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雷
北京地铁12号线起点—四季青站区间三联拱断面,因受地下水回灌影响,目前水位高于仰拱约3.8m,含水量较大,致使施工严重受阻。本文针对三联拱断面遇水施工受阻问题,通过有效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以降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施工方案,实现了掌子面开挖有序、安全可控。
北京地铁12号线起点—四季青站区间起始点位于通汇路与西四环辅路交口,线路整体沿西四环北路西侧向南敷设约500m后,沿京门铁路北侧向西敷设,最终到达田村停车场。区间暗挖段长度为1175m,根据线路需要线路在四季站南端设置交叉渡线,渡线采用9号道岔。分别采用单洞隧道、双联拱隧道、三联拱隧道断面,断面尺寸断面开挖宽度7.9m~28.78m;区间侧壁以卵石层为主,主要为卵石层和卵石层,三联拱断面整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起点—四季青站区间3号井三联拱断面中洞二衬已全部施工完成,施工至边洞开挖时水位已上涨至30.31m,三联拱边洞入水最大深度约为3.8m,为保障开挖安全计划采取降水施工,但因边洞结构分别平行下穿西四环辅路和西郊机场铁路,无法进行地面降水,故调整开挖方案将边洞上层洞室初支全部完成,利用上层洞室进行洞内微型降水,由于水流补给较快,抽排降水效果不佳,砂卵石中的中粗砂在降水井施工时和水流冲刷下流失较多,临近初支外壁易出现空腔,且水流较大,致使暗挖作业暂时停滞。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通过长期实践已形成相对成熟有效的地下水治理经验,例如地面降水、洞内井点降水、深孔注浆止水、洞内微型降水井等,上述几项方案在本项目三联拱边洞降水筹划时期对比详见表1。
表1 降水方案比选
由表1可知,因场地原因和风险考虑,洞内微型降水井可作为主要降水方式,同时辅助深孔注浆止水,对水流补给方向进行部分截流,对已完成初支仰拱渗漏点进行补注浆液封堵,达到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治水效果,且该项措施风险可控,可行性较高,因此采用该项措施,并以此为试验段结果为后续降水项目提供经验。
根据本项目情况,降水方案施工采用黄蜂-90跟管钻机、扬程≥15m流量16m3/h螺杆泵、直径150mm壁厚4mmPVC材质护壁管(滤网为1层60目)、3~7mm滤料、扬程≥50m流量60m3/h污水潜水泵、尺寸为1.5m*1.5m*9m的沉淀水箱等。
根据现场,洞内微型降水方案总体施工设计如下:(1)将三联拱边洞上层洞室开挖全部完成,下层洞室采用工字钢封面暂做堵水处理。(2)利用上层洞室空间进行降水井施工,根据现有情况最大化进行降水。
(1)涌水量计算
抽水影响半径计算:根据结构平剖面设计资料,依据构筑物的埋深和涉及抽降含水层,计算含水层涌水量:
等效半径对于不规则面状基坑
Ro—基坑等效半径,m;
A—降水面积,m2。
对于矩形基坑
ro—基坑等效半径,m;
η—概化系数;
L—降水井围成的矩形长度,m;
B—降水井围成的矩形宽度,m;
按抽水影响半径计算,潜水影响半径采用下式:
式中:R—降水影响半径,m;
S—设计水位降深,m;
H—潜水含水层厚度,m。
K—渗透系数,m/d(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取值,卵石层等综合渗透系数取120m/d)。
承压水影响半径采用下式:
R—降水影响半径,m;
s—设计水位降深,m;
k—渗透系数,m/d,根据勘察报告取值,细中砂2层、卵石层等综合渗透系数取150m/d。
涌水量(Q)计算: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公式:
Q—基坑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潜水含水层初始厚度,m;
M—承压含水层厚度,m;
h—降水后剩余含水层厚度,m;
s—基坑水位降深,m;
R—降水影响半径,m;
r0—基坑等效半径,m。
涌水量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涌水量计算参数表
预估总抽水量(Qz):预计总抽水时间为180天,潜水层折减系数:前29天为β=0.85,30天到100天为β=0.85,剩余为β=0.65。则抽水总量计算如下:
层间潜水(三):Q=∑βQd=1×9063.2×29+0.85×9063.2×71+0.65×9063.2×80=1281077.5m3;
预估总排水量Q=128万方(单洞)。
(2)降水系统设计
根据上述计算分析及施工经验,采用洞内微型降水降低水位,满足结构开挖要求,降水设计参数见表3。为更准确监测降水效果,在结构内外均布置水位监测孔,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泵型泵量,进一步加强降水效果。
表3 降水设计参数表
洞内打井标高以上导洞或中导洞底板标高控制,井深14m,井底标高按21.20m控制,周边降水井倾角以10°~30°为宜,中间降水井竖直。避免与已施工结构冲突。降水井距暗挖小导洞结构外轮廓线1m。降水井局部可以调整。
(3)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管网:采用钢管、硬质PVC管作为排水主管路,主排水管直径不小于所连接排水支管总截面面积之和。集水支管管径应与潜水泵出水口口径相匹配,避免变径连接。排水管布设时倾斜度≥3‰。采用暗排的形式,埋设深度≥1m。
排水口保证:本项目排水为市政管线,排水口采用暗埋形式。由于排水量较大且防止雨季排水不畅,根据现场调查结果,现存有φ1000和φ1600的雨水管,能够满足现场排水需求,这样也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
(4)施工工艺
降水井成井拟采用黄蜂-90跟管钻机成井工艺,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放样井位,固定钻机角度→钻进施工(钻头与钻杆连接,钻杆外套护壁管)→钻进至设计深度后,逐节拔出钻杆,最后拔出钻头→下井管(井管外缠滤网)→拔出护壁管→放入螺杆潜水泵→排水管路连接→大扬程水泵抽排至竖井上排入市政管网中。
(5)洞内微型降水效果分析
本项目自采取上述方案进行降水处理,现场水位呈明显下降趋势,最低水位点为27.1m,相较于施工前30.31m水位下降约3m,水量补给超过预期,虽未达到降水一步到位的效果,但已降低施工风险,且通过降水期施工地面监测点整体趋于稳定无监测预警。
针对区间三联拱断面降水井抽排降水情况,以及现场水量分析,临近南水北调管涵侧水量补给大于远离侧,考虑在该方向进行深孔注浆,意在减少孔隙率,形成临时止水帷幕的效果,由于开挖方向为下坡,且首段开挖后观察已完成初支仰拱部分向开挖面有明显水流补给,因此在已完成初支部位及时跟进背后注浆,且根据水量大小分段进行深度为4m的深孔注浆,形成临时止水帷幕,该方案既减小了开挖面水量,达到降水效果,同时为后续二衬施工以及结构防水进一步提供保障,因此提出总体疏、堵结合的理念。
(1)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后退式分段注浆是钻、注交替作业的一种注浆方式,每次钻孔注浆分段长度0.8~1.5m,采用孔口管法兰盘止浆。
后退式注浆流程如下: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开钻孔位、调钻杆角度—试配浆液—钻至孔底压浆。
为了满足注浆固结的目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浆液配制。
①水泥浆稀释:在搅拌桶加入所需的水,开动搅拌机,再加入水泥搅拌3分钟以上。
②注浆泵试运转:开动注浆泵压水试验,检查注浆泵液压情况,系统、注浆管路是否畅通。
③浆液注入:浆液通过双重管压入地层中,采用一次整体注浆方式。
④压力、注浆量控制:观察注浆压力,检查随注浆量增加压力表变化情况。注浆过程中采用压力控制,注浆压力达到2.0MPa时停止注浆。
(2)注浆加固方案
注浆止水帷幕加固如图1所示:
图1 注浆止水帷幕加固示意
注浆加固设计参数:注浆范围为潜水层,且水层较深,因此采用速凝、浓度大的浆液即A液(水泥浆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和B液(改性水玻璃)及C液(速凝剂)的混合浆液注入地层。注浆终压为1.5~2.0MPa。浆液扩散半径为0.8m。浆液使用流动性强、渗透性强、浓度高、速凝等特征的浆液。
A液:水泥浆采用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配合比为水:水泥=1∶0.8
B液:水玻璃采用浓度42Be′,配合比为水玻璃:水=1∶1
C液:固化剂。
浆液类型及配比:磷酸-水玻璃化学浆和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相结合,并掺加外加剂(速凝剂、减水剂);A液:水:水泥=1:0.8;B液:水:水玻璃=1:1;C液:水:磷酸=1:0.06;A液:B液=1:1;B液:C液=1:1。
(3)深孔注浆堵水效果分析
通过深孔注浆堵水,有效减少降水范围水流补给,提高降水井效果,使开挖面水位居于仰拱以下约0.5m,保证了掌子面施工安全,同时为后期二衬施工以及结构防水提高质量保障,且注浆期间地面监测点整体趋于稳定无监测预警。
本文以某轨道项目水位上涨问题为研究背景,经过现场试验最终提出疏、堵结合降排水的措施,并通过水位监测及地表监测,结果证明该方案可行有效。施工期间,深孔注浆注意压力的控制,做好已完成洞室初支的预加固施工,避免因注浆压力过大,出现初支变形的情况,其次如开挖进度较缓,考虑注浆实效性,可分段、分循环施工,在初支开挖完成后,二衬施工前,应结合现场情况,对浆液失效后出现渗漏水的初支结构进行补充注浆,确保二衬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