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欣,王 静,王世超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2021 年1 月,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具体行动[1]。2021 年6 月,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央文明办共同出台《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丰富内容形式、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服务管理和强化保障措施六个方面为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工作提供了指引[2]。
生态环境科普志愿服务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志愿服务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3],也是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高校肩负着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辐射和示范作用[4],带头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引领志愿服务,努力当好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5]。
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作为当代青年参与最广泛、最自觉、最主动、最喜爱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其实践育人的优势,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6],广泛开展以高校青年为主力军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主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本次调研涉及38 所云南高校,其中,本科高校27 所,专科高校11 所;在昆高校26 所,非在昆高校12 所。共收回有效问卷992 份,高校大学生(含研究生)939 人,占94.66%(其中一年级占53.14%,二年级占27.69%,三年级占15.12%,四年级占2.98%,研究生占1.06%),高校教师53 人,占5.34% ;男性占比为32.76%,女性占比为67.24%。
总体来看,研究数据覆盖面较为广泛,且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样本学校占全省高校的46.34%,覆盖全省16 个地州,涵盖了本科和专科、公办和民办、在昆和非在昆高校。
表1 抽样调查数据分析表
1.3.1 认知水平调查情况
认知水平调查主要包括政策熟知程度、主体内容知晓程度、参与意愿、现有项目的形式类别等四个方面。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1.47%的参与者非常熟悉相关政策,多数参与者只是了解一些。所有调查参与者所选择的主体服务项目均超过了50%,呈现较为明显的选择盲目性。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的参与者占比达到89.82%,表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已经开展的项目主要涉及社会实践服务占77.45%、理论政策宣讲占66.33%、生态科普教育占64.31%。
1.3.2 能力水平调查情况
能力水平调查主要包括技能储备情况、专业培训情况、志愿者动机能力等3 个方面。调查参与对象普遍认为政策素养、专业知识、语言技巧、文化知识等技能比较重要,其中政策素养占比最高为84.48%。共青团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相关培训被认知最多,但是仍然有16.13% 的抽样对象表明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志愿服务培训。参与动机和能力方面,有83.77% 的参与者认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可以增加自身社会阅历和丰富实践经验,有75.40% 的参与者认为沟通协调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最大。
1.3.3 组织运营调查情况
组织运营调查主要包括环志愿服务团队情况、活动开展情况、指导培训情况、服务地域范围等4 个方面。有85.28% 的参与者表示学校有环保类学生社团,有64.62% 的参与者表示学校已经成立有专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团队。有66.93% 的参与者认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良好。有50% 以上的参与者表示有专业指导教师开展相关专业培训。绝大多数志愿服务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校内、周边地区以及所在的州市县。
1.3.4 项目培育调查情况
项目培育调查主要包括项目设计培育情况、项目可持续性、经费开支情况、项目设计培育难点等4 个方面。有54.33% 的参与者表示有专业组织和专家参与项目的设计培育,有52.82%的参与者表示且本校有实施超过一年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多数的参与者认为费用开支主要集中于活动物资、宣传物料、交通食宿和技能培训等方面。项目设计培育的主要难点是:专业技术指导占66.94%、活动经费保障占61.29%、专业师资力量占55.95%、形式内容设计占52.62%,实施对象和地方遴选占51.51%。
1.3.5 服务效果调查情况
服务效果调查主要包括志愿者感受、活动受欢迎程度、对实践育人的促进作用等3 个方面。有75% 的参与者认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民共同参与,有超过60% 以上的参与者均认为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有56.75%的参与者认为本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比较受社会的欢迎,有30.65% 的参与者认为非常受欢迎。绝大部分参与者认为志愿服务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发挥其专业技能。但仍然有65.65% 的被调查者反映,高校开展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1.3.6 权益保障调查情况
权益保障调查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工作奖惩、条件保障、主要风险点等4 个方面。有54.03% 的参与者表示学校已经制订有相关的规章制度。有65.32% 的参与者表示学校会通过综合素质测评、第二课堂学分、志愿服务证明等方式给予奖励认可。有超过50% 的参与者表示学校会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交通、餐食、住宿、保险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大部分参与者普遍关注4 个方面的风险,其中不可预见自然灾害占63.21%、户外安全隐患占58.37%、交通安全隐患占57.46%、民族地区意识冲突占46.17%。
图1 调查问卷问题层次分析框架图
云南高校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思想意识、志愿服务技术能力、服务项目设计培育、服务项目运营管理、志愿者权益保障、校地协同配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一定程度限制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快速发展。
宣传教育不够深入。云南高校广泛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7],但主要聚焦于宏观思想理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特别是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展志愿服务方面的宣传教育存在覆盖面不够广和程度不够深等问题。
理论宣传与实践教育结合度不够。部分高校生态环境理论的学习宣传更多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一部分,对于指导大学生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践工作发挥的作用不大。特别是生态环境学习成效很少转化为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培育思路,更缺少对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践项目的理论支撑。
主人翁责任意识不够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是农林类高校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8],是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专业学生应该研究的工作,是志愿服务学生组织和环保类学生社团应该开展的活动,这种片面认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校师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主人翁意识还有待提高。
对其科学性认识不足。多数大学生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基础性、单一性、重复性的层面,而多数志愿服务项目还局限于传统意义的环境卫生整治、环保政策宣传、环境污染调查等方面,并未从科学内涵和科技发展层面认识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实践性,导致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效果和育人成效方面大打折扣。
缺乏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撑。全省各级各类高校在生态环境理论宣传教育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在相关学科建设和科研技术方面的差异性比较大,特别是缺乏生态环境相关学科的高校,在第一课堂理论对第二课堂实践指导方面短板比较明显,就显得捉襟见肘,导致志愿服务项目的科技内涵受到限制,从而影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普遍缺少规范化培训。各高校几乎都会开展针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类培训,但在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方面还有待提升,且很少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培训机制。现有培训涉及志愿服务通识技能技巧居多,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能明显不足,从而使多数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的技术内涵不够高。
项目内涵理解不够透彻。由于各高校对相关制度政策学习不够深入,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核心内涵理解不够全面透彻,导致实际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局限于一些难度和层次较低的内容形式,未能聚焦理论政策的深层次解读、专业知识的科学普及、低碳方式的行为引领,以及技术含量更高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国内的交流合作等。
项目前期设计缺乏科学性。多数云南高校是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服务短期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项目设计,缺乏从可持续发展和成果培育的角度出发进行长远规划,同时未能将实践育人目标、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发展有机融合到志愿服务项目的前期设计中,导致项目本身的科学技术含量有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非常有限。
项目培育缺乏基础性条件。云南省高校缺少能够长期稳定运营、实践育人功能显著、服务地方效果良好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多数高校在项目培育过程中普遍面临缺乏专业技术力量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基础建设薄弱,项目运营发展缺少可持续性规划,各校重视程度不一和项目经费投入不稳定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发展。
缺少常态化运营组织。云南大部分高校依托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生社团等团学组织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契机组织实施志愿服务活动,校内团学组织在运营志愿服务项目方面存在明显的专业短板,特别是在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的关注程度会有所减少,导致项目的可持续性受到一定影响。
社会拓展程度不够高。云南高校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开展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一般是每年更换一次内容形式和服务地点,很少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升级转化,利用非假期在周边社区和当地社会环境中开展,导致项目的拓展应用不够,也不利于项目的升级发展。
项目运营缺少统筹谋划。云南大多数高校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在前期设计过程中缺乏校内活动与校外服务相结合、假期实践与学期活动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等方面的统筹谋划和系统设计,导致高校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的应用性不强、延续性不够、影响力不大、参与面不广。
项目风险评估不足。云南高校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虽然非常强调安全意识,但更多局限于传统社会实践的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等。对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隐患风险预估不足,特别是在理论政策解读的准确性、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社会监督的敏感性、实践活动的实施性、对外合作的安全性等方面缺少深入思考和提前预判。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由于校内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不够完善,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认定激励机制。现有认定方式还停留在“加分+证书”的传统模式层面,对于未来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高校忽略了组织文化对志愿者的内在激励作用,特别是组织荣誉文化和个人荣誉体系建设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育人实效有待提高。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在专业融合、项目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收获有限,特别是服务项目技术含量偏低的情况下,志愿者缺少技术性和专业性的历练,同时,大部分志愿者无法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的延展性活动收获更多经验,导致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育人实效还有差距。
校地合作联动机制不健全。云南省高校与地方共青团的合作发展迅速,但是深层次组织化的合作相对较少,特别是通过合作平台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的并不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发展。
项目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由于在项目设计前期缺乏深度调查研究,没有将当地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融入实践活动中去,导致志愿服务项目与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产学研发展的实际成效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存在“自娱自乐”“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现象。
第三方组织参与度不够高。绝大多数志愿服务项目的参与主体都是高校团学组织和在校师生,一定程度上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服务项目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政府部门、社会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的参与度很低,导致项目在利用社会资源提升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高校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推动宣传教育常态化,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逐步建立宣传教育进课堂、进宿舍、进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利用线上线下的宣传平台矩阵以及不同场景和时间节点,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分散式和集中式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组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组织、聘请校内外专家、设计课程体系等方式,逐步完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基础性能力培训,并纳入共青团第二课堂学分进行管理。组织开展骨干志愿者专业能力培训,从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选拔一批生态环境骨干志愿者。
加强对环保类学生社团的建设与指导,构建校内校外组织化运营模式,为学校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发挥人才供给、活动执行、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组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专业团队,遴选相关专家作为专业团队的指导教师,开展专业化培训、设计培育服务项目,组织开展日常活动等。
邀请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参与项目前期设计和后期培育,不断提升志愿服务项目的科技内涵。掌握当地社会发展现状,提升与当地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不断提高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效性。从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经费支持、时间空间、安全保障等方面全方位评估项目的可实施性,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办法,从志愿者遴选、培训、上岗、考核、奖励等方面规范高校志愿者的管理。提高志愿服务活动保障水平,确保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系统谋划各类安全保障措施,从政治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给予志愿者必要的保障。
高校和地方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和相关企业应建立多方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在志愿服务核心技术研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化运营、企业社会资源供给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