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晨
(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党校,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017 年12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1]农业作为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基础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始终在师市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2021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6.9%。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发展,一师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度成为兵团乃至新疆的棉花高产区,红枣、香梨、苹果等果园面积也逐渐形成规模。近年来,一师加大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并取得了种植结构优化、龙头企业带动、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业现代化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日臻成熟等方面的成就,但仍存在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2]、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竞争力不强、质量安全存疑等方面的短板,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兵团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亟需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首先,农业是师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优势产业,师市农业经济形势平稳,发展根基不断巩固,但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仍然有待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百姓对于农产品由量的满足变为对质的追求,人们由“吃得饱”“吃得上”向“吃得好”“吃得健康”“有机、绿色”转变[3]。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由量产向提升质量转变。其次,随着师市坚持“稳粮、优棉、精果、强畜、促加工”的发展思路,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红枣种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4]。但师市红枣种植面积和红枣产量均位居兵团各师第一,出现产销脱节、红枣丰产不丰收等问题。最后,农产品缺乏精深加工,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师市林果业仅有红枣初加工,产品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够,不能做到一产接二连三。2021 年全师连域经济实现生产总值近204.8 亿元,在师市2021 年生产总值375 亿元中占比54.61%,其中:一产147.5 亿元,占比72%;二产27.5 亿元,占比13.4%;三产29.8 亿元,占比14.6%。针对这些问题,亟需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5]。一是拓宽职工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现在进入了瓶颈期,师市建立的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与职工群众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6]。二是运用农业40 亩身份地吸纳集聚人口,目前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师市农业发展中面临的这些新挑战,需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师市处在“风头水尾”的沙漠边缘,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师市团连的发展仍以农业为主,这就要求师市农业发展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美丽师市,最终实现师市社会、经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全师共16 个团镇(乡)261 个连队,其中:全民所有制连队244 个,集体所有制连队17 个。“十二五”末期,师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02.52 亿元,占总产值250.28 亿元的41%。“十三五”期间,师市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1。
2021 年产值过亿元的连队83 个,占比31.8%。全师现有农用地面积近362 万亩,2022 年师市棉花面积240 万亩,春麦2.58 万亩,水稻8 万亩,玉米9.5 万亩,大豆1 万亩,花生1.2 万亩,辣椒6.2 万亩。果园103.86 万亩,其中红枣52.7 万亩、苹果14.5 万亩、梨12.3 万亩、核桃14 万亩、杏6.9 万亩、葡萄0.66 万亩、其他2.8 万亩。产值亩均过万元涉及连队66 个、面积17.87万亩,亩均过万元面积占比4.9%。
1)种植业发展“稳”定。2020 年,冬麦种植2.81万亩,粮食面积20.4 万亩,总产14.4 万t;棉花面积239万亩,皮棉总产41万t。
2)林果业“丰”产。2020 年度果品总产155.42万t,其中苹果29.86 万t、梨22.65 万t、葡萄0.57万t、杏2.03 万t、红枣96.27 万t(鲜果),核桃4.04万t,2020 年新建3个高标准红枣园,面积233.91亩。
3)畜牧业“缓”慢恢复。在国资国企改革后,各团镇国有养殖场出售给私人,师市畜牧业的生产总值曾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通过一年的改革和探索,2020 年底,师市牲畜存栏42.09 万头(只),其中牛3.82 万头(奶牛2.64 万头)、猪15.86 万头、羊22.41万只;家禽存栏48.27 万羽;出栏58.42 万头(只),其中牛2.67 万头、猪23.45 万头、羊32.3 万只。无重大动物疫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林果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推广近年引进的樱桃、西梅、杏李、红肉苹果等鲜食林果,丰富了果品种类,逐步改变种植品种结构单一、红枣独大的现状。2020 年新建以苹果、香梨等具有区域特色的鲜食果品种植区为主。目前,师市已种植特色鲜食果品果园4 624 亩,其中樱桃1 160 亩、杏李544亩、西梅2 477亩、红肉苹果443亩。
近年来,红枣产业面临发展困境,龙头企业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作用逐渐体现,成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其作用在带动职工创收致富方面得到充分发挥,职工开始接受龙头企业作为红枣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挥在收购、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作用[7],职工在农闲季节积极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分享了利益联结机制的成果和收益。2020年积极引进海升、四良等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模式为解决师市大宗类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提供一种途径,证实了这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可推广性。
一是组建合作社。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捆绑经营利益联结机制[8],发展特色养殖业、组建家庭农场、发展水域经济、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探索乡村(连队)休闲旅游经济等各类实体经济策略大批量涌现。第一师阿拉尔市现有各类合作社783 家,其中:国家级4 家,兵团级10 家,师市级54 家。入社社员5 565 人,注册资本总和20.53 亿元。列入清理范围223 家,指导规范运行296 个。二是积极组织参加了兵团南疆农工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训班4 期,师市合作社参加人员215 人,达到参加人员的50%以上。兵团农业农村局组织了2 期农民合作社视频专题讲座,参加人数1 000 余人。三是指导各团镇农业行业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共摸排指导合作社250 家。四是制定并印发《农工合作社师市级示范社评定及检测办法》,树立典型。积极争取兵团合作社资金,目前共申报规范化合作社项目17 个、合作社建设项目19个。五是师市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工专业合作社宣传培训工作的通知》,各团镇开启了相关的宣传培训工作,共开展合作社培训班授课6 次。六是积极鼓励10 团至13 团20 家合作社申报师市级农工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引领合作社规范发展。七是下发《合作社议事规则》《农工专业合作社台账规范建设的要求》《开展“空壳社”清理工作报告的通知》《关于棉花合作社整改工作“回头看”的通知》,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八是向兵团农业农村局争取师市补贴资金。
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9],结合周边国家农业优势资源、重点农产品需求,积极组织参加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国家级林业重点展会、上海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会、第二十二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浙江农博会等,为建立长期合作构建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师阿拉尔市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通过“科研机构+政府+公司+农户”模式,与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雅戈尔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邯郸金狮棉机有限公司和十三团丰采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单位联合,形成了从新品种培育到种植模式、加工机械、采摘设备等配套技术为一体的产学研技术攻关合作模式。培育的长绒棉新品种具有高效高产的品质,亩产达522.87 kg。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8%,其中,粮食、饲草种植机械化率达到100%,棉花种植机械化率在92%以上,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基本形成了政企协作、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电商发展新模式。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模式,成为引领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出村新路径。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团场十一团以林果种植“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为契机,建立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信息化”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达到减少投入、增加产量、提高效率的目的,可以帮助果农节省成本200 元/亩以上,每年节约成本6.8 万元,果实能提前15~20 天上市,每亩预计约增加产值2 000 元,每年增收32 万元。通过整合、搭建十一团电商产业供销平台,打造十一团智慧电商平台,将团场优势产品纳入供应链体系,拓宽特色农产品推广渠道,打通各类电商平台,满足定制化需求,整合本地所有电商平台,成立十一团电商联盟,一键上下架、多平台同时运营功能将彻底让电商发展步入快车道。其中,十一团疆南五俏电商联盟已成为第一师阿拉尔市电商联盟协会单位,结合淘宝、微信、阿里巴巴线上展销、线下体验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网红直播带货平台,月稳定销售额10 万元,旺季销售额可达200 万元,年销售额可达2 000 余万元。通过完善农业产业链与职工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职工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同时,师市不断加快冷链物流的发展,2020 年建设冷库590 座、库容20.3 万t,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做好了基础保障工作。
乡村旅游发展稳步推进。例如十一团深挖资源优势,按照全域旅游、全域美丽的思路,持续推进美丽连队建设,因地制宜谋划产业植入,积极打造花香一连、田园七连、军垦九连、冬枣十连、乡村旅游十三连等乡村旅游品牌,开发集水上旅游、休闲垂钓、花海观光、民宿体验、农业采摘、特色餐饮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子,为团镇打造出一张全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名片,先后获评国家美丽休闲乡村、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多发,农业抗灾减灾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棉花质量水平不高,高质量、抗逆性强品种的选育繁育工作进展缓慢。由于物价上涨,农业生产成本提升。棉花、红枣、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市场波动较大,给农业提质增效带来不小压力。首先,一师遭遇了持续低温、多次冰雹和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总受灾面积大,受灾农户多。尤其是持续阴雨、低温天气过程,对农业生产尤其是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了较大影响。其次,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职工具有土地种植品种的自主选择权,师市推广的优良品种没有得到广泛种植,在推广宣传上还有所欠缺。
师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存在同质化、同业化现象。全师现有农用地面积近362 万亩,2022 年师市棉花面积240 万亩,占比66.3%;果园103.86 万亩,其中红枣52.7 万亩,占比50.7%。畜牧业产业化有了较大发展,但产业龙头建设步伐依然迟缓,对畜牧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有限,畜牧业产业化层次和市场化程度依然较低。
果品商品率低,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果品产品附加值低,需加大就地精深加工力度,提高果品附加值[10]。特别是红枣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影响了枣农的生产积极性。师市农业发展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但仍然存在农产品品质不高、种植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近年来,师市棉花由于绒长不达标、含渣量大等原因,导致销售不畅、库存较多。而师市红枣一度只注重提高产量而忽略了提升质量,如骏枣只注重丰产丰量,外表与鸡蛋比大小,却忽略了品质的提升,导致较和田、若羌乃至三师红枣均缺乏市场竞争力。
师市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弱,技术含量低,以初加工为主,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品牌培育认识严重不足,导致农产品加工产值比例低。资金投入有限,龙头企业融资困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壮大。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力不强。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中利益分配关系不规范,产业链条出现脱节现象,农民只在种养环节中有所获利,而在加工销售等增值环节中得到的实惠很少。企农关系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买、卖”的层面上,形成合作和股份关系的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其市场主体地位还不够明确,企业和农户间缺乏连接的桥梁。职工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合作社规范程度低,需加强指导。
师市部分农产品主要是通过粗加工后销往内地市场,没有拉伸产业链,农产品停留在师市的价值只有一小部分。比如师市红枣产业,在新疆仅能消化20%左右,大部分销往内地,一部分在地头交易,另一部分是经过清洗烘干初级加工后进行销售,缺少精深加工资金、技术、生产设施的投入,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低。
师市林果业产销模式与当前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如红枣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兵团各师第一,而销售仍然以“地头交易”为主导,部分红枣的销售是内地小商贩一次性买断,或在田间地头收购。市场信息不对称,最终会导致市场失灵,在农产品收购时,收购商往往比农产品种植者拥有更多关于农产品的信息,农民就会处于弱势的地位,职工销售农产品的主动权逐步被收购商占领,农产品价格一度被压低,职工利益受损,出现丰产不丰收现象。
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实施方案,打造了阿拉尔市区域公共品牌“塔里木河”,但是力度仍然不够,品牌建立后的形象维护不足。职工群众对于区域品牌不了解,通过市场调查向职工群众发放了300 份问卷,收回的291 份有效问卷显示,仅有25.43%的人知道“塔里木河”品牌;有35.4%的被调查者听说过“塔里木河”品牌,但不了解;有39.18%的被调查者根本不知道“塔里木河”品牌,如图1 所示。连队没有共同打造品牌的意识,师市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很多红枣专业合作社和加工厂注册了自己的商标,造成师市红枣品牌杂而多。并且,这些企业加工规模小、实力弱、资金缺乏,导致先进技术设备和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很难形成知名品牌,而部分农产品品质不稳定,导致师市农产品品牌推广工作难上加难。
图1 “塔里木河”区域公共品牌在职工群众中的知晓度
师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11]。一是公益性服务组织机构较单一。相对来说,师市仅有科技局、农林牧局及下属单位农机推广站等机构为农业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很多团场连队的技术员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连队工作的技术员缺乏实践经验,而年龄较大的技术员又缺乏前沿的农业生产管理知识。二是师市很多农业专业合作社并没有起到合作社服务的功能,服务水平不高,以理事长自身盈利为主,并没有让职工享受到社会化服务带来的红利。
师市农业发展要以中央一号文件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市场需求,继续坚持“稳粮、优棉、精果、强畜、促加工”的发展思路,促进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增强创新动力,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12]。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13]。一是大力实施棉花质量提升工程。推广和宣传棉花优良品种,“一主两辅”用种模式已经成为师市提升棉花品质、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让农业部门和种子部门专家深入职工群众、田间地头和各棉纺企业,从打造棉花品牌、保障国家优质原棉有效供给、促进职工群众持续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大力宣传,提高职工群众和企业对师市棉花品种布局和棉花产业未来发展的认识水平,引导职工群众购买、种植师市推荐的棉花品种,实现较为统一的供种率,优化品种布局。二是做优做精林果园艺业。优化林果业内部种植结构,积极引进东部和南部区域的果品。强化科技与管理创新,抓好“主干形”栽培模式的典型示范。落实林果业十大主体技术,增加红枣园节水灌溉面积,疏密提干面积有所扩大。鼓励和引导职工发展设施农业,鼓励新建设施大棚项目。三是做大做强畜牧业。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补齐畜牧业发展短板。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扶持建设一批供种能力较强、示范带动明显的种畜禽场,提高种畜禽供种能力。推进畜牧业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生产支撑、产加销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体系。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着力推进果畜联动发展、绿色养殖,提高规模养殖场自动化装备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和服务,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4]。二是依托师市棉花、果品和牲畜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积极扶持壮大有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棉果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冷链、仓储、营销全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三是抓好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营销策划和市场建设,不断提高师市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价格,让农户分享产业链环节的增值利益。四是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工作。五是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大型农业展示展销活动,促进产销有效对接。六是依托师市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大力支持兵团级龙头企业的发展,兴建合作社、休闲农庄或农家乐;鼓励发展规范、规模较大、管理科学的合作社,如兵团级合作社、国家级合作社、国家级加工示范单位等等。七是加大科技投入与资金扶持力度,助力农产品企业全产业链发展。资本与技术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制约师市农产品拓展产业链的重要因素,围绕棉花、红枣、苹果、乳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加大农产品加工的科技投入与资金扶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生产出市场需求大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就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如红枣产业,调研发现,三师已开始研制红枣酒酿,以延长当地红枣产业链,增加效益。要打造集育种、种植、收购、存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将农产品产值更多留在师市。八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发挥新型经营组织的作用。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土地种植经营自主权交给职工,团场机关工作人员成为公务员,并不意味着农业生产完全放手,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职工的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的客户联络、为职工推荐农药与化肥等农资品种以及兵团的惠农政策仍然需要政府去做,同时要积极引导职工组建专业合作社,通过职工入社一同抵御市场风险,增强师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是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改变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提高农产品质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推动低质农产品品种逐渐退出,实现“优棉、强畜、精果”目标。二是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要素之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因素,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职工拥有更多的土地种植自主权,同时也要面临市场风险,因而需要加大对职工种植技术的培训与宣传,提升团场职工文化水平和科学技能。三是要实施名牌战略,打破诸侯经济格局,大力推广“塔里木河”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新农牛奶”“新农牌棉花”“天山玉苹果”“天山雪米”等富有特色、优质安全、具有师市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品牌。
一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20 万亩高标准农田和果园建设,重点加强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生产保障能力。二是提升农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努力创建国家农垦标准化示范团场,新建高标准农机库区,推广全师播种机车安装卫星导航,加强与农业耕作模式改革相配套的农机具技改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三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力度,严肃处理违法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继续做好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工作,做好当年使用地膜回收工作,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
一是扩大金融机构覆盖面。鼓励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在师市设立支行、二级分行,业务范围向团场、连队延伸,开展支农业务,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加快推进师市农业保险公司申报、组建工作,力争在农业保险方面有所突破。大力发展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非银行金融产业,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扩大师市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业务规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搭建交通等师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推进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和企业壮大提供融资服务。积极开展银政企对接项目,积极协调重点项目进行多层次融资。二是完善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服务。增加团场、连队农业公益性服务组织的数量,加大对农业公益性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明确其部门的职能定位。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科技服务也是将农业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建立“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模式,由塔里木大学、科技局主导,兼顾教学、科研和推广任务,相关专家直接将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技术员和职工,同时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从而不断推动师市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研发、推广和使用,促进科技兴农,提高师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三是政府和专业合作社各司其职,政府为专业合作社提供好服务,构建平台,弱化干预,推动职工群众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到市场中,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给龙头企业以宽松的发展环境,提高师市农业产业化程度,完善师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破解改革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