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立
(中国人学学会,北京 100727)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系统理解、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紧迫要求,也是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渊源有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涉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叙事与话语等多重维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展开的历史进程。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理论支撑以及现代化的中国叙事这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一初步探讨。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作了系统阐述,初步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就要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本质规定入手,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和开创的现代化,它深植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之中,推进于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执政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它遵循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价值原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在前进道路上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否则就会偏离航向,甚至可能因犯颠覆性错误而走向失败。
习近平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100 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过数代人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梦想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经确立自己的初心使命,就从来没有改变过,变的只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以及为此采取的战略策略。历史深刻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实现现代化梦想的时代使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这一梦想,进而为人类作出应有贡献。
习近平指出:“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党的正式提法是,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里面并没有区分‘革命党’和‘执政党’,并没有把革命和执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这个话,是毛泽东同志讲的。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多次讲过这个话,我也多次讲过这个话。”[2]在中国共产党人这里,革命、建设和改革统一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的奋斗实践。无论是自我革命、政治革命还是社会革命等,皆与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性质宗旨内在关联。以夺取政权为直接目标的政治革命,本身既是一场社会革命,同时也为接续而来的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等一系列社会革命创设了必要的政治前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3]如果说现代化对应的是国富民强,那么中国人民只有彻底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即从政治上赢得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而后才谈得上从事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建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4]的基础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论十大关系》就是代表性理论成果之一;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等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4]——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201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其后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4]——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党和国家一系列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日趋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以及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70 后、80 后等年轻一代开始平视世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空前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等等。
面向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从而把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总之,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到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并正“强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和性质宗旨的必然之举。
习近平指出:“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未来30 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6]“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走过弯路,也遭遇过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7]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现代化作为生产力大发展的必经阶段,事实上也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从“社会主义工业国”到“四个现代化”,从邓小平提出“三步走”到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三步走”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二十大重申新“两步走”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更加坚定,战略布局更加明确,推进实施更加科学。
早在1945 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和1949 年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现代化目标,就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制定“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就是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54 年,毛泽东在领导起草国家宪法时明确提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的总任务。[8]291同年9 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8]5841956 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把“四个现代化”写进了总纲:“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9]2241964 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向全国人民宣布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0]4831975 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提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发出了“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1]9的号召。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我们从八十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12]241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安排,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战略安排,首次清晰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值得注意的是,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二十大,历次党代会都会擘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
在战略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即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5]并为此提出一系列实施方略和重要方针等。
在理论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基本问题作了系统阐述,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这就为在新阶段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昭示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政策主张等,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3]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道路遵循、理论指引、制度基础和精神动力的。在前进道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贯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大原则。
从道路上看。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全部历史经验得出的重大政治结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中成功走出了以改革开放为根本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从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全新途径,展现了光明前景。
从理论上看。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4]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实践和中国国情的重大理论创新,其实质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其根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过来它也以新的内容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崭新篇章,合乎逻辑地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制度上看。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那么,现实中如何才能充分展现这个本质呢?那就必须注意发挥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得以成功拓展与深化,与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的充分发挥有直接而根本的关系。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在内的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从文化上看。习近平指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在于人的现代化,它是对西式现代化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各类“拜物教”的摒弃与超越,指向的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展现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价值观上,中国式现代化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尊重和认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忠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国家观上,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任何国家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必须兼顾别国利益,绝不能搞一家独大、一国优先;在历史观上,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基于人类共有家园的客观前提,着眼有效应对核威胁、气候灾难、生态危机、传染病、科技挑战等有形无形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积极倡导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为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努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予以践行;在文明观上,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主张多样化是人类文明百花园的常态和本色,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文明之间唯有本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处之道,才能避免掉入文明冲突的陷阱,携手走向共存共赢的美好未来;等等。这些重要理念,无不凝结和体现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代表着“只有首先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5]习近平指出,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为什么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因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关键在党。鉴于苏联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教训,习近平指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过辉煌成就,但后来失败了、解体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共产党脱离了人民,成为一个只维护自身利益的特权官僚集团。即使是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如果执政党背离人民,也会损害现代化成果。”[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党的中心任务确定以后,执政党的其他各项工作以及党的自身建设都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任务,归结起来就是,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含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即必须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党的领导的根本制度优势,全方位地把这一根本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就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5]这一战略部署和原则要求在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启动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得到了全面体现。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次“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与以往任何一次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一样,其崇高性、神圣性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需要全党全国人民为此付出长期艰苦努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发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就是“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5]
继党的二十大提出“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重大命题后,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用六个“如何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作出深入阐述,明确提出了“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具体问题,同时强调“解决这些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15]科学地提出问题为成功地解答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六个“如何始终”着眼于解答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独有难题”,抓住了肩负新的时代使命的执政党自身建设这个“牛鼻子”,为在新赶考路上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方略指明了方向,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4]面对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外部环境考验,我们只有按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16]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4]习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4]中国式现代化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植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并在新时代得到了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新阶段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反过来又以重大原创性、标志性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从历史脉络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科学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在实践推动下逐步成形。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方面特征,强调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阐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7]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作出了“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3]的政治结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党推进现代化的宝贵经验,鲜明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基本内容。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指出,深入实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些都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论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领导力量、道路遵循、战略步骤、基本方略、矛盾关系以及文明取向等重要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规定性作了揭示和阐释,初步形成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系统的理论认识。
从内在逻辑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集中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三大时代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词既然是“现代化”,那么也可以说它主要是回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而它同时也与对其他两大时代课题的解答内在关联、不可分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应的是旗帜方向、道路遵循等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应的是战略步骤、奋斗目标等阶段性问题,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应的是领导力量、政治保证等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和解答三大时代课题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事实上也是新阶段新征程上确保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三大法宝”。由此,我们也可看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理论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所要发挥的作用。
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疑都是革命性变革,从不同侧面、以不同内容回答了这一基本问题,从而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断丰富和发展。然而,对于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课题,除了苏联有过有限实践以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越发凸显,如何全面认识和有效推进这一伟大进程,历史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正是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而大大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向前发展。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一是在理论建构上,要“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4]二是在思想体系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为基本内容,是一个有着丰富科学内涵、内在逻辑联系、深厚理论渊源、坚实实践基础、鲜明问题导向以及明晰实践要求的观念系统;三是在实践操作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协同发展。因此,“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述,要全面学习掌握,不能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也才能更加坚决地防范照搬照抄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思维方式。”[18]
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5]作为矛盾的集合体,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抽象的共性存在于生动而具体的个性之中,正是在个性的生生不息中,共性才得以丰富和拓展。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性,而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二者均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规定的制约。习近平指出:“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4]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彰显的是,在一个拥有14 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推进和实现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唯其艰巨,更显伟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彰显的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其所昭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取向对于全人类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彰显的是,心物不二、义利统一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指向的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的是,天人合一、节用尚俭、道法自然等中华文化特有的天道观、生态观,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界和解的路径和方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彰显的是,发展始终基于自身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再强大也不会针对他者。在这里,五大中国特色既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性而存在,同时在这些个性中又蕴含着一种新的共性即完全新型的现代化范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九条本质要求,对应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路径指向和目标要求。在领导力量上,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旗帜方向上,就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目标要求上,就是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政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文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在对外交往上,就是必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明向度上,就是必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大原则,从整体上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如何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保证,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外部环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唯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和光明前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保障,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决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价值立场,揭示的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问题,这是与西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分野,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本根所在;“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揭示的是要想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目标任务,除了继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出路,没有任何其他选择;“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精神状态,揭示的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复杂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依然面临被外部势力阻断的危险,为此保持搏击奋进的精神状态尤为紧要,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4]“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妥协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妥协谋发展则发展衰。”[19]在新征程上,不管是面对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的考验,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并全面贯彻上述五个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就势不可当。
从理念与行动的关系上看,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18]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阶段新征程新任务,必然要求理论上的创新和创造。“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1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全新事业,前无古人,只能“靠总结经验吃饭”,而理论就是经验的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植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指向的是新发展阶段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在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下,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分别从以下方面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应有之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法治轨道”——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发展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本质要求”——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内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根基前提”——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战略要求”——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伟大创举”——“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关键在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显然,上述面向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时期的战略部署,贯穿着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全方位体现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此有着科学的立论依据。沿着这个方向奋勇前进,我们就能够按照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逐步变成现实。
众所周知,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1940 年,毛泽东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鲜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并对它作了系统说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为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相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如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予以浓墨重彩的阐述,在理论、路线、纲领和政策层面作了清晰部署,从而夯实了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基础。可以预见的是,和《新民主主义论》之于毛泽东思想具有重有地位及意义一样,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彰显其划时代的意义。
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1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6]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4]在“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出现以前,一般的理解是后发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除了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之外就别无选择;至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实现现代化,苏联尝试过但失败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就在于,它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尺度,是对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现代化范式的全方位突破,这必将在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的同时,为危机重重的人类社会走上和平发展、全面发展、永续发展之路提供新的选择、开辟广阔前景。
工业革命以来,以物质生产力的大发展为主线的现代化成为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可是,曾几何时,随着英国、法国、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步入工业化国家之列,“中心—外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日渐形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鸿沟”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形下,除了韩国、新加坡等极少数体量较小的经济体因为诸多缘由实现了本国的现代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依然在现代化的门槛外徘徊。其中,存在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奉西方现代化模式为圭臬,坚信“西方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不顾本国实际,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等有关理念和做法,典型的有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它们一度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终因水土不服而落入“发展的陷阱”,至今尚未有彻底扭转的迹象。另一种情况则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苏联。它试图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单纯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实现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还是因为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而走向失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又身处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尤为严峻。在这种情形下,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没有出路,唯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继续推进“第二次结合”才是正确方向。1956 年,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吃了大亏”才实现“结合”的教训,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0]557在1959 年底至1960 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期间,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21]1091979年,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2]1631993 年,江泽民在访问古巴时指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西方一些人推行他们那种多党制的目的,就是要把一些发展中国家纳入他们的发展模式,变成他们的附庸”。[22]3382003 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23]332023 年,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24]如同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25]374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是进行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成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18]
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体现我国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面对“两极分化还是共同富裕?物质至上还是物质精神协调发展?竭泽而渔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零和博弈还是合作共赢?照抄照搬别国模式还是立足自身国情自主发展?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等“现代化之问”,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要“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要“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1]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1]不同于遵循资本逻辑、放任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西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缔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人的和解”的永续发展模式;不同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内核的西式现代化,以彻底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4]不同于“串联式”发展的西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发展过程,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升,创造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26]中国欢迎别国学习借鉴中国经验,但绝不会搞“模式输出”,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式现代化的根本不同之处。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交流互鉴现代化建设经验,共同丰富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更好为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27]
从本体与方法的关系上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4]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必然要求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矛盾关系。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的六对重大关系给予了方法论上的深刻阐释,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系统观念”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事物是矛盾关系的集合体,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或隐或显的矛盾关系,其实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向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伟大创造,能否深入认识和把握这一新事物背后的运行规律,直接关系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的好坏、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全局的成败,因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复杂巨系统”,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远见卓识和深邃眼光,通过对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六对矛盾关系的深入阐发,揭示了蕴藏其中的客观规律,为我们科学认识和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船”和“桥”。
一是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之一,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4]从理论形态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只是“初步”的,需要在实践中依靠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在政策执行层面也是如此。对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要对标对表,结合各自实际加以贯彻执行。
二是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战略与策略是党的生命。在战略与策略的矛盾关系中,战略管方向管全局,策略服从服务于战略全局;具体实践中,在战略上必须保持定力(原则性),在策略上则应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新阶段新征程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条件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特别是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全方位的围堵、遏制和打压,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在展开。面对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和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善于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独树一帜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是守正与创新良性互动的结果。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本”和“源”、“根”和“魂”,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现代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的必经过程。二是对工业化、城市化、民主政治、文化多样化、社会福利、人权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标签化、模式化。譬如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我们不能直观地认为城市化水平越高越好,而是要深刻认识到“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十四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28]275-276三是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具体实际开拓创新,特别是在前沿阵地、未知领域,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
四是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关系贯穿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而保持二者之间应有的张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胜之处,也是在实践中需要倍加关注的问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实践要求。在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其中包含了效率和公平两层含义,它既与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不同,更与“杀富济贫”风马牛不相及。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为此,根本在于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地结合。
五是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社会复杂巨系统是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体。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系统工程也是如此。习近平指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29]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样,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展开、深化和拓展的历史进程,必须有组织、有步骤地加以推进,其实践要求就是要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俄乌冲突正在重塑地缘政治格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灰犀牛”“黑天鹅”高风险事件爆发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于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保持沉着冷静和战略定力尤为重要,特别要注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自觉地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六是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不仰人鼻息,因而丧失气节,也不骄傲自大,而是谦卑好学,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写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而一步步探索出来的。要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就必须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全党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动摇,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拓展世界眼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18]
“中国叙事”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海外汉学家的有关著述,如普林斯顿大学浦安迪教授主编的《中国叙事:批评与理论》一书对此就有提及。后来,这个概念被文艺理论、对外传播等领域的中国学人所采用,但也只是局限于学术话语层面。此后,这一概念又作为政治话语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党代会政治报告等重要文本中。譬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5]习近平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30]等等。“中国叙事”概念作为政治话语的运用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其所蕴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叙事,即讲故事,其核心是话语,而“话语即权力”。叙事学强调语言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事实是符号和语言的建构物。特定主体对特定故事的叙述和阐释过程,必然呈现为特定的话语构建、叙事结构以及意义系统等。国家叙事,也叫民族叙事,是指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对外传播,目的是塑造和展现国家形象以获得国际认同。成功的国家叙事可以打造更好的国家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软实力理论创始者约瑟夫·奈认为,在当代国际竞争中,成功并非通过一般性强硬手段实现,而更多取决于“谁的故事取胜”。在传播学意义上,国家形象实质上是“自塑”与“他塑”互动的结果。在交往日渐广泛而深入的国际舞台上,一国特别是大国国家叙事的有无及其能力大小,既体现着这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等软实力,反过来也成为塑造其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
习近平形象地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31]当代中国正阔步走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道路上,以中国实践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模式日益引发全球关注,迫切呼唤我们用自成体系的中国话语、中国叙事,来讲好中国故事。对于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在整个20 世纪,八国集团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如此稳固,为何在21 世纪出现巨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尤其是中国的崛起”。“从1978 年到2020 年,中国取得连续42 年、平均每年9.2%的经济增长。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持续如此长时间,在人类历史上都不曾出现过,尤其是在规模这么大的国家。到2014 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这是1875 年以后美国第一次遭遇的情形。”[32]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其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理论上进行系统总结和全面阐发,在政策上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实现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对于中国的崛起,西方一些国家看不明白也不愿意接受,甚至试图从中作梗,这些可以说都在意料之中。问题在于,我们还缺乏一个旨在争夺国际话语权、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的强大的话语和叙事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以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为重中之重,全方位加强我国国际传播体系及能力建设,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叙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树立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任务。
自从西方社会率先实现工业化进而步入现代化阶段,“现代化”俨然等于“西方化”,于是,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从概念、标准、规则到观念等,举凡一切与现代化有关的方面无形中皆要奉西方为圭臬,否则,就会被视作异端,打入另册。然而,如同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一样,现代化并非定于一尊,不同的时代条件、不同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各国人民有权选择属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理论的提出,一举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在国际话语权依然“西强我弱”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好地构建现代化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从根本上打破西方对现代化话语的垄断,时刻准备应对“西方叙事”话语霸权的打压和围堵。对此,我们需要辩证地加以认识。
一是美西方凭借依然超强的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设置议题、操控媒体来左右舆论、影响人心,实现对“秩序”“正义”“自由”“民主”“人权”等话语的掌控,妄图长期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如奥巴马的“让美国在21 世纪再伟大一百年”,特朗普以及拜登的“美国优先”等,即为明证。
在国际传播领域,长期以来,西方通过“启蒙”“大航海”“工业革命”“人道主义”“文明”“进步”“理性”乃至“二战”“冷战”等历史文化主题的宏大叙事,构建出一整套基于“西方中心主义”的精巧的“元叙事”框架。强调善恶两极、非此即彼的结果就是,西方成了“文明世界”和“进步力量”的天选之子,非西方世界则被无形中打上了“野蛮”“落后”的烙印。如此“叙事”,事实上使非西方国家陷入了要么无条件地加入所谓“民主世界”而甘当西方附庸,要么就在西方的话语霸权之下被妖魔化的两难境地。
对此,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针对“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发达国家论”“新殖民主义论”“武汉病毒论”等论调,以及在涉港、涉疆、涉藏、涉台等涉及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问题上,拿起武器,针锋相对,主动出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舆论斗争,有力维护了国家形象和意识形态安全。但总体上看,当前,我们还需要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指出:“尽管我们在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33]203这说明,我国夺取国际话语权不可能一蹴而就,斗争很可能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因此,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二是受制于自身悖论,西式现代化话语霸权已成颓势。自我中心主义的西式现代化叙事强调唯我独尊、非此即彼,有违人类文明演进的客观事实。工业化起源于西欧,其间的偶发因素很多,就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来看最多只是一个特例;但屡经建构后的西式现代化叙事框架,俨然成为根植于“欧洲中心论”、以西方发展脉络为基础的关于“现代化规律”的普遍叙事。与之相应,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个人主义、自由竞争、宪政民主就获得了“进步”的语义。“现代”自然也被界定为资本主义所处的特定阶段。而实际上,在全球史叙事视野中,基于“欧洲中心论”的所谓的“现代化规律”,本质上是特定时空条件下西方历史叙事模式。借“客观”名义把它看作唯一的、终极的现代化发展规律,不是极端无知,就是包藏祸心。一方面,从共时性来看,亚洲、非洲乃至15 世纪以后美洲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都对西欧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从历时性来看,欧美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只是最近两百年的事情,频发的经济危机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早已说明资本主义的不可持续性及其必将为新的社会形态和文明样式所替代。所以,不能把地域性、阶段性的现象人为固化下来,主观地认为这就是终极真理和历史终结,而简单地将发展成就归因于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就更不可取了。
物极必反。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近几百年来,西方文化一直处于强势地位,造成了其社会中某些势力的自我膨胀,产生了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文化沙文主义、单线进化论等形形色色的自我中心主义的思潮”,“时至今日,世界上极端主义和以暴制暴所造成的种种事端,依然摆脱不掉‘以我为中心’的影子。因此……要更好地理解今天世界上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全球化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超越现有的一些思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构建自我文明和他人文明的认识”。[34]全球史观、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在西方的出现,就是基于对以“欧洲中心论”为先验前提的所谓“现代性”的深刻反思。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批评“欧洲中心观”并指出:“除了由于西方文明在物质方面的世界性胜利而产生的假象外,所谓‘历史统一’的错误概念——包括那样一种推论,认为文明的河流只有我们西方的这一条,其余所有的文明不是它的支流,便是消失在沙漠里的死河——还有三个来源:自我中心的错觉、‘东方不变论’的错觉,以及说进步是沿着一根直线发展的错觉。”[35]46近东、中东、远东等地域称谓流行至今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欧洲中心论”的深远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致读者”中说:“我们渐渐不情愿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且具有误导性。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有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但世界却完成了自己从旧到新的转变。”[36]9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一个具有误导性的历史叙事。且不说早在哥伦布之前已有维京人到达过美洲大陆,就连古老的印第安人作为原住民的历史事实也在“西方叙事”中被一笔抹杀。之所以如此,既是出于叙事主体掩盖屠杀、美化形象的需要,也是其潜意识里的“欧洲中心论”在作祟。
《符号帝国》的作者罗兰·巴特认为,把社会历史现象装扮成自然现象的神秘化过程,是具有极其邪恶的企图的。多年来,西方出于一己之利把仅是特例的西式现代化当作普世的发展模式到处推销,但这带给世界的并非福音,而是无比深重的灾难。从拉美国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到“阿拉伯之春”,从“新干涉主义”到“基于规则的秩序”等,在对内对外赤裸裸的双重标准之下,暴露出了西式现代化模式在哲学世界观上“二元对立”的深刻悖论。对于这个无解症结,从西方的斯宾格勒到东方的池田大作等有识之士,均予以了深刻揭示。这其实也说明,植根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西式现代化及其话语霸权正在走向反面。然而,在当今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日益凸显。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深陷危机的状况,汤因比曾寄望于中国。他说:“西式工业化虽然能医治某些社会弊病,但也制造出一些新的社会弊病——工业化的西方发起者们既没有预料到,也没有提出任何解救方案。不过,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熔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37]彩图78 果然如他所预料,基于中华文明深厚根基的中国式现代化横空出世,这既是对原有僵化模式行将没落的宣判,同时也昭示着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多样化前景。这为构建相应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时代机遇。
习近平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他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38]209在当今国际语境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经济全球化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着眼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来寻求广泛认同非常重要且必要。而基于中国鲜明特质深入提炼和展现中国道路所蕴含的新的现代性意义,正是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方向所在,同时也是必须突破的瓶颈。
现代性与资产阶级及其开创的世界历史密切相关。“现代”只是一个叙事概念,其背后是西欧资本主义自我界定的“古典—中世纪—现代”认知框架。随着以“欧洲中心论”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的破产,尤其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到来,以“自由人联合体”为根本价值目标的世界历史得以逐步展开,人类社会才真正步入现代阶段,与其内在关联的完全进步意义上的现代性就将确立。如今,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近1 亿人脱贫、成功抗击新冠疫情等奇迹般的伟大成就,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中国式现代性开始吸引世界的目光。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开启众多全新的可能性,也将为世界提供新理念、新思维和新目标。[39]
“文本—话语—叙事”的内在逻辑显示,现代化的中国叙事是以现代化的中国故事为现实场景的。中国式现代化不论在本质规定、路径选择、实践基础上,还是在发展过程、根本追求上,都与西式现代化存在质的差别,它所酝酿和创造的是一种完全崭新的现代化范式。这就要求在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以及中国知识体系时,必须立足丰富而宏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突出话语的主体性,彰显知识的真理性,展现价值的包容性。
话语的主体性。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40]32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41]在如何对待“普世价值”这个典型的西式政治话语的问题上,习近平指出:“我们有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里面暗藏的玄机,认为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一些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接受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为什么非要拧着来?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42]
“国家叙事”离不开特定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民间话语体系。在国际政治的角力场上,基于各自利益和价值观立场的话语权之争,早已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新场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内,我们不乏诸多精彩的中国故事,而之所以“有理讲不出,讲了没人听”或者直接陷入“失语”“失声”“失位”的境地,除了西方话语霸权的强势威压之外,反观自身,也与我们没有确立自主的话语体系有很大关系。由此,除了被对方“带节奏”,基本上打不出属于自己的真正成套的“牌”,也就难以进行持久而有效的反击。如果说过去我们因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缺乏应有的话语自信,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的冲击下存在身份焦虑,那么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在我们的年轻一代开始平视世界的今天,从政治、学术和民间等各个层面打造属于中国的自主话语体系已经从可能转为必然。譬如,我们不抽象地谈论“民主”,而是基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实践,鲜明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我们不简单否定“美国梦”,但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且强调“中国梦”与“美国梦”是相通的;等等。这些具有鲜明中国主体性的政治话语的构建和确立,事实上为构建相应的学术话语、民间话语等提供了前提、指明了方向。
知识的真理性。在知识社会学的意义上,话语、叙事等符号系统是以特定的知识或曰真理体系为认知基础的。在科学日益昌明的现代社会,真理与知识是根本一致的。福柯的研究表明,话语权的构建离不开“真理王国”的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是构筑在“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的。2022 年4 月,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43]由此可见,“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为一项涵盖广泛、关乎全局的系统工程,不局限于操作层面,而是涉及基础知识、叙事文本、话语生成、传播体系、战略策略以及队伍建设等各个层面。因此这绝非传播学一家的任务,实际上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全领域各方面面临的时代课题。就其影响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它无疑是观念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巨大革命。
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客观的、可以验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虽然有其价值取向,但也是可以经过实践来检验的。过去在波普尔等西方学者眼中,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意识形态体系,无法证实也不能证伪,因此称不上“科学”。尽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走进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以上这些事实,郑重宣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不是“乌托邦”,反而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成功日益变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马克思主义是如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并从各个侧面作为马克思主义实际运用的中国特色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一系列学科也是如此。习近平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41]对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关键是“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41]不久前,重在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及其自身建设规律的“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正式设立,标志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壮大,也标志着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正在向纵深拓展。
可以预见,在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的坚实实践基础上,经过“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43]一个在关于“现代化”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和叙事结构上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知识体系,即将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价值的包容性。特定价值观是一定话语体系、叙事体系以及对外传播体系的基础支撑,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一球两制”之下,国际话语权之争,本质上是道德制高点之争特别是根本价值取向之争。如今,随着西式现代化的光环逐渐褪去,全球治理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话语格局正处于加速重建和权力转移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新的话语体系来填补空缺。建设中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能否因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根本上取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否开拓发展和最终成功。而着眼于事情本身,我们还应该主动求变,特别是要着眼于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着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价值体系“包容性”一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话语和叙事构建。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4]“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同以西式现代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相比较而言的。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创造了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土壤、以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全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广泛借鉴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5]事实上,这些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各方面、极具包容性的重要理念,无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经过了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连同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性提出的“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共同富裕”“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文明交流互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一起,从根本上体现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集中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及其所代表的文明样式。
显然,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过程中,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角度,立足总结丰富而鲜活的中国实践经验,在深入梳理、提炼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所承载价值观念的中国特色的同时,充分展现其所蕴含的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无疑是“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44]以及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其关键所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式现代化根基深厚,蔚为壮观。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风险考验,只要我们按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本质要求,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主题主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就一定能够以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上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