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珊
作者单位: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儿科
小儿迁延性腹泻为消化系统疾病,是儿科常见病,其发生发展与感染因素有关,包括以病毒为主的肠道内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及抗生素所致肠道外感染,饮食不当、过敏性腹泻、气候改变、双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均可增加发病风险[1]。临床症状以大便次数增加和性状改变为主,由于疾病迁延不愈,病程>2周,易并发迁延性腹泻,使患儿较长期处于疾病状态,可对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不利于患儿生长发育,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口服用药方案在疾病治疗中较为常用,蒙脱石散为常用药物,具有收敛止泻效果,改善受损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但调节肠道菌群作用不明显,见效慢,单一用药效果一般[2]。微生态制剂即为活性益生菌,可用于小儿腹泻与便秘的治疗。布拉氏酵母菌散是常用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与蒙脱石散联用,可有协同作用,进一步修复肠黏膜屏障。本研究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收治的小儿迁延性腹泻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15±0.21)岁;病程2~8(3.98±0.32)周;体质量4~15(9.86±0.36)kg;每天大便次数6~10(8.12±1.32)次。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8 d~3岁,平均(1.12±0.18)岁;病程2~8(3.92±0.36)周;体质量3~16(9.78±0.32)kg;每天大便次数5~12(8.21±1.44)次。2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小儿迁延性腹泻,每天排便次数≥4次,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年龄28 d~3岁;对所用治疗药物可耐受;患儿家长了解研究详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受损者;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现行其他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行常规治疗,合并感染者予以抗感染治疗[粪便白细胞检查(++)以上者加用抗生素],予以乳儿无乳糖奶粉,年长儿则予稀粥,口服补液盐,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 g/袋]取本品加入50 ml温水,摇匀后服用,<1岁者,每天1袋,分3次用药;1~2岁者,每天1~2袋,分3次用药;2~3岁者,每天2~3袋,分3次用药。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法国百科达制药厂(BIOCODEX)生产]0.25 g口服,每天1次。2组均连续用药3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肠道菌群:于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 d后采集新鲜大便0.2 g,检测样本中的总生态DNA,建立文库,积分DNAMAN软件拼接测序结果,获取框架,对比肠道菌群数据库序列,鉴别菌群种类与结构,计算物种丰度。(2)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3 000 r/min离心处理,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内皮素(光度测量法),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另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3)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采集空腹静脉血并行离心处理,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白介素-6和白介素-8,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经硫代巴比妥法和酶速率法测得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4)免疫功能指标:按照上述方式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检测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5)药物不良反应:包括便秘、过敏反应及荨麻疹等。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用药24 h后,每天大便次数减少至3次以下,大便性状和镜检结果均为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儿用药48 h后,每天大便次数不超过4次,大便含水量改善,性状基本恢复,镜检结果无明显异常,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效:患儿连续用药72 h,大便次数、性状、镜检结果和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171,P=0.012),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肠道菌群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肠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患儿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较治疗前增多,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增多/减少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较
2.3 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患儿内皮素、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2.4 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患儿白介素-6、白介素-8、一氧化氮和丙二醛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5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患儿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5。
表5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6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 vs.3.33%,χ2=0.606,P=0.435),见表6。
表6 对照组与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例(%)]
小儿迁延性腹泻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成年人比较,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差,肠道菌群紊乱,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腹泻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出现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迁延不愈,影响患儿健康成长。
蒙脱石散为常用药物,口服用药后,将细菌病毒及其毒性分泌物和代谢产物固定于肠道壁,使致病菌失活,随肠道蠕动外排,也可有效保护肠道黏膜[3];此外,蒙脱石散对肠道水分和脂肪流失也有缓解作用,不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虽然蒙脱石散可修复肠道屏障,止泻效果好,但单独用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不明显,需长期用药,改善空间较大[4]。
布拉氏酵母菌散属于微生态制剂,是非致病性真菌类药物,口服后,不受机体胃酸和胆酸影响,对抗生素耐受性好。小儿腹泻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可使肠道产生酸性化学物质,降低pH值,抵御外来致病菌侵袭,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状态[5]。此外,布拉氏酵母菌散还可在患者肠道表层形成生物膜屏障,使致病菌无法吸附于肠道,形成免疫屏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在蒙脱石散的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两种药物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迅速控制腹泻,改善大便性状,进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李泽等[6]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作用,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68%,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蒙脱石散的81.67%,验证了联合用药方案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作用。
小儿迁延性腹泻,肠道内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有益菌群数量减少,乳糖分解能力不足,酸性代谢产物减少,pH值明显上升,无法有效抑制有害菌群,肠道内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异常增殖,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影响机体免疫状态[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多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少于对照组,可见联合用药可防御外源性致病菌,也可抑制病原菌增殖,预防致病菌侵袭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释放短肽蛋白,抗病原菌作用明显,可提高有益菌群水平,抑制有害菌群,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对肠道炎性反应有抑制作用,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抵御外源性致病菌入侵。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对照组,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用药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分析原因,在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既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又可有效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生长,修复受损肠道黏膜,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此外,布拉氏酵母菌散可分泌糖蛋白,中和肠道内有害物质,利于肠道功能恢复[8]。
小儿迁延性腹泻受肠道内感染影响较大,可伴随不同程度炎性反应。肠道感染可导致白介素-6和白介素-8大量分泌,破坏机体内环境,使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移动至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导致电解质紊乱。腹泻性疾病中含有的羟自由基可损伤肠道黏膜,增加一氧化氮水平,结合活性氧物质后,可形成活性氮代谢产物,引发微管蛋白和肌纤维蛋白氧化,破坏细胞框架,损伤肠道屏障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下降,机体抗氧化能力受损,大量释放有毒物质丙二醛,损伤机体。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后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联合用药可调节肠道内环境,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也可维持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利于肠道黏膜的恢复。
小儿腹泻发生及迁延不愈与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可缓解机体腹泻症状。迁延性腹泻患儿免疫状态差,B淋巴细胞功能受限,降低免疫球蛋白释放量。免疫球蛋白A在胃肠道黏膜防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机体抵御感染的首道防线;免疫球蛋白G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免疫球蛋白M在机体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可对机体免疫状态予以直接反映,也可对肠道予以保护[9]。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更高,可见联合用药可修复受损肠道黏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蒙脱石散与布拉氏酵母菌散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联合用药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为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好,可调节肠道菌群,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也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