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偏瘫步道设计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设计标准化偏瘫步道进行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下肢运动功能、肌力分級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肌力分级、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偏瘫步道设计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康复中可提升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肌力,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标准化偏瘫步道设计,脑梗死,康复训练,依从性,肌力,生活自理能力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2.061
脑梗死是由于缺氧、缺血造成的局限性脑组织坏死,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溶栓治疗,通常轻症患者的预后较好,但重者患者可危及生命[1]。偏瘫作为脑梗死患者的高发并发症,通常是由于患者脑神经功能受损所致,患者完全丧失运动功能,且肌力水平较低,具有较高致残率[2]。临床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长期保持卧床可引发肌肉萎缩、关节僵硬[3]。有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稳定期的脑梗死患者需给予尽早康复运动干预,从而促进各系统生理功能兴奋,最终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恢复。但目前临床对于脑梗死的早期运动指导以被动运动居多,患者运动依从性不高,因而运动锻炼效果不佳。本研究根据正常人的行走姿势设定难度较低,且极易掌握的趣味性偏瘫步道,并将其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康复运动中,效果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38例,女11例;年龄为42~86岁,平均(57.28±5.51)岁;偏瘫部位:左侧24例、右侧25例;研究组男34例,女15例;年龄为45~85岁,平均(57.88±5.62)岁;偏瘫部位:左侧28例、右侧21例。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指标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初次发病;合并一侧肢体偏瘫;患者病情稳定;具有正常交流能力;均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意识模糊;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病变;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骨关节系统疾病。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干预人员在患者病情平稳后指导其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桥式运动指导、上下肢功能训练等,干预人员将每个动作进行分解指导,发放脑梗死相关知识手册,并建立微信群,在群内发送康复锻炼指导视频,以供患者随时随地学习观看。此外,嘱咐患者家属每日督促患者完成相关康复训练。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设计标准化偏瘫步道进行康复训练。设计方案包括以下两部分:(1)设计步道。干预人员根据正常人行走步态特点,分析行走过程中的肌肉、关节协调运动情况;然后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姿势情况,并最终设计脚掌图案长度为28 cm,步长为60 cm,跨步长为120 cm,步宽8 cm,斜偏角6.75°。共设计20步脚掌图案,总长9 m。步道内侧脚掌外缘离墙壁25 cm。在病区走廊的两端沿安全扶手共设置2条步道。(2)制作脚印及导语标识。根据上述步道设计脚印图案,并设计导语标识(45×30cm),制作两张文字贴纸标识,分别为“偏瘫步道”及“一步一个脚印”,所有标识均使用PVC自粘地贴,厚度为1.04 mm,底色为绿色,文字为白色。(3)具体干预方法。干预人员评估患者偏瘫下肢肌力,在评分为4级及以上后实施偏瘫步道步行锻炼。干预人员在患者各生命体征平稳,情绪稳定后,协助其穿着统一偏瘫专用踝足功能矫正鞋,并指导其根据偏瘫步道迈步,嘱咐患者搭扶墙边扶手以确保在行走时身体的平衡性,在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时不断纠正其错误步态。锻炼频率为2次/d,在首日锻炼时间为15 min/次,随后每日锻炼时间增加10min,最终增加至45 min/次。患者每次步行锻炼后由干预人员记录具体时间及步数,每日肌力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1)康复锻炼依从性。依从性优:每天均遵医嘱完成康复锻炼;依从性良:每天训练2次,累计训练时间达目标50%及以上;依从性差:每天训练1~2次,累计训练时间不足目标50%。(2)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价训练后下肢运动功能,共7项内容,17个条目,每个条目0~2分,总分0~34分,评分越高则下肢运动功能越好。(3)肌力分级。1级:肢体无法活动,肌肉存在轻度收缩;2级:肢体无法离开床面,仅可在床上水平移动;3级:肢体可离开床面,难以抵抗阻力活动;4级:肢体可抵抗一般阻力活动,但低于正常水平。(4)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包括进餐、大便控制、小便控制、修饰、用厕、吃饭、转移、行走、穿衣、上下楼及洗澡等10项内容,总分为0~100分,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21~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46~70分为中度功能缺陷,71~99分为轻度功能缺陷;100分为完全自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 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康复锻炼依从性
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93.88%(46/49)优于对照组71. 43%(35/ 49)(P<0.05)。
2.2 下肢运动功能
训练后,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27.02±3. 51)分优于对照组(23.97±3.74)分(P<0.05)。
2.3 肌力分级
训练后,两组肌力分级明显改善,研究组1级0.0 0%(0/49)、2级6.12%(3/49)、3级14.29%(7/49)、4级79.59%(39/49)优于对照组1级10.20%(5/49)、2級16.33%(8/49)、3级24.49%(12/49)、4级48. 98%(24/ 49)(P<0.05)。
2.4 生活自理能力
2.4.1 大小便控制、修饰、用厕以及吃饭能力
训练后,两组大小便控制、修饰、用厕以及吃饭能力评分明显提高,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4.2 转移、行走、穿衣、上下楼以及洗澡能力
训练后,两组转移、行走、穿衣、上下楼以及洗澡能力评分明显提高,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 论
脑梗死患者发生偏瘫与机体神经系统受损相关,高位中枢受损而无法有效控制低位中枢的活动力,引发神经中枢反射亢进,最终引发肌肉组群间失调,丧失平衡,因而造成姿势异常及功能异常情况。脑梗死偏瘫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的躯干控制与其日常活动能力相关,对此类患者不仅需实施有效治疗,且需指导其进行有效步行运动锻炼,从而显著提升其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但传统干预措施通常更注重患者患肢的功能康复训练,而会忽视对于健肢功能的维护。在本研究中对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实施标准化偏瘫步道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此次研究观察到,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应用自行设计的偏瘫步道可显著提升其锻炼依从性。分析原因认为,本研究所设计制作的偏瘫步道具有运动难度低、实际操作简单、趣味性强等特点,通过设置好的步道能够给予患者更清晰的定位,让患者更易获得进步的目标,患者根据干预人员记录的步行情况能够更直观看到自身康复锻炼效果情况,从而不断提高运动康复的信心,提升其内在驱动力。此外,其他同病种的患者能够共同参与步行训练,互相鼓励和支持,最终可有效提升其锻炼依从性。此次研究观察到,训练后,两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肌力分级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应用自行设计的偏瘫步道可有效改善患者肌力水平及下肢运动能力。分析原因认为,偏瘫步道设计包括患者步行训练及简单认知两部分,患者根据设计好的偏瘫步道进行步行训练能够以正常步行替代分解动作训练,通过健侧肢体搭扶墙边扶手逐步完成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对肌群的控制力,从而控制步行姿势,正确完成步行运动;通过简单认知任务能够帮助患者在步行运动中不断学习正确步行姿势,最终有效改善其肌力水平及运动能力。此次研究观察到,训练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提高,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脑梗死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应用自行设计的偏瘫步道对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显著效果。分析原因认为,患者通过有效步行康复运动能够避免创伤被动运动量不足的缺点,且步行训练循序渐进。同时本研究所设计的偏瘫步道,内侧脚掌外缘相距墙面有足够宽的距离,患者在行走时可避免碰到墙面,且步道沿走廊扶手,患者在步行运动时可随时停靠休息,从而可充分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步行运动训练的效果,最终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标准化偏瘫步道设计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康复中可提升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及肌力,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露,沈晓明.系统化康复干预方案对脑梗死患者肌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3):190-193.
[2]韩冻,夏文广,张阳普,等.悬吊训练结合镜像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1,16(4):234-236.
[3]李昭莹,李炯伟,杨然,等.调督舒筋手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躯干功能及血管新生因子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26-1531.
作者简介
李丹,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脑梗死护理。
(责任编辑:刘宪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