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玉
瑞金市妇幼保健院 (江西瑞金 342500)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营养全面,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功能,且利于身体发育,是最佳的新生儿喂养方式[1-2]。但因产妇分娩时消耗过多能量,分娩后体内的孕雌激素水平降低、催乳素水平升高,导致母乳量急剧增大,加之受产后情绪不稳定、睡眠不足等因素影响未及时哺乳,造成乳汁瘀积在乳腺管中,最终引发乳房肿痛、泌乳不足等问题,不利于母乳喂养,从而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和产妇身心健康[3-4]。临床对泌乳不足及乳房胀痛产妇主要通过热敷、按摩等护理措施干预,以刺激乳汁分泌及排出,但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5]。产后康复治疗仪是利用电脑操控,可通过蜗形磁场对乳房局部进行刺激,促使机体释放催乳素,其产生的按摩和振动能够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乳汁分泌与排出,减轻乳房胀痛,是一种可靠、安全的物理治疗方式[6-7]。基于此,本研究将我院2021 年1—12 月收治的64 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针对性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对产妇乳房胀痛及泌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 年1—12 月我院收治的64 名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 名。观察组年龄21~36 岁,平均(28.20±2.14)岁;孕周37~42 周,平均(39.50±0.62)周;产妇分娩后体质量56~77 kg,平均(66.31±3.49)kg;新生儿体质量2.5~4.0 kg,平均(3.50±0.62)kg。对照组年龄22~37 岁,平均(28.31±2.08)岁;孕周37~41 周,平均(39.46±0.47)周;产妇分娩后体质量55~78 kg,平均(66.28±3.39)kg;新生儿体质量2.5~4.1 kg,平均(3.45±0.58)kg。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理审批号:JPK-2019-5246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初产妇;所有产妇均为阴道分娩;孕周37~42 周;产妇及家属均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乳头凹陷、扁平;存在母乳喂养禁忌证;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和产科并发症;伴有乳腺疾病;新生儿患有消化道等相关疾病;存在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
对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在产前向产妇介绍母乳喂养的优势及母乳相关知识;(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产妇沟通,根据产妇情况进行针对性疏导,嘱家属多陪伴;(3)饮食护理:产妇产后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应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等食物;(4)母婴早期接触:分娩产妇观察2 h 后回到病房,护理人员及时将新生儿放于产妇胸前,头部置于双乳间,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指导产妇正确喂养姿势(将新生儿脸部偏向一侧,伸展手臂与双腿,触发其寻乳本能);(5)指导产妇哺乳:嘱产后第1、2 天应进行多次哺乳;(6)早期乳房按摩(产后2 h):护理人员协助产妇取仰卧位,首先使用温湿毛巾将双乳清洁干净,再进行热敷10 min,护理人员双手涂抹润肤油后一手将乳房固定,另一手由乳房底部开始沿乳管方向进行按摩,按摩时间为25 min/ 次,3 次/d。(7)康复训练:产后12~24 h 指导产妇做洗手、洗脸等动作,2 d 后进行翻身、侧卧等训练,并保持充足的睡眠。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深圳市东源盛科技有限公司,型号:YS-IIIA)干预。协助产妇取仰卧位,首先,向产妇说明产后康复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和效果;然后,用清水清洗产妇乳房,将固定带置于产妇身下,连接产后康复治疗仪,将电极片贴于产妇双乳部位,根据产妇耐受度调节治疗强度,20~30 min/次,1 次/d。
两组均连续干预3 d。
(1)乳房肿胀程度:干预3 d 后评估两组乳房肿胀程度,将乳房肿胀度分为Ⅲ级,乳房柔软,触及如嘴唇样感觉为Ⅰ级;乳房质中,触及如鼻尖样感觉为Ⅱ级;乳房质硬,伴有重度胀痛,触及如前额样感觉,且产妇因疼痛无法休息为Ⅲ级。(2)乳房疼痛程度:干预3 d 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乳房疼痛程度,根据疼痛程度分为4 个等级,分值为0~10 分,分别为无痛(0 分)、轻度疼痛(1~3 分)、中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10 分)。(3)产后泌乳情况:比较两组初乳分泌时间、血清催乳素水平及产后3 d 总泌乳量。抽取产妇空腹静脉血2 ml,以3 500 r/min 离心5 min,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CL-1000i)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4)生活质量:干预3 d 后,采用生活质量测定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定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4 个项目,每项25 分,共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5)护理满意度:于出院前采用满意度量表(cl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8,CSQ-8)评估产妇护理满意度,共8 个项目,分值范围为8~32 分,>24 分为非常满意;17~24 分为满意;9~16 分为一般满意;<9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6)纯母乳喂养率:观察产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乳房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乳房肿胀程度比较 [名(%)]
干预后,观察组乳房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乳房疼痛程度比较 [名(%)]
观察组初乳分泌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和产后3 d 总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泌乳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产后泌乳情况比较(±s)
产后3 d总泌乳量(ml)对照组 32 25.73±3.53 367.73±31.84 397.73±26.48观察组 32 21.36±2.16 421.73±37.53 428.73±23.53 t 5.973 6.207 4.950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人数 初乳分泌时间(h)血清催乳素水平(ng/L)
观察组产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 人数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周围环境 社会关系对照组 32 22.46±2.76 22.12±2.53 21.12±2.62 21.36±2.04观察组 32 24.01±3.02 23.66±2.86 22.96±2.46 23.66±2.42 t 2.143 2.281 2.896 4.111 P 0.036 0.026 0.005 0.000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名(%)]
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90.91%)高于对照组(71.88%),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χ2=5.379,P=0.020)。
产妇分娩后,乳房、生殖系统等组织器官均出现变化,且分娩时体力消耗严重,易导致泌乳功能低下等临床问题,大部分产妇无法实现早吮吸和有效吮吸,导致乳腺管中瘀积大量乳汁诱发乳房胀痛,增加了纯母乳喂养的难度,不利于新生儿的正常发育[8-9]。因此,针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不足等问题,临床需及时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产妇泌乳功能,提升母乳喂养率[10]。
针对性护理通过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外界因素对产妇泌乳的影响。产前,向产妇介绍母乳相关知识,利于提升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协助产妇早期进行母婴接触、增加哺乳次数,利于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通过按摩产妇乳房可增强排乳反射,改善乳房局部微循环,通畅乳腺管,利于减轻产妇乳胀的痛苦,促进乳汁的分泌与排出[11]。产后康复治疗仪通过持续电流有效刺激乳腺,改善乳房内部微循环,促进乳汁排出,增加泌乳量,起到较好的催乳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3 d 乳房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和产后3 d 总泌乳量比对照组高,初乳分泌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纯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针对性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能够减轻产妇产后乳房疼痛程度及肿胀程度,促进母乳喂养率、产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分析原因为,产后康复治疗仪利用电极片产生的电磁波使乳房受到被动按摩,利于促进催乳素的分泌,增加乳汁分泌量。此外,产后康复治疗仪产生的按摩与振动可改善乳房血液与淋巴循环,缓解乳腺导管阻塞,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增强泌乳素的分泌,从而增加泌乳量、缓解乳房胀痛。泌乳量的提升和乳房胀痛的减轻有助于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产妇哺乳积极性,加快乳汁排出,形成良性循环。同时,针对性护理通过与产妇主动沟通,能够减轻不良情绪波动对泌乳的影响,开展热敷与乳房按摩能够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对提升母乳喂养率具有一定的价值[13-14]。此外,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由计算机控制,便于规范操作流程,节省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消耗,提高了乳房按摩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15]。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偏少、对产妇观察时间较短等不足,在今后应进一步研究,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综上所述,在针对性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利于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改善产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