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谢亚平 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采访人:李叶 李杰
谢亚平,博士,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协理事、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设计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等省部级项目多项。
《设计》:何为可持续设计观念?可持续设计包括哪些方面?请分享下您对可持续设计的个人理解。
谢亚平:可持续设计观念的提出,是与具体的环境背景所关联的。1987 年联合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世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设计”,其当时是对丰裕社会下的过度设计和消费主义设计的考量,到如今可持续设计的价值引导已经从产品走向更宽广的场域。我认为当下的可持续设计应该是: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针对“环境、文化和经济”的代际传递目标,以生态多样性为内涵的设计观念。创新,针对资源效能优化、持续服务民众、具有参与性的设计策略与解决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多重发展需求的设计增益、效用与再利用的可持续,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的可持续,社会创新与区域发展系统等内容。
《设计》: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的教学特点有哪些?在可持续设计方面是否有所侧重?您个人关注可持续设计的哪些方面?
谢亚平:“设计原话语”,是理解川美设计学近十年发展的第一个关键词。第一层含义是突显本土设计文化意识的根性。自觉追溯设计的原生话语系统,立足于中国文化系统的根基,探索和认识当代中国设计思想和价值背后的源头与基础。只有汲取来自历史深处的原生动力,才能创造新的多元文化,进而参与创造和分享的全球化人类学术与文化。从设计践行中重构本土话语,隐藏着某种独特的、具有世界和人类普遍价值的文化之道与学术逻辑;第二层含义是强调设计与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区域价值创新的高关联度。川美立足西部,植根历史,将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现代可持续理念结合,建构中国原话语下的可持续设计理论体系。从大西部文化传承创新、大都市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大农村城乡统筹发展、大后方国防重器装备制造等复杂社会问题中,充分践行腹地智慧,建构中华文化下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体系,自觉运用设计这种“造物”行为和最有力的社会工具去主动探究时代精神和历史文化的足迹,做“创造意义”的新时代设计。
川美设计学科近十年发展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本土设计再造”。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滋养和孕育着本土变革的机遇。在城乡二元混生的腹地,应对国家重大战略,例如乡村振兴、产业转型、精准扶贫、民族发展等社会命题中理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也能践行与东部、中部不同的可持续模式。这种局部和区域经验的多样化和实验性能带来新的经验和可推广的模式,尤其借助新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契机,川美设计坚持设计的先导性和实践性,在应对新的社会变革和服务重庆与西部社会经济的重大急需问题上,从文化自觉意识、主动创新精神、交叉知识结构、整合研究能力四个方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德才兼备的创新型、研究型高素质设计人才。
川美设计近年来的三个设计研究方向与以上两个关键词有密切的关系。
第一个方向是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其研究领域:关注全球趋势,聚焦中国发展需求,植根本土文化智慧,融合生态学、材料学、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术资源,集合创新与绿色两大核心载体,形成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互向价值、绿色设计实践、绿色设计政策等研究领域。强调融汇文化、应用、发展,实现物的设计——生活方式设计——价值观建构的绿色与可持续设计有机结合。逐渐建构中华文化的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体系,突出文化可持续、生态可持续与经济可持续多元发展。近年来高层次的标志性科研项目不断涌现,特别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设计学界内带动了一大批跨专业学者的加入,成果丰硕。2013 年度,四川美术学院王立端教授领衔申报的国家首批艺术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正式获准立项。国家首次艺术科学规划重大招标项目,是国家设立的艺术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的研究项目,2013 年首次设立,全國共6 个项目中标。
第二个方向是创新设计与产业服务研究。关注西部发展新定位,聚焦重庆发展新需求,面向重庆自贸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研发设计、展示交易、服务贸易等产业领域,协同交通工具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数字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等专业,建立工业设计创新服务体系。注重艺术与科学融合,突出创新设计在产业服务中的先导与桥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设计赋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基于“文化、艺术、科技融合”的载人航天装备创新设计研究等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第三个方向是文化再生与西南设计研究。我所在的设计学的部分老师团队将设计文化研究更深入地介入到社会创新发展中,尝试汲取中国智慧,关注文化可持续,从美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视角活化传统设计,透析设计在物质和非物关系中的角色担当,丰富中华文化精神内涵,彰显中华文化审美风范,拓展设计学广义的研究领域。致力于国际视野下的西南民族民间设计研究,凸显传统活化与设计创新互鉴共进。重组设计文化新理念,突出文化可持续新主张,建构中国原话语下的设计话语体系,发挥腹地智慧的地缘文化优势。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是什么?实践中多涉及哪些领域?
谢亚平:可持续设计是应对当下及未来生存环境与人类需求矛盾的协商手段,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资源的最大价值以及保障不同主体间的使用公平,但是考虑到不同主体对于资源的占有程度以及开发能力的差异,以“设计”协调组织与优化资源的使用是必要途径。因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有效开发、公平使用与多方共建的原则。在实践过程中多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高频使用、高消耗与易浪费的领域,如生活中交通、食物等方面,这需要优化资源使用,进行有效开发。其二是区域相关、低关注与易流失的领域,如乡村手工艺、地方习俗等,此领域需要联动主创者进行共同开发、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设计》:中国传统工艺/ 设计是如何体现可持续理念的?现代设计师应当如何传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设计?
谢亚平:作为古代“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自古就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并表现出一种对至高“道”的存在的执着追求,进行工艺/ 设计创作的匠人们也将这种与天地自然共生的理念融入了器物哲学之中。如“物尽其用”的节源设计观,要求造物者能够进行审曲面埶,最大程度地利用和把握材料的特性,也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可持续性系统设计。因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上,把握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时,一是要继续弘扬天人相应的生存理念,破除西方的“人本主义”的设计思维导向,二是要深度挖掘文化的智慧与力量,以物的多维价值创造中实现资源的深层利用,如笔者分别参与的“大过中国年”展览和“造悟计划”学术平台等,最后进行文化资源开发的创新设计,对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较好地结合。
《设计》:您曾在一次公共艺术课中提到,“制随时变,生生不息。很难就手工艺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科学准确的定论。”您是如何在实践传统手工技艺过程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在现代社会主要面临哪些挑战?
谢亚平:在那一堂公开课中,“制随时变,生生不息”的提出,是基于从田野中观察到的手工艺存续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当时也提出相比于传统的未来,我更关注未来的传统。因而,这几年,我拓宽了手工艺研究的视野,将其从手工艺本体的研究中,转向到了乡村场域的系统设计中,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其存在的土壤中进行变革,为乡村的未来思考可行的发展方式,也就为手工艺留下了存续的火种。四川美术学院近年来参与了百项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规划和设计工作,通过艺术展览、在地教学、产业革新等方式,来持续改变乡村的内生动力。今天这些传统村落,在知识化、参与式、在地性的驱动下,艺术家、手工艺人与村民共同来对乡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今天的文化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为“制随人变,生生不息”。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它如何帮人类应对未来的挑战?
谢亚平:可持续设计是为了对抗世界性范围内资源的开发、使用、转化以及回收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其倡导的是一个在经济、环境、道德以及社会领域内的持续性价值创造和需求维持,从未来发展来看,其主要兼顾两个方面的探讨,其一是针对经济、环境社会的生态设计的实现,特别是随着《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出台,“碳达峰十大行动”为建构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其二是针对文化、道德等人文范畴的社会设计的实现,其更关注具体的社会问题与人们生活的日常,如乡村、社区的社会创新的生活设计等。这些可持续设计的弘扬和落实,一方面持续探索由设计带来的价值创造,激活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回收流程中的更大效能,缓解当前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引导的消费范式的建立,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以及浪费,以此在开源节流中帮助人类应对未来的挑战。
《设计》:国际上有哪些传统工艺与可持续设计协同发展的案例值得学习借鉴?
谢亚平:对于传统工艺,国际上较早展开了保护式的传承探索,特别是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使传统工艺的当代保护、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命题,各国也在积极推进活态传承的方法,总体来看,国际上对于传统工艺与可持续设计协同探索的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其一是基于材料创新而形成的产品可持续性模式,表现为材料的绿色考量或产品价值延伸,如意大利试酒师Maurizia Galvan,与意大利手工皮革艺术家Creazioni Salesi进行可持续性的葡萄酒概念包装设计,手工缝制废料皮革等,在使用结束后还可以作为装饰艺术品收藏,让传统手工艺在新的领域中继续迸发力量。其二是基于传承创新的学术展场的可持续模式,表现为手工艺品走上重要的学术舞台与国际展览,如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展,汇聚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手工艺人,一方面通过共同交流打造品牌效益,另一方面通过VR 等新的展览技术的使用,让舞台展示与手工艺体验相结合,在公教活动中宣传手艺的品牌力量,让美學价值成为一种美好生活的象征,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其三是基于社区创新的生活范式可持续模式,表现为手工艺成为新生活的一部分,如塞内加尔共和国的首都达喀尔,其在1961 年便推进了手工艺村的建设,引导高超手艺匠人入驻其中,传统村落成为艺术社区,纺织、陶瓷、珠宝等工艺及其店铺构成了社区的生活景观,将日常生活打造成为手工艺品的美学展场,在参观、体验与消费中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外的这些案例都展示出了传统工艺“从遗产到资源”的特质,这些由一个民族、区域民众共同生成的生活习惯,在今天通过可持续设计的转化,具有了更广阔的价值基础,值得学习与探讨。
《设计》:可持续设计的发展演变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为可持续设计提供了哪些新的方法和路径?
谢亚平:可持续设计的目标在于将资源进行更大程度的利用、转化与分享,新材料和新技术使这一过程的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使可持续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更高的整合组织力量。但总体来看,这一过程中依旧需要秉持着综合视野的考量,如20 世纪聚乙烯作为一种新型实用材料,在当时的视野下,被认为是改善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发明,但后来发现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热度极高的新技术,对当前的生活、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可持续设计也指出了多样的发展模式。其一,人工智能升维了人类的观察视角,能够更为深入、广泛地了解事物的特性、能力等,在可持续设计中发挥更高的效率。其二,人工智能精确了转化需求,为可持续设计过程中的材料配比、人事组织、产品效用提供了精确化的数据要求。其三,人工智能丰富了设计参与及反馈的形式,在实时交互、数字孪生、测算模拟以及沉浸式体验中,可持续设计能够充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研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设计考量,持续优化可持续设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