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健全的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可以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包含机构、人员、课程体系等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对学前教育改革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样也存在着标准体系尚需完善、标准质量有待提高、标准效力层级较低等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在教育标准化背景之下,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为导向补足短板、以多种举措提升学前教育标准质量、以保障机制提升学前教育标准效力层级,促使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教育标准化,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困境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2.048
教育标准化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构建包含各级教育的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具有极强的积极意义。在学前教育领域,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育水平,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但是目前而言,我国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困境,阻碍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因此,针对现存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 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十四五”期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是学前教育与我国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未来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首先,学前教育标准化是构建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学前教育的标准体系建设可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在保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其次,“标准”是构建教育体系的基础。“标准建设”要求学前教育标准的实现,需要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依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学前教育相关标准,从而实现学前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
2 我国学前教育标准体系的主要进展
我国现行的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可以大致分为6个大类。(1)学前教育机构硬件标准。托育机构服务0~3岁幼儿,幼儿园服务3~6岁幼儿,我国针对这两种机构进行硬件标准建设。在幼儿园及托育机构硬件标准方面,推出《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幼儿园建设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等标准化文件。(2)學前教育机构软件标准。其中包含人员配备以及人员专业素养标准。人员配备层面推出《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两个标准性文件。在人员专业素养层面,推出《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两个文件。(3)学前教育机构内部管理标准。推出《幼儿园工作规程》以规范幼儿园内部管理。(4)学前教育机构课程体系标准。其中包含保育与教育两个方面。保育方面,推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两个文件;在教育方面,推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两个标准文件。(5)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两个文件对政府督导工作进行规范。(6)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包含职前培养和教师资格标准,推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文件,对幼儿园教师与园长资格提出要求与规范。
3 我国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困境
3.1 标准质量有待提高
2 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之中均指出:要“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因此,我国学前教育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大体完成。但是由于制定时间较早,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标准的可操作性有所降低。部分标准没有结合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与修正,以至于标准的规范作用与引导价值难以体现。
3.2 标准效力层级较低
学前教育标准是否能够实际产生影响,其影响因素除标准体系自身的完整性与科学性之外,效力层级所具有的权威性以及强制性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保障,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来说,标准实施能否得到保障,保障是否稳定,也对标准实施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标准实施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在保障目标实现层面,政策配套资源不够健全,影响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4 教育标准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标准体系构建策略
4.1 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为导向补足短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幼儿园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规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保障幼儿正常、安全、健康地成长。因此,学前教育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幼儿健康,而且还关系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健全我国学前教育标准体系。首先,需要以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导向,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1]。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需要积极健全学前教育领域的标准,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通过构建以“课程+教材+评价体系+评估体系”为特色的学前教育评估机制,完善学前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建立学前教育领域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的动态监测机制。其次,可以明确幼儿在幼儿园的身心发展水平,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教育的需要。同时,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幼儿发展标准。
4.2 以多种举措提升学前教育标准质量
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能够规范学前教育的实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标准的质量是重点核心,只有保障质量,才能够真正推动学前教育发展[2]。首先,需要提高标准研制机构以及人员的专业性,立足于科学的精神以及专业素养,让标准符合教育需要。其次,需要推出动态学前教育标准修订机制,结合当下的社会需求以及教育需求,及时对标准进行更新。最后,我国需要加强学前教育标准顶层设计,完善体系框架,并进一步划分类别与维度,确定清晰的结构与层级,避免出现结构失误。
4.3 以保障机制提升学前教育标准效力层级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学前教育标准体系,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奠定基础。首先,我国需要重视标准化在学前教育增量提质以及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的价值与作用。制定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种底线标准,提高关键性的学前教育标准效力层级,比如:保育教育、人员、经费投入等标准。其次,需要完善配套资源,使政策进一步落实,加强权责划分,保障资源供给充足,使各个部门加强沟通,保障权力与责任更加明确,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标准实施保障机制[3]。另外,可以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与评估机制,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5 结 语
综上所述,加强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对此,需要以学前教育改革为导向,采取多种举措提高学前教育标准质量,完善保障机制提高学前教育标准效力层级,进而发挥体系的积极作用,推动学前教育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雯雯.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0):52-54.
[2]陈冬梅,刘桂玲.走向集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向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1,37(9):66-72.
[3]胡马琳.教育标准化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进展、问题与完善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21(1):61-68.
作者简介
张淑霞,高级教师,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研究。
(责任编辑: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