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彦,纪 峰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带动了全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通过数字采集、处理与传播等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加丰富的手段。 与此同时,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曾多次提道: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点工作。 大运河苏北段是京杭大运河全线中等级最高、运量最大的航段,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运河苏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文章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宿迁市,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以期能较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大运河苏北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1]。 因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宿迁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 项,省级21 项,市级112 项[2]。近年来,宿迁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认真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建立了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完成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等基础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为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按照江苏省文化与旅游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全面实施宿迁市境内省、市级非遗名录项目数字转化,数字化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成立数字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文字、视频、图片、音频四个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分步推进数字化保护工程。 对宿迁市内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纸质图文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完成超200GB 存储数据资料的录入;对活态非遗项目实施动态记录,如配备便携式摄像机在周末书场、春节书场和集市书场对区内苏北大鼓、苏北琴书等传统曲艺项目进行动态记录存储等。 对曲艺原有老唱片进行数字化恢复,对手工技艺项目进行分类记录,不断完善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常态化。 完成沭阳县新河镇、泗洪县半城镇等5 个文旅特色小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整理完善有关材料,完成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保护单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近年来,宿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强化顶层设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制度保障。 以宿迁市文化广电与旅游局(简称:宿迁市文广新局)为依托,进一步健全并完善了国家、省、市、县“四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3]。 在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认定并命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31 个,并大力开展非遗专题培训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地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认真做好省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评估工作,4 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获评2020—2022 年度传承活动评估优秀等次。 同时,宿迁市文广新局印发了《宿迁市“乡村书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建成“乡村书场”50 个,打造“春节书场”“运河书场”等特色书场品牌,组织非遗传承人为老百姓免费表演移风易俗等内容[3]。
近年来,宿迁市政府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力度,充分抓住传统节日,举办皂河庙会、非遗年货大集、非遗美食节等非遗展示活动,创建了“宿秀千技”非遗服务品牌。 积极利用文化云、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组织剪纸、烙书、糖画、泥塑等传承人开展线上“微课堂”,组织乾隆贡酥、泗阳膘鸡等非遗产品开展线上展示售卖活动,让广大群众“云端”感受宿迁非遗魅力,拓展非遗宣传展示渠道。 深入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皂河龙王庙会”项目入选江苏省的“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 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暨“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业务培训班等方式,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曲艺人才薪火计划”,在宿迁市文化馆常年组织“苏北琴书”“苏北大鼓”项目“师带徒”培训活动。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运河宿迁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尚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化保护停留在数字采集阶段,数字处理与传播等活态传承机制尚未建立,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机制不健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意识较为淡薄。 大运河宿迁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而道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文化部门、传承人、社会组织等相关单位及人员的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实施。 纵观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成功的案例,拥有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机制是他们成功的前提与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机制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机制两个层面。
政策保障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基本制度保证。 通过对近年来宿迁市政府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文件进行仔细梳理,不难发现,政府尚未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专门性文件,只在个别文件中提到“数据赋能”“大数据”等字眼,但系统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政策机制是缺失的。 在采访宿迁市文广新局相关工作人员时,这一点也得到了证实,同时也从侧面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意识淡薄,使得当前宿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从根本上缺乏制度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机制主要包括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和数字传播五方面(图1)。 经过实地调研与走访,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机制不健全,数字化保护工作目前停留在数字采集阶段,数字储存、数字处理程度不高,数字展示与数字传播尚未开启。 由于缺乏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机制,政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投入不足,加之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记录、多媒体档案大多形成时间较早,视频质量较差,数字化处理与传播步履维艰[4]。 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仍局限于单一的线下或线上展览形式,缺乏对3D、VR、行为捕捉等数字技术的引入和建设,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效果与艺术表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实施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充足的专项资金与先进的数字技术,人才、资金、技术三者缺一不可。 实地走访调研不难发现大运河宿迁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较为薄弱,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专业人才队伍,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与传承专项资金,大数据、数字交互等先进的数字技术更是严重匮乏。
首先,专业人才队伍的严重匮乏。 在实地访谈过程中,课题组了解到目前非遗从业者特别是传承人普遍缺乏数字科技知识和背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遗利用数字化创新发展的进程。 与此同时,课题组走访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了解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化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是非常少的,能够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表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量较大,这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举步维艰。 此外,通过对这些文化工作者的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是从其他文化工作单位调过来的,普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相对应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5]。 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导致了数字化工作推动进展缓慢。
表1 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单位人员数量(部分)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严重短缺。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补贴以及传承人自有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缺乏社会资本的关注与金融支持[6]。 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但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宿迁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以专项资金为主,主要用于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因此,由于缺乏专门的数字化资金,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难以得到充足的保障。
最后,数字化技术严重匮乏。 由于缺乏专项资金,目前宿迁市的数字化设备局限于单反相机、录音笔等常规性设备,以录像、拍照等记录为主。 在数字化产品方面,以视频、照片及录音等记录形式为主,并以文件夹管理的形式进行保存,在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方面缺乏面向大众的人机交互性、趣味性产品。 在数字资源管理方面,除部分国家级非遗项目按照文化部要求进行规范采集和上传外,大部分资源彼此间相互独立,所含资源无法得到高效的互通共享,同时已采集的数据资源存在数据冗余及数据混杂的问题[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脉相承的两个概念,既要重视保护更要注重传承,唯有传承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延续下去,从这个角度而言,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心任务。 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需要将重心放在数字化开发、数字化应用与数字化传播三个方面。数字化开发与应用旨在运用大数据、3D、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非遗的特点和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开发出多元化的数字化产品,通过对这些数字化产品的传播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到非遗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实地走访调研不难发现,大运河宿迁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重保护、轻传承的问题。 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数字化采集和记录手段较为落后。 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大多采用拍摄照片为主、录音录像为辅的方法,记录方式较为单一。 单一的记录方式不利于非遗的数字化开发与应用。 在非遗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层面也停留在网站的展示,无法实现非遗数据资料的共享共通。 其次,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精湛技艺和文化内涵的理解较为缺乏[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重要的是对非遗背后文化内涵的延伸与传承,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不仅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进行高保真记录,还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解读,并以合理的方式呈现在数字化作品之中。 要鼓励非遗传承人在保护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推动非遗创新性应用[9]。 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渠道较为单一。 传播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陪您过大年”的线下活动来进行传播,展出手段仍然停留在陈列阶段,缺乏信息技术、模拟技术、影像技术和互动技术,难以引起参观者的共鸣。 在新媒体传播渠道方面,虽然建立了官微、官博和官方网站,却没有及时更新信息,未能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渠道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
大运河宿迁段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治河咽喉、漕运转轴,因古运河积淀的历史文化而兴起的水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缀成一条熠熠生辉的文化长廊。 但囿于工作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人才、专项资金和专门的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停留在数字化采集初级阶段,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尚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化开发与应用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提出,大运河宿迁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迎来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全新发展阶段。 因此,宿迁市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宿迁市文化主管部门要统一规划、积极谋划,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和专业化人才引进,统筹推进大运河宿迁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