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溢敏
在“小人物专题探究”这一群文教学中,我们选取了统编版初中语文四篇文章:《植树的牧羊人》《回忆我的母亲》《溜索》《阿长与〈山海经〉》,尝试运用群文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这一类作品的阅读策略。
这四篇都是写人的文章,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作者回忆了童年的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命运不幸的女性的感激和怀念;《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为了纪念母亲写的一篇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抒发了对母亲无限敬爱的深情;《溜索》讲述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表达了对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精神的钦佩和赞颂;《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小说,主要写了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种树的故事,他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赞扬了牧羊人的伟大精神。这四篇文章都描绘的是“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没有传奇的经历,没有壮丽的事业,但他们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解专题化阅读的方法,感受“小人物”的魅力,我们做了以下问卷调查。(见表1)
表1 关于“小人物”阅读专题的问卷
从表1 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在七、八年级已经学习了这几篇文章,但是还没有专题化的意识,仅有10%的学生知道“小人物”并能隐约说出“小人物”的概念,有30%的学生能够列出一篇及以上的有关“小人物”的篇章。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小人物”这个概念并不清楚,因此此专题的群文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专题课来探究“小人物”,进而让学生掌握描写“小人物”这一类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掌握“小人物”的阅读方法,从“小人物”的阅读中审视人性,理解社会,净化心灵,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人物“共性”的概括以及人物“个性”的区分,并能够在学习“小人物”专题课的基础上提升能力,拓展写作。
1.探讨“小”:通过制作小人物档案、讲述故事等方法梳理小人物的事迹与形象。
2.感悟“大”:通过细节赏析等方法学习小人物的塑造方法,感受小人物的精神力量。
3.“以小见大”:拓展“小人物”的写作,能够从文中人物身上提炼出美好品质,并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三个教学目标从人物的不同“个性”出发,通过梳理“小人物”的不同事迹,从而概括出“小人物”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掌握“小人物”的“小”:经历小、身份小;同时通过人物塑造方法之间的对比,感受“小人物”的“大”:朴素、善良等美好的精神品质;最后拓展提升,让学生通过写作感受身边的“小人物”,认识身边的“小人物”,进而思想得到净化,从“小人物”身上受到感染。
设置情境导入:我校图书馆举行了“文学经典人物”图画展活动,馆长推荐了一系列文学名著的主人公作为画展活动的备选人物,其中初中统编版教材中的《植树的牧羊人》《回忆我的母亲》《溜索》《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文章人物入选,现在在全校征集人物介绍。请学生在学习完之后,仿照着以下人物介绍示例,参加这次图书馆活动。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事迹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通过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年幼孩子及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1.“小形象”展示
《现代汉语词典》对“小人物”的解释为“指社会上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
找出“小”,如表2。
表2
2.制作“小人物”档案
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并通过圈点勾画的方法,迅速完成表3,制作人物小档案,掌握阿长、牧羊人、朱德母亲、马帮等人物的基本信息。
表3
3.开展“小人物”经历自述活动
小人物的经历也是各种各样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开展“小人物”的自述活动,说说“我”做了哪些事情?并比较几个人物经历的异同。
①自述环节:
“我”是阿长,“我”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牧羊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朱德母亲,“我”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马帮领袖,“我”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环节:
“小人物”之间的经历对比。
预设:这几篇文章主要人物的经历是不同的,有的人做的事情很琐碎,如阿长和朱德母亲;有的人做的事情很单一,如牧羊人和马帮的人,但共同点都是小事情。
4.在细节描写中体会小人物
人物语言动作外貌作者的评价阿长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她生得黄胖而矮伟大的神力;特别的敬意;空前的敬意牧羊人他回答说“不吸烟”;他摇摇头说不是;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朱德母亲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母亲是个好劳动马帮可还歇;不消;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看脚底板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精瘦短小的汉子
预设:对待小人物不能用像平时分析人物形象的方式展开,而应抓住细节中一些特别的点来进行。
A.语言的反差:《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阿长与作者少年时的对话零散而杂乱,但恰恰有一句是令人印象深刻并值得玩味的:“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山海经》这本古代典籍却被阿长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粗俗平凡的农村妇女买给了作者。反差中,显出真挚温暖。
B.动作的反差:《溜索》为例
牛的表现: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
“我”的表现: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首领的表现:“懒懒”“稳稳”“缓缓”……
瘦小汉子:“迈着”“走到”“扯”“一跃”“一用力”“小”……
汉子们:“漫声”“笑着”……
牛的哀叫、“我”战战兢兢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差。
对比方法:
远方叔祖疏懒地不愿为“我”买书,没有文化的阿长却愿意为“我”买书。 ——《阿长与〈山海经〉》
“地主家看也不看的粮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贫苦的家庭生活和母亲的勤劳简朴,遭受天灾与地主欺压以及母亲的不怕困难等。——《回忆我的母亲》
汉语词典对“大”的解释是“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艾力泽·布菲、阿长、朱德母亲、马帮领袖,作为一群小人物,却有着大情怀、大力量,“大”在哪里?
1.大作用
虽然普通,做了什么“大事”?为什么是“大事”?分析影响力。
2.大境界
你从他们的身上读出了什么?
人物“大事”品质阿长 一个没有任何文化的保姆给“我”买了《山海经》善良、热情、有爱心牧羊人 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用了一辈子让荒漠变成了绿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坚持不懈朱德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让“我”成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勤劳、仁慈、反抗压迫、支持革命马帮 无视怒江,轻松过河,成就雄性之魂无所畏惧、沉着冷静、英雄本色
3.大感悟
你喜欢课文中“小人物”的原因(可多选)( )
A.人物背景普通,容易理解
B.欣赏“小人物”身上展现出的美好品质
C.塑造“小人物”的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D.可以透过“小人物”分析背后的社会历史
介绍创作技巧:宏大背景,微小场景;平凡人物,崇高主题。
1.学习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人物介绍,并完成仿写。
张顺东、李国秀夫妇事迹
张顺东和妻子李国秀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照顾年迈老人、年幼孩子及失去双亲的两个侄女,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方法指导:叙述事件_________________;赞美品质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学习的内容,选择一个人物认真撰写人物介绍,参加学校图书馆举行的活动。
3.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所撰写的人物介绍,并进行评价,最后选择最好的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举行的活动。
自评得分他评得分最后得分简述事迹赞美品质语言优美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的“小人物”,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默默无闻,请你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小人物”,运用本单元的写法,写一篇文章。
综上所述,在九年级引导学生进行基于学情的群文专题阅读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效果的,学生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必要的阅读技巧。通过群文的专题性阅读复习研讨,学生可以掌握一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并将这一类阅读运用于之后的学习中。“小人物”作为这个世界的主体,在“小人物”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朴素的爱和单纯的善,他们对平凡的向往以及对梦想坚定的追求也是我们作为“小人物”需要坚守的,相信学生以后在阅读这类“小人物”作品的时候肯定会得心应手,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