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 刘嘉欢
摘 要: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中国风俗文化之精华,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粉墙黛瓦、古朴淡雅的徽派建筑,以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与人文精神,共同铸就了其高雅悠远的建筑艺术审美。以徽派建筑为研究载体,分析徽派建筑色彩的成因,进而探究其色彩构成及体现的美学意境。
关键词:徽派建筑;色彩成因;色彩美学
明代汤显祖曾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纵观千年历史,徽州地区常指代古徽州的“一府六縣”(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位于皖、浙、赣三省的交界处。以徽雕、徽剧、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等构成的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其中徽派建筑,历宋元明清四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在建筑的视觉形态上概括其典型的建筑特点即翘首长空的马头墙、青黑的砖瓦、雪白的墙壁、淡雅精湛的“三雕”,雅致而统一,静谧且舒适,宛如诗画,形成了建筑色彩上自然与人工的和谐。
一、徽派建筑的色彩成因
(一)地理环境之因
建筑色彩能够反映地理环境的特点,并与其达到协调或一致。气候和地形地貌是构成徽派建筑色彩的两个主要地理环境因素,气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地形地貌在建筑构造、交通运输等中起支撑作用。
徽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日照时数相对周边地区要少,对建筑营造产生了较大影响。建筑外部青灰色的屋瓦、马头墙在暖季可以满足防火需求,且设计有高耸的白色面墙反射光热,使建筑内部保温。深色的内部公共空间布局整体为开敞形式,利于通风,且幽暗的天井在遮阳的同时也利于雨季防潮,使得建筑常年处于阴凉之中。
徽州的整体地理形势是“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阨”,地貌相对封闭,以山地丘陵为主,建筑选址多是落于群山之中。在徽州古代交通体系中,陆路交通比重较大,且多为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货物难通,因此建筑用材“就地取材”,深深扎根于本土自然环境,选取徽州地区盛产的木材、石材与石灰等,且注重材料本身具有的色彩、色泽、花纹等,体现出材料的原生性,呈现出有机的天然色彩。
(二)仕商文化之因
徽州移民社会始终处在动态的变迁之中,自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徽州先民在外经商已成习俗,徽商发展壮大,获得“天下第一商帮”的美名。徽商既是“寄命于商”,又是“贾而好儒”,“贾”和“儒”的高度融会,是徽商成为“儒商”的重要标志。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建筑色彩受到礼法的约束,摒弃繁复的装饰,黑、白两色被大面积运用,不加过多的色彩修饰,讲求和谐与规整有序。在建筑门楼、窗罩和屋檐等处的墙头壁画皆以墨赋意,其内容也多是体现着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的人物画,正是“人物造型呈妙绝,商儒文化尽妖娆”。
此外,徽州地区是人称中华儒教圣地的“程朱阙里”,程朱理学的普世化使得徽州民风渐转向“俗益尚文雅”。理学大师朱熹说过“大抵圣人之言,本自平易,而平易之中其旨无穷”,主张平淡自然的美学理想,从理论上赋予“天道”“无欲”以美的属性,正如建筑色彩所呈现的端庄古朴之风。
(三)民俗礼制之因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风水营建目的就是乘生气,对生气的追寻可以通过色彩实现。徽派建筑的色彩蕴含着民俗事象的祥瑞文化的视觉形式。白色在徽派建筑中大面积运用,在风水五行中属“金”,“金”具有收杀、清净、坚固的特性,象征着幸福与光明,将其运用在建筑墙面中能达到使人平静生活的目的;黑色在五行中归为“水”,红色为“火”,房屋的屋瓦和柱子色彩多采用黑色和红色,对应的是五行里的“水”和“火”,红色主祥瑞富贵,黑色则象征水源滚滚、财源不断;青灰色与“水”连接,也有防水灾的意思。依照此对应色实现色彩、环境、人的统一,从建筑营造角度看,是一种绝妙的建构设计思路。
同时,色彩承载了中国古代社会建筑等级制度划分的功能,是“明贵贱,别等级”的标志之一。例如,对于木结构表面的装饰彩画,《明史·舆服志》记载:“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一品至五品官员的住宅,梁柱间可施青碧彩绘;六品至九品官员的住宅,则只能用土黄刷漆;民居则更加不可施彩绘。因此,即便徽州居民生活富裕,也仅仅在梁枋门窗等建筑木构件髹以桐油进行大面积的雕饰,显示为木材原生的木色木面,保留了朴素雅致。
二、徽派建筑的色彩构成
在色彩构成上需要不同的物质载体呈现出色彩的秩序性、节奏性与整体性。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的色彩构成,由建筑群落色彩、外部色彩和内部色彩三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单一的黑白色彩为其基色,更有其面积不同的多元点缀色彩,丰富了建筑整体的层次感,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典型乡土特征的徽州建筑的色彩环境。
(一)建筑群落色彩
徽派建筑群落总体色彩运用的基本设计手法是大面积基色调统一协调,局部采用具有特色的点缀色对比,通过面积比例之间的调和,使得建筑群体与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统一性、协调性、对比性。远远看去,整体呈现出高低错落、富有节奏感的阶梯式色彩,表达出典雅质朴、内敛含蓄的色彩氛围。建筑群色彩基调均是浅淡的冷色调。徽派建筑多位于群山之中,自身的无色彩与自然的有色彩形成对比。“两极”色彩搭配与融合下,建筑群落基色调呈现为灰色调。建筑群落间的弄堂、石板路、椅凳、亭廊等景观小品,同样在灰色系序列中,偶有门罩、窗罩、格窗、栏杆等点状、面状的黑色、深灰色、深蓝色、赭石色、熟褐色,镶嵌在层层叠叠的粉墙之间,自然且简单。
(二)建筑外部色彩
徽派建筑外部色彩简洁且富于变化,主要包括其建筑外立面的屋顶、墙体、墙基以及门、窗等部位的色彩。建筑顶部的传统用材是由黏土烧制而成的瓦,马头墙脊上为线状黑色,屋顶砖瓦为炭灰色,总体呈现深灰色,因烧制程度的差异与自然侵蚀的影响,不少屋顶在深浅不一的青瓦中参杂了些许红瓦,其明度与色相饱和度均高于青瓦,且斑驳的砖红色呈现出更为浓厚的历史感。外墙色彩大面积的为黑色与白色,或白色与灰色、浅灰色与中灰色,厚重感与清爽感并存。建筑外立面的檐角、门罩、窗罩、板壁等地方,壁画的颜色以黑色为主,根据家庭财力、建筑功能与绘画内容,点缀以湖蓝色、胭脂色、靛青色、妃色等不同色彩来表达。部分建筑在素淡的外立面上使用红色灯笼或者对联,则寄托着徽州人对幸福和吉祥的向往。总之,徽派建筑的外部以中性的墙面色彩与厚重的屋顶色彩相结合,搭配木构件和门窗的深色,凸显了朴实、典雅的风格,突出了建筑的风格特点,但建筑实际的色彩搭配会受到自然环境、个体因素的影响,并非固定不变。
(三)建筑内部色彩
在徽派建筑内部色彩应用上,内部装饰相比外部素朴的白墙显得精致华丽,室内空间色彩主要采用熟褐色、赭色等,营造出古朴淡雅、宁静幽远的氛围。徽州人讲求象征意义,如“暗室生财”,这正是徽州居民“藏财于内,财不外露”的行为意识体现,因此空间在整体色调上以暗色系为主,显得幽暗神秘。在内部家具摆设上,没有过于高强度的颜色破坏空间色彩的整体美,通过小面积的亮色起到平衡比例、冷暖、轻重的空间层次感,使得空间整体主次有序,且内容丰富、耐人寻味。在占整体空间比例较弱的软装色彩搭配上,融入点缀色彩,使其在整体设计中起到点睛及中和调节之用。
三、徽派建筑的色彩美学
(一)咏物释理,逸趣横生
咏物释理既强调外物对人的感发,又突出人对物的感知、思索并发觉其中之理,作为一种营建方式,则是要求设计者以物为本,感物而得,既要以观察自然环境为基础,又要以了解人文景观为前提,从而实现自然与构建的和谐交融。
在徽派建筑色彩的语境中,对材料的合理利用与安排就是这一话语的最佳表达方式,通过对材料本身原始色彩的提取,结合建筑环境的色彩元素,并通过人工的色彩组合,将其应用以建筑群落的物质载体中,体现出具有文化传承的地域性特征,能够增加居民的集体认同感。徽派建筑在色彩上“取之于斯,用之于斯”,在使用时候尽量保持了材料的原有特色,不做繁复的处理,充分利用徽州地区深色的杉木、樟木与梓木等,以及青灰色的石料、冷白的石灰、红色的黏土资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为徽派建筑色彩搭配原色,不但使得成本降低,而且能展现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审美观念。在对于原有色的保護上,例如木材表面仅仅涂上一层清漆,以保持材料的耐久度,增强表面的光洁度。经过岁月流逝、风雨剥蚀,外墙表面的石灰雕琢出自然的泼墨般的花纹,极富有历史的沧桑感。这种徽派建筑色彩美学所展现的自然的颜色和肌理之美,充分显示出有机的张力和美感,呈现出超逸不俗的艺术效果。其将时间与空间交互凝练,让建筑物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拉开画作的长卷,大美至简,师法自然,对于现代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二)韵律对比,妙境交融
在建筑造型艺术中,色彩的冷暖、浓淡、明暗、强弱、虚实、纯度等都可以构成不同的韵律感。韵律是色彩构成美的更高境界,它具有多样的变化,且能体现出空间内在的秩序。徽州村落在山水与大地之间,白云碧嶂、翠野清溪的环境,为“水墨丹青”的建筑铺上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底色”。远观时,山有实色而建筑淡雅为虚;走进建筑群落,描边的“黛瓦”错落有致地跃于眼前,在与天相接、连块成面的“粉墙”间勾勒出建筑的风骨,强烈直接的黑、白色彩形成简单鲜明的色彩强弱与面积对比,给观者以一种地域人文历史的震撼美,更体现出徽州居民的审美取向与精神追求;步入建筑室内空间,为冲淡大面积黑、白、灰颜色的冷调感,以明度较低、色调温暖的木色搭配冷色灰调,呈现出空间冷暖相交多元色,在相同或者相近的基调下,采用有差异性的色彩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其窗户、梁柱、墙面、雕刻等部位的不同面积比例的冷暖色调相互调和,又与立面基调对比,富于变化的韵律感,构成具有很强地域性的建筑内部色彩。徽派建筑注重色彩韵律对比,利用环境色彩、点缀色彩同主体的黑白交融,丰富整体建筑色彩的对比关系,给观者以艺术构成之妙、韵味无穷之感,以及精神上的美感体验。
(三)天人相通,以无为本
徽派建筑色彩上表达出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意蕴,正如新安学派诗人们多与山水相亲,置身于自然之中而道缘自来,融入春花秋月里而天理自现,自此天人之间相互通融。如徽州新安学派王炎曾言“祗应胸次有阳春”“摆落浮名莫绊身”,这种“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的自然超俗、不为浮名,同样也体现在建筑色彩使用上。
徽派建筑利用现存的水体、植被以及地形地貌景观,注重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春季金黄的油菜花田、夏季绿意的荷塘清泉、秋季满山的姹紫嫣红、冬季雪白的云海奇松等美景,烘托出鳞次栉比、端庄有序的建筑群,以其素白墙面搭配精细的灰色砖雕,黑白相间,繁简相称,和谐而自然,宛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光影将各种美景映衬到粉墙之上,借壁为幕,虚实交织,构成一幅绝美的中国山水写意画。在室外空间中,大面积的粉墙能够很好地接受环境光;在室内空间中,家具陈设的色彩调和与环境相呼应,在四季的变换中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韵味,创造建筑色彩与环境浑然一体的色彩景观美学。在色彩的具体使用上,徽派建筑注重色彩面积的比例、形状、尺寸、空间等的秩序性与协调性,达到了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的效果,即便外部环境不断变换,建筑色彩也可相应随之调整,与其相互融合,正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观者在色彩的审美感染下,如同置身于天人合一的幻境之中,与徽州居民共同体验返璞归真的自然田园气息,完成对道的体悟,从而领会到造物的生意、生命的自在和自然的永恒。
概而言之,徽派建筑色彩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并受到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人文精神等主客观条件影响形成的。通过具有美学原则的色彩元素搭配,构成了我国乡土建筑中极具特色的徽派建筑,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性。徽州建筑群落以简单色彩的视觉美感体验,给观者以远离世俗的宁静自在,让观者不由自主沉浸其中,感受越过千年历史长河的心灵洗涤。
参考文献:
[1]朱永春.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方利山,汪炜.源的守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刘仁义,张靖华.安徽民居色彩成因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工业建筑,2010(5):146-148.
[4]赵飞.徽派建筑的色彩研究及其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4):160-161.
作者简介:
李嘉,硕士,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意材料与空间设计研究。
刘嘉欢,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