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舒舒* 吕宗德 苏权 马妍(江苏省南京市畜牧兽医站)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制约蛋鸡产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逐渐上升趋势,给蛋鸡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VB)是带囊膜单股RNA病毒,是冠状病毒科的代表此容易突变。目前已知并分离出的就有30多个血清型,多数血清型的毒株会造成气管特异性病变,部分毒株造成肾、生殖道和内脏病变。为有效降低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风险和影响程度,减少蛋鸡养殖场的损失,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特提出如下防控技术措施供参考。
1.优化疫苗选择。选择与当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毒株相匹配的疫苗进行免疫。针对呼吸型传支,建议选择Mass血清型毒株,如 H120、H52、M41、W93、Ma5、LDT3等;针对肾型传支,建议选择非Mass型毒株,如 QX株、4/91株、LDL株等。
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免疫。鸡群首次免疫应选择传支活苗,选择传支油乳佐剂灭活苗预防接种时,免疫时间要根据鸡群发病史或发病时间决定。如本场雏鸡发病日龄早,可在鸡群常发日龄前10天注射灭活苗或对种鸡开产前注射灭活苗,使雏鸡获得母源抗体,从而避免早期感染。
选择复合型毒株的传支疫苗进行免疫。传支疫苗不仅有单价苗也有多价苗,如H120+4/91株、H120+LDT3株、H120+QX株等,开产前尽可能选择含传支的多联、多价疫苗进行免疫。
2.优化注射方法。传支疫苗首次免疫应采用点眼、滴鼻、气雾等方式,由于饮水免疫效果不佳,对再次免疫采用饮水方式的鸡群要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免疫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
3.优化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原则上应根据本地和本场传支流行情况制定。尽早提供呼吸道的局部黏膜免疫,建议1日龄进行气雾免疫或点眼、滴鼻免疫。母源抗体对预防雏鸡早期感染IBV造成输卵管损伤起关键作用,因此1日龄的母源抗体水平应尽可能高。建议种鸡开产前免疫1次或2次传支灭活苗。表1为优化的通用参考免疫程序,蛋鸡场还应结合本程序和本场鸡苗来源情况、当地传支流行情况,因地制宜优化传支免疫程序。
4.优化免疫抗体监测。蛋鸡免疫传支疫苗21天后,可对鸡群采集血样分离出血清,开展血清免疫抗体检测或跟踪免疫效果,定期监测鸡群的免疫抗体效价。参照表1的免疫程序,可在30日龄、50日龄、70日龄、126日龄、141日龄、200日龄、260日龄、320日龄、380日龄、440日龄、500日龄左右按批次采集血样15~30份,采用ELISA方法检测传支免疫抗体水平。
1.临床诊断。呼吸型传支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管啰音、张口呼吸等呼吸道症状。肾型传支主要表现为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尿酸盐等症状,感染鸡病死率高。生殖道型传支主要侵害后备母鸡的输卵管,导致产蛋障碍。腺胃型传支主要表现为鸡群生长缓慢、消瘦和腹泻,主要病变为腺胃壁极度增厚、腺胃肿胀、腺胃乳头出血、溃疡并伴有脓性分泌物。嗜肠型传支主要表现为肠道损伤。4/91株IBV毒株感染会引起深层肌肉坏死,导致蛋用种鸡死亡率升高,剖检表现为气管炎症、肾肿胀、胸肌苍白,严重的出血、水肿等病变。
2.实验室检测。采集病鸡的气管、支气管、气管渗出物、肺、输卵管、肾等拭子样品,或蛋鸡口腔与泄殖腔双拭子,或环境、物品、器具等表面拭子,置于样本保存液中尽快送检。应用通用型鸡传支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RT-PCR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传支病原。
3.与其他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易与新城疫、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等常见病混淆,临床感染症状有类似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其他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无特效药,因此首选抗病毒与抗细菌结合治疗方案,结合对症治疗,阻断病毒的传播与复制,控制鸡群继发感染,提高鸡群抗病能力。若使用抗生素,严禁使用禁用药,并注意休药期。对有呼吸道症状但无其他明显症状的鸡群,可使用黄芪多糖等药物提升疗效。对肾病变明显的鸡群,可使用口服补液盐、0.5%碳酸氢钠、维生素C等药物缓解肾损伤。
1.强化种源质量把控。引进无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污染的鸡苗,做好对引入鸡苗的检测评估。种鸡场免疫时应使用当地传支流行毒株。商品代蛋鸡场在引种前,应查验种源场传支免疫情况以及种鸡群传支免疫抗体水平。从代养鸡场引入鸡群前,应明确鸡群疫苗免疫程序,采集血样和双拭子,检测传支免疫抗体水平及病原污染情况,降低鸡群带毒入场的可能性。
2.严格做好空舍消毒。空舍消毒包括鸡舍内部环境与进料系统、饮水系统的彻底清洗消毒。鸡舍内部首先要彻底清扫冲洗,即从屋顶到地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彻底清除污物;待干燥后进行喷洒消毒,建议2倍浓度进行喷洒,部分金属物品可考虑使用火焰烧灼进行彻底消毒,最后密闭鸡舍并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需注意的是,进鸡前应做好鸡舍内部消毒效果监测,并确保舍内干燥。
3.减少鸡群应激。鸡舍内部温度要高于品种要求1~2℃,保持温度均匀,温差上下不超过2℃。10日龄前雏鸡舍相对湿度应为60%~70%,10日龄后调整为55%左右,特别要做好育雏期温湿度调控。
秋冬季节闭户保温时间较长时,应防止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鸡舍粉尘超标、鸡群受寒感染,从而造成应激继而引发传支。夏季高温天气要加强巡查与监控,避免设备断电损坏造成舍内温度急剧上升。根据鸡群反应及舍内温度的高低,适时调整通风次数与通风时长,其中育雏室在注意通风的同时,要合理设置饲养密度。
4.及时剔除“假母鸡”。“假母鸡”是指进入产蛋期后,外观上无异常但不产蛋的母鸡,隐匿在鸡群中,一般难以及时发现。鸡群中若有“假母鸡”,会出现产蛋期生产性能低下,高峰期产蛋率爬升缓慢,无产蛋高峰或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缩短,产异常蛋增多,蛋壳质量差,料蛋比和成本同步增加等情况。
剔除“假母鸡”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详细记录养殖生产数据,连续一周左右每天记录单笼鸡的产蛋数,通过产蛋数判断该笼内是否存在“假母鸡”;二是观察外观,“假母鸡”一般体型健壮、精神抖擞、腹部肿胀且下垂,敏感易惊,羽毛鲜亮、爪黄、冠红,泄殖腔孔小、干瘪皱缩,其中伴发产蛋减少的“假母鸡”一般冠和肉髯萎缩暗淡、苍白,喙较长、黄色素沉着较多;三是触摸蛋鸡腹部,看是否柔软、膨大或出现波动感,探查耻骨间隙低于三指的蛋鸡及时挑出,对于脂肪较多的蛋鸡进行翻肛查看,将排便口没有输卵管口,输卵管内看到透明液体的蛋鸡及时挑出。挑出的“假母鸡”应单独隔离饲养一周以上,观察产蛋情况,若产蛋正常则放回鸡群,否则及时淘汰处理。