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 生效对国际服务贸易影响作用研究
——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

2024-01-17 06:50张天顶张子怡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贸易协定引力增加值

张天顶 张子怡

(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 100872)

一、引言

21 世纪以来,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简称为GVC)治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GVC 分工大行其道的进程中,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进展缓慢,多边贸易体制日渐式微,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RTA)数量剧增,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

为整合区域内的多层次自由贸易伙伴关系,降低不同原产地规则带来的成本,东盟10 国发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其余5个成员国分别为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 近年来,服务贸易高速发展,增速超货物贸易,贸易额占比不断提升,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RCEP 作为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由贸易体系,在服务贸易方面做出高水平的开放承诺,采用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相结合、并逐渐向负面清单过渡的模式,对成员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

本文以1995 年至2018 年全球范围内66 个国家服务部门的双边出口贸易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性引力模型和反事实模拟方法,实证分析RCEP 生效对服务部门增加值贸易及福利的影响,并与中国加入CPTPP 进行不同情境比较分析。 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探究RCEP 生效对各国的经济影响,而横向比较来看现有文献进展更多关注贸易总量层面;其次,本文整合结构引力模型与反事实模拟方法,并使用泊松拟极大似然估计(PPML)方法进行估计,克服了传统CGE 模型参数设置较为主观的缺陷;最后,本文采用的是OECD-TiVA 2021 年最新版本的增加值贸易数据,该数据覆盖了1995 年至2018 年66 个国家和地区,这能够为RCEP 经济效应评估提供新近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

在国际贸易应用研究或政策评估研究领域,引力模型分析是基准的应用研究框架。 国内外学者对引力模型的研究,可以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两个方面展开回顾。 从理论研究来看,Tinburgen(1962)[1]首先将其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定量研究。 早期引力模型形式相对直观,认为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与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而与两国之间的距离(贸易成本的代理变量)成反比,解释变量均为可直接观测到的数据。 由于缺乏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许多学者认为其是纯粹的经验公式,对国际贸易研究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该局面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后得到改变,Bergstrand (1985)[2]假设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根据它们的原产地(即阿明顿假说)而差异化,在无摩擦的自由贸易前提下推导出了引力方程形式的贸易流量表达式。 Helpman和Krugman (1989)[3]等人则分别从垄断竞争模型、H-O 模型和李嘉图模型推导出引力模型,其理论基础不断被完善。 2008 年,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关键之年,Melitz 和Ottaviano(2008)[4]等学者将异质性企业与双边贸易流量结合在一起,引力模型被用于估计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该进展也极大增强引力模型在学术界的影响力。 近年来,Anderson 和Yotov(2020)[5]建立了关于贸易广延边际的动态引力模型,Adao 等(2020)[6]将引力模型推广至非参数框架中,在没有参数限制的情况下估计引力模型。

按照文献的主要研究目的,可以将引力模型相关实证研究分为两类:一是对经济变量(贸易政策、区域贸易协定、关税等)的影响研究;二是对引力模型估计方法的研究。 针对第一类实证研究,盛斌等(2004)[7]关注新兴国家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发现经济规模、双边距离、区域贸易协定以及贸易依存度依次是阻碍中国对其他贸易伙伴出口的主要因素。 周念利(2012)[8]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对发展中经济体的服务出口产生了积极的正向影响,且“南北型”区域贸易协定的正向影响远大于“南南型”。 针对第二类对引力模型估计方法的研究,我们以结构引力模型为出发点,阐述学界应对以下四大挑战的方法,也为后续研究进行铺垫。对于多边阻力项(Multilateral Resistances , MRs)不可直接观测的问题,学者们主张控制出口国-时间固定效应和进口国-时间固定效应来进行估计。 对于零贸易流量,尤其是本文所研究的服务贸易具有消费高度本地化、生产高度专业化的特征,使用传统的OLS 方法会造成零贸易流量样本的消失,Santos 和Tenreyro(2011)[9]主张用泊松拟极大似然(PPML)方法进行估计。对于双边贸易成本代理变量,Yotov 等(2016)[10]主张使用共同边界等一系列可观测变量。 对于贸易政策存在内生性,考虑到双边贸易成本在一般均衡(GE)分析中是至关重要的,Yotov 等(2016)[10]主张使用国家—国家固定效应来解决内生性问题。

针对RTA 经济效应,传统贸易理论认为RCEP 等超大型区域贸易协定(Mega-Regional Trade Deals, MRTAs)一方面能使本国产品或服务更容易地进入外国市场,另一方面能够通过降低价格、促进生产专业化、增加进口产品的品种、提高进口产品的质量等渠道使本国消费者和生产者受益(Lloyd 和Maclaren, 2004)[11]。 在对RTA 经济效应的定量分析方面,多数研究使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刘斌、赵晓斐, 2020)[12],该模型可用于评估贸易政策变化对生产、就业、消费和福利等方面的影响。 学术界较少使用结构引力模型的反事实模拟方法,原因之一是许多学者对结构引力模型作为反事实的CGE 模型仍持怀疑态度。 但引力模型能通过合理设定RTA 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动和模型参数,对RTA 的贸易效应进行更为精准的估计。 此外,结构引力模型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可以通过估计带有固定效应的方程来获取“一阶变动”。 Shepherd(2019)[13]在标准结构引力模型基础上模拟了MRTAs 对亚洲国家的贸易和福利影响,发现包括RCEP 在内的所有的MRTAs 都有可能给亚洲经济体的出口带来巨大变化,且对深化亚太地区价值链贸易有重大意义。 Oberhofer 和Pfaffermayr(2021)[14]同样使用引力结构模型来对英国脱欧的贸易和福利效应进行分析。

但长期以来,对RTA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货物贸易(赵金龙、郭传道,2021)[15],只有少数论文探讨RTA 对服务贸易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引力模型可能更适用于服务贸易:一方面,相比于货物贸易,服务产品更具差异化,具备引发垄断竞争的前提条件,在新贸易理论下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另一方面,服务消费本地化特征突出,即服务部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相对更短,这使得“距离”这一因素的地位上升。 从实证研究来看,国内外文献均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引力模型对服务贸易具有同样的解释力,且服务部门贸易流量与各自国家的经济规模正相关、与两国之间的距离负相关(周念利,2012)[8]。 Park(2011)[16]研究了RTA 对服务部门细分领域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输行业受益最小,商务行业受益最大。 齐俊妍和高明(2021)[17]的研究发现,出口目的地国家的服务贸易限制政策提高了进入当地市场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从而削弱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且大中型企业受负面影响更大。

但是,上述文献关注的均为区域贸易协定对双边总贸易量的影响,没有引入增加值贸易视角。 全球价值链分工已成主流,如何利用区域经济合作以提高本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 增加值贸易指标的测算方面,目前多数学者采用Koopman 等(2012)[18]、WWZ(2013)[19]、Borin 和Mancini (2015)[20]等方法对贸易总量进行分解(李清如, 2017)[21]。 张天顶(2017)[22]发现针对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增加值测算所隐含的测量误差相对突出,研究者们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进行增加值贸易等问题分析时需要审慎地对待研究结果。 Noguera(2012)[23]在引力模型中引入中间品贸易,使之更契合当今的全球价值链贸易。 Orefice 和Rocha(2014)[24]发现,RTA 的深度对全球价值链贸易有显著的促进影响。 杨继军等(2020)[25]根据RTA 的条款内容构建了衡量协定深度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协定深度能通过降低贸易壁垒和干中学效应对增加值贸易关联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三、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服务出口增加值的测算

考虑到样本期长度、国家数量和行业划分,本文所用增加值贸易数据来自OECD-TiVA 数据库。 本文选取发布于2021 年的最新版本,该版本提供了1995 年至2018 年66 个经济体、45个行业的增加值贸易数据。 同时,选取OECD-TiVA 数据库中GEXPij、DVAij两个贸易指标,保留服务业部门(代码26 至45)并根据双边贸易国家分别进行加总。

国家c 对某一特定服务行业i 的出口总额可以直接从ICIO 系统中计算出来,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GEXP_INTi,p,j表示i 国行业p 对j 国的中间服务出口总额,GEXP_FNLi,p,j表示最终需求服务出口总额,其中i 和j∈[1,..,N],i≠j。

根据OECD-TiVA 数据库的做法,我们将国家i 行业p 向国家j 的服务国内增加值出口DVAi,p,j定义为国家i 行业p 对国家j 出口的服务产品中由国家i 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价值,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Vi=[vi1…viK]是1×K 的行向量,表示i 国各行业p 的国内增加值,Bi,i表示i 国需求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的国内总产出。 GEXPi,p,j是一个K×1 的向量。

(二)模型设定

为探讨RCEP 生效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本文采用Anderson 和Van Wincoop (2003)[26]提出的结构引力模型。 模型基于n 个国家对不同原产地的商品具有常替代弹性(CES)偏好的假设,为多国环境下的贸易政策分析提供了一个易于处理的框架,是目前贸易文献中采用的标准方法。 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Xij为i 国对j 国的服务出口额;Yi和Yj分别表示i 国和j 国的总产出,Yw为世界的总产出;σ 为跨品种的替代弹性。 Anderson 和Van Wincoop (2003)[26]指出,国家间的双边贸易成本不仅取决于双边直接贸易成本tij,还与多边阻力项Pj和Πi有关。 双边直接服务贸易成本tij一般被设定为如下形式:

其中,lnDist 为两国之间的双边对数距离,RTA、Contig、Comlang_off、Colony、Comleg 和Comrelig 分别表示两国之间是否存在区域贸易协定、共同边境、共同语言、共同殖民史、共同法律起源和共同宗教信仰。

将公式(4)的双边直接贸易成本代入公式(3)中,并引入随机误差项,我们就得到了实证引力模型。 为解决异方差性与零贸易流量,Silva 和Tenreyro (2006)[27]提出使用泊松拟极大似然(PPML)技术来进行估计。 为解决区域贸易协定的内生性问题,Baier 和Bergstrand(2007)[28]建议使用面板数据,将时间维度引入模型。 此外,本文通过加入出口国—时间固定效应(γit)和进口国—时间固定效应(γjt)对各国特征进行控制,同时引入国家—国家固定效应(γijt)。 考虑到这些因素,本文最终采用以下形式的引力模型:

为了解RCEP 生效后各国服务出口额的变化,我们采用反事实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 遵循反事实模拟的标准方法, 使用国内和国际贸易的面板数据,对公式(5)进行估计,我们就可以得到相关的参数估计,进而构建基准情形下的多边阻力项。 为了解反事实变化的影响,我们构建反事实情况下的双边直接贸易成本,并将其作为约束条件,对模型(5)重新进行回归,即可得到有条件的一般均衡情形下的结果。 有条件的一般均衡意味着出口国i 产出(Yi),进口国j 支出(Ej)保持不变,但两国间贸易政策的调整会引起多边阻力项(Πi,Pj)的变化,继而使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发生改变。

全禀赋一般均衡将出口国产品出厂价格(pi)、出口国产出(Yi)和进口国支出(Ej) 内生化,即外向多边阻力(Πi)变化引起的出口国产品出厂价格(pi)变化。 这种变化会导致出口国产出(Yi)和进口国支出(Ej)发生改变,进而直接影响双边贸易和间接影响多边阻力,不断循环,直到函数收敛。 因此,全禀赋一般均衡对现实更具解释力,一般而言其结果更受重视。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增加值贸易”概念被正式引入并被广泛地接受。 从贸易总量的分解上,可以将其分解为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 服务国内增加值出口提升可能是通过两个渠道实现的:一是交易费用渠道:RTA 通过削弱贸易壁垒、提供较为可靠的出口制度来降低服务贸易的交易费用,从而提高本国服务产品进入成员国市场的机会,推动本国就业增加,促进国内增加值的出口;二是学习效应: RCEP 将会带动国外优质服务产品的进口,伴随产生的学习效应将推动服务产品高质量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对服务部门国内增加值出口产生正向影响。 为此,本文进一步设定如下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实证引力模型:

(三)变量和数据

本文使用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三类:(1)被解释变量GEXPij和DVAij,分别代表国家i 对国家j 的服务部门出口总额、服务部门国内增加值出口(domestic value-added,DVA);(2)双边距离、共同语言以及共同边境等双边贸易成本数据;(3)两国之间是否签订RTA。

被解释变量已在前文进行陈述,本文用于代理双边贸易成本的变量和RTA 数据来源于CEPII 贸易引力数据库,该数据库覆盖了一系列适用于引力模型的贸易成本变量。 本文选取其中7 个变量,包括双边距离(dist);共同边境(contig),当两个国家有共同边境时取1,否则为0;共同语言(comlang_off),当两国有共同的官方语言时取1,否则为0;共同殖民史(colony),当两国曾有殖民关系时取1,否则取0;共同法律(comleg),当两国有共同法律起源时取1,否则为0;共同宗教信仰(comrelig),取值范围为[0, 1],越趋近于1 表明两国宗教越相似;区域贸易协定(RTA),当两国缔结区域贸易协定时取1,否则为0。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见下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研究结果

针对1995-2018 年66 个国家服务部门出口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首先估计区域贸易协定对双边服务贸易的影响。 然后,我们利用估计得到的参数对2018 年的最新数据进行反事实模拟,最终针对RCEP 的贸易效应和福利效应展开深入的讨论。

(一)基准回归结果

为探究RTA 对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影响,本文采用泊松极大似然估计(PPML)方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估计,回归结果报告见表2。

表2 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估计结果

在表2 的列(1)(2)中,我们控制了出口国—年份联合固定效应、进口国—年份联合固定效应,以及一系列可代理双边贸易成本的控制变量。 列(3)(4)则在列(1)(2)基础上删去了一系列控制变量,进一步加入了国家—国家联合固定效应,以控制不随时间变动的双边贸易成本。

列(1)(2)回归结果显示,签订RTA 对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平均而言,两国之间签订RTA,服务部门出口总额和国内增加值出口分别上涨31.8%和31.7%。 RTA 的签订降低了缔约国之间服务贸易壁垒,减少了服务企业出口的贸易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一国的服务部门出口。 另外,代理双边贸易成本的控制变量都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符号也基本符合预期,距离会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而共同边境、共同语言、共同法律、共同宗教信仰、共同殖民史能促进双边贸易,与现有研究结论吻合。

列(3)(4)控制了国家—国家联合固定效应后,回归结果显示RTA 依旧正向显著,并且对服务部门总出口的影响更大。 因此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具有一定稳健性。 平均而言,两国之间签订RTA,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分别上涨13.0%和3.7%,明显小于列(1)(2)的估计结果,这可能是因为国家—国家联合固定效应能更好地捕捉到不随时间变动的双边贸易成本,减少对RTA 经济效应的高估和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二)稳健性检验①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未以表格形式呈现。

在前文分析中,我们将RTA 定义为区域贸易协定的二元虚拟变量,当两国缔结区域贸易协定时取1,否则为0。 但如果缔结的贸易协定仅涉及货物贸易,而与服务贸易无关,RTA 对服务部门出口可能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为了更准确地估计RTA 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我们通过更换RTA 的分类方式进行回归,当两国缔结的贸易协定涉及服务贸易时取1,仅涉及货物贸易或没有缔结贸易协定时取0。 回归结果显示RTA 依旧正向显著,并且对服务部门总出口的影响更大,这表明本文结论仍然稳健成立。

考虑到贸易协定对各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我们将RTA 滞后一期,以处理内生性问题。 回归结果显示,RTA 的估计系数依旧在1%和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值得一提的是,在RTA 滞后一期后,RTA 对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平均效应相对于基准回归结果并没有产生明显变化,这也说明我们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我们使用剔除了服务贸易出口总量位于末尾10%国家的子样本重新进行引力模型回归,结果显示,RTA 的估计系数依旧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剔除部分国家后并不影响结论的一般性,这进一步说明此前实证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三)反事实模拟分析结果

本文对中国加入RCEP 对服务部门出口产生的影响进行反事实模拟。 模拟结果包含66个国家的情况,出于分析目的,我们选取部分国家于表3 进行展示。 列(1)(3)分别报告了有条件一般均衡情况下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变动情况,列(2)(4)分别报告了全禀赋一般均衡情况下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实际GDP 的变化。 由于DVA 没有国内贸易数据,我们只模拟它在有条件的一般均衡下的情况。

表3 RCEP 对服务贸易影响的反事实模拟结果

表3 中的模拟结果显示,RCEP 成员国整体受益,服务部门总出口、国内增加值出口、实际GDP 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非成员国整体受损。 这一结果出现的背后逻辑与关税同盟理论相符(Viner,1950)[29],一方面,RCEP 降低了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壁垒,从而实现了贸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即贸易创造效应;另一方面,对非成员的贸易壁垒仍被保留,从而导致成员国增加彼此之间的贸易,同时减少与非成员的贸易,即贸易转移效应。 这也表明虽然部分RCEP 成员国此前已缔结过贸易协定,但RCEP 通过覆盖未曾涉及的关键领域或提高条款深度,仍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日韩和东南亚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此外,模拟结果显示,相比于服务贸易转移效应,RCEP 的服务贸易创造效应更为明显。

列(4)模拟结果显示,对所有国家而言,实际GDP 的变化都非常小,受正向影响最大的日本仅上升了0.044%,受负面影响最大的新加坡仅下降了0.001%。 这表明各国服务部门总出口的变动远大于实际GDP 变动,即相比福利效应,RCEP 的贸易效应更为显著。 Shepherd(2019)[13]在标准结构引力模型基础上模拟了各项贸易协定对亚洲国家贸易和福利的影响,各国GDP 的变动比贸易要微弱很多,本文结论与之相符。 这与目前区域一体化相关文献结论一致,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相较几十年前已大幅削弱,处于历史低位,因此新签订的RTA 对各国福利水平没有显著影响。 此外,列(3)显示RCEP 对各国服务部门总出口的影响程度普遍大于国内增加值出口,这也与本文前面得到的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

对比表3 中各国服务贸易的变动,发现日本在GEXP 和DVA 方面均为受益最显著的国家。在有条件的一般均衡情况下,模拟结果显示日本的服务部门总出口将提升3.669%,服务部门国内增加值出口将提升0.051%,远高于RCEP 成员国的平均变动水平。 而中国和韩国紧随其后,成为仅有的三个服务贸易总出口正向变动的国家,原因将在后文具体分析。 同为RCEP 成员国的东盟10 国,其服务部门总出口或国内增加值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削减程度不大。 此外,由于美国和印度不属于RCEP 成员国,两国贸易和福利水平均受到相对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对中国的出口目的地进行具体分析,表4 报告了中国对各国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的变动。 首先,中国对RCEP 成员国的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整体提升,对非成员国出口整体有所下降,这与前文结论一致,与关税同盟理论相符。 其次,东盟作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对其服务部门总出口有所增加,而服务部门国内增加值出口下降。最后,日本在GEXP 和DVA 方面均为受益最大的国家,在有条件的一般均衡下,模拟得中国对日本的服务部门总出口将提升13.924%,服务部门国内增加值出口将提升2.445%。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韩国的出口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0.059%和-0.513%。 针对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在于:中韩自贸协定于2015 年生效,但该协定未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第二轮谈判,且条款深度不足,对两国的贸易促进效应较弱。 而在本文模型中,RTA 是0 或1 的虚拟变量,RCEP 对两国的影响并未完全体现在模型中,模拟结果存在低估的可能性。

表4 RCEP 对中国出口目的地影响的反事实模拟

(四)RCEP 与CPTPP 不同情境下比较分析

CPTPP 是一个综合性、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其前身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 自2017 年美国退出后,剩余11 个成员国将TPP 改组为CPTPP,成员国地理分布上横跨太平洋两岸,与RCEP 重合度较低。 在服务贸易方面,CPTPP要求成员国实行负面清单,此外还纳入国有企业、政府采购及竞争政策等相关规定,它较RCEP 在服务贸易开放度要求更高。 中国于2021 年9 月正式提出申请加入CPTPP,对比RCEP 和CPTPP 这两个对中国至关重要的贸易协定有助于为我国下一步区域合作战略提供参考。 由于美国的退出,CPTPP 面临大国数量不足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CPTPP 的发展。 因此,我们还对美国重返CPTPP 进行假设,共得到以下三种情况:(1)中国加入RCEP,即RCEP 15;(2)中国加入CPTPP,即CPTPP 11;(3)中国加入CPTPP,且美国重返CPTPP,即CPTPP 12。 我们针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反事实模拟并比较模拟结果。

表5 和表6 报告了不同情境下的模拟结果,从服务部门总出口来看:(1)RCEP 15 的主要受益者为日本、中国、韩国;(2)CPTPP 11 的主要受益者为日本、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越南、秘鲁;(3)CPTPP 12 的主要受益国家为日本、中国、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越南。 根据研究结果,在任何一种情况下,中国的服务部门出口都将受益,且受益程度超越大多数国家。 并且,CPTPP 12 对中国GEXP 和DVA 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CPTPP 11 次之,RCEP 15 排名最末。这可能与RCEP 和CPTPP 条款差异有关。 与RCEP 相比,第一,中国与大多数RCEP 成员国已缔结贸易协定,因此反映在模型中的变化较小,RCEP 的经济效应存在低估的可能性;第二,CPTPP 条款的深度和广度均超RCEP,而CPTPP 要求所有缔约国均实施负面清单,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水平更高;第三,CPTPP 对成员国的约束力更高,在解决争端方面更具效率。 因此,CPTPP 能更大幅度削弱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实现成员国之间服务贸易的增长。 此外,CPTPP 12 更是直接带动中国的服务部门总出口提升4.568%,这也体现了美国市场的重要性。

表5 CPTPP11 和CPTPP12 对服务贸易影响的反事实模拟结果(1)

表6 CPTPP11 和CPTPP12 对服务贸易影响的反事实模拟结果(2)

考虑到韩国受益程度可能存在低估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中日韩三国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均实现整体大幅受益,可能的经济解释在于:第一,中日韩三国的经济体量较大,在RCEP 和CPTPP 中GDP 占比均超50%。 第二,除中韩曾签订影响较小的《中韩自贸协定》,中日韩将通过RCEP 首次结成自贸关系。 Terada(2018)[30]评价RCEP 实际上是“中日自由贸易协定”,这也与我们的模拟结果吻合。 第三,中日韩以外的其他RCEP 和CPTPP 成员国之间大多已缔结贸易协定。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OECD-TiVA 数据库,使用WWZ 方法对1995 年至2018 年全球范围内66 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进行分解,采用结构性引力模型和反事实模拟方法,分析RCEP 对各国服务部门增加值贸易及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文实证模拟结果表明:RCEP 对成员国服务部门增加值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非成员国在整体上受损;RCEP 对一国福利的影响较小,但对一国出口的影响较大;对中国而言,RCEP 将促进我国服务部门总出口和国内增加值出口,但正向影响幅度小于CPTPP。

RCEP 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服务部门出口贸易发展,我国应充分利用政策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深入研究RCEP 国家对我国服务产品的需求,加大服务产品供给力度,推动服务产品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我国应及时全面落实RCEP 中服务贸易相关的各项承诺,按时将服务具体承诺表由正面清单转换为负面清单,引导企业利用透明度和确定性更高的协定承诺把握好新商机,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此外,本文实证模拟结果显示CPTPP 将对我国服务部门出口产生更大的正向影响,我国要积极探索负面清单的执行方式,做好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水平不断提高的准备,努力全面达到CPTPP 的规则标准,更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本文也存在可以进一步改进空间。 RTA 在本文模型中被设置为0 或1 的虚拟变量,这可能导致区域贸易协定产生的经济效应被低估:首先,RTA 无法反映两国之间贸易协定的数量,已存在贸易协定的国家之间的RTA 不会因签订新的贸易协定而发生改变,例如,中国和韩国之间的贸易流量存在低估的可能;再者,本文的RTA 虚拟变量无法反映贸易协定的广度和深度。 Fontagné 等(2021)[31]将278 个优惠贸易安排按照条款内容划分为18 个类别,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优惠贸易安排的深度对成员国福利和出口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随着服务贸易协定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国内外学者注意到区域贸易协定的质量问题,未来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对协定进行排序,或具体测算不同贸易协定条款的深度,为我国通过缔结区域贸易协定提高价值链地位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贸易协定引力增加值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RCEP:中国称,世界最大贸易协定使其有了应对2022年挑战的“有力抓手”
RCEP:中国、东盟今天签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并为印度敞开大门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从NAFTA到TPP:自由贸易协定竞争政策议题的晚近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引力
感受引力
区域贸易协定与世贸组织管辖权竞合与协调
A dew d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