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2024-01-18 21:58周成张正茂
中华魂 2024年1期
关键词:力量群众

周成 张正茂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的要求。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群众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和推动者。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既是加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使命,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党的群众组织力就是党通过动员、宣传等各种方式,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党的政治目标的能力。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來说,人民群众是党的坚实基础和力量依托,是党能够战胜风险挑战、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党长期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党未来发展目标的深刻把握。

首先,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传承。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强调无产阶级要依靠群众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指出历史不是由“最威严的笔”写成的,而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无产阶级要实现宏伟的政治目标,必须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力量。列宁进一步指出:“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为什么要组织群众和怎么样组织群众”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为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其次,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对党长期奋斗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人民群众中蕴含着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无穷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深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深知“六亿神州尽舜尧”,创造出“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生动画卷,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深知“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自觉地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调以人为本,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深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推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可以说,把群众组织起来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制胜之道。

最后,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是对党未来发展目标的深刻把握。我们的目标越远大,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汇聚起全民族智慧和力量。党的二十大确定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新部署和新安排,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但是前进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风险挑战,布满荆棘坎坷,面对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创伟业的磅礴之力;必须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才能凝聚起各方面的力量,使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奋斗。

第一,要凝聚起人民的思想共识。凝聚思想共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没有共同的意志,也就没有统一的行动。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而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精诚团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踔厉奋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显著的政治优势。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全面抓好农村、社区、机关、学校、医院、国企、“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确保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全面升级、全域进步,将基层各领域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团结凝聚亿万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要发挥协商民主的优势,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通过协商有效化解分歧,形成思想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

第二,要满足好人民群众需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邓小平也强调:“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不仅需要以美好的目标愿景提振民心、鼓舞士气,更重要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解决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群众才能听从党的号召、紧跟党的步伐、接受党的领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切切实实、可知可感的,体现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因此,要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加强社会建设,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第三,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線,成为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一要站稳人民立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站在人民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倾听百姓的呼声和建议,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始终做到以百姓心为心。二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自觉“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在增强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广大群众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三要创新群众路线的方式。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管网用网的能力,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走好新时代的网络群众路线。

第四,要发挥好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践行初心使命,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吸引群众,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要继续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感召群众。一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塑造良好的政党形象。要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二要坚持以上率下,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高级干部一旦犯错误,造成的危害大,对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大。”领导干部要作表率形成“头雁效应”,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勤勉工作、忠诚为民,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广大党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立足本职岗位把每一项工作干好,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人民是党的根基所在。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力量源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提升群众组织力,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汇聚起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特质,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力量群众
自然的力量
坚持的力量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麦唛力量 (一)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孤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