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究
——以《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大学文化”单元为例

2024-01-12 07:03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导向思政

周 芬

(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一、引言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大学英语是高校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但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却未能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现存教材内容缺少思政素材,教材内容缺少中国文化元素和思政元素。二是教学过程中缺乏包含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教学以语言知识点的讲授为重点,未深入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思政教育内涵,教学方式无法充分激发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等。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仍然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面临一个新问题: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环节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语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三者充分融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

二、理论框架

(一)产出导向法概述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1-6],新修订后的理论体系引入“学习中心”“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和“关键能力”的教学理念,采用若干“驱动—促成—评价”循环链构建课堂教学流程,创建了适合中国本土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本土化”的外语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POA)已有不少高校一线教师开展多轮教学实验,产出了一批教学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深入探讨产出导向法中教学流程各环节的实施策略。杨莉芳[7]阐释了产出导向法“驱动”环节中微课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流程;曹巧珍[8]通过论述“促成”阶段教师的“脚手架”作用,探讨了在课堂实践中逐步搭建脚手架的实施过程;邱琳[9]基于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出精细设计语言促成环节的原则和手段;孙曙光[10]通过课堂反思性实践,提出一套“师生合作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二是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成效。张伶俐[11]检验了产出导向法在一学期教学中的总体有效性;张文娟[12]测量了单元教学中“产出导向法”对写作质量的影响等。三是探索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孙亚[13]基于认知语言学驱动的语言教学观和产出导向法理论,建立了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模式;高频[14]运用产出导向法理论,构建了大学英语听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

(二)产出导向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理据

产出导向法可运用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理由有二:首先,该理论中“文化交流”“关键能力”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思政目标高度契合,英语课程既要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也要达成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该理论的教学流程可操作性强,可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产出导向法教学流程包括“驱动”环节(motivating),“促成”环节(enabling),“评价”环节(assessing),这三个核心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将输出与输入对接,强调产出活动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是一种高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目前,鲜有探讨把产出导向法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探究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既可以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新路径,也可以从课程思政视角丰富产出导向法理论的教学实践。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和方法,结合具体的单元教学案例,从课程思政视角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其融入路径大致可分为三个流程:教学准备—课堂实施—效果检验。

(一)教学准备

POA教学理念认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目标需要通过精心选择产出任务的话题和教学材料,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形式等途径来实现[3]551。由此可见,教学准备中教学材料的选择,产出场景的设定在整个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

1.分析教学主题

本文依托《新标准大学英语2》第一单元来展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POA 教学设计流程。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大学文化”,该主题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所涉及的内容面广而多,而本单元聚焦探讨大学学习生活和高中学习生活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接受大学教育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因此,从课程思政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设定产出场景

本单元产出场景设定为:新学年开始了,你所在的大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指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校英语广播电台将举办一个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访谈节目。你将参加访谈,谈谈高中和大学学习生活的区别以及接受大学教育的重要性。

在POA 驱动中,产出场景的设定能激发学生产出表达的欲望,所设定的交际场景包括话题、目的、身份和场合四个要素,具有潜在的交际价值[15]9。上述产出场景中,产出的话题是“谈论大学与高中学习生活不同以及接受大学教育的重要性”;产出目的是参加校英语广播电台的访谈节目;访谈节目中的身份主要包含高年级学生、主持人和广大大学生听众;产出场合是广播节目现场。

3.拟定产出目标

产出目标需要紧紧围绕产出场景而设定,本单元产出总目标是:能谈论高中与大学学习生活的不同,对接受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发表观点看法。该产出总目标可细分为两个子目标:一是能谈论高中与大学学习生活的不同;二是对接受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发表观点看法(见图1)。

图1 产出总目标和子目标

产出目标主要包含功能目标和语言目标[16]21。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有机融入思政目标,通过最终达成产出总目标,既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同时实现“概述区别”和“陈述观点”两个交际功能目标,并学会使用每个功能目标对应的语言项目(见表1)。

表1 产出目标说明

4.精选教学材料

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教学需要精心选择可实现人文性目标的教学材料,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积极补充促成教学素材。在选择课外素材时,挑选思想境界高、弘扬正能量的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

本单元包含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标题是“大学已经不再特别了”(College just isn’t special any more),课文讨论了20 世纪60 年代和现在的大学生活,文章结构层次分明,运用了大量对比性语言资源展示两个不同时期大学生活的特征,逻辑结构清晰,容易被学生理解。第二篇文章标题是“后一切的一代”(The post-everything generation),课文通过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他所属的后现代一代大学生的看法,文章的语言偏口语化,行文碎片化,文章本身属于后现代化风格。

秉持“产出目标决定说”原则[17]20,课题组对部分单元教学材料进行了“删减”,保留第一篇文章,删除第二篇文章,主要因为第二篇文章涉及大量文化词汇和俚语表达,文风晦涩难懂,学习负担重,不利于产出目标达成。另外,课题组也在原课文教学材料基础上进行“增补”,主要增补文字材料“How college life is different from high school life?”“Why a college education is important”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的双语文章;视频材料“What are universities for?”“Why do we go to university?”等,以此作为产出子目标1和2的促成补充材料。

(二)课堂实施

POA教学实践通常以单元为教学单位,确定单元产出总目标,然后将其分解为若干有前后逻辑关系,但各自相对独立的子产出目标。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促进环节内部,采用平行推进式,进行若干驱动—促成—评价的微循环,以完成一系列子产出目标,从而最终顺利完成产出总目标[6]50。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注重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融入思政设计,以思政为导向来确定产出总目标,各个子目标中分别设定对应的思政子目标。在促成环节中,可在促成活动链的各个促成活动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在评价环节中,在对产出任务确立评价维度时增加思政元素评价维度(见图2)。

图2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流程图

1.驱动

驱动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教师呈现产出场景;学生尝试产出;教师说明产出目标[3]553。

在呈现产出场景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激发学生的产出兴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完成产出任务的必要性。课题组在引出此单元产出场景时,采用“短视频导入—新闻片段解读—访谈初产出”三个步骤环节,先为学生播放一个短视频,该视频内容是多位大学生谈论高中和大学生活不同之处的访谈集锦,用以提高学生对此类话题的关注度;然后播放新闻片段,新闻片段聚焦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最后为学生播放本单元的产出场景,学生结对基于产出场景进行产出准备,然后邀请部分小组演示访谈场景。学生产出尝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访谈内容简单、对比性语言资源使用量少、话轮结构层次不清等。教师对学生的产出尝试进行点评,明确说明本单元产出目标。

在整个驱动环节,课题组遵循渐进性原则,让学生先认识问题的严重性,然后产生解决问题的意愿。产出总目标的说明注重思政导向,向学生阐明两个子目标之间思政方面的逻辑关联,先让学生明确大学的学习生活特征,继而思索接受大学教育的意义所在。

2.促成

促成活动的设计需遵循渐进性,精准性和多样性原则[17]22。课题组针对第一个产出子目标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促成活动从内容—语言—结构三个方面以活动链的形式逐层推进(见图3)。

图3 融入思政元素的子目标1的促成活动链

促成活动第一步:“阅读材料、补全信息”注重从内容层面促成,教师以列出要点的形式,呈现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的区别,让学生通过完成促成任务1,丰富访谈内容,为完成产出任务奠定内容基础。促成活动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促成语言和结构,“概述区别”要求学生运用对比性语言资源概述区别;“话语结构改写”引导学生梳理访谈话语中的话轮层次,完善话轮结构。整个促成活动链按照先内容、再语言、后结构的促成顺序循序渐进展开,促成活动的设定既精准对接产出任务,又解决了学生初产出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促成设计也遵循“多样化”原则,活动类型包括阅读与补全,口头概述区别,改写和完善话语结构,角色扮演等。

基于思政目标和具体活动特征,可在促成活动链的各个活动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在“阅读材料、补全信息”促成活动中,学生在完成补全信息活动后,要及时撰写反思日志,反思高中与大学学习生活的区别,深化对大学学习生活特征的理解,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概述区别”和“话语结构改写”促成活动中增加了思辨能力培养思政元素,“概述区别”先把对比性语言资源分门别类,再以促成活动1 中的区别内容为依托,辅以小句翻译和句子纠错让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述的逻辑性,最后让学生连句成篇口头概述区别。“话语结构改写”增加苏格拉底式提问技巧和中国发言人答记者问答辩技巧导入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话轮结构,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角色扮演”融入体验和建构思政元素,增加预演和及时点评环节,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对角色形成充分的认知和合理的建构,通过自我反思,交互合作,来深化对产出任务主题的认知,实现该产出目标中的思政目标。

3.评价

评价包括“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通常发生在促成活动教学过程环节中,教师对学生在促成活动中产出的问题适时点评和开展针对性教学;“延时评价”是对学生总产出任务成果中所暴露出的典型问题开展师生合作评价[18]422。

师生合作评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课题组收集学生转写的访谈文本,通读文本后,发现在经过前面促成环节学习后,绝大多数学生产出任务中的访谈内容较初产出时有明显增多,语言表述中使用了一定量的对比性语言资源,话轮结构比较完整,但不少学生在访谈中缺乏交际适切性,较少考虑访谈的交际场景和目的,主持人与被访谈人缺乏互动,访谈缺少听众意识。究其原因,学生产出文本中出现的语用问题,可能与前面促成环节中着力促成产出任务的内容,即语言和结构方面,而语用知识促成不足有关。基于这些典型问题,课题组设定的评价维度1 和2 关注语用交际适切性,所对应的评价内容聚焦学生产出样本中的典型问题,评价维度3 注重从课程思政视角评价学生产出成果,通过提高访谈中听众的参与感,引领听众,服务听众,最终达成访谈目的,帮助学生听众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课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对典型文本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比样例,归纳其中的语用特征,然后教师运用真实访谈语例开展言语交际适切性促成教学,最后让学生修改有语用失误的典型文本。课后,针对产出文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评、自评,然后修改完善各组产出成果。

(三)效果检验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可采用过程性检验和结果性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检验其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过程性检验检验方法具有及时性、动态性和灵活性特征。课题组在开展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入的教学实践中,多次运用课后随即访谈和反思日记方法,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流程各个环节的反馈意见,然后依据学生反馈意见和接受程度合理调整教学驱动—促成—评价各个环节的实施内容和手段,这样既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也有助于探索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教学相融入的最佳路径。

在实施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一个学期后,课题组采用前后测和调查问卷形式对教学改革实施最终成效进行了检验。分别在实验班学期初和学期末实施了英语综合水平测试,重点检测口语和写作等产出技能,评估其产出水平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改革实施前后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思想品德相关的问题,观测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的成长轨迹。前后测数据结果显示,学生的英语产出能力有明显提高;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同该教学模式,认为该教学模式对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有较大作用。

四、结语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就是以产出导向法理论和教学流程为指导来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本单元案例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和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把产出任务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通过灵活多样,环环相扣的练习,引导学生整合输入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从语言、内容和结构上为完成产出任务做好准备。整个教学过程既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导向思政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偏向”不是好导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