-4(01)。

[3]任宝旗:《人物采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载《新闻爱好者》,2011(3):97页。

[4]陈晓霞:《要感动读者必先感动自己》,载《成都日报》,2005-11-25(08)。

[5]朱玉:《人物报道“一支笔”》,载《今传媒》,2010(6):91页。

作者简介

张 军 《当代陕西》杂志社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物通讯,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通讯对象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3期)2022-11-11 08:43:50
通讯报道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本期通讯之星:郭雨薇
本期通讯之星:王宁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通讯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