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丹,陈红梅
SPO模型由美国Donabedian于1966年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首次提出[1]。该管理模式包括3个维度:结构(structure)、过程(process)及结果(outcome)。三者关系为:结构影响过程,过程影响结果。目前最新的SPO理论在上述观点上进行完善,认为结果会同时受到结构及过程的影响。正式引入药学管理前,SPO模式已经在多个领域应用。与其他药学服务评价理论相比,SPO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模型涉及的3个维度符合严谨的逻辑链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药物管理和服务展开评价,且该模型无具体指标局限,推广方便易行[2]。SPO模型包含了从整个医疗服务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不仅涉及医师、药师的医疗服务质量,也关注硬件设施及整个医疗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流程[3]。该管理模式在发达国家开展较早,在我国SPO模型的建立评价体系整体研究不足,因此该管理模式应用于医学管理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季节更替、温度骤变时常引起小规模流行,发病时常伴鼻部、咽部、喉部的急性炎性反应,部分患儿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相比成年人,儿童免疫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常伴随较大的症状波动。由于儿童患者体质的特殊性,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值得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重视。临床用药不规范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导致患儿及监护人就医体验下降,甚至造成医疗纠纷。因此,如何合理用药是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观察基于SPO理论(结构—过程—结果)的药物管理模式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2月天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男25例,女28例;平均年龄(7.89±1.66)岁;平均体质指数(19.23±1.85)kg/m2;普通感冒29例,病毒性咽炎9例,喉炎5例,细菌性咽喉—扁桃体炎8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平均年龄(7.96±1.73)岁;平均体质指数(19.58±2.03)kg/m2;普通感冒31例,病毒性咽炎7例,喉炎6例,细菌性咽喉—扁桃体炎5例,其他4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长对研究项目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内容均遵循《赫尔辛基宣言》中相关原则。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4~12岁;精神状态良好,具有一定配合能力。排除标准: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类似临床症状患儿;免疫功能异常或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儿;近6个月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且接受类似药物治疗患儿;存在严重的器官功能紊乱、代谢异常患儿。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管理模式:挂号预约后,患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对应的呼吸科门诊就诊。在医师的引导下,主诉临床症状,医师根据症状评估后,开具相关检查,随后根据检查结果开具处方。患儿和家属于缴费窗口缴费后取药,并按照医师要求接受治疗;部分病情严重患儿住院接受治疗,临床护士定期监督患儿用药,具体包括口服用药、静脉滴注、皮下注射等。观察组采用基于SPO理论的药物管理模式:
1.3.1 S(结构):客观条件准备,包括人员、材料、信息设备等。成立SPO药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含患儿主治医师、5年以上经验药师1名、康复科医师、营养师1名、临床护士2名。小组成员在制定用药方案前,为每位患儿定制个性化健康档案。详细分析患儿既往病史及用药史,避免在用药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使用过敏反应、疗效不佳的药物。通过医院信息网络系统记录患儿的用药信息,以便患儿再次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进行参考。主治医师以及药师在患儿家属就诊过程中同其进行细致的沟通,充分了解患儿基本情况。
1.3.2 P(过程):(1)SPO药物管理小组成员详细评估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体质量等基本信息,确定最佳用药方案。(2)营养科医师根据患儿情况制定营养食谱,在严格落实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营养状况,调整患儿自身免疫能力。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以口服、口含、咀嚼类药物为主,若持续高热、病情超过7 d未缓解,则及时进行进一步干预。(3)涉及抗菌药物的用药方案应进行严格审核。既往资料显示,90%以上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感染造成,通过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功能基本可自愈。因此用药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若患儿实验室检测结果、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提示明显的细菌感染,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SPO药物管理小组成员需特别重视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的监控,避免细菌耐药导致药物整体疗效下降。(4)患儿在监护人的指导下定期、规律服药。SPO药物管理小组成员对患儿家属进行必要的医学科普及健康教育,避免因为用药方法不规范(如使用冲剂方法服用胶囊药、直接吞服口含片及咀嚼药等)造成疗效低下和不良反应。另外,小组成员定期督促患儿家属按时、按疗程服药,以避免用药不规律造成治疗效果不显著。
1.3.3 O(结果):SPO药物管理小组成员定期举行质量分析会议,对疾病改善情况、用药不良反应、预后生活质量、患儿舒适度等展开评估。邀请患儿及其家属参与定期回访及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患儿及监护人的反馈意见,并制定改善措施,通过定期举行的质量分析会进行阶段性的回顾总结。随后,工作流程再次进入S(结构)阶段,有效落实和解决问题。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干预前、干预后5 d咳嗽咯痰、鼻塞喷嚏及全身无力症状积分[5]:采用0-2-4-6阶梯式评分法,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2)痊愈时间、治疗总费用及药物不良反应:根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2018)》判断痊愈标准。(3)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6]: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行走及上下楼梯等,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舒适度评分[7]:分为警觉程度、情绪反应、呼吸反应、身体活动、肌张力及面部紧张程度,单项评分1~5分,分别测量患者单项评分并计算平均分,评分越低表示舒适度越高。(4)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采用医院自制评分量表,包含用药情况、护理服务、经济负担能力及预后,共20题,单项评分1~5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儿家属满意度越高。
2.1 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干预前,2组咳嗽咯痰、鼻塞喷嚏及全身无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5 d,2组咳嗽咯痰、鼻塞喷嚏及全身无力症状积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2.2 痊愈时间、治疗总费用及不良反应比较 2组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痊愈时间、治疗总费用及不良反应比较
2.3 干预前后ADL评分及舒适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ADL评分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5d,2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前后ADL评分及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2.4 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用药、护理、经济负担及预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
药学服务是就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专门针对临床患者用药展开的服务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各级医疗机构用药把控、相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8]。若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时常经历用药不合理、经济负担过重等不良体验,对医患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SPO模型可实现更加全面的评估,从整体上把控药学服务的质量,已得到国际上大多数学者认可[9]。上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学龄前儿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频率为每年4~8次。基于SPO理论的药物管理模式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合理用药中应用效果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5 d,观察组咳嗽咯痰、鼻塞喷嚏及全身无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基于SPO模型的用药管理,在安排具体用药方案过程中具有更显著的个性化设计,由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病因、致病菌复杂多样,且不同患儿的身体基数及实际病情不同,处方应具个性化。例如,部分患儿的发病诱因具有显著的中医学特征,因此服用西药效果并不显著[10]。基于SPO模型的用药管理在P(过程)步骤,通过更缜密的数据分析及更加周全的方案设计,为患儿提供了更高效、合理的药学服务[11]。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多为自限型疾病,对症用药以控制症状为主,彻底治愈还与患儿机体免疫力的调控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家属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SPO模型的用药管理可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药及药物滥用。在传统的就医流程和用药管理模式中,由于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繁忙,未能全面评估患儿病情,因此用药缺乏合理性,包括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未合理安排服药剂量及次数造成用药不良反应等。部分用药方案存在滥用倾向,为患儿家庭造成额外经济负担,且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容易造成病原菌耐药[12]。基于SPO模型的用药管理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因此患儿家属的就诊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5 d,2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低于对照组,表明,合理的用药方案对患儿预后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效果[13]。由于基于SPO模型的用药管理除尽可能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外,还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硬件设施及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因此在整个就医过程中,患儿及其家属可体会到更完善的就医技术和服务,整个就医体验显著高于一般的药物管理模式。除患儿主治医师外,专业药师及营养科医师的参与可更全面地针对患儿病情进行分析探讨,打破了常规就医理念通过服药才能治愈疾病的误区,通过加强营养、食物养疗、改善生活作息等方案,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上呼吸道感染恢复。基于SPO模型的用药管理可加强患者方和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突破了单一科室治疗方案的局限性,在有效节省医疗资源的同时,减轻患儿家属的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避免大剂量服用西药造成的不良反应。基于SPO模型的用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药物滥用、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及显著的不良反应,因此患儿及其家属的整体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有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SPO理论的药物管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症状,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缓解用药不良反应,提升日常生活能力、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