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怀
战国秦汉时期,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这个时期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基本形成,关中地区成为“天府之国”,北京地区和成都平原也有了“天府”的美名。
战国后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秦国迅速崛起而东方六国则相继衰落。当时秦国的中心区域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又称关中盆地,南依秦岭,北至渭北诸山,平原广莫,土壤良沃,农业素称发达。秦国凭借关中“四塞”和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不断向外扩张,对东方诸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出身于“纵横家”的苏秦很想有一番作为。他在公元前338年游说秦惠王,对秦国的地理形势和综合国力进行了分析,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建议秦惠王称帝,结果未被采纳。后来他又去游说燕文侯说:“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
这样在战国后期便出现了两个“天府”:一个是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一个是燕都蓟城所在的北京小平原。这两个地区虽然都被称为“天府”,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北京一带的自然环境和富庶程度是不能与关中盆地相比的。战国末年,秦国在成都平原修建了都江堰,在关中地区开凿了郑国渠,使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秦始皇正是依托关中优越的地理形势,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失时机地向东方六国发起进攻。在短短的10年中,先后灭掉六国,统一天下。
秦代对关中盆地进行了良性开发,特别是郑国渠灌区建成,有效改造了渭北一带的“泽卤之地”,使整个关中盆地成为千里沃野,世人称之为“陆海”。秦末天下大乱,关中一度沦为战场,但仍具有良好的统治基础。正因为如此,楚汉战争结束后,刘敬建议汉高祖定都关中。留侯张良分析了当时关中的形势,认为经过秦代的开发,关中盆地已经成为“天府之国”,是最适宜建都的地方。于是汉高祖即日奠都关中。由于张良所提出的“天府之国”的概念比“天府”更适合关中的实际情况,所以从西汉初期开始,人们就把关中称为“天府之国”了。汉王朝在定都关中之后,通过移民等多种手段,加大了开发关中的力度。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与水路交通,汉王朝扩大了旧有的灌溉渠系,又兴建了一系列新的水利工程。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犁、耧等生产工具,在关中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通过使用水肥,实现精耕细作,夺取高额丰产。于是关中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农业区域。《后汉书》载:“关中沃野千里……亩价一金。”由此可见两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富庶程度。
这一时期北京地区较前也有所发展。秦灭燕后在其地设代、广阳诸郡进行管理。西汉时设广阳国及涿、渔阳诸郡属幽州剌史部。东汉为广阳、渔阳、涿郡属冀州。但其作为“天府”,却仍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与此相反,成都平原脱颖而出,成为又一个“天府”。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时常遭受岷江水患,人民生活颇为艰难。公元前215年前后,李冰修成都江堰,灌溉蜀、广汉、犍为三郡。蜀中生态环境得到优化,逐渐成了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区之一。
秦汉时期,成都平原有了很大的发展。汉景帝时,郡守文翁发动百姓疏凿
都江堰宝瓶口以下河床,引内江水灌溉繁县(今彭县、郫县及新都县部分地区)农田。其后武阳县(今属彭山、蒲江)攔蒲江水修筑大堰,开六水门引水灌溉农田。东汉时,将都江堰的岁修工程从民间自理改为政府主持,并在广都等县修建水利工程,引郫江及绵水建造陂塘,造福一方。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兵连祸接,成都平原却相对较为安定。公元208年,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对刘备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种说法也反映了成都平原已经成为“天府”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