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家庭丧葬供奉制度

2024-01-12 08:13
殷都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供品祭司王国

温 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

古埃及人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人生旅途的中转站,对来世的信仰因此成为丧葬习俗背后的原动力。早在涅伽达文化(Naqada culture)时期,(1)埃及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约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埃及先人就开始在墓穴中放置陶器、珠子、调色板等随葬品。古埃及国家诞生以后(约公元前3000年),达官显贵开始修建豪华陵墓。陵墓地下部分是放置棺椁的墓室,地上部分逐渐发展成祭堂,祭司与死者的亲朋在其中举行宗教仪式,为死者献上供品以供其在来世享用。为保证祭祀的延续,对死者的供奉需要适当的人员配置和制度安排。墓主人的家庭成员参与到丧葬供奉中就形成了家庭丧葬供奉制度。古王国(约公元前2600年至前2100年)的官员陵墓祭堂中描绘了丧葬供奉的各种场景,如工人生产供品、家庭成员和卡祭司(ka-priest)为墓主人上供、墓主人巡视庄园等。若要理解家庭丧葬供奉制度的内在机制,就需要对相关场景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家庭成员在这些场景中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含义。

古王国官员陵墓祭堂装饰是研究古王国时期社会经济与丧葬习俗的重要史料,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蒙特(Pierre Montet)、克莱布斯(Luise Klebs)、万蒂耶(Jacques Vandier)等学者对祭堂装饰中的各种场景进行分类,包括耕种、收获、捕鱼、捕鸟、烤面包、酿造啤酒、制作陶器等“日常生活场景(scenes of daily life)”,(2)关于“日常生活场景”的讨论,见 Pierre Montet, Scenes de la Vie Privee dans les Tombeaux Egyptiens de l’ancien Empire, Paris: Strasbourg University, 1925; Luise Klebs, Die Reliefs des Alten Reiches (2980-2475 V. Chr.): Material zur gyptischen Kulturgeschichte, Heidelberg: Carl Winters Universität, 1915, pp. 1-117;Jacques Vandier, Manuel d’archéologie égyptienne IV, Paris: A. et J. Picard, 1964.以及仪式、献祭、送葬等与丧葬宗教密切相关的场景。(3)关于与丧葬宗教有关的场景,见Klebs, Die Reliefs des Alten Reiches (2980-2475 V. Chr.): Material zur gyptischen Kulturgeschichte, pp. 119-141. 威尔逊(John A. Wilson)根据祭堂装饰复原了送葬的场景,见John A. Wilson, “Funeral Services of the Egyptian Old Kingdom,”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3, no. 4 (1944), pp. 203-218. 关于祭司的形象、祭司头衔、s;h仪式的讨论,见 Jone Steven Jr. Thompson, “The Iconography of the Memphite Priesthood in Egypt’s Elite Tombs of the Old Kingdom,”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4, pp. 236-278.万蒂耶在讨论不同场景的同时也初步探讨了其中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姿态,包括墓主人的妻子、家庭成员、上供者、书吏、拟人化的丧葬庄园等。(4)Vandier, Manuel d’archéologie égyptienne IV, pp. 58-80, 181-86, 113-35, 195-216, 391-533.哈普尔(Yvonne Harpur)对古王国官员陵墓祭堂装饰的研究涵盖了墓主人亲属的姿态及各种姿态出现的位置。(5)Yvonne Harpur, Decoration in Egyptian Tombs of the Old Kingdom: Studies in Orientation and Scene Content, London; New York: KPI, 1987, 43-172. 另见Brigitte Dominicus, Gesten und Gebärden in Darstellungen des Alten und Mittleren Reiches, Heidelberg: Heidelberger Orientverlag, 1994。斯文顿(Joyce Swinton)以丧葬庄园的生产和管理为出发点,探讨了以丧葬供奉为目的的生产活动。(6)Joyce Swinton, The Management of Estates and Their Resources in the Egyptian Old Kingdom, Oxford: Archaeopress, 2012.麦克科克代尔(Kim McCorquodale)以现存墓葬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古王国时期陵墓祭堂中的女性形象。(7)Kim McCorquodal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Family in the Egyptian Old Kingdom: Women and Marriage, 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2513, Oxford: Archaeopress, 2013. 另见Kim McCorquodale, “Reconsidering the Term ‘Eldest Son / Eldest Daughter’ and Inheritance in the Old Kingdom,” The Bulletin of the Australian Centre for Egyptology, no. 23 (2012), pp. 78-85.然而,他的研究忽略了丈夫、父亲、兄弟、儿子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讨论家庭成员与家庭丧葬供奉之间的关系。一些学者通过个案研究深入分析了古王国时期家庭关系的诸多细节。例如,阿尔顿缪勒(Hartwig Altenmüller)考察了墓主人儿子手持莲花的形象与祖先崇拜关系,麦斯利维斯(Karol分析了浮雕与壁画中,墓主人儿子站在墓主人脚边的形象与父子关系的变化。在方法论层面,明希(Hans-Hubertus Münch)认为,古埃及家庭研究中应该以“家宅(household)”而非“家庭(family)”为基础,将居住在同一宅邸的人都纳入到家庭关系的讨论中,(8)私人通信,另见Hans-Hubertus Münch, “Die Repräsentation des Hausverbandes des K3-nj-njswt I. (G 2155): ein Beitrag zur Geschichte des sozialen Wissens im Alten Reich,”in G.Neunert, K. Gabler, and A.Verbovsek, eds., Nekropolen: Grab - Bild - Ritual: Beiträge des zweiten Münchener Arbeitskreises Junge Aegyptologie (MAJA 2) 2. bis 4.12.2011, 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13, pp. 181-196。他的研究不再以血缘和姻亲关系界定家庭,而是注重家庭和宅邸作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经济功能,将“家”的观念又推进了一步。

上述研究涵盖了古王国家庭与丧葬供奉的诸多方面,或着眼于祭堂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或侧重丧葬庄园的运营管理,但却没有对家庭成员在丧葬供奉中所进行的活动和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析。本文作者在前人的基础上,以陵墓祭堂装饰中的家庭成员形象为线索,讨论墓主人的子女和兄弟姐妹等亲属在丧葬供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古王国时期的家庭丧葬供奉制度进行评述。

一、祭堂装饰所见之家庭丧葬供奉

祭堂装饰中出现最频繁的是墓主人的儿子。墓主人的儿子在家庭丧葬供奉中有两个重要作用:奉献供品与举行丧葬仪式。

为死者奉献供品是古埃及丧葬宗教的核心部分。墓主人为了确保自己能来世享受供品,将子女和其他亲属奉献供品的形象刻画在祭堂墙壁上。这些场景明确表现出人物奉献供品的姿态,人物形象旁边还刻上了他们的名字和头衔,将人物在丧葬供奉中所具有的行为图像化、个人化。当然,这些浮雕所描绘的很可能就是葬礼时发生过的场景,子女和亲朋手持着牛腿、禽类、装有食物的篮子或托盘、小型家畜、亚麻布等供品,列队为墓主人上供。从铭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不仅是丧礼当天,入葬之后的每个节日,墓主人都应收到供品。

在这些供品中,牛腿最为重要,是“奉献精选供品(sxpt stpt)”仪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奉献精选供品(sxpt stpt)”的队列中,长子通常处于领队的位置,其余的儿子紧随其后,带领卡祭司(Hm-kA)进行献祭。(9)关于贡献牛腿的场景,见Thompson, “The Iconography of the Memphite Priesthood in Egypt's Elite Tombs of the Old Kingdom,” pp. 133-135.在一些例子中,墓主人的兄弟也会出现在队列中,位于儿子之后,卡祭司之前。这样的队列一般出现在供桌场景中,即墓主人端坐于供桌之前,供桌上摆满了献祭的物品。屠宰公牛的场景有时与奉献牛腿的场景出现在同一面墙壁上。现实中,屠宰公牛的仪式可能在陵墓前的庭院中举行,(10)Harpur, Decoration in Egyptian Tombs of the Old Kingdom: Studies in Orientation and Scene Content, p. 57; Salima Ikram, Choice Cuts: Meat Production in Ancient Egypt, Leuven: Peeters, 1995, pp. 81-107.与奉献牛腿一起构成了连续的仪式过程。(11)Ikram, Choice Cuts: Meat Production in Ancient Egypt, p. 42.《金字塔文(Pyramid Texts)》中的一些经文就与屠宰公牛和食用牛腿有关。(12)例如《金字塔文》第413、535、485节( PT 413, PT 535, PT 485)。维斯沙克(Deborah Vischak)指出,官员陵墓祭堂中的壁画与金字塔铭文是相互呼应的;例如,在安柯马荷尔(Ankhmahor)祭堂的第四号房间中,屠宰公牛与奉献供品的浮雕与《金字塔文》中的供奉经文一一对应。(13)Deborah Vischak, “Common Ground between Pyramid Texts and Old Kingdom Tomb Design: The Case of Ankhmaho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esearch Center in Egypt 40(2003), pp. 141-142.也就是说,祭堂装饰内容本质上是《金字塔文》的图像版本。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官员墓室的石棺附近发现了牛腿骨,(14)在第294号墓穴中发现了供品遗迹:在石棺南边有一具鹅的骨骼和两只牛腿,牛蹄朝向西方,见Selim Hassan, Excavations at Gza VI Part II, Cairo: Government Press, 1948, pp. 13, 20.另见Selim Hassan, Excavations at Gza II, Cairo: Government Press, 1936, p. 141.说明在下葬时确实举行过奉献牛腿的仪式。对古王国时期的官员陵墓进行统计,有40座祭堂中明确刻画了儿子贡献牛腿的场景,其中最早的例子出现在皮尔森(Persen)的祭堂中。(15)Hilda Flinders Petrie and Margaret A. Murray, Seven Memphite Tomb Chapels, London: British Schoo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1952, pp. 9-10, pl. IX.皮尔森的陵墓(D 45)位于萨卡拉,建于第五王朝撒胡拉(Sahura)统治时期。到了第六王朝,对“奉献精选供品”仪式的刻画变得更加复杂,墓主人儿子手持的牛腿更大,带领的上供者也更多。

儿子在丧葬仪式中的作用也尤为重要。祭洒仪式、熏香仪式、在供桌前献祭的仪式、屠杀公牛仪式、sakh仪式是祭堂装饰中经常出现的丧葬仪式。这些仪式一般由卡祭司举行,但墓主人的儿子会参与其中大部分仪式。当儿子参与丧葬仪式时,不与职业祭司刻画在同一场景中,而是单独出现。这可能是因为儿子作为墓主人的继承者具有更高的地位,需要与专业祭司相区别。

熏香仪式是儿子经常参与的丧葬仪式。在举行熏香仪式时,儿子手持香炉,面向墓主人站立,将香炉举至墓主人面前。(16)关于熏香场景,见Aylward M. Blackman, “Remarks on an Incense-Brazier Depicted in Thuthotep's Tomb at El-Bersheh,” Zeitschrift für gyptische Sprache 50, no. 1-2 (1912), pp. 66-68; Aylward M. Blackman, “The Significance of Incense and Libations in Funerary and Temple Ritual,” Zeitschrift für gyptische Sprache 50, no. 1-2 (1912), pp. 69-75; Jorge R. Ogdon, “The Bell Shaped Censers in the Old Kingdom,” Varia Egyptiaca 1, no. 3 (1985), pp. 131-142. 熏香的仪式也由卡祭司举行,见Thompson, “The Iconography of the Memphite Priesthood in Egypt's Elite Tombs of the Old Kingdom”, pp. 124-125。例如,在扎提(Djaty)的祭堂中,他的儿子手持香炉,面向他站立,将香炉举到他面前进行仪式性熏香。(17)William Kelly Simpson, Mastabas of the Western Cemetery, Part I, Boston: Museum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Egyptian and Ancient Near Eastern Art, 1980, fig. 41.值得注意的是,熏香仪式的对象是男性墓主人,即便墓主人与妻子合葬,妻子也不会作为仪式的对象。费舍(Henry G. Fischer)认为,在古王国的祭堂装饰中,妻子处于从属地位,主要作用是在各种场景中陪伴在丈夫左右。(18)Henry G. Fischer, Egyptian Women of the Old Kingdom and of the Heracleopolitan Period (2nd ed.),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0, pp. 3-10.从家庭丧葬供奉仪式来看,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sakh仪式字面上的意思是“成为akh”,即死者通过这一仪式变成有能力的英灵(akh)。儿子也会参与到sakh仪式中。根据汤姆普森(Jone Steven Jr. Thompson)对sakh仪式的研究,所谓sakh是包括祭洒、熏香、更衣、献祭和念咒在内的一系列仪式过程。(19)Thompson, “The Iconography of the Memphite Priesthood in Egypt's Elite Tombs of the Old Kingdom,” pp. 236-278.在祭堂装饰中,这些仪式由一组祭司依次举行。我们发现,即便是举行需要多名祭司参与的sakh仪式,儿子也是单独刻画,并不与专业祭司团队一起出现。这种表现形式体现出家庭丧葬制度形成时期艺术表达的创新与发展,即如何在画面中整合亲属地位与祭司职责。在制作浮雕和壁画时,工匠可能选取了某些特定的细节(如熏香和祭洒仪式)来代表sakh仪式的整个过程。墓主人的儿子很可能与祭司一起为墓主人举行了全部的仪式,但在形象刻画上,需要将他与专业祭司相区别,故不能将儿子的形象放入到祭司团队中去。

儿子在丧葬祭祀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与他们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密不可分。在对官员祭堂装饰的研究中,学者注意到,有一类父子形象刻画方式是古王国所特有的:(20)Henry G. Fischer, “Some Iconographic and Literary Comparisons,” in Jan Assmann, Erika Feucht, and Reinhard Grieshammer, eds., Fragen an die altägyptische Literatur: Studien zum Gedenken an Eberhard Otto, Wiesbaden: Reichert, 1977, pp. 158-159.墓主人的儿子以较小比例出现在墓主人脚边,伸手握住墓主人权杖的下半部分,从而在二维画面上制造出父子两人同时握住一根权杖的视觉效果。麦斯利维茨(Karol Mysliwiec)还注意到了儿子站立在父亲脚边时,画面中两人脚部相互重叠的现象。根据她的研究,在较早时期的祭堂装饰中,父与子是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关系,而到了古王国后期,父子之间的关系转变成合作伙伴式的关系。(21)Karol Mysliwiec, “Father’s and Eldest Son’s Overlapping Feet: An Iconographic Message,” in Zahi A. Hawass, Peter Der Manuelian, and Ramadan B. Hussein, eds., Perspectives on Ancient Egypt: Studies in Honor of Edward Brovarski, Cairo: Conseil Suprême des Antiquités de l'égypte, 2010, pp. 305-306.儿子握住父亲权杖与两人脚部重叠的图像表达共同反映了古王国时期埃及人对父子关系的认知,即儿子是父亲权力的继承者,也是父亲的支持者。

家中的长子具有特殊地位。在古王国的历史背景下,长子可能不止一个。如果家庭中有一位以上妻子,那么每位妻子所生的第一个儿子,都可以获得长子的称号;(22)包含了续弦的情况。在只有一位妻子的情况下,长子夭亡后,次子就继承长子的称号。(23)Naguib Kanawati, “The Mentioning of More than One Eldest Child in Old Kingdom Inscriptions,” Chronique d’égypte 51 (102) (1976), pp. 247-251.也有学者认为,长子这一称号(z3 smsw)是指法定继承人,而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24)Schafik Allam, “Notes on the Designation ‘Eldest Son/Daughter’,” in Zahi Hawass, Peter Der Manuelian, and Ramadan B. Hussein, eds., Perspectives on Ancient Egypt: Studies in Honor of Edward Brovarski, Cairo: Conseil Suprême des Antiquités de l’égypte, 2010, pp. 29-34.继承权来自父亲方面,也可以来自母亲方面,长子与长女都能继承父亲或母亲遗产。这样的继承与责任体系反映出古王国时期复杂的家庭关系。(25)McCorquodale, “Reconsidering the Term ‘Eldest Son / Eldest Daughter’ and Inheritance in the Old Kingdom,” pp. 78-85.

儿子(更可能是长子)还需要照顾大家庭的成员,不仅包括他自己的妻子儿女,还包括寡母与未婚的姐妹。第12王朝时期的卡浑(Kahun)纸草就记载了这样的案例:守寡的母亲和未嫁的姐妹前来投奔儿子的家庭,并与他们生活在一起。(26)Rosalind M. Janssen and Jac. J. Janssen, Growing up and Getting Old in Ancient Egypt, London: Golden House Publications, 2007, pp. 172-174. 更多讨论见Bestsy M. Bryan, “In Women Good and Bad Fortune Are on Earth: Status and Roles of Women in Egyptian Culture,” in Anne K. Capel, Catharine H. Roehrig, and Richard A. Fazzini, eds., Mistress of the House, Mistress of Heaven: Women in Ancient Egypt, New York: Hudson Hills Press, 1996, p. 36.如果继承了父母的大部分财产,那么子女就有义务为父母准备葬礼,包括陵墓、随葬品和死后的供奉。新王国时期,所有子女都可以继承父母的财产,但是负责父母葬礼与死后供奉的子女(通常是长子)可得到全部财产,或成为其他继承人的财产管理人。(27)Jac. J. Janssen and Pieter. W. Pestman, “Burial and Inheritance in the Community of the Necropolis Workmen at Thebes (Pap. Bulaq X and O. Petrie 16),”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11, no. 2 (1968), pp. 164-170.后世埃及丧葬文化中儿子的特殊地位在古王国时期就已经基本成型。

综上所述,儿子在家庭丧葬供奉中占有特殊地位,儿子的特殊地位也使得他们需要在丧葬供奉中承担更多责任,他们是最重要的供品提供者,特别是在“奉献精选供品”的仪式中,他们为墓主人献上牛腿。同时,儿子可以起到卡祭司的作用,举行祭洒、熏香等丧葬仪式,也可以举行sakh仪式,但在地位上与专业祭司不同。

墓主人的兄弟也常出现在祭堂装饰中。兄弟也会以手持供品的形象出现,说明他们也为墓主人提供供品。在大部分上供场景中,兄弟位于儿子之后,手持供品出现在队列中。这意味着在家庭丧葬供奉体系中,儿子的地位是首要的,兄弟位列其次。与儿子不同,兄弟基本不会出现在丧葬仪式中。祭堂装饰中,兄弟为墓主人举行熏香仪式的刻画仅有两例。然而,这并不是说兄弟的作用十分有限,相反,如果墓主人的兄弟担任较为高级的职务,他们在祭堂中也会以较为重要的形象出现。例如,在安柯马荷尔(Ankhmahor)的祭堂中,他的兄弟撤姆茹(Tjemru)身着礼服出现在祭堂三号室的南墙上。(28)Alexander Badawy, The Tomb of Nyhetep-Ptah at Giza and the Tomb of ‘Ankhm’ahor at Saqqar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Occasional Papers 11,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p. 31-32, fig. 41; Naguib Kanawati and Ali Hassan, The Teti Cemetery at Saqqara: The Tomb of Ankhmahor, vol. 2, Sydney: Australian Centre for Egyptology, 1997, pp. 40-41, pls.12, 45.

总之,兄弟主要作为仅次于儿子的供品提供者出现,他们并不负责为墓主人举行丧葬仪式,他们在墓主人祭堂装饰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地位。

与儿子、兄弟相比,墓主人女儿与姐妹较少出现。她们常以较小比例站立在墓主人脚边,或与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出现。墓主人的妻子一般不以供品提供者的形象出现,这是因为她们本身也安葬在丈夫的陵墓中,常作为供品接受者与男性墓主人一起出现在供桌之后。墓主人的女儿与姐妹会以手持供品的形象出现,这体现出她们作为供品提供者的地位和作用。她们提供的供品通常是小型禽类、水果、花卉等。

女性亲属从不以手持牛腿的形象出现在“奉献精选供品”的场景中。但本文作者认为,这并非是因为女性不提供精选供品,而是艺术表达规则使然。在伊利斯(Ires)祭堂的西墙上有为墓主人妻子奉献供品的场景: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出现在了供品奉献者的队伍中,排在队列第一位与第三位的是女儿,第二位的是长子,第四位的是另外一个儿子。(29)Naguib Kanawati et al., Excavations at Saqqara: North-West of Teti's Pyramid, vol. 1, Sydney: Ancient History Documentary Research Centre, Macquarie University, 1984, pl. 36.两个儿子均手持牛前腿,两个女儿则左手持禽类供品,右手持莲花。这一场景的标题为“由卡祭司献上精选供品,来自她在三角洲的村镇”。(30)Kanawati, Excavations at Saqqara: North-West of Teti's Pyramid, vol. 1, pp. 54-56, pls. 33-36, 54-56.牛前腿是“精选供品”中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女儿与儿子在同一行中出现并位居儿子之前,但女儿手中却只有禽类与莲花,儿子则手持牛前腿。女儿出现在行列之中,表明她们也会为父母提供精选供品,但手捧牛前腿进行供奉的仪式则需要由儿子来完成,这可能是某种特别的礼仪(decorum)要求。

女儿与姐妹不会出现在丧葬仪式中。熏香、祭洒、献祭等仪式中都没有女性亲属的身影。从事这些仪式活动的职业祭司也均为男性。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女性亲属因性别原因被排除在了祭祀仪式之外。在一些例子中,墓主人的妻子或女儿在宗教仪式中担任竖琴演奏者的角色。(31)Fischer, Egyptian Women of the Old Kingdom and of the Heracleopolitan Period, pp. 3-32. 在古王国时期,男性乐师也较为普遍。从广义上讲,宴会与音乐也是丧葬仪式的一部分,而女性亲属是可以参与这部分仪式的。

墓主人的孙子女和外孙子女也会出现在祭堂装饰中。他们一般以手持供品的形象单独出现,本文作者只在四座祭堂中发现了孙子出现在上供队列里的例子。在其中的一个例子中,两位孙子出现在了“献上精选供品”的仪式中;在另外两个例子中,孙子跟随着他们的父亲为自己的祖父上供。目前还没有发现孙子或外孙出现在丧葬仪式中的例子。由此可见,孙子并没有被排除在“献上精选供品”仪式之外,但他们主要还是跟随着自己的父亲,作为次要的供品提供者出现。

墓主人的父母也会出现在陵墓祭堂装饰中,但他们从来都不会以供品提供者的形象出现,也不会为墓主人举行任何丧葬仪式。相反,我们可以看到墓主人为自己的父亲举行熏香仪式的场景。

我们可以认为,与儿子一样,女儿、姐妹和孙辈都是墓主人的供品提供者,但他们都不会像儿子那样为墓主人举行丧葬仪式。女儿和孙辈也可以提供精选供品,但女儿并不会以手捧牛腿的形象出现在祭堂装饰中。墓主人的父母不会以供品提供者的形象出现,只作为供品和仪式的接受者出现在自己儿子的墓中。

二、文本材料所见之家庭丧葬供奉

古王国时期的出土文本十分有限,但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家庭丧葬供奉的信息,可以作为祭堂图像研究的佐证与补充。例如,在宰相阿亥特荷泰普(Akhethetep Hemi)的祭堂墙壁上,有关于建立丧葬供奉的法律文书抄本,铭文破损严重,从残存的只言片语可以判断出,这份文书规定了卡祭司提供供品的职责。(32)Selim Hassan, Excavations at Saqqara, vol. I, Cairo: General Organisation for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s, 1975, fig. 18. 文本的翻译参考Nigel C. Strudwick, Texts from the Pyramid Age, Atlant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05, pp. 187-188.这样的铭文告诉我们,现实中墓主人可能会通过法律文书等手段对家庭成员和卡祭司所承担的义务作出更为详细的规定。

在尼安柯赫努姆(Nyankh-Khnum)与赫努姆荷泰普(Khnum-hetep)双人陵墓的祭堂墙壁上,有一段疑似法律文书抄本的铭文。铭文的开头写到:“至于这些为我们供奉祝祷供品(invocation offerings)的兄弟与卡祭司……(jr snw jpn Hmw-kA jpn jr n.n prt-xrw n.n)”(33)Ahmed M. Moussa and Hartwig Altenmüller,Das Grab des Nianchchnum und Chnumhotep,Mainz am Rhein:P.v.Zabern,1977,Abb.11.这就是说,墓主人的兄弟们与卡祭司一起为墓主人提供祝祷供品。在阐提(Tjenti)的墓碑(Cairo Mus. 57839)铭文中,他将土地分别授予妻子和“丧葬庄园的兄弟”,妻子的土地被分配给四位卡祭司经营,而“丧葬庄园的兄弟”的土地则由他和他的家人自行管理。这就是说,墓主人的妻子并非不能继承土地并提供供品,而是需要将土地委托给卡祭司来经营,由卡祭司负责提供祝祷供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抄写在祭堂墙壁上带有契约性质的文本并非契约本身。这些铭文是展示性的,甚至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传统上认为,祭堂墙壁上的法律文书是纸草文书的直接抄本。曼努埃里安(Peter Der Manuelian)在考察了尼卡乌安柯(Nykauankh)墓中的“祭司工作轮值表”后,(34)尼卡乌安柯为家人的祭祀活动安排了详细的时间表,将家庭成员的姓名和负责祭祀事宜的时间(月份)以表格形式记录在祭堂墙壁上。提出了新的见解。曼努埃里安认为,从内容和格式判断,这份“祭司工作轮值表”不可能是某一份纸草原本的抄写本,而是将几份相关纸草文献整合加工后的产物,旨在强调墓主人获得财产的合法性。(35)Peter der Manuelian, “An Essay Document Transmission: Nj-kA-anx” and the Earliest Hrjw rnpt,”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45, no. 1(Jan., 1986), pp. 1-18.在这个意义上,祭堂墙壁上的所谓法律文书在本质上与祭堂装饰具有一致性,是理想丧葬供奉模式的表达和社会价值观念(social ideology)的折射。

家人为死者提供供品的情况在《给死者的信(Letters to the Dead)》中也有所反映。《给死者的信》出现在古王国末期,生者将对死者的诉求(通常是祈求保护)以书信形式写在陶碗、陶罐、纸草或亚麻布上,与供品一起奉献给死者。(36)Alan Gardiner and Kurt Sethe, Egyptian Letters to the Dead: Mainly from the Old and Middle Kingdoms, London: At the offices of the Egypt Exploration Society, 1928. 参见Alan H. Gardiner, The Attitude of the Ancient Egyptians to Death &the Dead, Cambridge [Eng.]: The University Press, 1935, pp. 5-45; Edward F. Wente, Letters from Ancient Egypt, Atlanta, Ga.: Scholars Press, 1990, pp. 210-215.古王国与第一中间期的《给死者的信》现存9封,均出自家庭成员之手,其中5封是儿子写给父母的信,也有丈夫写给妻子、兄弟写给姐妹、姐妹写给兄弟、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一封姐妹给兄弟的信提到:“正是为了保护生者,才为英灵奉献祝祷供品。”(37)Hu Bawl, Petrie Museum, UC 16244. Gardiner and Sethe, Egyptian Letters to the Dead, pp. 5, 20, pls. IV, IVA. Wente, Letters from Ancient Egypt, p. 215.这就是说,为死者提供供品是有条件的,即死者有义务为生者提供保护。在一封丈夫给妻子的信中,丈夫写道:“我将为你献上供品。”(38)Edward F. Wente, “A Misplaced Letter to the Dead,” in Paul Naster, Herman De Meulenaere, and Jan Quaegebeur, eds., Miscellanea in honorem Josephi Vergote, Leuven: Departement oriёntalistiek, 1976, pp. 595-600. Wente, Letters from Ancient Egypt, p. 215. Sylvie B. Donnat, écrire ses morts: enquête sur un usage rituel de l’écrit dans l’égypte pharaonique, Grenoble: Jérme Millon, 2014, pp. 53-56.在母亲给儿子的信中,母亲特别提到了自己会为儿子献上供品:“为你献上祝祷供品,为你庆祝hAkr节,为你庆祝wAg节,给你‘西方先行者’供桌上的面包与啤酒。”(39)Louvre Bowl, Lourvre E 6134,Alexander Piankoff and Jacques J. Clère, “A Letter to the Dead on a Bowl in the Louvre,”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20 (3/4) (1934), pp. 157-169. Wente, Letters from Ancient Egypt, p. 214. Donnat, écrire ses morts, pp. 58-61.

《给死者的信》多写于生者遇到困境向死者求助之时,因此具有一定的可信性。(40)金寿福:《从写给死者的信看古埃及妇女的社会地位(公元前2100年至前1300年)》,《历史研究》2017年第2期。这些书信向我们展现了家庭丧葬供奉的另一可能性--兄弟给姐妹上供、丈夫给妻子上供、母亲给儿子上供的场景并不会出现在祭堂装饰中,但这些行为却存在于实践层面。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上埃及的库拜特·艾尔-哈瓦(Qubbet el-Hawa),在那里发现的供品陶罐为研究古王国时期的家庭丧葬供奉提供了新的佐证。(41)供品陶罐上的铭文见Elmar Edel, Die Felsgräbernekropole der Qubbet el Hawa bei Assuan, II. Abteilung: Die althieratischen Topfaufschriften aus den Grabungsjaren 1972 und 1973, Opladen: Westdeutscher Verlag, 1975; Elmar Edel, Die Felsengräber der Qubbet el Hawa bei Assuan, II. Abteilung: Die althieratischen Topfaufschriften. 2. Band: Die Topfaufschriften aus den Grabungsjahren 1968, 1969 und 1970. 1. Teil: Zeichnungen und hieroglyphischen Umschriften,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71; Elmar Edel, Die Felsengräber der Qubbet el Hawa bei Assuan. II. Abteilung: Die althieratischen Topfaufschriften. 1. Band: Die Topfaufschriften aus den Grabungsjahren 1960, 1961, 1962, 1963 und 1965. 2. Teil: Text (Fortsetzung),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70; Elmar Edel, Die Felsengräber der Qubbet el Hawa bei Assuan. II. Abteilung: Die althieratischen Topfaufschriften. 1. Band: Die Topfaufschriften aus den Grabungsjahren 1960, 1961, 1962, 1963 und 1965. 1. Teil: Zeichnungen und hieroglyphische Umschriften,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67.供品陶罐是死者的家人供奉于墓中的陶罐,上面有墨水书写的草书体(Old Hieratic)铭文,内容包括墓主人姓名、供品内容、供奉者姓名等。(42)Michael Höveler-Müller, Funde aus dem Grab 88 der Qubbet el-Hawa bei Assuan (Die Bonner Bestände), Bonner Sammlung von Aegyptiaca 5,Wiesbaden: Harrassowitz, 2006, p. 44.在一些陶罐上还有“在丧葬庄园制作(jry m pr-Dt)”的字样。在索拜克荷泰普(Sobekhetep)的墓中,他的母亲为他供奉了供品陶罐,(43)QH 88 / 545,QH 88 / 546,QH 88 / 547,QH 88 / 548, Höveler-Müller, Funde aus dem Grab 88 der Qubbet el-Hawa bei Assuan, 88, 82, Tafel XII (3). Elmar Edel, Die Felsgräbernekropole der Qubbet el Hawa bei Assuan, II. Abteilung: Die althieratischen Topfaufschriften aus den Grabungsjaren 1972 und 1973, Tafel 33-34.而母亲为儿子上供的场景即便是在上埃及地区的陵墓祭堂中也是不存在的。

综上所述,现存的少量文本材料为家庭丧葬供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抄写”在祭堂墙壁上的“法律文书”可以将墓主人的妻子和兄弟也都纳入到家庭丧葬供奉体系中,赋予他们祭堂装饰中无法表达出来的权利和责任。在《给死者的信》与供品陶罐铭文中,奉献供品的主体和对象不再受到祭堂装饰中艺术表达礼仪的限制,出现了兄弟给姐妹、丈夫给妻子、母亲给儿子奉献供品的例子。

三、多重视角下的家庭丧葬供奉体系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史料所呈现出的家庭丧葬供奉制度是有差异的。那么,这种差异又当作何解释?

首先要认识到的是,在祭堂装饰中所展现出来的关于家庭丧葬供奉的图像表达,是以男性墓主人为核心的理想家庭模式,即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墓主人是被供奉的对象,也是供品的接受者,他的妻子是附属的受供对象,而他的儿子、女儿、兄弟姐妹则以供品提供者的形象出现在他周围。墓主人的父母作为上一代的家长也在墓主人的祭堂内接受供奉。这是古王国时期对家庭丧葬供奉体制的观念性表达。

古王国时期是家庭丧葬供奉制度逐步建立的时期。家庭丧葬制度尚未形成成文的法律或法规,人们在实践中主要受习俗影响,并以自身的实际利益为考量。与此同时,官员在修建祭堂,为祭堂添加浮雕与壁画装饰时,以孟菲斯地区的官方正统艺术表达形式为样板,他们遵从自第一王朝以来建立的艺术法则,将古埃及社会所推崇的秩序(Maat)观念融入其中,将国家政治结构的等级次序相应地投射到家庭内部。思彭斯(Kate Spence)认为,整个古埃及国家都可以算作一个巨大的家庭(pr-‘3),而这一巨大家庭是由“按等级制度组织起来的家庭”所构成的。(44)Kate Spence, “Ancient Egyptian Houses and Households: Architecture, Artifacts, Conceptual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Miriam Müller, ed., Household Studies in Complex Societies: (micro)Archaeological and Textual Approaches, Chicago: Oriental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15, p. 85; Mark E. Lehner, “Fractal House of Pharaoh: Ancient Egypt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a Trial Formulation,” in Timothy. A. Kohler and Goerge. J. Gumerman, eds., Dynamics in Human and Primate Societies: Agent Based Modelling of Social and Spatial Processes, New York 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275-354.

“国”与“家”在结构上相互映照的关系是在古王国时期萌芽并发展成型的,而在这一结构框架内的家庭丧葬供奉及其在观念领域的表达也必然与国家的正统价值观念保持一致。莫雷诺·加西亚(Juan Carlos Moreno García)也认识到了古王国时期家庭观念表达的多面性。他提出,古王国的家庭观念并不是单一的,孟菲斯地区的陵墓建造与装饰以官方正统艺术为摹本,主要表达官方价值观念,很少涉及个人家庭观念的表达,只有在远离官方意识形态的地方墓地,墓主人才有机会在自己的丧葬壁画中表达家庭观念。(45)Juan Carlos Moreno García, “La gestion sociale de la mémoire dans l’égypte du IIIe millénaire: les tombes des particuliers, entre emploi privée et idéologie publique,” in Martin Fitzenreiter and Michael Herb, eds., Dekorierte Grabanlagen im Alten Reich: Methodik und Interpretation, London: Golden House Publications, 2006, pp. 215-242.

的确,供品陶罐出自上埃及的阿斯旺地区。但前文提及的阐提的墓碑、尼安柯赫努姆与赫努姆荷泰普的铭文却出自古埃及的文化中心孟菲斯地区。本文作者认为,与其说不同类型的史料体现了“官方”与“个人”不同的家庭观念,不如说这是家庭观念在理想和现实层面的不同表述。具体地说,孟菲斯地区的祭堂装饰中所表现的家庭丧葬供奉是“理想模式”,但在社会实践中,人们可以不拘泥于祭堂中的图像表达,根据现实需要对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如前文提及的将土地授予自己的妻子,或将兄弟置于与卡祭司同等的地位。祭堂中的图像表达需要符合一定的礼仪规范,因此无法体现家庭祭祀制度安排的特殊情况,但墓主人可能会将相关文书抄写在祭堂墙壁上作为补充。新王国时期的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了古埃及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利益需要来安排丧葬事宜。根据拉美西斯十一世时的一份纸草文献记载,一位马厩管理人将他的妻子收为养女,从而使她能够合法继承财产。(46)关于“收养纸草(Adoption Papyrus, P. Ashmolean Museum 1945.96)”,见Alan H. Gardiner, “Adoption Extraordinary,” The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vol. 26 (1941), pp. 23-29.根据艾尔(Christopher J. Eyre)的分析,这份纸草档案旨在绕过家族内的其他亲属,而将财产合法转移给自己认定的继承人,并作为婚姻契约的一部分为没有生育子女的妻子提供经济上的保障。(47)Christopher J. Eyre, “The Adoption Papyrus in Social Context,” The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vol. 78 (1992), pp. 207-221.由此可见,古埃及人在继承制度的实际操作层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这样的传统很可能就始于古王国时期。

四、卡祭司、“丧葬庄园的兄弟(姐妹)”与家庭丧葬供奉的关系

若要讨论丧葬供奉制度,就不得不提及卡祭司。顾名思义,卡祭司是侍奉卡(kA,即灵魂)的祭司,负责为死者提供供品并举行丧葬仪式。对死者进行供奉是古埃及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供品可能是特定土地的产出,也可能是来自神庙或王室祭庙的流转供品,或国家财政的供给。墓主人在生前通过遗嘱(jmyt-pr)或命令(wDt-mdw)将一定量的土地授予卡祭司作为供品的来源。(48)古王国时期可以确定的jmyt-pr文件只有10例,其中相当一部分文件由于过于残破而无法提取出有用信息,具体讨论见Tom Logan, “The Jmyt-pr Document: Form,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esearch Center in Egypt, vol. 37 (2000), pp. 49-56.根据祭堂中的铭文,子女可能会被任命为卡祭司,但没有成为卡祭司的子女也仍然可以为墓主人提供供品。从祭堂装饰中对家庭成员的描绘和相关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供奉制度与家庭关系逐步结合的过程。卡祭司制度与家庭成员参与祭祀活动的“双轨制”是古王国家庭丧葬供奉的一大特点。

为祭祀生产供品的土地及其附属人员和物资构成了丧葬庄园。丧葬庄园有两种,一种是pr-Dt,另一种是hwt。(49)关于dt 与hwt 的讨论,见Montet, Scenes de la vie privee dans les tombeaux egyptiens de l’Ancien Empire, pp. 380-384;Ibram Harari and Bernadette Menu, “La notion de propriété privée dans l'Ancien Empire égyptien,” Cahiers de recherches de l'institut de papyrologie et d'égyptologie de Lille 2 (1974), pp. 126-154; Karin B. Gödecken, Eine Betrachtung der Inschriften des Meten im Rahmen der Sozialen und rechtlichen Stellung von Privatleuten im gyptischen Alten Reich, Wiesbaden: In Kommission bei O. Harrassowitz, 1976, pp. 304-315; Jurij Jakovleviĉ Perepelkin, Privateigentum in der Vorstellung der gypter des Alten Reichs, trans. Renate Müller-Wollermann, Tübingen: Renate Müler-Wollermann, 1986, pp. 29-111; Bernadette Menu, “Fondations et concessions royales de terres en égypte ancienne,” Dialogues d’histoire ancienne 21(1995), pp. 21-23; Violaine Chauvet, “The Conception of Private Tombs in the Late Old Kingdom,” PhD disserta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4, pp. 82-108.大体而言,pr-Dt是属于个人所有的丧葬庄园,而hwt的规模更大,是属于王室的丧葬庄园。(50)关于Hwt的详细讨论,见Juan Carlos Moreno García, hwt et le milieu rural égyptien du IIIe millénaire. économie, administration et organisation territoriale, Paris: H. Champion, 1999.祭堂的浮雕壁画经常描绘丧葬庄园的经济活动,如运送牲畜与禽类到墓区、运送亚麻布等丧葬物资。(51)Joyce Swinton, The Management of Estates and Their Resources in the Egyptian Old Kingdom,Oxford: Archaeopress, 2012, pp. 15-126.这些描绘不是日常生活记录,而是代表着墓主人为来世所做的准备,即生产可供来世享用的充足供品。

从第四王朝到第六王朝,官员贵族的祭堂铭文中出现了sn-Dt这一称谓,一般翻译为“丧葬庄园的兄弟(brother of the funerary estate)”,相应的阴性形式是snt-Dt,“丧葬庄园的姐妹”。(52)Dilwyn Jones, An Index of Ancient Egyptian Titles, Epithets and Phrases of the Old Kingdom, Oxford, Eng.: Archaeopress, p. 907; Rainer Hannig, gyptisches Wörterbuch I Altes Reich Und Erste Zwischenzeit, Mainz am Rhein: P. von Zabern, 2003, pp. 1154-1155; Adolf Erman, Wörterbuch Der gyptischen Sprache, Leipzig; Berlin: J.C. Hinrichs; Akademie-Verlag, 1926, Band 4, p. 152.sn-Dt这一头衔与家庭丧葬供奉密切相关,若要讨论丧葬供奉制度,就不能对这个词的确切含义避而不谈。根据目前的证据,我们无法判断“丧葬庄园的兄弟”是否与墓主人有血缘关系,但在一些情况下, sn-Dt确实是墓主人的亲兄弟。在哈夫拉安柯(Khafraankh)的祭堂中,一位名叫伊泰提(Iteti)的官员有这样的头衔:“他的丧葬庄园的兄弟,王宫近臣伊泰提,金字塔‘哈夫拉是伟大的’的洗礼祭司督查”。在伊泰提的墓中,哈夫拉安柯拥有“他的兄弟”的称谓。这也就是说,他们两人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53)关于哈夫拉安柯与其兄弟头衔的讨论及sn-Dt研究的文献综述,见Yvonne Harpur, “Two Old Kingdom Tombs at Giza.”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no. 67 (1981), pp. 24-35. 更为详细的讨论见Juan Carlos Moreno García, “A New Old Kingdom Inscription from Giza (CGC 57163), and the Problem of sn-dt in Pharaonic Third Millenium Society,”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93 (2007), pp. 117-136.在位于吉萨地区的奈弗尔荷泰普(Neferhetep)的祭堂中,他的妻子拥有“丧葬庄园的姐妹”这一称谓。(54)Selim Hassan, Excavations at Gza IX, Cairo: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0, p. 63.因此,“丧葬庄园的兄弟(姐妹)”也可能与墓主人没有血缘关系。

莫雷诺·加西亚认为,“丧葬庄园的兄弟”与供品的再分配有关,享有这一头衔的人负责将某一丧葬庄园的供品转移给其他人使用。(55)Moreno García, “A New Old Kingdom Inscription from Giza (CGC 57163), and the Problem of SN-DT in Pharaonic Third Millennium Society,” pp. 117-136.本文作者认为,“丧葬庄园的兄弟”的功能并不止于转移供品,它的设立是对当时家庭丧葬供奉制度的一种补充。墓主人赋予某一位亲属或其他相关人士一定权利,使其获得等同于家庭成员和卡祭司的地位,并能够独立参与墓主人的丧葬供奉,不受其他家庭成员管辖。墓主人授予“丧葬庄园的兄弟”以土地作为丧葬供奉的保障,该土地可以由他的儿子继承。宾麦茹(Penmeru, G 2197号墓)将他“丧葬庄园的兄弟”奈弗尔荷泰普(Neferhetep)及其子女任命为自己的卡祭司来为自己提供供品。作为回报,他授予奈弗尔荷泰普及其子女一定量的土地。

在任命sn-Dt时,墓主人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候选人可能是墓主人的兄弟姐妹或家族内其他亲属,甚至自己的妻子,也可能是家族外的人。前文提及墓主人的妻子不会以供品提供者的形象出现,但通过将妻子任命为“丧葬庄园的姐妹”,她就可以合理的为墓主人提供供品了。因此,设立sn-Dt可能是旨在将原本被排除在丧葬供奉之外的人员纳入到祭祀制度中的一种策略,并使他们能够继承一定规模的土地。可以说,sn-Dt的设立是古王国时期埃及人探索家庭丧葬制度的一种尝试。

到了第五王朝末,墓室祭堂的浮雕壁画中,伴随着供品运送者队列,出现了程式化的铭文,一般为:“由孩子、兄弟与丧葬庄园的卡祭司所提供的供品”。(56)例如,一位名叫麦胡(Mehu)的官员位于萨卡拉的陵墓,Hartwig Altenmüller, Die Wanddarstellungen im Grab des Mehu in Saqqara, Archäologische Veröffentlichungen, Deutsches Archäologisches Institut, Abteilung Kairo 42, Mainz: Zabern, 1998, Taffel 61, 63, 69.而在较早时期的祭堂中,该铭文的程式为“由丧葬庄园的卡祭司所提供的供品”,并没有提及墓主人的孩子与兄弟。(57)类似的铭文也出现在普塔荷泰普二世(Ptahhotep II)与安柯马荷尔的祭堂中,见 Yvonne Harpur and Paolo Scremin, The Chapel of Ptahhotep: Scene Details, Egypt in Miniature 2, Oxford: Oxford Expedition to Egypt, 2008, p. 354; Badawy, The Tomb of Nyhetep-Ptah at Giza and the Tomb of ‘Ankhm’ahor at Saqqara, figs. 48-49; Kanawati and Hassan, The Teti Cemetery at Saqqara: The Tomb of Ankhmahor, p. 47, pls. 18, 51.在荷西(Hesi)的祭堂中,两种铭文都出现在了运送供品的场景中。(58)在祭堂主室的东墙上,见Naguib Kanawati and Mahmud Abder-Raziq, The Teti Cemetery at Saqqara: The Tomb of Hesi, vol. V, Sydney: Australian Centre for Egyptology, 1999, pl. 62.虽然早期的铭文并未将兄弟与孩子包括在内,但从浮雕壁画的内容来看,孩子与兄弟也会为墓主人提供供品;而第五王朝末新出现的程式化铭文中包含了孩子与兄弟,并将其与卡祭司并列,说明孩子与兄弟作为供品提供者已经开始制度化和规范化,这可能也意味着家庭丧葬供奉建立起亲缘关系与卡祭司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到了第六王朝,随着家庭祭祀开始固定由子女、兄弟、卡祭司负责,sn-Dt这一头衔也逐渐消失。

无论是sn-Dt头衔的产生和消失,还是供奉供品场景中铭文的变化,这些现象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改变所带来的财产关系变化。陵墓的建造和丧葬供奉需要大量物资,也需要墓主人对庄园等生产资料的掌控。有学者认为,Dt一词可能代表着财产的私有状态, pr-Dt实际上是属于墓主人个人所有的财产。(59)Perepelkin, Privateigentum in der Vorstellung der gypter des Alten Reichs, pp. 234-246.虽然目前尚不能肯定Dt是否表示私有,但修建陵墓的物资确实是由家庭资助与王室资助两部分组成。在第四王朝,在吉萨高地的三座大金字塔附近建有官员与贵族的马斯塔巴陵墓,这些马斯塔巴墓排列整齐,结构相近,是国家统一建造而成并分配给官员与皇亲国戚使用的。同时,为死者提供供品的丧葬庄园也由王室提供。肖韦(Chauvet)对与建造陵墓有关文本进行研究发现,从第五王朝开始,个人及其家庭在陵墓建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王室对官员建造陵墓提供的物质支持则日益减少;到了第六王朝,建造陵墓逐渐成为了墓主人自己的责任。(60)Chauvet, “The Conception of Private Tombs in the Late Old Kingdom,” pp. 403-404.

随着王室物质支持的减少,墓主人开始在祭堂铭文中强调自己的经济独立性,如 “我是用我自己的财产建造的这座陵墓(jr.n.j js pn m jSt.j mAat)”,以及“他以他自己的双手(xpS.f Ds.f)”建造了陵墓。(61)Chauvet, “The Conception of Private Tombs in the Late Old Kingdom,” pp. 191-199, 212-216, examples 3, 10, 18, 21, 33.与此同时,来自墓主人自己的财产、来自父亲先辈的财产、来自国王的财产(jn nb.f n.f nw)也得到了区分。(62)Chauvet, “The Conception of Private Tombs in the Late Old Kingdom,” pp. 351-352, example 133.到了第五王朝末期,以君主名字命名的丧葬庄园数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人名义建立的丧葬庄园,不仅墓主人本人,其子女、弟兄甚至父母和其他亲属都可能是陵墓建造的支持者。例如,根据泰提瑟奈布(Tetiseneb)的铭文,他的陵墓是由子女和兄弟帮忙建造的。(63)Naguib Kanawati and Ali El-Khouli, Excavations at Saqqara : North-West of Teti's Pyramid, vol. 2, Sydney: Ancient History Documentary Research Centre, Macquarie Univ., 1984, pp. 7-11.

家庭祭祀与土地和财产的转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铭文的改变可能意味着家庭成员通过提供丧葬供奉来继承土地的惯例已经形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了古埃及文明早期所有制关系中土地私有与家庭继承逐步发展的过程。第四王朝时期王权高度发展,金字塔等大型建筑的修建使得王室对全国资源的控制达到顶峰,而第五王朝以来,金字塔规模缩减,中层官员的头衔大量增加,国王逐渐将祭祀与司法方面的权力让渡给官员,非王室出身的官僚数量急剧增加。(64)Miroslav Bárta, “The Sun Kings of Abusir and Their Entourage: ‘Speakers of Nekhen of the King,’ ” in Miroslav Bárt and Hella Küllmer, eds., Diachronic Trends in Ancient Egyptian History: Studies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Eva Pardey, Prague: 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 2013, pp. 24-31.在这一过程中,原本由王室控制的土地也通过薪俸制度(ex officio)流转到官员手中,再经由家庭丧葬供奉制度在家庭内部传承。也就是说,官员阶层在掌握了更多经济资源后,迅速发展出家庭丧葬供奉制度来巩固和传递他们掌握的财产。

结论

通过分析官员祭堂装饰中家庭成员的刻画以及文本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归纳出古王国时期家庭丧葬供奉制度的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儿子在家庭丧葬供奉中的地位最高,他们为墓主人提供精选供品,并亲自参与奉献精选供品的仪式。在丧葬仪式中,他们可以为墓主人举行祭洒、熏香等多种仪式,也可以参与到sakh仪式中。他们可以行使卡祭司的职责,但地位与卡祭司不同。

第二,兄弟也在提供供品的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仅次于儿子的供品提供者,但兄弟较少参丧葬仪式。家族中的女性成员在丧葬供奉中的地位与男性成员不同。家庭丧葬供奉是以男性墓主人为核心的,墓主人的妻子是供品的接受者,但总体上是作为辅助丈夫的形象出现的。墓主人的女儿与姐妹也是供品提供者,女儿甚至可以为墓主人提供精选供品,但她们被排除在祭洒、熏香和sakh等丧葬仪式之外,只在音乐与宴饮的仪式上发挥乐师的作用。墓主人的父母作为长辈只以供品和仪式接受者的形象出现。

第三,“丧葬庄园的兄弟”这一制度的设立使得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较远的亲属,甚至没有亲属关系的人也可以被授予土地,独立地参与到墓主人的丧葬供奉中,不受其他家庭成员管辖。这是古王国时期家庭丧葬供奉在制度层面的尝试与探索。

第四,随着国家与个人关系的改变,社会财产制度发生变化,家庭丧葬供奉也随之改变。墓主人开始强调陵墓的建造是出于自身的努力,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通过提供丧葬供奉来继承土地的机制逐渐形成,继承制与家庭丧葬供奉制度逐步结合。

第五,祭堂装饰中丧葬供奉制度的图像表达是理想化的,在现实层面,家庭丧葬供奉制度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埃及人并没有受限于祭堂中所表达的理想模式,而是积极探索制度设置的可能性与实践层面的灵活性。

总而言之,古埃及家庭丧葬供奉制度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古王国时期形成了关于家庭丧葬供奉的基本概念框架,而这一框架一直贯穿古埃及文明始终。在以丧葬供奉为代表的家庭内部秩序建立的过程中,家庭关系开始走向制度化,而不同地区、不同层面史料所反映的不同层面的社会现实体现了古埃及人在制度设立过程中理想与实践的碰撞;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碰撞,中王国、新王国时期更为系统化的家庭继承制度和供奉制度才得以确立。

猜你喜欢
供品祭司王国
地下王国
逃离鼠王国
建立新王国
浅谈埃及祭司的世俗化
“大地祭司”的无限之光——读吉狄马加的诗集《身份》
蜡制供品
麻生向靖国神社献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